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成圣之法
便是鴻鈞傳授了眾仙成圣之法也不見得有多少人成就準圣,否則那洪荒到了人族出世之時,不得準圣遍地走?那些生而便是準圣的自然不算在其內(nèi)然而洪荒自盤古開天地以來,有多少是生而就是準圣的呢?除了白若和祖龍、元鳳以及始麒麟外,便再也找不出來一位了。
而成就圣位所需要的鴻蒙紫氣普天之下鴻鈞圣人便有其七,圣位不過九即便日后諸圣齊出鴻鈞一脈還是最大的勢力。
鴻鈞當真是好算計這一點白若不得不佩服鴻鈞,一道鴻蒙紫氣便能將自己立于不敗之地,試問洪荒何人及也?
接著鴻鈞圣人又講起了那圣人境界。
“圣人不死不滅超脫于六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不沾因果、威能無比。”鴻鈞圣人沒說全的是圣人確實不沾因果,因果都讓自己門下弟子分擔了。日后三教并立到那闡截之爭,不就爭的一個氣運嗎。
便是截教覆滅、門徒死傷殆盡作為截教教主的通天教主也保全了圣人的顏面,再也沒有落到祖龍、始麒麟那個下場。更何況還有已經(jīng)合身天道的鴻鈞為通天兜底,玄門這才維持住了表面上的平和。之后佛門大興,元始天尊坐視不理,或許也有這其中的些許原因。
眾人聽得如癡如醉,仿佛已經(jīng)置身于那圣人境界一般。白若畢竟活得久一點尚且能夠維持自身,不似旁人一般十分狂熱。
不過圣人境界確實無人能敵,除過同為圣人的存在之外,幾乎能夠霸絕洪荒。
“而要證這混元大羅金仙果位,本位自誕生之日直至如今,也不過知曉三種而已。”旁人能有一法得證圣位,便要欣喜若狂。而鴻鈞輕飄飄就能說出三種,合該人家鴻鈞證了圣位啊。
眾仙一瞬間坐直了,耳朵都支棱起來,生怕自己一個不留神,就給聽漏了。
這可是成圣之法,便是最后沒有那一尊圣位,但少說一個準圣是跑不了的。看那位就知道了,整光到現(xiàn)在,這說的就是白若了。不過眾人只看到了白若表面上的風光,而已經(jīng)化為塵煙的祖龍、始麒麟?yún)s再也沒有人提起了。沒有人知道白若背地里承受著怎樣的壓力,也沒人知道白若為了走到今天這個位置,付出了多少心血。
“混沌時,天地未分,鴻蒙迷昧,三千神魔皆居混沌。有力之神魔盤古,明了天機遂行開天辟地之舉,乃有洪荒世界。”這便是說起了洪荒起源,而這在第一次講道時卻是沒有提及到的。
這原本也是秘辛,天道代替大道成為洪荒主流,這其中盤古可是出力不少。然而如今盤古早已不在,倒顯得鴻鈞成了那個摘桃子的人了。
“盤古屠戮三千神魔,為洪荒三千世界立下道果,然天機不絕吾等,于盤古道友手下討得生機,遂遁入洪荒世界。”鴻鈞對自己這一段歷史倒是毫不避諱。也是,盤古那么厲害的人物,如今不也是塵歸塵、土歸土。現(xiàn)在的天道圣人可是人家這位鴻鈞圣人,這就已經(jīng)能說明一切了。
“天地初開,地水風火定,乃有龍鳳麟龜四圣。此后三族興衰,爾等自明。”這里說的就是三族,然而也把白若的跟腳點了出來。要知道現(xiàn)在洪荒還有大部分生靈不知道這位到底是個什么跟腳呢。沒想到現(xiàn)在倒是被鴻鈞圣人一語點破,在座諸仙皆面露恍然之色。
白若神色未變,她本來也就沒有打算隱瞞的意思,只是以前從來沒有人問起她,這才沒能告知。難不成白若還能舉著牌子昭告天下自己的出身?白若早就不是初來乍到那會兒的自己,對跟腳出身再也沒有了前世那種糾結(jié)。
不過雖是白若不在意,然而以前也沒有幾個人敢跑到她跟前兒問這個問題,這得多缺心眼兒啊。白若認識的人覺得沒有問的必要,想問的又沒有那個膽子。所以這陰差陽錯之間,白若的出身倒是成了洪荒一大未解之謎了。
眾人神色不一,帝俊臉上依舊帶著不屑之色,鯤鵬、冥河一臉陰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而女媧、西王母等人神色平靜,似乎這根本不是值得關(guān)注的事情。她們和白若相交已久,對這個已經(jīng)不是很在意了。再者說了,人家白若好歹現(xiàn)在也是洪荒里面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角色了,還用在意什么出身跟腳嗎?
