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第673章 岑老太君的憂愁
岑老太君在回富榮園之前也叫上了李氏,“老大媳婦,你也來一趟吧。”
“是,娘。”李氏應了一聲,上前攙住了岑老太君的胳膊。
岑溪巖忙跟上了岑老太君和李氏的腳步。
岑溪沁看向岑溪巖的表情有些擔憂,猶豫著要不要也跟上去,岑溪巖沖她搖了搖頭,讓她放心,岑溪沁最終放棄了跟過去的想法,回了自己的院子。
至始至終都沒有說話的四姑娘岑溪涵,望著岑溪巖離去的背影,眼神幽幽,充滿怨毒,但很快就收回了目光,也轉(zhuǎn)身走了。
到了富榮園,岑老太君把身邊的丫鬟婆子都打發(fā)出去了。
“六丫頭,坐下說話吧。”岑老太君說道。聲音還算慈和。
“謝祖母。”岑溪巖大大方方坐在了丫鬟早準備好的秀墩上。
那秀墩的位置,正對著岑老夫人和李氏所坐的榻子,并且高矮上要稍微低一些,一般人坐在這樣的位置,會有一種壓迫感,可岑溪巖坐在那里,淡定坦蕩,不見一絲緊張的情緒。
岑老太君目光審視的看了岑溪巖半晌,之后心里不由一嘆,看這丫頭這通身的氣派,還有這分寵辱不驚的表現(xiàn),便是在岑家府邸長大的幾個姑娘,也是多有不如的,在清源鎮(zhèn)那個鄉(xiāng)下的莊子上,哪里能養(yǎng)成這個樣子。
其實早該發(fā)現(xiàn)一些端倪了,這六丫頭自從回府,縱然刻意低調(diào),可一些融入骨子里的東西是改不了的,還會詩擅書畫的,這樣的姑娘,怎么可能是岑家隨便派去的啟蒙先生能培養(yǎng)出來的!
李氏倒是淡定,雖然也有些好奇的多大量了岑溪巖兩眼,除此之外,并沒有什么其他情緒流露出來。
岑老太君終于開口了,“說說吧,六丫頭,你這一身騎射本事,到底是哪學來了?你可還有本事,是祖母和你父親母親都不知道的?”
岑溪巖早想要了應對的話,沒有猶豫的回道:“祖母、母親,你們可還記得十年前,溪巖在前往清源鎮(zhèn)的途中,遭遇的‘匪徒’?”
聽到岑溪巖提起十年前的事情,岑老太君和李氏臉上都有了幾分不自在。
她們都不由想起了死去的趙姨娘,十年前岑溪巖遭遇“匪徒”,還有這十年有家歸不得,可都是趙姨娘的害的,而岑家卻無人發(fā)現(xiàn)趙姨娘的算計陷害,才導致岑溪巖險些遇害,又與親人分離十年。
李氏點點頭沒有說話。
岑老太君嘆氣,“是岑家對不住你……”
“祖母,過去的事都是趙姨娘做的,與岑家其他人無關(guān),您不必自責。”雖然不知道早已死去的真正的岑六姑娘會不會對岑家耿耿于懷,但這個時候,場面話還是要說的。
頓了一下,岑溪巖又繼續(xù)道:“孫女要說的是,當年,我之所以逃過那一劫,是遇上了一位路過的云游高人,他見我年幼可憐,出手相救,我才撿了一條命,后來高人送我到了清源鎮(zhèn),見那里山清水秀、風景優(yōu)美,便也在那里隱居了幾年,我與那高人也算有緣,他見我資質(zhì)不錯,便暫時做了我的老師,教導了我?guī)啄辍?br/>
岑溪巖半真半假的講了一些她當年拜師學藝的經(jīng)歷,用來解釋她一身本領(lǐng)的來由。
岑老太君和李氏聽了都面露驚訝之色,沒想到,當年趙氏設計的那場匪徒之禍,竟還讓岑溪巖有了這一番奇遇!
“那高人姓甚名誰?多大年紀?是哪里人?現(xiàn)在可還在清源鎮(zhèn)?”李氏插口追問道。
岑老太君點頭,“是要問清楚一些,他是你的救命恩人,便對我們岑家有恩,岑家應該謝恩的。”
岑溪巖搖頭道:“先生已過花甲之年,他老人家只是閑來無事教導我?guī)啄甓眩瑫嫛ⅡT射,想到什么就教什么,先生教的隨意,作為學生的我學的也隨意,不過沒幾年,先生就離開清源鎮(zhèn)了……”
說到這里,岑溪巖的臉上忽然帶上了歉然之色,“祖母,母親,溪巖能說的只有這些了,關(guān)于先生的事情,其實我知道的也不是很多,但便是一些基本信息,先生他也是希望我能保密的,這是我讓全叔、全嬸不必向家里透漏關(guān)于先生存在的原因。”
岑全夫婦在清源鎮(zhèn)一直很照顧她,早就成了她的心腹,她不希望岑家人認為他們對岑家不忠,之后有什么其他想法。
至于她透漏出來的關(guān)于她師父白肜熙的信息,雖然都不算撒謊,但關(guān)鍵性的內(nèi)容是一點都沒有,所以她沒什么心理負擔。
就是把她那無恥無量的酒鬼師父,塑造成一個文武雙全、淡泊名利的神秘高人形象,讓她有點替他臉紅。
岑老太君和李氏是什么人,那都是人精一樣的人物,自然聽出了岑溪巖的一些言外之意。
岑老太君深深看了岑溪巖一眼,點頭道:“既然如此,那祖母就不問了,今天你也累了,快回去歇著吧。”
“祖母、母親,那溪巖告退了。”
等岑溪巖離去會后,岑老太君看向李氏,“老大媳婦,六丫頭這孩子,你怎么看?”
李氏眉頭微蹙,沉吟了片刻,說道:“她說的這些,應該還有不少保留吧。”
岑老太君點點頭,之后嘆了口氣,“六丫頭有此番奇遇,已經(jīng)不能再將她像尋常閨秀那樣教養(yǎng)對待了,就是不知以后……到底是福是禍……”
再想到那位也不知為什么對岑溪巖有些不同的睿親王,岑老太君覺得腦瓜仁有些抽疼。
“娘,您也不必太擔心了。”李氏不由勸道:“溪巖這孩子,看著是個心正的,應該不會闖出什么禍事,禍及岑家的。”
岑老太君想到岑溪巖在騎射比試上的表現(xiàn),想到那藥羅葛烏云最后退場時的樣子,心里卻有些發(fā)顫。
“雖然看著是個正氣的孩子,但手段太過剛烈極端了一些,也許還是太年輕氣盛了吧,算了,以后慢慢教導吧,你是她母親,有時候,該敲打的就要敲打,該提點的就要提點才是。”
李氏點頭稱是,“娘,兒媳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