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你的心亂了
兩天后,他們走出山區(qū)。</br></br>在那座狼煙飄起的地方有一座烽燧,戍守烽燧的只有兩個蒼頭老軍,但烽燧坐落在山地牧場上,狼煙一起,牧場里的樓煩人便蜂擁而至。</br></br>蒼頭亮出了身份。老軍不認識他的黑鷹令牌,但憑借多年的從軍經(jīng)驗,判定蒼頭是個深入敵后探查軍情的斥候,對他頗為客氣,并用烽燧狼煙向廣武要隘出了訊息。</br></br>當天晚上,蒼頭一行留宿于烽燧,吃飽喝足,舒舒服服睡了一覺。天亮之后,從廣武要隘連夜趕來的一隊人馬抵達牧場,掌兵的是個百騎長,他仔細驗看了黑鷹令牌,然后把蒼頭請到一邊。兩人竊竊低語了一番,這位百騎長的態(tài)度隨即轉(zhuǎn)變,對蒼頭非常恭敬。</br></br>烽燧再度點燃狼煙,向廣武要隘報訊。入暮之后,從廣武趕來兩百騎卒,并于第二天把蒼頭一行護送到要隘之內(nèi)。</br></br>寶鼎原以為馬上就可以趕到晉陽,見到后世名垂青史的蒙恬將軍,當然了,他更想去拜訪一下王翦將軍,但蒼頭聲色俱厲的警告讓他不得不打消了這個念頭,然而,一行人在要塞內(nèi)一待就是三天,而且嚴禁外出,憋得寶鼎火燒火燎的十分難受。</br></br>蒼頭神龍見不見尾,也不知他整天忙些什么,直到第三天晚上寶鼎才把他“抓”住。</br></br>“表兄,我們何時去晉陽?”寶鼎急不可耐地問道。</br></br>“我先把太子丹的事辦好。”蒼頭眉頭緊鎖,面色冷峻,眼睛內(nèi)更是露出惱怒之色。</br></br>“怎么了?太子丹有什么事?”寶鼎好奇地問道,“你把他送到晉陽不就行了嗎?”</br></br>“你以為黑衣這么容易就放手?任由我們把太子丹劫走送到咸陽?”蒼頭冷笑道,“還有燕國人,太子丹的手下會不死不休地跟著我們,一直追到咸陽。”</br></br>寶鼎忽然想到歷史曾有記載,太子丹在秦為質(zhì)子的時候因為不堪受辱,從咸陽逃回了燕國。看來幫助太子丹逃出秦國的應(yīng)該是他的手下,當然趙國黑衣也有可能幫忙,畢竟趙燕若想結(jié)盟抗秦,太子丹的作用極其重要,不可或缺。</br></br>“他們追來了?”寶鼎急忙問道。</br></br>“我們翻山越嶺,走得慢,黑衣和燕人有足夠的時間偷越邊境,深入到太原截殺我們。”蒼頭說道,“我擔心出事,所以到了廣武要隘后,請戍軍假裝護送太子丹南下,結(jié)果車隊在途中兩次遭伏。”</br></br>寶鼎臉色一變,這才知道蒼頭整天都在忙什么。</br></br>“那怎么辦?”寶鼎脫口問道,隨即想到蒼頭的秘兵身份,于是調(diào)侃道,“這種事對你來說還不是手到擒來?”</br></br>蒼頭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一時沒有明白寶鼎的意思。</br></br>“你設(shè)個陷阱,把追兵一網(wǎng)打盡不就行了。”寶鼎笑道。</br></br>“嗤……”蒼頭撇撇嘴,對寶鼎的調(diào)侃嗤之以鼻,“這些人和我一樣,干的都是見不得光的事,一個比一個狡猾。你以為有多少人像你一樣,愿意舍生忘死,勇跳陷阱?”</br></br>寶鼎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問道:“你就沒有辦法?”</br></br>“你急著去晉陽干什么?”蒼頭一眼就看穿了寶鼎的心思,當即潑了他一盆冷水,“你現(xiàn)在出名了,大名鼎鼎的刺客寶鼎,走到任何地方都會引人注意。這和蒙恬將軍的初衷背道而馳,你以為他還會見你?”</br></br>“誰知道那刺客就是我?”寶鼎冷哼道,“你不說誰知道?天下叫寶鼎的人多了。”</br></br>“蒙恬知道。”蒼頭嚴肅地說道,“蒙恬知道代城當時正好有個人叫寶鼎。”</br></br>寶鼎被他哽住了,面紅耳赤,半天說不話來。</br></br>“我已經(jīng)急書王翦上將軍,請他從晉陽大營派兵來護送燕國太子。”蒼頭語氣放緩,小聲勸道,“河北正在激戰(zhàn),戰(zhàn)局緊張,不出意外的話很快就有捷報傳來,到那時我們再看看形勢,千萬不要輕舉妄動,以免弄巧成拙。”</br></br>寶鼎低頭不語。</br></br>“你的心亂了。”蒼頭走到寶鼎身邊拍了拍他的后背,“一定要把心靜下來,就象你當初假扮的癡兒,心如古井,波瀾不驚,唯有如此,才能走得更遠,否則這條路你走不下去。”</br></br>寶鼎霍然心驚,驀然意識到自己的心態(tài)的確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個變化從得知自己的王族身份,獲悉自己的身世秘密后,一天天在變化,變得焦躁不安,腦子里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倚仗自己的王族身份在這個時代建功立業(yè),卻忘記了自己至今不過是個因為謀反而被流配邊疆的王族子孫,說白了現(xiàn)在自己還是待罪之身,還是個刑徒,就連離開配之地的自由都沒有,更不要說有其它的非份之想了。