現(xiàn)在人族未出,那些鄉(xiāng)間俚語自然還沒有出來。這些大羅金仙自持身份,也不會口出惡言。是以白若的出身跟腳,倒還沒有發(fā)展成日后那般。
此番揭過不提,眾人再次聽鴻鈞圣人說道。
“此其一者成圣之法,便是有如盤古道友這般,重開天地,再定地水風火。此乃以力證道。然盤古道友開天地之后便力竭而亡,此道千難萬難,卻是最為簡單的。”重開天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連盤古這個力之神魔都能落到一個力竭而亡的下場,更遑論在場這些連準圣門檻都沒有跨進來的大羅金仙了。
當初的羅睺,便是打得這個主意,其準備將洪荒世界覆滅之后,再由其自己開辟魔族世界,重新定下地水風火,這樣羅睺便是開天的圣人,地位自然尊崇,也不用受到天道掣肘,更不用說大道算計。可惜羅睺失敗了,他到底沒能走上盤古的道路。
能抗住天地反噬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便是白若也不敢夸下海口,說自己能頂住天地反噬。即便有護身靈寶,白若還是不會去冒這個險。當初的盤古為什么會力竭而亡,不就是在抗衡天地反噬的過程中,把自己耗干了。
此路不通,然而這也是鴻鈞給諸人的一個建議,至于要不要采納,全看個人了。不過此間洪荒世界已定,想要再開天地,那可就難了。莫說洪荒生靈,便是鴻鈞圣人,也不見得會答應(yīng)的。
“此其二者,便是斬三尸成圣。”見眾人對以力成圣明顯沒有多少興趣,鴻鈞索性直接便講起了第二種方法。
說完,鴻鈞看向眾人,不再言語。
三清稽首:“弟子愚鈍,卻不知三尸為何物,還請老師賜教。”三清要是知道什么是三尸,那還用拜鴻鈞為師?
早期道教認為斬“三尸”,恬淡無欲,神靜性明,積眾善,乃成仙。也有指癡,貪,嗔欲望產(chǎn)生的地方。
日后三清立教,對三尸的解釋不一而同。
“請圣人賜教!”眾仙稽首。
鴻鈞這才繼續(xù)說道:“三尸者,乃仙之三念,上為善念,中為執(zhí)念,下為惡念。其中善惡之念最為容易斬卻,唯有執(zhí)念,非大毅力者不能勘破。以至于迷失本我,再無進益可能。”鴻鈞不是斬三尸成圣,鴻鈞生而便是準圣,其成圣之法乃是最后一種,斬三尸而成圣不過是為三清幾人相出的法子,而女媧最后走的是和鴻鈞一樣的道路。
三清恍然大悟,眾仙表情不一。
“唯有斬出三尸,才能入準圣境界。爾后三尸合一,才能證混元無極大羅道果。”
也就是說,只有斬出全部的三尸,才能有機會成為圣人,若是不能斬出全部的三尸,就只能停留在準圣境界?甚至若是三尸始終不能合一,那么也就只能望圣興嘆?
不過凡事有利有弊,能斬出三尸的還不知道有幾個呢,現(xiàn)在就操心能否成圣,就顯得有些為時過早了。
“而欲斬出三尸,唯有借助先天靈寶不可,先天靈寶品階越高,則所斬之尸才能愈加完備,日后三尸合一,證得圣人果位的可能才會更大。”鴻鈞這話也是挑明了,只有家底厚實的,才能去想這斬三尸之法。總不能隨便一件先天靈寶都斬尸,那對上人家那品階高的,豈不是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兒了?
