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楚都謀劃
二烈侯的安全系關(guān)重要,紋次如果不是因為老太后和披,丫的委托,琴氏無論如何不敢承擔(dān)如此大的風(fēng)險,所以魄清把楚國朝堂上的事情簡要述說了一下后,便主動催促寶鼎離開臥艙。</br></br>寶鼎聽到項燕的名字后,心神有些亂了。他沒有想到楚軍淮北倒率是項燕,更沒有想到項燕和李園竟然在合縱一事上立場一致,這樣一來,自己在中原戰(zhàn)場上的最強對手就是這位歷史上為楚國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的驟悍老將了,而未來他的兒子項梁和孫子項羽將成為埋葬大秦帝國的掘墓者。寶鼎為自己最初的盲目樂觀而羞愧,他意識到自己一廂情愿地改變歷史軌跡的做法可能讓大秦的統(tǒng)一大業(yè)成為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悲</br></br>魄清的迷人魅力突然間消散了,寶鼎本來就忐忑不安的心陷入了厚厚的陰霾之中,對未來的信心也開始動搖。我憑一己之力能夠擊敗項燕,擊敗合縱軍?這未免太過自大了。</br></br>琴氏抵達壽春,楚國巨賈綺頓氏派人迎接。這是一次普通的商貿(mào)往來。但琴氏家主不顧車馬勞頓。親自趕赴楚都,顯然負(fù)有重要使命。</br></br>綺頓氏在壽春城外有莊園。琴氏受邀入住。綺頓氏老家主設(shè)宴給魂清接風(fēng)洗塵。席間魂清說明了來意,買糧買布,大量收購各種物資。理由是根據(jù)咸陽宮的消息,秦王政野心勃勃,打算在未來幾年連續(xù)攻打河北。有心依仗國力上的優(yōu)勢把趙國活活拖垮。另外。匈奴人崛起于大漠,威脅秦國北疆,未來秦軍極有可能兩線作戰(zhàn),糧食布帛等物資肯定嚴(yán)重短缺,此刻囤積這些物資必將獲得豐厚利潤。</br></br>綺頓氏有同感。西秦現(xiàn)在是中土疆域最大的諸侯國,年輕的秦王又有雄心壯志,可想而知未來戰(zhàn)爭的頻繁。戰(zhàn)爭是中土商賈積斂財富的源泉,低價囤積戰(zhàn)爭物資,高價賣給戰(zhàn)爭雙方,財富可以在短短時間內(nèi)飛速增長。豬頓氏隨即決定抓住這個發(fā)財?shù)臋C遇。</br></br>中土各國的巨賈都囤積有糧食和布帛等物資,相比起來,囤積這些物資遠比把金銀財寶埋在地底下更為安全。但糧食放久了會變質(zhì),布帛放久了會腐爛,所以囤積的物資也要頻繁流動才能不斷賺取利潤。現(xiàn)在琴氏要高價大量購買,椅頓氏當(dāng)然愿意賣。</br></br>兩家隨即商量具體細節(jié)。琴氏希望能夠與待頓氏長期合作只要待頓氏有的賣。琴氏就一定買,價格好商量。</br></br>這其實就是變相唆使綺頓氏在楚國大量收購囤積糧食和布帛等物資。</br></br>綺頓氏與齊國田氏關(guān)系密切。當(dāng)初跪頓氏以玉起家,后來靠販鹽致富,成為楚國第一巨賈,歸究起原因就是得益于與齊國田氏的合作。只要把椅頓氏誘進這個小發(fā)財大計小綺頓氏肯定會拉上田氏,如此齊國巨賈也就跳進了這個。“陷阱”。</br></br>假以時日,秦國把不能當(dāng)飯吃當(dāng)衣穿的金銀財寶都變成了糧食和布帛。那實力就強悍了,一旦橫掃六國統(tǒng)一了中土。不論是金銀財寶還是糧食布帛等物資,都將統(tǒng)統(tǒng)變成秦國的財富。</br></br>誰會相信秦國統(tǒng)一中土?沒有人相信,尤其這些巨賈,他們的背后都是大權(quán)貴,或多或少影響著中土政局的發(fā)展。他們要想發(fā)財,就得依靠戰(zhàn)爭,假如中土統(tǒng)一了,他們到哪賺錢去?又如何發(fā)家致富,如何生存?在他們眼里,中土永遠是列國爭霸的局面,沒有統(tǒng)一的可能,所以他們毫不猶豫地跳進了這個陷阱。</br></br>雙方合作愉快,把盞言歡。