第八百十五章 天災(zāi)
,最快更新小軍閥 !
民國15年,公方1926年,朝鮮遭遇特大旱災(zāi)。
1927年,由于旱災(zāi),在朝鮮又造成了特大糧荒。
咸鏡南道、北道為重災(zāi)區(qū),大量的朝鮮人饑餓而死。
而漢城的那些朝鮮統(tǒng)治者們,卻正陷入到對權(quán)利的爭奪之中,對災(zāi)民的困窮沒有絲毫關(guān)心。
大量朝鮮災(zāi)民在絕望的情況下,開始紛紛逃離自己家園,向中國境內(nèi)涌去。一時間,中朝邊境聚集了大量的朝鮮災(zāi)民……
“行行好,給口吃的吧。”
“求求您了,給口吃的吧。”
涌入中國境內(nèi)的朝鮮災(zāi)民,不斷的發(fā)出了這樣的哀求。
這一群大約幾十個災(zāi)民,由于長期生活在中朝邊境,能說中國話,在語言交流上并不存在著什么障礙。
村子里的中國人還是非常好客的,安頓好了這群朝鮮災(zāi)民,從自己的屋子里端來了食物。
看到香噴噴的餅子,朝鮮人的眼中散發(fā)出了貪婪的光芒,嘴里不斷的道著謝,迫不及待的接過了餅子,不要命的朝嘴里塞去……
村長“吧嗒吧嗒”抽著旱煙:“你們那遭災(zāi),俺們這疙瘩也遭災(zāi)了,咋的,政府沒有給你們想辦法?你們不是有國王嘛?”
“國王?”一個叫金三權(quán)的朝鮮人用力咽下了嘴里的食物,吃得急了,嗆著了,急忙端起涼水灌下:“聽說連漢城都沒有吃的了,哪里還會想到我們?國王和那個那個六
“李承晚。”他邊上的司伴幫他說道。
“對,李承晚。”金三權(quán)這才想起了這個名字:“兩個人弄得很不開心的,李承晚和義親王聽說天天吵架,就差著動手了,哪里還會管到我們?”
忽然想到了村長方才的話:“你們政府運吃的來了?”
“可不。”村長聽說了朝鮮的窘迫,大是得意,話中又帶著炫耀:“老天爺要讓俺們遭災(zāi),那沒有辦法,誰能管到老天爺?shù)氖履牵靠墒呛禐?zāi)才一開始,政府就運送糧食來了。一車一車的運那,還有官員專門監(jiān)管。上個月有個當官的,私自把一只豬后腿拿到自己家里去,結(jié)果被人舉報,當時就被罷免了官,還被罰了好大的一筆錢六
朝鮮人的眼里流露出了羨慕。
這人和人,國家和國家之間當真是不一樣。
過去他們時常有交流,以前大家也都遭過災(zāi),可日子都過得一樣,咋這才幾年,兩國之間的狀況就變得這么懸殊了呢?
要說羨慕還真的羨慕不過是.
“運吃的車子來了,運吃的車子來了。”
聲音傳來,村子里的人都站了起來,紛紛迎了出去。
一輛卡車停在村子口,一個上士從駕駛室里出來,面色發(fā)白,一張嘴就罵了出來:“他娘的,老孟頭,老子讓你把昭修整下,你他娘的咋就是不弄呢?老子顛得五臟六肺都出來了。再這樣老子以后可不來了 ”
“陳長官。”老孟頭笑嘻嘻的走了過去,從口袋里掏出一枝煙:“您抽煙。”
殷勤的幫著軍官點著了煙:“在弄了,在弄了,下次您來,保證路就弄好了。”
上士吸了兩口煙,這才覺得舒服了些:“趕緊著讓人卸貨,這次有肉,他娘的,大旱之后必有大荒,這話一點不假。我聽人說了,這段時候可有大雨。你把村子里的壯勞力都集中起來抓緊防澇,別大雨來了,躲都沒有對方躲。”
“哎,知道了。”老孟頭興沖沖地道:“我連政府送來的糧食都做了分配,萬一這大雨來了,估計你們一時半會的來不了,路不好走啊。陳長官,您可千萬得小心了。”
“知道路不好走還不趕快的把路修了!”
上士又罵了聲:“趕緊著,送完了你們這,還得給十幾里外的朝鮮忖那送去,他娘的,今天不到半夜是回不去的了六
一聽這話,村子里的朝鮮人互相看了一眼,金三權(quán)膽子大些,走上前小心翼翼地道:“長宮,這還有朝鮮村?”
上士朝他看了一眼:“怎么沒有?那些多朝鮮人涌了進來,總得找個地方安排是不?誰讓咱們中國人心善,見不得別人受苦呢?沒辦法,自己勒緊了褲腰帶也得把你們給安置好了。”
“我們 ”金三權(quán)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同伴:“我們能去朝鮮村嗎?”
“你們?”上士打量了下:“那疙瘩早滿了,哪還安排得下你們這許多人?別想了。哎,我說啊,其實這關(guān)我們什么事情?中齤國政府管中國人,朝鮮政府管朝鮮人。你們巴巴的跑到我們這,我們還得管你們吃管你們住?這到哪說理去?