若說品階高的靈寶,白若手上就有不少,不說其伴生靈寶,便是那玄元控水旗和蘊靈葫蘆,便是難得的先天靈寶了。只可惜羅睺的弒神槍和滅世黑蓮已經(jīng)認主,非是白若之物,已經(jīng)不適合作為斬尸之用。
這也就是為什么這次鴻鈞沒有將太極圖和盤古幡以及誅仙四劍賜給三清的原因,蓋因他人已經(jīng)認主之物,縱然原先之主已然魂消魄散,也不似最初。況且此三物在羅睺自爆之時可是距離最近,其中沖天魔念就算是到了如今,在圣人鴻鈞的鎮(zhèn)壓凈化之下,竟還是沒能完全消散,也不適合交給三清。
至于女媧,鴻鈞已然明了女媧之道不在這斬三尸之法上,故而并不作他想。
再者三清手上也不是沒有好寶貝,老子的拂塵、元始的玉如意和通天的青萍劍,已然是了不得的極品先天靈寶了。
再看底下眾人,也是臉色不一。
其中帝俊神色最為欣喜,他的河圖、洛書可以算作兩件先天靈寶,也就是說帝俊完全可以借助河圖洛書斬出兩尸,無形之中便比旁人多了些許優(yōu)勢。
有人歡喜有人憂,若是沒有那品質(zhì)較好的先天靈寶,豈非就要被人壓那一頭?
鯤鵬、冥河臉色都不好看,前者是因為自身靈寶只有一個妖師宮,最多也就只能斬一尸。鯤鵬是真的窮,身上靈寶就這一件,不過鯤鵬也是大法力之輩,不依靠靈寶也可以橫行洪荒。然而卻也是因為靈寶之故,栽在了帝俊手里。
后者冥河則是因為想起了白若手中,那遠勝于自己座下元屠、阿鼻的神槍。作為殺戮之道的宗主存在,冥河自然知道弒神槍意味著什么,這已經(jīng)快成了冥河的執(zhí)念。就算冥河知道此物原本為羅睺所有,對白若來說也只是一柄神兵利器的存在,并不能作為斬尸而用,那冥河也是不會就此放下執(zhí)念的。
這人一旦有了執(zhí)念,就會想方設(shè)法地去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為此甚至愿意犧牲一些東西。這就是常人所不能具備的心態(tài),這類人往往能比常人走得更遠。但一般這種人能走到最后的概率是非常小的,能依靠心中的執(zhí)念超過大部分人,但是也有可能會因為心中的執(zhí)念而倒在最后一關(guān)上。
“以先天靈寶寄托三尸,方能大增法力,以此來觸摸圣人之境。”這是鴻鈞圣人為斬三尸成圣之法的總結(jié),斬三尸不一定能成圣,但是斬尸之后不能斬完三尸,一定成不了圣位。看三清和準提、接引就知道了,哪一個不是三尸皆斬,才有最后立教的機緣。
這種方法是最適合在場絕大多數(shù)人的,先天靈寶只要肯尋摸,不是機緣、福運太差之輩,總能找到那么一兩件,便是品質(zhì)不夠好,總歸能入準圣境界,比大羅金仙還是要強上些許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若是那大羅金仙手中真有一兩件稀罕靈寶,便是準圣,說不得也有那一戰(zhàn)之力。
“爾等凝神靜聽,本位將這斬三尸成圣之法傳與爾等。”鴻鈞圣人的聲音愈發(fā)淡了。
諸位仙人不敢馬虎,俱都屏息凝神。
白若雖然沒有想過以斬三尸之法傳成圣,但是出于對鴻鈞圣人的尊重,白若還是一副認真模樣。
“雖則此法對道友無所大用,但若將其中妙法稍一化用,日后教導(dǎo)弟子,也是可用的。”隨著法訣進入識海之中的,還有這樣一句話。
白若心中感嘆,不愧是圣人鴻鈞,當真通曉萬物、又能體貼至此。
當下白若神色更是莊重,對上首的鴻鈞圣人微微頷首以示敬意。
此時沒有一人注意到白若與鴻鈞之間的交流,每個人都在參悟這斬三尸成圣之法,就是帝俊、冥河之流,此時也顧不得白若。
待所有人都回過神來,鴻鈞繼續(xù)說道。
“這第三種妙法,乃是以大功德成圣。”
