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蓋聶,大師也
寶鼎陷入了無邊的黑暗,這一瞬間,他仿佛又回到了穿越時空的霎那,靈魂被黑暗所吞噬,巨大的恐懼讓他魂飛魄喪,身軀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他明明知道自己站在戰(zhàn)國時代的一個時間點(diǎn)上,腳下就踩著松軟的草地,但他的心神卻完全失控,只能無助的等待著命運(yùn)的判決。</br></br>荊軻奇怪地看著手足無措的寶鼎,眉頭微微蹙起,凝神沉思。</br></br>寶鼎期待著萬道金光驅(qū)散黑暗,期待著無盡的勇氣撕裂恐懼,他下意識地握緊了劍柄,將它豎立胸前,這一刻,他忽然現(xiàn)體內(nèi)再也沒有熱血爆裂的跡象,他竟然沒有勇氣去揮動手中的長劍。</br></br>這時荊軻從容淡定的聲音傳入寶鼎的耳中。</br></br>“用你的心去熟悉黑暗,了解黑暗,直到和它融為一體。”</br></br>荊軻說完之后,慢慢閉上眼睛,用自己的心靈去探視另外一個美麗而靜謐的世界,漸漸的,他在黑暗中看到了一張和藹的笑臉,這個人就是名震天下的東墨鉅子田襄子。當(dāng)年從師學(xué)藝之時,自己曾在泰山偶遇東墨鉅子田襄子。田襄子和師父有莫逆之交,出于對后輩的呵護(hù),田襄子在劍藝上給予了點(diǎn)撥,教授了“內(nèi)視”之術(shù),自己的劍術(shù)因此突飛猛進(jìn)。</br></br>荊軻在黑暗里看到了已經(jīng)故去的師父,師父還是那樣精神矍鑠,手中的劍還是那樣飄逸,他爽朗的笑聲回蕩在黑暗里,如涓涓細(xì)流淌入荊軻的心田,撫平了他那疲憊而憂傷的心靈。</br></br>荊軻驀然睜開眼睛,沖著寶鼎大聲喊了一句,“重劍無鋒,大巧不工,一招足矣。”</br></br>寶鼎正在黑暗中掙扎,他感覺自己就象墜入咆哮漩渦的溺水者,看不到方向,看不到天地,更看不到希望,他的眼前只有死神獰猙的嘴臉和陰冷得意的狂笑,突然,荊軻的喊聲就象晴空一個霹靂,重重打在寶鼎的心頭,讓他霍然頓悟。</br></br>“殺……”寶鼎大吼一聲,猛地?fù)]動了長劍,劍如長虹,破空厲嘯。</br></br>一道閃電在黑暗中閃耀,跟著驚雷炸響,萬道金光轟然射出,霎時撕裂了重重黑暗。寶鼎體內(nèi)的熱血突然爆開,仿佛所有的血管都在這一刻碎裂,無窮的力氣瞬間貫穿了全身。寶鼎騰空飛起,長劍以匪夷所思的度剁向了荊軻。</br></br>荊軻吃了一驚,身形電閃,遽然橫移一步,一根兩尺長的黑色鐵棍突然神奇般地出現(xiàn)。</br></br>“當(dāng)……”金鐵交鳴,火星四射。</br></br>寶鼎倒飛而出,一股強(qiáng)悍的力量從撞擊之處炸開,當(dāng)即把寶鼎震得虎口酸麻,手中重劍差點(diǎn)脫手飛出,跟著踉蹌幾步,一屁股坐到了地上。</br></br>荊軻望著鐵棍上的痕跡,眼里掠過一絲喜色,然后慢慢收回鐵棍,兩手負(fù)后,轉(zhuǎn)頭望向?qū)毝Γ霸賮怼!?lt;/br></br>寶鼎坐在草地上,腦海中回味著剛才那瘋狂一劍,驚喜地現(xiàn)自己的神智竟然是清晰的,竟然可以清清楚楚地感受到那一劍的攻擊過程,這個現(xiàn)讓他欣喜若狂,原來蒙上眼睛竟然有如此神奇的效果,由此推測,自己只要在黑暗里憑借心靈感應(yīng)動攻擊,那神智就不會失控。</br></br>寶鼎不敢確定自己的判斷,他翻身躍起,再度舉起長劍,心里涌起強(qiáng)烈戰(zhàn)意。體內(nèi)熱血即刻沸騰,跟著熱血在四肢百骸爆裂,他的神智當(dāng)即陷入瘋狂狀態(tài),迅即進(jìn)入失控的邊緣。</br></br>就在這時,荊軻的聲音又在他的耳邊響起,“用你的耳朵,你可以聽到風(fēng)的吟唱,聽到心的跳動,聽到血在身體里奔騰。”</br></br>寶鼎立即用盡全身的力氣去聆聽耳畔風(fēng)的呼嘯聲,聆聽心跳的撞擊聲,聆聽血液的奔騰聲。