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白的故事 5.73 黃氏 苗 遷棲
    王白的故事5.73黃氏苗遷棲
    大河一帶,每年到了春天開始漲水。(!.贏q幣)
    一是到這了個時節(jié),雨水也多了,二是大河上游也會有水下來。
    大水把河兩岸全都淹沒在水里,原先的林地變成沼澤,而沼澤變成了湖泊。
    季節(jié)性的變化,使得這一帶的動物也跟著變化。原先看不到的江豚現(xiàn)在漸漸多了起來。除了華小白認為的白暨豚以外,更多的還有青色的深色的江豚。
    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什么都是食物,沒有保護這么一說。而且軍隊行軍,邊走邊找食這介傳統(tǒng),華氏的軍隊的副業(yè)就是打獵,所以這會,除了米面之類留給軍官們吃,戰(zhàn)士們已經(jīng)開始食用最新打到的獵物了。
    更多的食物被轉(zhuǎn)移到樹上,有巢氏的戰(zhàn)士在,在家不用擔心在樹上造屋的問題。
    春天的到來也帶來了大量的雨水,林子外江面上雨水如注如傾,而在林子里,雨水被密密的樹冠擋著,水流順著樹干流下,沿著樹葉滴下。
    巢氏花面氏生活在林子里,他們知道怎么度過這種陰濕的天氣。
    他們能很快的在樹叢中找出某些特別的樹,在樹上搭起棧道,建起平臺,只要天一放晴,就能到樹冠上去曬太陽,把糧食拿出來曬。
    這是華小白從來沒有過的經(jīng)歷,在丘城也好,出游大水氏也好,他在大荒原住過,在船上住過,還真的沒在樹上住過。
    可現(xiàn)在,他就在樹上住著了,而且在樹頂上曬太陽。
    “陶三那邊已經(jīng)獵殺了兩個采集隊伍了,抓了二十多個俘虜。”
    “獵狼那邊也是抓了十多人了。”
    “獵兔和巢木也殺了十多個了。”
    “他們派出營地的人越來越多,集隊而行,不大好對付了。”
    “這樣吧,抓到的俘虜先送回水村吧。”
    華小白手上拿著一個金屬頭飾,這得自一個俘虜。這個金屬是黃金,但應該不是提煉出來的,這難到就是傳說中的狗頭金,也就是天然黃金。
    在華小白面前,擺著一堆東西,有的是羽毛,有的是箭頭,還有的竹刀。
    華小白以前沒看過竹制的刀,現(xiàn)在他看到了。這個部落以前居住的地方一定有大量的竹子。因為現(xiàn)在這片地方?jīng)]有竹子。
    遠古時期宇宙洪荒,大神波蚩和佑聰造出了天和地,大神農(nóng)董勾造出了太陽和月亮后,天生云煙,地出水汽,萬物得生。
    飛鳥游魚走獸,于世間生息,爭斗。有的是逍遙,有的是飲血。
    蕓蕓眾神又覺得這世間太過蒙昧,于是生老大神派男神敖古和女神敖玉下到人間成親,命令他們繁衍出了人煙。
    世間的廣袤,無邊無際,可在神通無比的二神眼里,這都算不了什么。他們要造人,造出和他們一模一樣的人。
    二神在天空追逐嬉戲,只要他們的身影投射到的地方,那里便生出了人煙。
    從此這世間便有了人,人類在此間繁衍生息,臨水則漁,入林則獵。
    眾神以為從事這世間有了生氣,認為人能在這世間快樂的生活,就在他們不再關愛人的時候,人間發(fā)生了瘟疫。
    瘟疫不知從哪里生,據(jù)說從動物而來,瘟疫不和怎么傳播,據(jù)說得病的人只要看你一眼,你就也被傳上了。
    當世間僅剩一名男子時,大神生老終于發(fā)現(xiàn)了人世間的悲慘,他把這最后一人救起,揮揮手,就滅了瘟疫。
    生老大神又派女神波紹下凡與最后那個男子成親。
    成親后,他們采來了朵朵桃花,將花瓣四處拋散,于是一簇簇花瓣又變成了一批批人類。
    這世間的人都是桃花變得,花苗也是其中之一。
    (只是借用花苗這個詞和苗族的傳說,本故事與花苗及苗族無關,切切不可對號入座,若有不敬,還請花苗的兄弟們多多原諒)
    花苗世代住在大湖邊上,大湖很大,有多大,花苗也不知。花苗也不想去知。
    花苗的舟不大,不足以馭到湖深入,但卻能讓他們捕到魚。
    湖里有取之不盡的水產(chǎn),成群的魚在水面鱗鱗的波光會閃了眼。
    湖邊的蘆葦接天連地,蘆葦深處數(shù)不清的鳥,蘆葦可以建屋,蘆根可吃。
    淺水灘里蓮花紅紅綠綠,蓮菜香脆且甜。
    大湖還連著大河,沿著湖可到大河,那大河很寬,花苗很少過河,因為河那邊是同宗的黃苗,因為他們不需要過河,河南邊的大湖已經(jīng)有足夠的食物了。
    每年成群的牛會從花苗的領地經(jīng)過,成千上萬頭的牛,每到入冬自北向南,每到開春自南向北。
    湖邊的山上還有桃樹,山谷里桃花漫山遍野,每到果熟時,來不及摘,那些桃就落在地上爛去了。
    林地里還有大象,還有野豬,這些肉食只要花苗想去獵,就能捕到。