一眾朝鮮人大是尷尬,金三權(quán)又訴了一通苦經(jīng)。
上士似乎聽得非常仔細:“我曾聽過流言,說我們的大總統(tǒng)曾經(jīng)向國會提交了一份援助朝鮮糧食的提案,但被國會給否決了……”
朝鮮人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上士又接著說道:“國會說了,我們這也在大量地方在遭災(zāi),首要任務(wù)是援助自己國民,朝鮮的事情朝鮮自己會處理,你們說是這道理不?”
說著,上士似笑非笑地道:“其實要我說啊,解決這也容易。中朝本是一家,還分什么彼此,直接把朝鮮并到中國來算了……你們想啊,朝鮮要變成中國的了,大總統(tǒng)要想援助朝鮮那就是理直氣壯的了,國會再反對,那還能反對大總統(tǒng)幫自己國家的人?”
朝鮮人面面相覷。
把朝鮮并到中國?這他們可說了不算。不過想想這個提議倒也不錯,真要并到中國了,就能享受和中國國民一樣的待遇,再也不用擔心會遭到饑餓的威脅了。
可惜啊,他們只是一群小老百姓,說了不算……
這個村子里發(fā)生的事情,甚至中**官說的話,幾乎在各個有朝鮮難民的村子里同樣發(fā)生著。
把朝鮮并入中國,朝鮮就有燈日子了,這樣的說法不斷的在流傳著。
先是一小群一小群人,接著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一提法,雖然并不知道這樣的提法是從哪里流傳出來的。
老百姓的想法并不像上層那么復(fù)雜,他們的要求非常簡單,能吃飽,不被餓死就謝蝴寸地了。至于什么朝鮮的主齤權(quán)和領(lǐng)土完整,不是他們要去操心的。
不能眼看著就要餓死了,還要高唱著愛國主義吧?
尤其是在災(zāi)難面前,中朝兩國百姓的待遇差別更是說明了一切。
中齤國政府在不惜一切代價的援助著自己的災(zāi)民,不惜一切代價的把奐區(qū)急需的食物和飲水送了進來。
而漢城,卻對自己國家正在遭受的災(zāi)難無動于衷,對于他們來說,餓死人離他們非常遙遠,他們更加關(guān)心的是朝鮮的權(quán)利分配問題。
朝鮮并入中國,就不用再擔心災(zāi)年,不用再擔心餓肚子了。這樣的說法先是在中朝邊境流傳,接著蔓延到了咸鏡南道、北道,乃至整個朝鮮。
在前期這樣的提法還沒有引起多少重視,但隨著知道的人越來越多,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思考之中……
“下雨了,下雨了!”
“下大雨了,下大雨了!”
1q27年7月,朝鮮普降大雨,很快,大雨變成了暴雨。
起初朝鮮人還是興高采烈的,在經(jīng)過了幾乎兩年的大旱后,忽然的降雨,讓朝鮮看到了希望!
但隨后,朝鮮人卻還是對暴雨變得擔憂起來。
雨實在是太大了,大到幾乎無法控制的地步。
各地都落下了這樣恐怖的大雨,河水暴漲,一些地勢低的地方迅速的被雨水淹沒。大量的朝鮮村落都被淹在了大水之中。
可這,僅僅還是開始而已……
暴雨一連下了七、八天,水災(zāi)已經(jīng)無可避免!
大半個朝鮮都被淹沒在了水里。旱災(zāi)才過,朝鮮人不得不再度面對水災(zāi)。
災(zāi)難降臨到朝鮮了!許多朝鮮人迷信的認為,朝鮮接二連三的遭遇到災(zāi)難,一定有什么地方觸怒到了老天爺!
是國王重新登基名不正言不順,還是那些上層人物的爭權(quán)利把老天爺激怒了?
相反再看中國境內(nèi),因為準備充分,盡管暴雨肆虐,中國的村莊也同樣遭到了水災(zāi)的襲擊,但狀況遠不如朝鮮境內(nèi)那么嚴重。
朝鮮的土地正在遭到淹沒,那些旱災(zāi)時期還緊緊堅守著家園的朝鮮人,在水災(zāi)的威力面前,不得不離開了自己的家園。
懲罰,這是上天對朝鮮的懲罰。
日本人對朝鮮的掠奪是**,那么早災(zāi)、水災(zāi)就是朝鮮的天災(zāi)。
天災(zāi)**一起降臨,朝鮮這究竟是怎么了?
各地的告急雪花般的飛到了漢城,但是朝鮮國王也好,那些宮員也罷,卻誰也沒有把這當成一回事情。在他們看來,災(zāi)難和他們是沒有任何關(guān)系的事情。
誰要是在這個時候把精力從權(quán)利的爭奪上轉(zhuǎn)移到別的地方,那么很有可能被其他人趁虛而入,奪走屬于自己的一切。
于是,一場無法控制的動亂悄悄的向朝鮮逼近!(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