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一日五圣
沒有女媧干預(yù),巫妖二族之間的摩擦依然擴大。二族如今是明著開爭斗,絲毫不顧忌洪荒生靈了。
此后幾十年,兩族爭斗不休,白若這個時候卻往新生的人族之中去了。后土遵守諾言,即便巫族和妖族打得不可開交,卻依然沒有為難人族。這是后土對白若的承諾,無關(guān)其他。
人族新生,多是往水源山林旁聚居,這便是日后部落的雛形。
“哇,阿姐好漂亮。”年紀不過十四五的女娃手里捧著一片大葉子,上面放著不知名的野果。
白若以本相行走在洪荒大地,絲毫沒有遮掩的意思。
“阿姐吃。”見大姐姐微笑地望向自己,小女娃從果子里面挑出來一個大的遞給白若。
“多謝。”白若含笑接過,隨手往小女娃體內(nèi)打入一道清氣。接果為因,贈氣是果。便是不入道途,也能保一生康平。
小女娃懵懵懂懂,不知道受了好大機緣,只是欣喜于大姐姐牽著她的手往家里去。好似得了糖果的孩童,只為了這一刻的歡喜而雀躍。
牽著小女娃的手,白若仿佛入世的修士,褪去了大能的神圣,素袍不掩光華,眉眼間染上了煙火氣。
行走在人族的這些年,白若見過形形色色的人物,或善或惡,或良或奸。這些人在白若心里留下的痕跡很淺,然而白若記住的是人族蓬勃的生命力和潛力,以及這個中族肉眼可見的成長。
或許白若和老子當真有緣分,這已經(jīng)是白若第二次與老子相遇了。
白若被一群孩子圍著,自然而然地看到了不遠處走過的葛袍老者。周圍的孩子好似看不到老者似的,只圍著白若打轉(zhuǎn)。只要大能有意,便是走過喧鬧之地,也未必有人能察覺。
兩人目光交錯,均頷首示意,便又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老子觀世而不入世,與白若不是同一條路上的人。
白若不做他想,只是心中感慨,老子也快找到他的道了。
有人得天助力,總能站到頂峰,而有人縱使身懷紫氣,卻也難成至圣。
白若好似格外得孩子們的喜愛,每到一處部落總能得到孩子們的偏愛。這或許和白若溫和的外貌有關(guān),讓人觀之親近。
這個時候的人族還是以采集果實為生、茹毛飲血,并沒有使用火中、筑房屋而居。當然也沒有歷法時軌、也沒有文字記述。
時機未到,白若并不打算出手干預(yù)人族發(fā)展進程。凡事皆有定數(shù),不必強求。
眾生畏因,大能畏果。
行走人間數(shù)百載,白若自有一番體悟。
而這個時候巫妖爭斗愈發(fā)激烈,縱然后土有心回護,巫妖二族爭端的余波也殃及到了人族。
白若心下嘆息,該來的終究要來了。
就在白若要返回長白山之時,再次與老子相遇了。
與之前不同的是,老子這回不是孤身一人,他的身邊跟了一位清雅俊秀的少年。
少年眸中好似盛放著漫天星光,光是一雙眸子就叫人移不開眼。與此相比,那出眾的相貌倒是其次了。少年有著不輸東皇太一的樣貌,眸光卻是無比清澈,并無東皇太一的殺伐煞氣。
恍如神君臨世,又似好女脫凡。
這次兩人不再像匆匆過客那般,反而是老子率先攀談起來。
“見過道友。”老子打了一個稽首。
白若回禮,“見過道友。”
“此乃吾徒玄都。”老子指著少年,為白若介紹道。
白若心下了然,原來這位就是演義之中老子唯一的徒弟玄都師。
相傳玄都根性奇佳,資質(zhì)遠在闡教十二金仙之上。
“玄都見過前輩。”玄都果然不愧是太清唯一弟子,光是這份機敏,便遠超旁人了。
白若抬手虛扶一把,一道清風過體。
“卻是無所相贈,便予你法則一道,日后修為有成便可參悟了。”這卻是白若自身風之法則的一縷顯化,既不影響玄都對自身大道的把握,反而會在關(guān)鍵時刻助他一臂之力。
相熟的大能在見到小輩時大多會有見面禮賜下,或是天材地寶,又或是法寶珍奇,至于這一縷法則之力
別問,問就是白若窮。
