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黑化第八天
“坊間有些流言,說水壩崩塌是妖邪作怪,不過此類傳聞都已被譚大人明令禁止,更不允許提及此童謠,違者斬立決。”
鶴知知搶過密函,來回看了兩遍。
皇后已收斂了神色,喜怒不辨,揮揮手讓內(nèi)侍退下。
“你怎么看?”皇后斜斜倚靠在榻上,好整以暇地支頤問鶴知知。
鶴知知抿緊唇。
童謠中寫“陰云重重”,無非是在暗指母后的母家,云氏。
陰云遮日,則又是那老一套,說母后掌權(quán),陰氣過盛,風水不調(diào)。
“鶴不見兮龍發(fā)狂”就更加明顯,直接將大水暴漲、大壩崩塌的事故與宮中皇后為大聯(lián)系在了一起。
看鶴知知一臉緊繃,皇后笑了一聲,長甲伸過來戳了戳鶴知知柔軟的面頰。
“這種所謂童謠到處都有,幾乎每天都能找出一首新的來。要是每一首都去介懷,你現(xiàn)在就已經(jīng)氣成小老太太了。”
“我知道,這些子虛烏有的流言,無非是背后的始作俑者想要我們不好過罷了。好在已經(jīng)被禁止。”
鶴知知轉(zhuǎn)動眼眸,想了想,“可是母后,譚大人一力壓制流言,方才在您面前也并未提及此事,還是母后親自派人調(diào)查出來的,倒顯得他很忠心。還是說,這其實又是在變相的邀功?”
皇后瞇了瞇雙眼。
“三年前的宮宴,這譚大人的長子多喝了兩杯烈酒,在宮中高聲侮辱在場女官,言辭極其齷齪污穢。若不是他父親叔伯及時阻止,尚未釀成大禍,我當場便要將其處以閹流刑。”
“那之后譚氏收斂不少,將他那草包長子捂在府中不敢見人。三年過去,大概也是憋不住了,所以借著這處理童謠之機,著意表現(xiàn)他的歸順之心。”
“至于這心意真假,探究過多沒有意義。”
“好深的謀略,若真有此赤膽忠心,為什么連自己的兒子都教不好。”鶴知知聳聳鼻尖,依舊不大信任。
“母后,他說得再好聽也沒用。清平鄉(xiāng)水壩崩塌,要么是貪官腐敗,工程懈怠,要么是有人刻意為之,那便是謀逆大罪,都不能不嚴查。”
“更何況,如今最要緊的是派遣得力之人去治理水患、讓附近百姓得以安居。清平鄉(xiāng),必須要有人坐鎮(zhèn)才行。”
“你說的不錯。”皇后微微頷首,雕成鳳尾狀的指甲朝她輕輕一點,“此事便交給你來辦。”
鶴知知:“啊?”
皇后笑道:“你不是整日嫌宮中煩悶無聊么。清平鄉(xiāng)除了水患,大體還是個民風淳樸的安樂之地,我再派幾個能干大臣隨你同去,不會讓你吃多少苦頭,剛好,你也能跟著學習一番。”
鶴知知支吾道:“我,我年紀輕輕,又沒有什么本事,誰會信服我?再說……”
“皇權(quán)是與生俱來的,與你的年紀、本事,有何干系。”皇后打斷她的話,“你貴為公主,難道還怕底下的大臣。還是說,你方才同我說的那些雄心謀略,都只是說著好聽而已。”
鶴知知癟癟嘴,被母后說得心中一酸。
她最厭惡好大喜功、空談而不實干的人,當然不愿意自己也被母后那樣看待。
鶴知知不再懶坐著,蹲下身對皇后行禮:“謹遵母后吩咐。”
說完鶴知知也沒再停留,垂著眼蔫噠噠地出去了。
皇后看著她走遠。
身旁的金蓉嬤嬤湊近,低聲道:“公主聰慧過人,娘娘不必著急。若是給公主催得太過,恐怕會物極必反。”
