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晉江獨發(fā)
恪敬公主的死訊是在臘月中下旬開始時傳進(jìn)宮的, 距離邵循跟太后談話也不過只隔了一天而已。
當(dāng)時她正跟德妃和恭妃一起拿著一本冊子提二公主琢磨駙馬的人選。
這些上面都是適齡世家勛貴子弟的名單,都是司禮監(jiān)挑出的品行沒有明顯的差錯,文采武藝都還看得上眼的青年。
雖然恭妃說過趙若桐似乎已經(jīng)有了中意的人, 但是多挑幾個總沒有錯處,萬一之前那個不合適呢?
邵循不久前剛跟太后有了一次不算多么圓滿的談話,在德妃來串門的時候興致就不算太高, 直到范柯將早就開始調(diào)查匯集的青年名單送過來才打起了精神, 派人將恭妃一起請過來參詳參詳。
這是值得高興的事, 邵循猜測著好友心儀的公子會是哪一個,心里的郁結(jié)好不容易散了兩份,就有人來報趙若楨去世的消息。
在場三人聽到時都愣住了。
德妃不可置信的開口:“你說誰死了?”
她轉(zhuǎn)頭看向邵循:“貴妃, 你聽見了, 大公主她……”
恭妃小聲道:“別是聽說了廢后要被賜死的消息,一時想不開,自戕了吧……”
趙若楨的脾氣性情邵循也有七八分了解, 也猜測過她被鄧妃以最慘烈的方式揭開了不堪的身世, 加上獨子的夭折,以她的的驕傲和烈性,不一定能承受的了這樣的打擊, 但是……邵循總覺得駙馬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或許會讓她多幾分留戀才是。
報信的內(nèi)侍出自刑房,其實這樣自盡的人見多了, 但是這次還是難得的動了點惻隱之心, 卻不是為了趙若楨——
“恪敬公主是吞金自盡的, 用的就是駙馬頭上實金的冠珠, 當(dāng)時駙馬一直守在她身邊, 結(jié)果吞金那樣痛的事, 她偏偏忍著一句話不吭, 直到最后吐出鮮血開始抽搐時才被發(fā)現(xiàn),打開被子的時候人都已經(jīng)不行了——駙馬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能說話了。”
這可真是。
邵循想到藺群如今的心情,覺得換了自己應(yīng)該可能當(dāng)場就可能撐不下去,或者藺群現(xiàn)在離崩潰也不差多少了。
她這時想到一件事,悚然驚道:“你們先別往寧壽宮通傳……”
報信的人有些為難:“您不知道,公主府里全是太后賜的人,她老人家怕是知道的比咱們都快呢。”
邵循深吸了一口氣,德妃也道:“別再出事吧,不是說太后有中風(fēng)的跡象么?這又是曾外孫,又是兒媳……這次孫女兒又……”
邵循怕的也是這一點,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早有心理準(zhǔn)備,也有可能是已經(jīng)有些灰心了的緣故,太后一開始得知消息心痛發(fā)作,差一點暈厥,但是太醫(yī)施了針灸和湯藥,情況竟也慢慢緩了下來,沒有到最糟糕的地步。
邵循掀開簾子仔細(xì)看了看太后的臉色,她見雖然仍然在昏睡,但是呼吸還算平穩(wěn),便將心放下了一半。
伍氏感激道:“多謝幾位娘娘來探望太后,她已經(jīng)好多了。”
德妃拽了拽帕子:“之前那次,不過跟大公主說了幾句話便嚴(yán)重的很,這次聽到……的死訊,娘娘怎么反而沒那么大反應(yīng)了。”
伍氏眼眶通紅,看來也是哭了一場:“德妃娘娘不知道,上一次是猝不及防間受了刺激,看著兇險,其實好生調(diào)養(yǎng)就沒有大礙了,可是這次,她是早有預(yù)料,因此沖擊不大,算是慢刀子磨人了。”
一時半刻沒有生命危險,但是在想要恢復(fù)健康,卻是不可能的事了。
“方才奴婢還在想,說不定是太后想多了,公主看在她的份上,看在駙馬的份上,也該自重些才是,誰知道……“她嘆了口氣,帶了一絲苦笑道:“這么多年的養(yǎng)育之恩,駙馬的相伴之情,竟是半分用處也沒有……”
她的話里帶了一點點不易察覺的怨氣,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事。
德妃試探道:“這說來也奇了,廢后之前跟我的那次仇怨,大公主可都覺得她娘沒有大錯的,這次究竟是因為什么原因,讓她竟然連吞金這么痛苦的事都忍了,一定要死不可?別說廢后現(xiàn)在還沒死,就算她死了,也不至于此吧?”
