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習慣
刺史等人聞言, 不覺意外,只沖秦銜點頭示意后,便陸續(xù)退出屋外。
屋門被人從外面闔上, 剩下秦銜與元穆安二人, 隔著一道簾幕,相對無言。
秦銜上前兩步,停在方才站的地方,沖幕后之人拱手:“不知陛下有何要問, 臣定知無不言。”
簾幕之后, 元穆安并未立刻出聲,而是靜了片刻, 看著那道一直彎著腰作拱手狀, 卻始終紋絲不動的身影, 忽然輕笑一聲,道:“聽聞你方才見過你妹妹了,想必已經知曉了吧。”
這一聲, 聽起來輕松自在,穩(wěn)健如常, 竟完全沒有方才的虛弱無力。
秦銜聽得心頭一松,先是替他感到放下心來, 但見他提到秋蕪,便想他果然暗中掌控著一切,就連方才他們兄妹二人在城門處短短片刻的相會都知曉得這么快, 遂不得不保持警惕, 沉聲答:“陛下無虞, 臣深感慶幸。只是, 臣妹不曾多言, 是臣自己有所猜測。”
元穆安從榻上起身,伸手挑開簾幕,站在一級臺階上,俯視著眼前彎腰拱手的秦銜,又是一聲笑:“起來吧。果然是一家兄妹,時時處處都先替對方著想。”
先前,秋蕪見到他時,也第一時間想著將秦銜摘干凈。這兄妹二人在這一點上如出一轍。
“至親之間,理應相互扶持,請陛下恕罪。”秦銜說完這句話,才慢慢直起身。
元穆安微不可查地皺了皺眉,心中甚至有一瞬間的疑惑,與家人相依為命、相互扶持到底是什么樣的感覺?
他移開視線,掩去眼底的情緒,說出了今日讓他留下來的意圖:“此番吐蕃退兵,五年之內,當不敢再大舉進犯,涼州之患已除,秦卿,朕不日就將你調回朝中,于兵部任職,如何?”
秦銜愣了一下,沒想到這么快就要將他調回京城。
盡管知曉當初元穆安將他安排在涼州這樣的地方,就是為了給他機會立下更多功勞,以堵他人口舌,將來升遷順暢,能更好地為朝廷效命,但沒料到才來涼州不過一年,就要被調走了。
“陛下如此看重臣,臣受寵若驚,無敢不從。”秦銜先低頭應一句,接著,才繼續(xù)斟酌道,“只是,臣斗膽問一句,陛下這么快就將臣調回京城,是否與臣妹有關?”
他不是那等在君王面前掩藏自己的人,從前元穆安不知他與秋蕪的關系,他自不會主動提,如今都已知曉,他索性也不再回避。
元穆安僵了僵,也沒想到秦銜會這么快就當面問出來,頓了片刻,道:“朕身為一國之君,凡事以大局為重。如今朝中空出幾個要缺,正是急需人才的時候,朕對秦卿一向寄予厚望,自然要先將你調回去。”
秦銜沉默地看著他。
他話鋒一轉,繼續(xù)道:“不過,調你回京,除與朝中大局有關外,也的確有幾分私心。”
秦銜仍舊沉默以對。
元穆安等了片刻,沒等來他的回應,心中稍有不快,又無能為力,只好接著往下說。
“朕有意將秋蕪迎回宮中,秦卿,你可愿替朕當一回說客?”
說完,他盡量壓住心緒的起伏,以平靜的目光看向秦銜。
這還是他第一次這樣主動開口請人幫自己的忙。
他為君,秦銜為臣,如今卻要自降身份。
習慣了獨當一面,解決任何事都靠利益的權衡與挾持,陡然拋開這些,他的心中充滿局促的不適。
不久前,他還在秋蕪面前理直氣壯地指責顧攸之優(yōu)柔寡斷、瞻前顧后,今日在秦銜面前,他竟然也體會了一把這般忐忑的感受。
“朕與秋蕪之間,從前有頗多誤會,如今朕思來想去,自覺對不住她過去的一腔情意,這次若能將她迎回宮中,日后定好好待她,再不讓她受委屈。”
秦銜迎著他投過來的目光,不閃不避,卻沒有立刻點頭或是搖頭,而是問:“臣斗膽多問一句:陛下要將臣妹迎回宮中,是否有要借此籠絡或是牽制臣的原因在?又或者,因臣如今為陛下所用,陛下方覺臣妹身份不同,能配得上陛下?”
二人說話之間,雖還守著君臣的身份,可言辭之間卻越來越尖銳直接。
幸而屋中只他們二人,這番對話再不會給旁人聽見,元穆安方能壓制住心底的情緒涌動,說服自己,秦銜這般問,皆是出于一位兄長對妹妹的愛護。
“朕還未找到她時,便已想過迎她回來后,要竭盡所能待她好。”
只不過,那時,她失蹤的時間一日長似一日,他原本慢慢的希望也在悄無聲息地被磨去,變得越來越卑微。
“朕登基至今,后宮始終空置。只要秋蕪愿意,朕便下旨以正妻之名聘娶她,她入宮后,便是皇后。”
君王之妻,皇后之位,是元穆安身為皇帝能給出的最大的承諾。
盡管秋蕪現在已有了秦銜這個朝中新貴的哥哥,但那些在朝中占據了大半江山、眼高于頂的世家大族定仍舊不會輕易妥協(xié)。
做個寵妃尚能服眾,要登后位,只怕不易。
秦銜有些吃驚,原本以為元穆安只是如從前一樣,要將秋蕪迎回去以東宮良媛的身份晉封妃嬪之位,誰知卻是要直接以正妻之禮封為皇后!