不過在價值上來說,這絲縷法則之力對現(xiàn)在的玄都來說確實是珍貴無比。太清貴為三清之首,其自身大道自然可以傳授玄都,然而有了白若的風之法則旁征博引,只會讓玄都對于法則的理解更加深刻,對其來說不是壞事。
“玄都謝前輩所贈。”少年眉目疏朗,明白了這道法則的珍貴之處。
顯然太清也明白這個道理,“道友費心了。”老子還是以往那般清靜。
這里又顯現(xiàn)出白若與老子的不同來。
白若觀世而入世,卻并未收下弟子。老子觀世而不入世,最后卻收下了玄都。
“道友客氣了。”白若與太清之間一直如水般平靜,當初在不周山白若護三清得寶,后太清又與不周山與白若分寶,兩人之間雖然因果已消,但白若是不介意和一位日后的天道圣人交好的。更何況兩人之前就有交情在,倒也不顯得突兀。
“此番明悟大道,白若提前恭賀道友了。”白若如何看不出來太清距離那圣人境界只有一步之遙,與白若死活也邁不出去的最后一腳相比,老子無疑要順遂地多。
如果按照尋常劇本來演,同樣手握紫氣的白若欲成大道而不得,在后來居上的太清面前應(yīng)該很難保持風度,最少也應(yīng)該有些許不平,這才符合反派的樣子嘛。
然而實際上白若內(nèi)心很是平靜,對老子的恭喜也是發(fā)自真心,沒有絲毫嫉妒。蓋因白若看得分明,自己成道與否不在太清,而是天道對自己的壓制。是以白若內(nèi)心并無對女媧、太清的怨憎,心態(tài)擺得很正。
即便是清靜無為的老子也能品出白若話中的真心,亦是回道,“道友終成大道。”
“承道友吉言了。”白若回禮。
目送著太清與玄都離去,白若轉(zhuǎn)身返回長白。
果然不久后便聽到太清的聲音響徹洪荒。
“今太清有感,立人教,收徒玄都以傳道統(tǒng),以太極圖鎮(zhèn)壓人教氣運。”
人教,立
浩大功德降下,昆侖山巔祥瑞顯化,太清沐浴玄黃功德之下,開出百畝慶云,頭頂玲瓏塔,身后展開太極圖,周身綻放瑞彩,端得圣人風骨。
太清成圣,洪荒震動。
距離女媧成圣不過百載光陰,這第二位洪荒圣人便問世了
只有白若明白,若非有自己插手,只怕當初女媧造人時老子便會感悟天機立下人教,又哪里來得女媧這百年來頭一份的尊榮呢。
“拜見圣人”
“恭喜圣人”
短暫的平靜過后,便是如潮水般的恭賀。
這是對圣人的尊重,即便是爭斗不休的巫妖二族,在這個時候也不由得停了下來。
祥瑞散去,老子又轉(zhuǎn)身入了八景宮。
這時元始又站了出來。
“今玉清有感,立闡教,跟腳福源深厚者,可入吾門,本尊號元始天尊,以盤古幡鎮(zhèn)壓闡教氣運。”
闡教,立
又是浩大功德降下,元始頭頂亦開出百畝慶云,懷抱三寶玉如意,手持盤古幡,圣人威嚴不可直視。
一眾洪荒生靈對著元始又是拜了起來。
圣人今日怎么一個接著一個,著實讓人生奇。
這還沒完,元始之后,通天又站了出來。
“今上清有感,立截教,凡心有向道者,不論資質(zhì)、出身,皆可入我截教修行。本座號通天教主,以誅仙四劍并陣圖鎮(zhèn)壓截教氣運。”從這里就可以看出通天與元始最大的不同。元始對弟子有著極為嚴苛的要求,跟腳心性、福源出身一樣不可缺少。而在通天這里,則是沒有什么要求,來者皆可入,這也奠定了日后截教萬仙來朝的盛況。
這同樣也是截教最大的隱患,沒有太極圖、盤古幡這樣鎮(zhèn)壓氣運的至寶,最后難免分崩離析。又或許是天命注定,又有誰能說得清呢。
不過現(xiàn)在,通天還是尊貴無匹的天道圣人。
上清頭頂同樣開出百畝慶云,道人腰懸青萍劍,誅仙四劍環(huán)繞身邊,腳踩誅仙陣圖,一身法寶閃爍靈光,端得富貴非常。
洪荒生靈:怎么還來今天什么日子
不管一眾洪荒生靈心中如何去想,面上的工作卻是滴水不漏,一水兒的拜見圣人不絕于耳。
西方佛國,接引、準提立于須彌山上遙望東方,慈悲目光之中又透露著些許復(fù)雜。
“師兄,天機已明,是時候了。”準提面目肅然,慈悲面容之下含著堅毅。
立教,便是叩開成圣最后一道大門的鑰匙。