漸漸的,他身體里的熱血還在如脫韁野馬一般狂奔,但他瘋狂的神智卻慢慢從失控的邊緣倒退而回。</br></br>“用你的心去感知天地萬物。”荊軻的聲音再度響起,“如果有一天,你能在黑暗里看到金色的太陽,看到一望無際的美麗草原,看到氣勢恢宏的大河大山,你就擁有了一切。”</br></br>寶鼎一時心潮澎湃,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心神霎間失控,手中長劍雷霆劈下。</br></br>“當(dāng)……”荊軻鐵棍再度迎上。</br></br>金鐵交鳴聲驚醒了寶鼎,他的神智驀然清朗,但旋即又直奔失控狀態(tài)。寶鼎咬牙切齒,試圖用耳朵去聆聽體外的世界,用心去窺視體內(nèi)的世界,以此來延長清醒的時間。</br></br>荊軻驀然長嘯,身形如電,向?qū)毝恿肆鑵柟簟?lt;/br></br>耳畔的風(fēng)聲變了,寶鼎立即意識到荊軻在主動進(jìn)攻,他隨即用盡所有的力量去聆聽風(fēng)聲的變化,這一變故導(dǎo)致他不得不一心二用,在判斷荊軻進(jìn)攻方向的同時準(zhǔn)備動反擊,如此一來戰(zhàn)意稍減,他的神智又一次從失控的邊緣退了回來。</br></br>寶鼎全力反擊,雖然很多時候判斷錯誤,但隨著時間的延長,金鐵交鳴聲越來越密集,神智失控的時間也越來越短,但寶鼎再也沒有進(jìn)入過第一劍那玄妙而神奇的境界,不過寶鼎知道,只要自己堅持這種練習(xí),終有一天可以徹底控制自己的神智。相信到了那個時候,自己的武技恐怕也有了一個質(zhì)的飛躍。</br></br>=</br></br>黑衣悄然出現(xiàn)。</br></br>荊軻示意幾個衛(wèi)士上前攻擊,繼續(xù)陪同寶鼎練習(xí),自己則退到了黑衣身邊。</br></br>“這小子不知道累嗎?”黑衣看看荊軻額頭上的汗水,笑著問道。</br></br>“他是個練武的奇才。”荊軻從他手上接過汗巾,一邊擦汗一邊說道。</br></br>黑衣的目光轉(zhuǎn)向草地中的寶鼎,搖了搖頭,“他的狀態(tài)還沒有恢復(fù)。”</br></br>“即使恢復(fù)了也沒有任何把握。”荊軻說道,“他在瘋狂的時候雖然勢不可擋,但碰到高手還是不堪一擊,因為那時候他的神智完全失控。”</br></br>黑衣微微皺眉,“張良說得不錯,這只能做個誘餌,必須另外安排人,確保萬無一失。”</br></br>“的確不能指望他。”荊軻說道,“公子隆本人就是個劍士,他身邊的虎騎武士也都是高手,宗越更有燕國第一勇士的美譽(yù),所以此趟刺殺難度非常大,若想成功,最好還是寄希望于張良的韓國鐵衛(wèi)。”</br></br>黑衣沉默不語,良久,他指著寶鼎問道:“你看他有多大的潛質(zhì)?”</br></br>“再練十年,就算他的劍更快,實力也有限。”荊軻指指自己的腦袋,“他這里有問題,這里的問題不解決,他的實力就沒有突破的可能,但假如他的病好了,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神智,那前途就不可估量。”</br></br>“嗤……”黑衣哂(shen)然一笑,揶揄道,“荊卿認(rèn)為他有蓋聶那等天縱之才?”</br></br>荊軻臉色微凜,半晌無語,眼里悄然掠過一絲苦澀。</br></br>蓋聶,神龍見不見尾的劍術(shù)大師。傳說他天賦異稟,少年時便窺得劍術(shù)大道,年輕時曾游歷天下,而讓他聲名鵲起的一戰(zhàn)卻是在齊國稷下與東墨鉅子田襄子論劍。雙方坐于松下,煮茗論劍。事后蓋聶飄然而去,田襄子則回山面壁三年。三年后田襄子出關(guān),齊王建派人問詢,東墨鉅子說了一句話,“蓋聶,大師也。”從此蓋聶聞名天下。</br></br>荊軻少年氣盛,曾找到蓋聶,打算和他比試一下,但等見到蓋聶,仿若看到汪洋大海,心生恐懼,掉頭就走了。