驚訝之余,一直警惕的心中終于有了幾分動容。
“能得陛下如此厚愛,實是臣妹之幸。”他先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這才回答了元穆安最初的那句話,“只是,臣只秋蕪這一個妹妹,失散十年之久,讓她一人在宮中為奴為婢,終于失而復得,實在不想再讓她受半分委屈,更不想以兄長的身份來壓她。況且,陛下應當也知曉秋蕪的性子,若當真不愿,旁人如何勸,都不會改變心意,即便被強送入宮,怕也只會徒惹陛下生氣。恕臣無能,無法替陛下勸說臣妹。”
這一番話說得也算誠摯,可落在元穆安的耳中,卻與直言拒絕并無不同。
一時之間,他感到自己身為君主的尊嚴被打落到地上,顏面盡失。
他慢慢沉下臉,轉身回到榻邊坐下,移開視線不看秦銜,生怕自己克制不住會遷怒。
這對兄妹,真是一個比一個難說得通。
“罷了,你先——”
“下去”二字還未出口,秦銜卻忽然拱手彎腰。
“但陛下的心意,臣定會代為轉達,請陛下放心。”
所謂的“心意”,自然是方才說的要娶秋蕪為妻的話。
秦銜猜得不錯,這么久以來,元穆安始終不曾開口告訴秋蕪,他有意以正妻之名迎娶她。
人心都是肉長的,身為哥哥,他為有人愿意這樣對待自己的妹妹而感到欣慰。雖不能直接勸說,卻能代為轉達,某種程度上說,興許比勸說更有成效。
元穆安明白他的意思,點頭道“好”,心里卻總覺得有些羞愧。
原來他也不比顧攸之好多少,連這樣的話都要讓旁人代為轉達。
這樣的念頭自然不能讓秦銜察覺。
元穆安很快調整心緒,恢復如常,肅著臉同秦銜說了幾句與京中局勢有關的話,交代他不久之后跟隨進京時,可便宜行事后,方讓他退下。
……
都尉府中,秋蕪自城門處回來后,一連有好幾位娘子前來拜訪,好不容易應付完后,已是傍晚。
阿依提著食盒過來,一面替她擺晚膳,一面絮絮叨叨說話。
秋蕪脫下見客時的外袍,略凈手面后,方坐到食案后用膳。
阿依坐在一旁,仍舊說著什么,她聽得斷斷續(xù)續(xù)的,總聽不進心里去。
也不知為何,她有些心不在焉,好似有什么重要的事沒做一般。
“……胡大才往宋娘子那兒送羊肉去了,這會兒前院還未關呢——哎呀!”
阿依說著說著,一拍腦袋,道,“娘子,今日那位袁郎還未讓人送字條來呢!”
經她這一提醒,秋蕪才想起自己究竟忘了什么事。
她沒有收到每日傍晚都會準時送到府上的字條。
“沒送便沒送,沒什么好大驚小怪的。”
她淡淡地看一眼阿依,試圖在內心說服自己,不必在意。
然而,每日都能收到時,不覺有異。一旦習慣了這一切,突然一日斷了,反會覺得牽腸掛肚。
說完這話,秋蕪并未釋懷,反而越發(fā)控制不住地胡思亂想起來。
是否因為要見哥哥他們,他脫不開身,這才沒能送來?或者,他忙得有些忘了?
又或者,多日下來,得不到她的回應,他已失去耐心,再不想做這些無謂的事了?
秋蕪察覺到自己心中那一絲絲莫名的悵然,登時后背一涼。
原來,不知不覺之間,她的情緒已再度被他牽著走了嗎?不過是幾張字條而已,收在妝奩里,連一個小格都占不滿。
明明想好不再回頭的!
她不禁深吸一口氣,捧起熱騰騰的肉羹悶頭喝。
待用完膳,阿依將杯盤收入食盒,送至廊下后,又回來嘮叨半晌,始終不見她回應,不禁有些納悶:“今日都尉回來,娘子不高興嗎?”
秋蕪搖頭:“沒有,只是有些心煩,大約是這幾日屋里用多了炭盆,太過干燥的緣故吧。”
阿依半信半疑地“哦”了一聲,不再多說。
外頭的天已徹底黑下來,秋蕪抬眼看看掛在天邊的一輪彎月,示意阿依將窗關嚴實,自己則坐到床沿上,拿起做了一半的針線,預備借此平復心緒。
心神不寧的時候,她都用刺繡或抄經練字來緩解。
只是,才繡了一圈牡丹花瓣的邊沿,屋外便傳來前院小廝的嗓音:“娘子,袁郎命人送東西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