接引、準提于西方佛國起身,兩人心中同時有了決斷。
“今接引準提有感眾生悲苦,欲度化蒼生,演化沙門,立西方教,凡我教眾,皆得修妙法,居西方極樂世界,不入玄門。以十二品功德金蓮并八寶功德池鎮(zhèn)壓西方教氣運。”自此玄門與西方教正式分離。
又是浩大功德降下,不過這份功德僅只能供一人成圣。
準提似有所感,佛陀莊嚴寶象下,似有譏諷苦笑。準提退后半步,功德一時全入了接引之身,接引開出萬丈金身,已然成了圣人道果。
“師弟這是何苦。”接引反應(yīng)過來,輕嘆道。
準提一臉慈悲,“我教初立,既與玄門分道,便不能再有所顧忌了。”
言罷,準提心知此番乃是成圣最佳時機,錯過這次日后就難說了,當即朗聲道。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fù)更墮惡趣。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無上正覺。我作佛時,十方世界,所有眾生,令生我剎。皆具紫金色身,三十二中,大丈夫相。端正凈潔,悉同一類。若形貌差別,有好丑者,不取正覺我作佛時,十方佛剎。諸菩薩眾,聞我名已,皆悉逮得清凈,解脫,普等三昧,諸深總持,住三摩地,至于成佛。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我作佛時,他方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者,修菩薩行,具足德本,應(yīng)時不獲一二三忍,于諸佛法,不能現(xiàn)證不退轉(zhuǎn)者,不取正覺。”
準提連發(fā)四十八道宏愿,截取天道功德成圣。
誓言發(fā)畢,準提亦開出萬丈金身,眉間生出白毫。
接引見此便道:“吾與師弟一同還愿。”
愿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wù)撸ぐl(fā)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自此之后,玄門與西方教徹底分道揚鑣。
洪荒生靈:麻了。
一眾洪荒生靈又轉(zhuǎn)向西方,拜了又拜。折騰了好幾次,洪荒生靈的心態(tài)已經(jīng)磨煉出來了,便是再有大能成圣,也是可以理解的。
昆侖上,三清自然聽到了接引準提所言。老子仍舊看不出表情,元始冷哼一聲,通天也是面有怒容。
“老師待他二人不薄,今日他二人如此行事,當我等是泥捏的不成”通天十分氣憤,接引、準提這樣與玄門分割,實際上就是把他們從鴻鈞一系的道統(tǒng)里剝離出來了,這是通天不能理解的。
老子眉眼微抬,“兩位道友已成圣人,慎言。”接引、準提如此,旁人或許不太明白,但是老子眼明心亮,對這里面的是非看得分明。
要說鴻鈞待接引、準提如何,單看只給了記名弟子的名號就可窺一斑了。若是親傳弟子,打死二人也不敢自立門戶,可是記名就差了幾分味道。便是二人自請出門,鴻鈞也不能說什么。
或許鴻鈞早就料到有今日,只是老子也不能明著說出來,因此只是制止通天,并不言其他。
而女媧對此卻也沒什么看法,這其中的彎彎繞繞并不足以讓女媧費心思去想,她關(guān)心的點從來不在這上面。鴻蒙紫氣已經(jīng)用了六道,除卻紅云那道之外,還有一道不知流落何方。等了許久也沒有聽到期望的聲音響起,女媧復(fù)又閉上雙眸,不再去管世事紛擾。
五位圣人的出世也不過是延緩了一瞬,巫妖二族該怎么打怎么打。
至于坐在長白山中的白若,望著停在眼前的鴻蒙紫氣,思緒有一瞬間的放空。
紫氣有九,鴻鈞得八而遁去其一。
圣人只能有八位,這是洪荒的底線。
自當死劫來臨日,又道造化卻弄人。
作者有話要說玄都是封神演義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