</br></br>第二天,琴氏由綺頓氏陪同,進城拜會一些老朋友,而左尹陽文君熊岳就是第一個要拜會的大權(quán)貴。左尹到王宮議事去了,不過琴氏家主身份特殊,巴蜀魂氏和楚國宗室是世代姻親,愧清與陽文君的女兒又是閨中密友,所以陽文君的夫人聞訊之后。非常高興,急忙叫家老把魄清迎進了內(nèi)府。</br></br>老夫人見到魂清之后,迫不及待地問到了女兒的情況。魂清一五一十地說了,并奉止公主的家書。</br></br>“秦王為何至今不立后?。老夫人最為關(guān)心的就是這件事,雖然她也知道一些咸陽宮的內(nèi)幕。但秦王親政九年了,遲遲不立后,實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王國后、儲的確立直接關(guān)系到王國的興衰存亡。此等大事秦王竟然視如兒戲。任誰都覺得不可思議。</br></br>魄清苦笑無語。她沒辦法解釋。也解釋不清,誰也不知道秦王政心里的真正想法。</br></br>“太后身體如何?。老夫人看到魂清尷尬,隨即轉(zhuǎn)移了話題。魂清詳告華陽太后的近況,字里行間透漏出深深的擔(dān)憂。華陽太后一旦薨亡,立后立儲的事基本上就是秦王說了算,那楚國公主在咸陽宮的前景就愈發(fā)黯淡了。</br></br>“你離開咸陽的時侯,太后可有囑托?”老夫人又問。</br></br>魄清等得就是這句話了,“太后說,武烈侯已經(jīng)做出了承諾</br></br>老夫人面色一緊。欲言又止。天下人都知道武烈侯復(fù)雜的背景,他的背后其實就是秦國老秦人一系,他有大秦軍方的鼎力支持個顯赫宗室權(quán)貴做出的承諾,當(dāng)然需要條么,提出了什么條件?這個條件和楚國又有什么關(guān)系?不過這個問題老夫人不能問了,事關(guān)國事。她該回避的就得回避。</br></br>老夫人把魄清留了下來,盛情款待。</br></br>晚上,陽文君從王宮返回。疲憊不堪。今天朝議的唯一內(nèi)容就是合縱還是連橫。令尹李園極力促成合縱,并拿出了具體計策,而陽文君則極力反對合縱,堅持連橫之策,堅持與秦齊結(jié)盟,與趙韓魏燕四國虛于委蛇。只待西秦與趙魏韓三國打得兩敗俱傷之際,果斷北上中原,拓展疆土,在未來的中原爭霸中搶占先機。</br></br>楚國與秦國開戰(zhàn),坐山觀虎斗的就是趙韓魏三國,而楚國得不到任何好處。勞民傷財而已,這從考烈王和春申君三次參加關(guān)東合縱一事中就可以清晰地證明這一點。考烈王和春申君好不容易死了。陽文君以為自己可以控制國策的走向,誰知李園這個家伙又蹦了出來,繼續(xù)走春申君的合縱之路。這令堅持連橫的楚國貴族們非常惱火。</br></br>魂清的到來讓陽文君的心情更加沉重。假如楚國參加合縱,以合縱軍主力的身份攻打秦國,必定與秦國反目成仇,那么這幾年來與秦國重修舊好的努力全部白費,這導(dǎo)致楚國的稱霸之路更加艱難,強國之夢更是遙遙無期。</br></br>西或以血腥而野蠻的征伐逐漸走向了強大,東方的齊國則關(guān)起門來休養(yǎng)生息了四十年,唯獨楚國的國策反復(fù)無常,導(dǎo)致楚國日益衰落。</br></br>楚頃襄王時代,先是連橫于秦,聯(lián)手抗衡中原諸國,但鬼差神使。頃襄王被一位擅長以弱弓射雁的縱橫家說服了,毅然決定合縱抗秦,血洗前恥,結(jié)果秦軍呼嘯而至,僅僅三年時間,楚人便丟掉了宛、那、西陵和都城鄆欲凹,甚至連夷陵的祖廟都給一把火燒掉了。最后被迫遷都至陳。</br></br>無奈之下,頃襄王再度與秦議和,以連橫之策來贏得恢復(fù)元氣的時間。誰知考烈王上位,春申君做了令尹后,再度改連橫為合縱。這時候秦國武安君死了,秦軍東征的步伐也停下了,關(guān)東諸國的三次合縱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戰(zhàn)績,但均沒有突破函谷關(guān)給秦國以致命打擊,相反,這種你來我往的拉鋸戰(zhàn)嚴(yán)重消耗了參戰(zhàn)各國的國力。