此后荊軻奮苦練,又得田襄子點(diǎn)撥,但自問在劍術(shù)大道上,與蓋聶還是有天壤之別。如今荊軻也算是劍術(shù)大家,不過窺破劍道之后,他就再也沒有尋找蓋聶一比高低的念頭了。</br></br>“荊卿是不是有了憐才之意?”黑衣看到荊軻不說話,又問道。</br></br>“生死由天。”荊軻淡然說道,“你敢肯定他會死在這里?”</br></br>“那你敢肯定他一定會遵從我們的命令?”</br></br>荊軻愣了一下,想到寶鼎復(fù)活后的一系列反常表現(xiàn),心里驀然涌出一絲不祥之感。</br></br>“你擔(dān)心什么?”</br></br>“我擔(dān)心這是一個陷阱。”黑衣冷笑道,“這賊子的背后或許就藏著一個陰謀。”</br></br>荊軻看著他,想到他的趙國黑衣秘兵的身份,嘴角處不禁露出一抹苦笑。這個整天在黑暗里搞陰謀的人果然與眾不同,他竟然從這個半癡的黑冰武士身上聯(lián)想到了對方可能藏匿著陰謀。</br></br>“長歌,很多事情,還是想簡單一點(diǎn)好。”荊軻勸道,“想得越復(fù)雜,事情越難辦。”</br></br>長歌是黑衣的真名,黑衣則是他的別名。長歌是個孤兒,無名無姓,自小在黑衣長大,與他經(jīng)歷差不多的黑衣非常多,這些人對外一般都自稱黑衣,很少用真名。荊軻最近與他來往密切,酒酣耳熱之際,長歌就把自己的名字漏了出來。代北黑衣都在長歌手上,而長歌自平原君去世黑衣分裂后,隨即效忠于李牧,為李牧效命。</br></br>荊軻這句話長歌根本聽不進(jìn)去,他陰陰一笑,然后伸出了五指,用力一抓,緊緊握成了拳頭,“這一次,不管黑冰有什么陰謀,都無力施展,最終會被我碾成一團(tuán)齏粉。”</br></br>寶鼎終于氣喘吁吁地停了下來,他把重劍插在草地上,解開了蒙在眼睛上的黑布,然后就看到了黑衣那張冷冰冰的丑臉。</br></br>荊軻沖著寶鼎招招手。寶鼎走了過來,眼睛卻一直盯著黑衣,神情十分戒備。</br></br>“明天清晨,我?guī)闩芤惶耍煜ひ幌麓虤F(xiàn)場。”黑衣冷聲問道,“你有什么要求?”</br></br>寶鼎看了一眼荊軻。荊軻微微點(diǎn)頭,示意沒有危險,遵從就好。</br></br>“我要一把重劍。”寶鼎回頭指著插在草地上的鐵劍說道,“比這把更重的劍。”</br></br>寶鼎經(jīng)過這番練習(xí),已經(jīng)現(xiàn)了重劍的好處。自己力氣大,但只有一招,用重劍正好可以把自己的優(yōu)點(diǎn)揮得淋漓盡致,這也為自己尋找保命的機(jī)會增加了一份勝算。</br></br>=</br></br>=</br></br>注釋:</br></br>鉅子,又稱巨子,墨家領(lǐng)袖。</br></br>墨學(xué),在先秦時代和儒學(xué)同稱顯學(xué),在秦以后逐漸沉寂了。墨家有著嚴(yán)密的組織,其領(lǐng)袖就稱之為巨子(鉅子)。</br></br>學(xué)者夏增民在《秦漢墨學(xué)微》中認(rèn)為墨子之后,墨家后學(xué)分離為東方、南方和西方三派。《韓非子·顯學(xué)篇》言:“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鄧陵氏之墨”,由此也可以側(cè)證一二。墨學(xué)在戰(zhàn)國后期繼續(xù)展,其中尤其在秦國,墨學(xué)占有相當(dāng)重要的地位。</br></br>東方之墨的活動區(qū)域大致在宋魯齊地區(qū),對東部地區(qū)影響至深。墨子晚年游楚,卒于楚之魯陽(今河南魯山),楚是墨子最后的活動中心,南方之墨者由是興盛,成為南墨。然而,勢力最盛的還是西方之墨,也叫秦墨。</br></br>=</br></br>&1t;ahref=.>.</a></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