“操之過急?”皇后搖搖頭,“若她是個皇子,這個年紀至少也該在外面混了一身軍功。如今只是給她歷練的機會而已,傷不了她。”
金蓉嬤嬤嘆道:“娘娘勿怪,是老奴多嘴。老奴看著娘娘和公主母女二人關(guān)系和諧,情感和睦,溫馨得很,只盼能這樣長長久久下去。方才公主出去時垂頭喪氣,若是對娘娘有了怨懟,豈不糟糕。”
后面的話,嬤嬤沒細說。
皇后娘娘身邊的貼心人本就不多,公主便是其中最親近的一個。
若是有一日母女二人有了嫌隙,最痛心的人也一定是皇后娘娘。
皇后眼簾微窄,搖了搖頭沒再多說。
-
鶴知知手里的狗尾草早已扔到了路邊,低頭踢著路上的一個小石子解悶。
鶴知知最難受的便是被母后懷疑。聽著母后的斥責,心里像是有小蟲子在爬一樣,恨不得立刻振臂號呼,向母后證明自己沒有那些壞念頭,但是又分明知道,口說無憑。
這回去清平鄉(xiāng),不論能不能做出成績來,至少要學到真材實料的東西,才不會叫母后失望。
打定這般主意,便像是找到了解決辦法,鶴知知心中的愁悶散去不少,最后用力一踢,小石子從足尖咕嚕嚕滾出去,砸進湖泊里。
湖泊里咕咚一聲,散開幾圈漣漪,同時蕩開的,還有兩道直直望過來的目光。
鶴知知撥開楊柳一看,才發(fā)現(xiàn)湖邊有一個月白緞袍的人,正拿著釣竿端坐。
那人身邊的小童端著一個竹簍,眨巴眨巴眼睛看著鶴知知。
“呃……”鶴知知走過去打招呼道,“睢晝,原來你在這里釣魚。”
醉南湖位于宮城西北角,靠近將龍塔,她竟然不知不覺走到了這里。
“見過殿下。”睢晝開口,聲音平穩(wěn),自八風不動。
身邊的點星也跟著行禮。
鶴知知謹記著那日睢晝對她說的話,有外人在的時候,便會保持著客客氣氣的距離,恪守一位公主與一位國師的本分。
鶴知知抱歉道:“驚走了你的魚,我不是故意的,不好意思啊。”
“無礙。”睢晝提了提釣竿,給鶴知知看。釣竿盡頭只有浮標,并沒有魚鉤。
點星哼的一聲,搶先解釋道:“大人的目的并不在于魚,坐在這里假借釣魚之名,思考哲理,這也是一種修行。”
是嗎?聽著怎么像就是坐在這里發(fā)呆,打發(fā)時間呢。
鶴知知撓撓后腦勺,雖然不太明白,但還是禮貌地應(yīng)了一聲:“哦,挺厲害的,哈哈。”
睢晝揮了揮衣袖,指著一旁的小木椅,請她落座。
鶴知知左右無處可去,這醉南湖的風景也很宜人,陽光粼粼地碎在湖面上,迎面而來的風裹挾著春日的香氣,也很輕柔。
便干脆在他旁邊坐了下來。
點星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她,沒忍住遞過斗笠給她遮陽,又打開釣竿盒子邀請她挑一根。
鶴知知擺擺手拒絕了,沒有魚鉤的釣竿,她不如靜靜坐著,還不累手。
點星又問公主:“殿下,你渴嗎?這里有清茶。”
睢晝輕咳一聲:“點星,那是我喝過的。”
“哦。”點星只好又旋上蓋子收起來。
自從上回鶴知知闖進月鳴殿,點星便相信了,公主殿下是真心對國師大人關(guān)切有加,于是對她不復(fù)以往的害怕抗拒,反而有些好奇。
見公主似乎并沒有厭煩的意思,點星接著搭話:“殿下,其實,你也挺厲害。大人同我說了一些關(guān)于殿下的英勇事跡!”
鶴知知感興趣地回頭道:“睢晝?說了我什么?”