    這是花苗世代生活的地方,他們不牧不耕,只是漁獵,便能在這片土地上自在的生活。
    多年以前,河北岸的黃苗傳來了消息,有個異族騎著比牛跑的還快的獸,那些比牛跑的還快的獸還能拉兩輪的木車,車上載的是戰(zhàn)士。
    會騎獸會駕車的異族在黃苗的領地里扎下了根,雖然他們獵得食物后,也會給黃苗兄弟一份,可慢慢的,黃苗兄弟可以打的獵物越來越少。
    異族會打獵,他們的獸比牛跑的更快,他們的車載的獵物更多。
    異族還會牧和植,他們獵到了牛之后,圈地來養(yǎng)著。他們采到了種子之后,會在地里種下。
    牛群每年都在這片大城上穿行,異族的到來,使得黃苗每年能獵到的牛越來越少。
    為了生存,黃苗氏不得不隨著牛群南下,這樣他們才能獵得更多的牛。
    南下,就意味著,黃苗進入了花苗的領地里來獵食。
    同宗的兄弟,花苗慷慨的接納了他們。
    每年都南下,花苗便知道了黃苗的苦處。
    黃苗的牛車斗不過異族的馬車,那跑的比牛還快的獸叫馬。
    黃苗的戰(zhàn)士斗不過騎在馬上的異族騎士。
    黃苗的弓也沒有異族人的弓射的更遠,箭也沒有異族的更厲。
    后來黃苗兄弟渡河南下后,再也沒有北上。
    同宗的兄弟,花苗慷慨的接納了他們。
    多年之前,花苗又迎來了西邊的黑苗。
    黑苗的故事與黃苗一樣,西進的異族是黃氏,黃氏不是生老大神的子民。
    黃氏應該是生老大神對頭的后代,他們不敬畏大魚,他們不敬畏大獸,他們不敬畏大山,也不敬畏大樹。
    黑苗看到黃氏放火燒了他們祭拜了世代的神樹,燒出了黑土之后。黃氏灑下了種,長出了成片豆。
    黑苗與黃氏一戰(zhàn),結(jié)果戰(zhàn)敗,黑苗過了大河,來到了湖邊,他們來到了花苗的領地。
    同宗的兄弟,花苗慷慨的接納了他們。
    黃氏被大河擋住了腳步,他們有馬,可是在密林里,馬跑不快,他們沒有御水的舟。
    花苗在接納了黃苗和黑苗之后,終于,他們世代生息的領地負擔不了這么多人丁。
    天漸漸變暖和,北上的牛越來越少,南下的牛也越來越少。
    湖里的魚越捕越大,大魚都是通神的,花苗開始惶恐了。
    苗歷一月寅日,主易主交。(苗族的古代歷法用的是太陽歷,往前能推到一萬年前,很神奇的,不比漢人的歷法差,而且據(jù)考證,歷史更為悠久。現(xiàn)在的苗歷一月寅日之節(jié),就是三月三)
    主易,那是換的日子,花苗黃苗黑苗會聚會,祭祀之后是部落之間的交換活動。
    以往,花苗會用魚干葦織與黃苗換皮,與黑苗換肉,現(xiàn)在不用了,大家都在同一片水同一座山間獵食。
    易之后是交,交是成年男女交往。青年的男女沒成家的這時會出來擇偶。
    三族人聚居在一起,根本就不用等到專門的節(jié)日出來擇偶,當然,這專門的節(jié)日出來擇偶,人更多,可選擇的范圍更大,是非也更多。
    苗歷二月,兔月或卯月,本月第一個未日為牛王節(jié)。(漢歷稱四月八日)
    北上的牛群遲遲沒有出現(xiàn),到了三月牛群終于出現(xiàn)了,可牛群行動很慢,遲遲的出密林,比起去年今年的牛更少。
    按著傳統(tǒng),是要捕殺最壯的牛,后來變成捕殺老牛,現(xiàn)在苗部族不得不面對著捕殺小牛的困境。
    很多年前,每到獵牛的季節(jié),他們捕殺牛之后,會以打結(jié)計數(shù),計數(shù)的繩子,在湖邊輔出去很長一段。
    可這回,他們只用了打結(jié)的繩一個人抱著就夠了。
    苗歷九月,狗月,這是狩獵之節(jié)。
    苗部落居然沒有捕到一頭牛,因為在傳統(tǒng)的河口,野牛渡河之處,他們居然沒看到一頭牛的影子。
    大神要降災禍與苗人了嗎?
    大神真的要降災禍于苗人了。
    九月,草長鷹飛。大神之怒,降天火,天火毀桃林,大火燒了九天九夜,若不是大神的憐憫,又降雨以滅火,可憐的苗民可能會全都藏身于火海。
    苗歷十月,祭火神,此后是苗人新年。三苗會商之后,決定遷棲。
    黑苗決意南下,他們本來就生活在山林里,南下雖然有沼澤有密林,他們跟花苗一起,學會了馭舟。
    花苗和黃苗決意東進,花苗一直生活在水邊。每天開春,魚都是從大河東面而來,那里一定會有更多的食物。
    這些年一直是花苗收容了黃苗和黑苗,于是黑苗最終決定,跟著花苗和黃苗一起走。
    新年之后,以往苗民更多的是休息,而今年,他們上山筏木筏竹,制排造舟。
    苗歷始于動月,動月的第一個子日,天歲節(jié),苗人照古歷不出門。
    既然大神都讓牛群改了道,又燒了桃林,苗人決定上路。
    動月,大河之水緩且平。河神相佑,苗人的遷棲之路開始了。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