伍氏一頓,邵循平靜道:“她唯一的孩子沒了,身為母親一時想不開也是有的。”
德妃知道邵循這是隨口搪塞,但也是在告誡她不許深究,便嘴里“嘖”了一聲,不敢再多說什么了。
邵循對伍氏道:“太后沒有大礙,我們就先不打擾了,嬤嬤小心伺候吧。”
伍氏連忙拉住邵循:“陛下他……”
邵循道:“他應(yīng)該就要到了。”
不管母子之間有怎樣的芥蒂,太后畢竟是生身之母,皇帝作為一國之君,至少在明面上應(yīng)該更重孝道,不能在這種事情上引人詬病。
回去的路上,邵循對德妃叮囑道:“對著外面只會說是公主受不了喪子的打擊,郁郁而終的,不要再提自戕的事了。”
“這個還用你說?”德妃瞥了恭妃一眼:“你該去囑咐別人才是。”
恭妃忙道:“這個嬪妾也清楚,娘娘放心罷 。”
太后從昏睡中醒來,已經(jīng)老花的眼睛一下子就看見了坐在床邊的兒子。
“阿寰……”皇帝名字從嘴里叫出來,居然已經(jīng)這么陌生了,太后想到已經(jīng)拋下她離開的趙若楨,心頭里疼的像讓人拿亂刀絞動一般。
皇帝聽見了以后表情動都沒動,只是吩咐人將湯藥端上來看著太后喝下去,才淡聲道:“母后該愛惜身體才是,切不可為了小輩哀毀過度。”
太后如今也不在意他的態(tài)度——或者該說也沒那個臉面在意了,她虛弱的搖搖頭道:“我養(yǎng)了那孩子一場,若是不痛心難過的話,心豈不就成石頭做的了?”
她看著皇帝,話語忍不住變得艱難哽咽了起來:“就連你,從她出生起到嫁人生子……二十多年,難道聽到她的死訊,就完全、完全不為所動么?”
皇帝斂起眼簾,遮住了那雙淺茶色的瞳仁,他沒有回答他后的話,也可能是自己也不知道答案。
“……您的身體要緊。”
“看來我且還死不了。”太后嘴里像是含著黃連一樣苦澀。
丈夫去世時,她難過的想要追隨而去,沒多久最心愛的兒子在她懷里吐血而亡,這更是天塌地陷一般的打擊,讓她以為自己撐不下去了,結(jié)果偏偏又這樣活了下來。
再到后來鄧妃之子落地沒兩個時辰就夭折,還有前幾天……藺博和兒媳的死,樁樁件件都是讓人撐不下來的傷心事。
但是她這個早就該追隨丈夫和兒子而去的人,活到這樣的年紀(jì),偏偏就是死不了。
現(xiàn)在連一手撫養(yǎng)的孫女都拋下她走了,她居然還能硬生生的又從鬼門關(guān)挺下來,這是怎么樣一個惹人厭惡的硬命啊。
不過,她這老不死的活下來到底還是有
一件好處的。
太后重重的喘了幾口氣,才道:“你是要發(fā)明旨賜死蘇氏了吧?”
見皇帝點了頭,太后便道道:“那就過一陣再處置吧。”
皇帝微微挑眉,顯出了一點訝異的樣子——經(jīng)過趙若楨的死,太后對皇后應(yīng)該是恨不得生寢其肉才是。
太后見到他的表情,慢慢的搖了搖頭:“我不是要求情的意思,你想來也能猜到,對她,我的厭惡不比你少,甚至說不定還要超過你許多……但是最近,咱們家的人死的太多了啊……”
就像之前那一次,一天之內(nèi)失去三個親人。
她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往事,本就紅腫的雙眼更加嚴(yán)重了,說這些話都是強(qiáng)撐著一口氣:“你可能就要立后立儲了,為了阿循也好,阿樞也罷,先把這事往后挪一挪,等過幾個月大家把這事忘得差不多了,再悄悄處置了她。”
也確實,皇帝這些天思索的地方也在這里,之前趙若楨還沒出事,但是鄧妃和藺博已經(jīng)沒了,他已經(jīng)等的夠久了,立后的事情早就了章程,絕對不會往后延,再在這關(guān)頭賜死廢后……怕是會引起不好的議論。
但是他斟酌了一段時間,覺得其實還可以接受,邵循這兩天興致一直不高,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將這件事翻過去,不要再多生事端了,因此還是決定不管其他,先處置了蘇氏再說其他。
結(jié)果就在這個時候趙若楨的死訊傳了開來。
要說鄧氏和藺博的死還可以敷衍過去,兩個人一個是已經(jīng)不怎么在人前露面的前太子妃,一個是還沒有立穩(wěn)的幼兒,但是趙若楨不同,她是蘇氏親生的女兒,母女二人同時離世,引起的目光一定跟現(xiàn)在不可同日而語。
這也是太后慶幸自己好歹撐過來沒死在這個時候的理由,她當(dāng)了半輩子不稱職的、讓孩子怨恨的母親,不想在臨了時還拖累別人,讓人家抱怨她死的不是時候。
其實蘇氏什么時候死都不是什么大事,皇帝同意了,甚至沒用太后多說什么便道:“她就暫且交給母后處置了。”
太后眉心跳了跳,費力的抬起眼皮:“皇帝,這么多年,我們娘倆有一件事想到一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