</br></br>烏氏倮和老卓文為什么要把此事委托給暴龍?很簡單,推脫責任,一旦咸陽追究自己擅離烏氏的罪責,他們可以一推了之,都推給暴龍。暴龍雖然在卓家做事,但他的背景是大漠馬賊,這足以讓卓家把責任推得干干凈凈。</br></br>由此可以推及到自己處境之艱難,可以想像到三族昭雪沉冤之艱難,自己和自己肩負的使命對身處大秦權(quán)力層的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麻煩,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災(zāi)難,誰惹上都有可能遭受滅頂之災(zāi),被大風暴席卷而去。僥幸的是,自己遇到了蒼頭,遇到了一個來自黑冰臺的表兄,在他的幫助下,自己知道了很多秘密,而這些秘密將給自己在未來展過程中提供不可估量的助力。</br></br>然而,前世自己是個普普通通的小人物,重生之后突然變成了大秦王族,變成了高高在上的權(quán)貴,這種身份上的巨大差異讓自己的心態(tài)迅失衡,并愈演愈烈。自己深陷其中,對其中的變化一無所知,但蒼頭卻看得很清楚,他之所以改變逃跑計劃,放慢逃亡度,大概和此事有直接關(guān)系。他想仔細觀察自己,了解自己,然后判斷事情成功的可能有多大。這或許是他的職業(yè)習(xí)慣,但對自己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br></br>寶鼎越想越是惶恐,渾身燥熱,額頭上更是滲出一層細密的汗珠。</br></br>“謝謝。”寶鼎誠心誠意地感謝道。</br></br>蒼頭頗為驚訝地看著寶鼎,這位公子的智慧和悟性果然非同常人,竟然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便想明白了其中的關(guān)鍵,接受了自己的告誡。這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嗎?這就是天賦異稟?</br></br>下一刻,寶鼎回到自己房里,拿起刻刀,在木牘上練字,神情異常專注,專注到了近乎虔誠的地步。</br></br>接下來的日子里,除了睡覺,寶鼎就是練習(xí)武技,讀房門一步,對其它事情更是不聞不問,不知不覺就回到了癡癲之態(tài)。</br></br>太子丹、趙儀等人都很吃驚,不知道這位公子又在玩什么花樣,但暴龍知道,這位公子又要裝瘋賣傻扮癡兒了。</br></br>=</br></br>從廣武要隘到晉陽有四百余里,這樣來回一耽擱又是好幾天。</br></br>王翦對此事很重視,特意從晉陽大營調(diào)撥了兩百騎卒、八百步卒共一千軍隊護送太子丹。因為人馬眾多,途中安然無事,太子丹順利抵達晉陽,接下來的護送任務(wù)就和蒼頭無關(guān)了。王翦把此事交給了蒙恬。第二天,蒙恬派人把蒼頭請到了他的軍營。</br></br>蒙恬身高體闊,相貌威猛,剛毅的面龐上有兩道漆黑的濃眉,一雙眼睛咄咄逼人,顧盼之間一股驕橫彪悍之氣四溢而出。他的年紀大約在二十三四歲左右,或許是因為年少時便隨父征戰(zhàn)沙場,他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大,言行舉止沉穩(wěn)有度,頗有大將風范。</br></br>蒙恬于帳外相迎。兩人曾在咸陽見過一面,蒙恬知道這位白頭秘兵是黑冰臺的得力干將,爵位很高,手握特權(quán),因此在禮節(jié)上不敢有所怠慢。</br></br>兩人寒暄了幾句。蒙恬虛手相請。蒼頭落后半步,隨其入帳。</br></br>剛剛坐定,蒙恬便從案幾上拿起一個泥封銅管遞了過去。蒼頭也不問,剔開泥封,拿出里面的羊皮書卷,展開細讀。</br></br>這是國尉丞蒙毅寫給他的私人信件。代城生的事,已經(jīng)由潛伏代北的其它秘兵急報咸陽。刺客寶鼎的大名正以最快的度傳遞到各國京都,秦國的雷霆一擊震撼天下。咸陽關(guān)心的是這位刺客,他不是黑冰臺的人,但趙國卻信誓旦旦,一口咬定寶鼎就是黑冰武士。咸陽急于知道事情的真相,要求蒼頭馬上回京奏報。</br></br>不過,蒙氏兄弟知道寶鼎是誰,也知道寶鼎為什么出現(xiàn)在代北,但他們不知道寶鼎為什么行刺殺之事?這件事是誰指使的?目的又是什么?</br></br>蒙毅和蒼頭私交甚篤,他清楚寶鼎和蒼頭是親戚關(guān)系,為此他懷疑此次刺殺與蒼頭有關(guān),不過現(xiàn)在此事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因為寶鼎的橫空出世,咸陽局勢有失控的可能。</br></br>蒙毅在信中懇求蒼頭,以大局為重,以國事為重,拋開私利,先把此事的真相說出來,以便掌握主動,掌控局勢的展。假如蒼頭回到咸陽后再說出真相,那局勢可能一不可收拾。</br></br>=</br></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