這就是日后女媧成圣之法,女媧因遲遲不能斬出三尸,一度落后于三清,乃至于準提、接引也超過了女媧。但是最后第一個成圣的,恰恰又是這位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女媧娘娘。
女媧以造人的天大功德,直接從大羅金仙圓滿進入到圣人之境,成為了自鴻鈞之后,洪荒的第二位天道圣人。
這不是沒有緣由的,因三清、西方二釋成圣的機緣皆落在人族之上,所以女媧造就人族之舉,實則是催生了五位天道圣人出來。這其中多少因果,又有多少功德。
所以女媧在六位天道圣人之間一直地位尊崇,成為各方拉攏的對象。
不過現(xiàn)在女媧還沒有成為那個人族至母,也就無從談起什么造化圣人了。
“凡是有利于洪荒完備之事,皆可以獲得功德,功德實為玄黃之氣。大羅金仙體內(nèi)的玄黃之氣增加到一定境界,便可以助其突破桎梏,直接進入圣人之境。”說到這里,鴻鈞的目光不經(jīng)意間劃過女媧和白若,在看到后者之時,心中輕嘆。若不是天道執(zhí)意阻撓,只怕白若早就在千年之前成就圣位了,哪里還需要等到現(xiàn)在。便是沒有鴻蒙紫氣,白若也快走到風之一道的盡頭了。
鴻蒙紫氣具象化來講就是助修士參悟自己所修之道,能夠更快領(lǐng)悟自身道意。說到底是要能把自己那一道領(lǐng)悟到極致,便是不需要鴻蒙紫氣,也一樣可以修成圣位道果。而白若在風之一道參悟多年,在洪荒之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在風道上戰(zhàn)勝白若。
天道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只可惜天道算計了初一十五,把中間的給漏了。
鴻鈞的話也說明了,只要功德攢得夠多,體內(nèi)的玄黃之氣增加到一定境界,便能自然而然地成為圣人。
不過眾仙對此法卻不甚熱絡(luò),并沒有表現(xiàn)出來多大熱情。一來是因為對洪荒有大影響的事不好做,不是誰都有那個好時機的。二來則是因為眾人都看到了前面的白若,這位所行之事,難道還稱不上是冠絕洪荒嗎?就是這樣一位的人物,如今不也還是沒有成為圣人嗎。
眾仙是沒有想到天道竟然會對白若壓制到此,若是換了三清、女媧之間的任何一個人,沒準兒都已經(jīng)成圣了。天道對白若的忌憚打壓,遠遠超乎眾人的想象。
這三種方法各有利弊,承受反噬和日積月累這兩種辦法大家都不太想要,唯有這立竿見影的第二種方法,似乎更得眾仙喜愛。
鴻鈞不用看眾人神色,就知道他們心里想的是什么。所以也不再含糊,接著講起了道。
一眾仙人聽得是如癡如醉。
轉(zhuǎn)瞬之間三千年便過去了,一眾仙人或大有收貨,或又似從前那般,半途之中便睡了過去。不過這次的情況要比上次好上不少,至少有一半的仙人能堅持聽完。也不知是因為素質(zhì)高還是因為人少了的原因。
鴻鈞圣人座下的童子昊天、瑤池敲響玉磐,眾仙遂清醒過來。
鴻鈞圣人淡淡道:“此次雖傳爾等成圣之法,但圣位有數(shù),還需等到一元會之后,將圣位名分再定。”這也就是說,即便這一元會之中有人斬了三尸,也是成不了圣的,還得到他老人家這里討封來。
這卻不是鴻鈞有意為難在座諸仙,其實乃天道之意,不然此番天道尚未補全,普天之下竟然出了數(shù)位圣人,于天道運轉(zhuǎn)不利,所以天道當然不會坐視不理。
眾人聽此也冷靜下來,俱稽首道:“謹遵老師圣人教誨!”只要能比現(xiàn)在更進一步,眾人哪有不樂意的。
鴻鈞說完之后卻并未讓眾仙離開,明顯是在等誰說話似的。
果然,片刻之后,一人站起身來,對著鴻鈞恭敬道。
。com首發(fā)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