英勇?她怎么不知道自己還有這般品格。
身邊的睢晝神情微微一僵。
點星輕咳兩聲,將睢晝告訴他的那個救命之恩的故事,繪聲繪色說了一遍。
故事中幼時的國師千鈞一發(fā),而小公主如天神降臨,那般智慧、果決,無人能出其右。
鶴知知聽得有些兩眼發(fā)懵。
若是說那件事,她倒也還記得,只是,似乎并沒有點星描繪的這般英勇無畏、激烈磅礴呀。
那是她四歲時候的事,而且就發(fā)生在這醉南湖。
她是穿越而來,畢竟上輩子多了近五年的記憶,幼時的思維靈智卻并不完全和年紀匹配。
那時候,鶴知知已經(jīng)開始做那怪夢,對睢晝心有防備。
不過在她眼中,那時剛滿五歲的睢晝還是先任國師門下的一個小弟子,天天扎著一個圓圓似花苞的發(fā)髻,穿著小青衫在宮中走來走去,構(gòu)不成什么實際的威脅。
所以鶴知知除了多關(guān)注他幾分,并沒有什么別的舉動。
有一回宮廷宴會,其余人都在忙忙碌碌,鶴知知發(fā)現(xiàn)睢晝一個人落單,就忍不住悄悄跟在后面。
跟了沒多久,就聽見前面砰咚一聲,像是有人落水。
鶴知知趕緊邁著小短腿跑上去,卻發(fā)現(xiàn)睢晝就在水里撲騰,發(fā)髻上的蓮花頭巾都散了,漂浮在水面上。
那一池子的水在大人看來或許只是普通的深而已,但對四五歲的孩童來說卻與汪洋大海無異。
鶴知知再早慧成熟,也不由得被與自己實力懸殊的水池嚇到,又是第一次看到有人落水的情景,忍不住嚇得有些雙腿發(fā)軟。
她沖池子里大叫睢晝的名字,趴在池邊朝睢晝伸手,指望他能撲騰近一點,好把他撈上來。
可睢晝回應(yīng)不了她的愿望,勉強把腦袋伸出在水面上,眼看就要沒力。
鶴知知撈不到他,急得團團轉(zhuǎn),鼻涕泡都急出來了。
這時水面上蹦出一條鯉魚,又大又肥美,彎著尾巴在水面拍出陣陣水花。
鶴知知愣了一秒,立刻轉(zhuǎn)身在草叢里翻找起來。
這里養(yǎng)了鯉魚,就必然有宮人放著給鯉魚喂食的網(wǎng)兜。鶴知知見過那種網(wǎng)兜,很大,很長。
草長得高且茂盛,沒過一會兒,還真給鶴知知找到了。
她抱著網(wǎng)兜嗷嗷沖向岸邊,用盡全力往水里一甩,剛好一兜子網(wǎng)住了睢晝冒出水面的腦袋。
還好鶴知知平時吃得多,小肥手臂很有勁,拉著長桿桿往岸上使勁拽他的腦袋,把他拽到岸邊時,她已然精疲力盡,躺倒在岸邊水草上喘息,接下來只能靠睢晝自己。
還好睢晝爭氣,碰到湖岸了就四肢并用地往上爬,撲騰了上來。
在水中勉強維持了這么久,他也已經(jīng)力竭,雙腳一落地,就軟綿綿趴倒在地上,剛好和鶴知知面對面。
小鶴知知顫巍巍抬起發(fā)酸的手臂,對他比了一個大拇指:“你很強……”
小睢晝喘得像條水狗,使盡力氣咽了咽口水,才發(fā)出聲音:“你也是……”
兩人看著彼此,都露出了一個虛弱又滿足的笑容。
這場面,只有劫后余生的狼狽,實在是掰開了找也找不到一絲英勇之處。
沒想到,日后睢晝長大了,在他向身邊小童轉(zhuǎn)述的話語中,這段往事竟會變得那般不凡,仿佛帶著什么傳奇色彩。
鶴知知視線越過點星,默默地看了一眼睢晝。
沒想到,看你濃眉大眼的,還挺好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