</br></br>楚國本想利用合縱之策收復(fù)失地,報仇雪恨。強國爭霸,但一次次的無功而返不但讓楚國沒有實現(xiàn)目標(biāo),反而大傷元氣,白白浪費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假如考烈王和春申君堅持連橫之策,像齊國一樣關(guān)起門來休養(yǎng)生息,那么到了今天,楚國的國力也足以與秦國抗衡了。</br></br>考烈王和春申君都是長壽的主兒,囂是死不掉,好不容易考烈王死了,楚國貴族立即殺了春申君小然后再用連橫之策。秦王政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迎娶了楚國公主,雙方的關(guān)系逐漸改善。這才過了幾年,國策又要反復(fù)了,不知死活的人又要合縱了。但回頭看看歷史,合縱給楚國帶來了什么?為什么這些人就是不吸取教,非要把楚國折騰完了才罷休?</br></br>陽文君不顧疲倦,馬上召見魄清,詢問咸陽政局。</br></br>魄清也不多言,恭敬遞上公主的密信。在這份密信里,陽文君的女兒有選擇性地透漏了老太后的全盤布局,其意思就是武烈侯已經(jīng)做出承諾,但老太后恐怕不久于人世,楚系若想繼續(xù)控制朝政,必須給武烈侯以助力,雙方聯(lián)手才能實現(xiàn)目標(biāo)。這個目標(biāo)實現(xiàn)了,秦國與楚國才有可能維持長久的和平。為此,楚國也要積極配合,而首要目標(biāo)目標(biāo)就是殺死李園,驅(qū)逐堅持合縱的權(quán)貴,讓堅持連橫的貴族牢牢把持朝政。</br></br>陽文君燒毀了密信,凝神沉思。目前的局面和十年前的局面非常相似。當(dāng)時楚國貴族也是得益于秦國楚系外戚的配合,才在戰(zhàn)場上擊敗了春申君,迫使考烈王罷黜了春申君,然后才把國策扭轉(zhuǎn)了過來。歷史又要重演了,而陽文君別無選擇,為了楚國的利益,他不得不再一次痛下殺手。</br></br>“你是否全權(quán)代表武烈侯?”陽文君問道。</br></br>魄清搖頭,“我僅僅是個信使。”</br></br>“那你可以回復(fù)武烈侯,我想與他面談。”</br></br>魄清面露難色,“武烈侯親赴那都?沒有秦王的命令,他根本不敢離開封邑。”</br></br>“他是個刺客。”陽文君淡然笑道,“我相信他有辦法。”</br></br>魄清搖頭,“他是武烈侯,不是刺客。”</br></br>陽文君的眉頭皺了起來,“形勢對他非常不利。合縱軍一旦展開攻擊,南陽極有可能是第一目標(biāo),他拿什么來抵御幾十萬合縱軍的攻擊?南陽丟了,封邑陷落,他難辭其咎,不死也要流配邊疆。</br></br>你把我這句話帶給他,如果他怕死不敢來,那就算了。”</br></br>魄清面色如常,但眼里掠過一絲惱色。陽文君未必太過自負(fù)了,現(xiàn)在到底誰求誰啊?</br></br>“武烈侯是中原戰(zhàn)場上的秦軍統(tǒng)率,他絕無可能親自趕赴鄆都。”魄清不</br></br>陽文君笑笑。“有些事我只能和他談,有些秘密也僅限于我和他知道。”</br></br>魄清遲疑了片刻,問道,“當(dāng)年”</br></br>“當(dāng)年的秘密沒人知道。”陽文君笑道。“呂不韋已經(jīng)死了,我雖然還活著,但我已經(jīng)忘記了當(dāng)年的秘密。”</br></br>隴清不敢再說什么,躬身告退。楚國朝堂上的爭論越來越激烈,但太后明顯傾向于連橫之策。這讓李園、景纓等人一籌莫展。</br></br>這天。左尹陽文君主動宴請趙國使者司馬尚和魏國使者公子璋。少師殘月奉命到左尹府獻舞。寶鼎在她的掩護下。悄然進府,然后由家老帶著走進了一間幽靜的小院。</br></br>宴會于深夜結(jié)束。少師殘月被老夫人請到了內(nèi)府,閑話家常。</br></br>陽文君匆忙趕到小院,與寶鼎稍加寒暄后,直接進入正題。家老端上茶水,然后掩上門,站在小院門口。</br></br>“秦軍主力在哪?”陽文君開門見山,直指要害。</br></br>“當(dāng)然在河北。”寶鼎說道,“在成陽看來。關(guān)東合縱成功的可能并不大。”</br></br>“你們今年還要打河北?”</br></br>“我與咸陽的意見相反。”寶鼎說道,“若要攻克邯鄲。再好的辦法還是先拿下中原,切斷齊楚兩國對趙國的援助之路,然后重兵包圍邯鄲,在糧草可以就地補充的情況下,長期攻打,必能活活拖死邯鄲。”</br></br>“中原有多少軍隊?”</br></br>“足以抵御合縱軍的攻擊。”</br></br>“那你如何擊敗合縱軍?”</br></br>“先弱后強,各個擊破。”</br></br>“假如你敗了呢?”</br></br>“所以我來了。”寶鼎笑道,“如果沒有你的承諾,我絕不會和楚軍決戰(zhàn),更不會和項燕對壘兩軍陣前。”</br></br>陽文君稍加沉吟,又冉道,“拿下韓國之后,你是否繼續(xù)攻打魏國?”</br></br>“當(dāng)然”</br></br>陽文君搖頭。“如果你要打魏國,我必然出兵,因為魏國是我楚國的屏障。”</br></br>寶鼎笑了起來,“我不打魏國,就無法阻止楚國支援趙國,除非你給我一個承諾。”</br></br>“李園不死,我這個承諾沒有任何意義。”</br></br>寶鼎臉上的笑容更濃了,“你準(zhǔn)備好了嗎?誰來做楚王?”</br></br>陽文君的神情依舊冷峻,心跳卻不由自主地劇烈起來。眼前這個年輕人果然厲害,他怎么會估猜到我的計策?</br></br>寶鼎暗自冷笑。歷史軌跡的確是在變,但有些軌跡即使有所變化也十分有限。楚王畢竟年幼,太后最信任的人還是自己的兄長李園,即使合縱軍打敗了,太后也不會殺了李園,最多降他的官職爵個。當(dāng)前楚國朝堂矛盾的焦點是國策,不同的國策形成不同的陣營,李園顯然得到了楚**方的支持,所以陽文君這次殺不了他,不過可以乘機打擊他的陣營,把令尹的位置和軍權(quán)搶到手,那接下來陽文君就能控制大局。并伺機換一個大王了。</br></br>“我可以在戰(zhàn)場上擊敗李園。但你必須給我一個承諾,而且你也有能力給我一個承諾。”</br></br>陽文君考慮很久,終于點頭小“好,我給你一個承諾。</br></br>“一個承諾不夠。”寶鼎說道,“你想要魏國,但又騰不出手。而魏國的存在可以確保齊國支援邯鄲,這對我攻擊趙國非常不利,所以你要再給我一個承諾,承諾對齊國形成鉗制。迫使它不敢支援趙國。”</br></br>“這根本不可能。”陽文君當(dāng)即說道,“趙國是齊燕的屏障,一旦秦軍打到邯鄲城下。齊燕兩國必然予以救援,即使不出兵,也會在錢糧上予以援助。”</br></br>“楚軍敗于中原,李園罷相,出任令尹的必然是你。”寶鼎說道,“那時候你可以出面連橫,秦楚齊三國連橫。將來中土就是三足鼎立,這對我們都有利。”</br></br>“你以為齊國會答應(yīng)?”陽文君嗤之以鼻。</br></br>“你憑什么斷定齊國不會答應(yīng)?”寶鼎笑道,“魏國就算是你楚國的地盤了,我再在河北劃一塊給齊國,如何?仗我來打,土地我們?nèi)曳郑@個條件能不能滿足齊國?”</br></br>陽文君猶豫了一下,“你能做主?”</br></br>“當(dāng)然。”寶鼎笑道。“如果這點小事我都不能做主,我來干什么?”</br></br>“那么你對華陽太后的承諾呢?”</br></br>“我首先要在中原戰(zhàn)場贏得勝利,否則我拿什么威脅咸陽?”寶鼎笑道,“你所需要的。無非是秦王立后立儲。以確保未來秦楚聯(lián)盟的穩(wěn)定,但這也是我所需要的,我甚至比你更急切。”</br></br>陽文君微笑點頭,“那好。我們來說說細節(jié)。”</br></br>半個時辰后,家老帶著寶鼎走出了小院。與此同時,少師殘月告別了老夫人,帶著優(yōu)伶樂工離開了左尹府。</br></br>第二天,琴氏家主帶著車隊離開壽春,急速返回南陽。</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