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圍爐夜話1
院中錯落的幾株虬曲的老梅凸出了幾個花苞,襯著遠近的雪色如點睛一給這有些沉悶肅殺的景色增添了幾分生機。
趙平抬頭望天,彤云密布,陰沉沉的,顯然這雪還未下夠,心中不由有些擔憂,這場雪已經(jīng)下了七、八日了,再繼續(xù)下去,百姓的房屋恐怕難以承受,就連鮮卑的牛羊也要凍死大批。
如此一來,來年開春鮮卑便會興兵犯境,搶奪糧食。近幾十年來,鮮卑甚少能夠成功的突破雁門防線進入中原,但這并不能阻礙他們繼續(xù)出兵,鮮卑每年都會如一個瘋狂的賭徒一般,明知事不可為,卻偏不肯放棄。
當然趙平并非怯戰(zhàn),只是每場戰(zhàn)爭下來,所耗費的錢糧都不是小數(shù),以并州一州之力根本支持不了這種耗費。只要鮮卑不滅,戰(zhàn)爭便不會休止,受苦的最終還是百姓。“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這是文人士子們一脈相傳的憂國憂民的胸懷。
想到此處,趙平忍不住長嘆一聲,看來是時候開始限制鮮卑與中原的鹽鐵貿(mào)易了!以前鹽控制在呂氏手中,鐵卻控制在晉陽趙氏手中,因此即便是趙平有此想法也無法實施;如今卻不同,并州七成的鐵礦現(xiàn)在都控制在軍方手中,鹽也有三成的產(chǎn)量被軍方控制。說是由軍方控制,其實與趙家直接控制沒有什么區(qū)別。
因此,趙平的提議若是得到通過,實施起來便會簡單很多。只是此事牽連甚廣,須得從長計議,況且也僅僅是自己的想法,還未得到祖父等人的支持,一切還要等到與祖父等人商議之后才見分曉。
趙平正思索間,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回頭一看卻是鄭裕。經(jīng)過數(shù)月的官場歷練,鄭裕少了幾分溫文,卻多了幾分干練。
在王府主簿一職上,鄭裕極是稱職,與徐宣、徐仲父子二人將并州民政打理的井井有條。鄭裕將身上的皮裘一緊,對趙平歉然一笑,說道:“都怪愚兄將倉舒拉來,竟忘了倉舒素來不喜這等應(yīng)酬。”
趙平淡淡的一笑,將目光投向不遠處的一株老梅,說道:“兄長多慮了,非是小弟不喜,只是擔憂這積雪成災(zāi)啊!我并州民生本就凋敝,若果然生雪災(zāi),恐并州無力再無余力安置災(zāi)民!況來年開春,鮮卑必將進犯,戰(zhàn)事一起,又將勞民傷財,于國于民皆非幸事!”
鄭裕聞言,臉色越來越是凝重,等趙平說完,鄭裕已經(jīng)是一臉的嚴肅,看著趙平嘆道:“還是倉舒遠見!若非賢弟提及,愚兄便忽略了,誠如賢弟所言,這雪若是再下便真的成災(zāi)了!”說著便急匆匆的往屋里走去,一邊走一邊說道:“讓賢弟這一提醒,愚兄卻是無心游玩了,也罷,這便與文景回去,與王爺一同商議出個對策才是道理。”
趙平對此不置可否,目光仍然注視著那株老梅,一動不動。不大功夫一陣凌亂的腳步聲紛紛響起,鄭裕等人便紛紛來到院中。
徐仲二人躬身對相送的祝昭等人說道:“在下與倉舒、思曠先走一步,諸位莫怪!告辭!”
趙平此時也轉(zhuǎn)過身來,對表兄崔和說道:“表哥不回去么?”崔和點點頭,施了個眼色給他,口中說道:“某對祝兄家的這所別院十分喜愛,便多留片時,也好賞玩一番此間美景。”
趙平點了點頭,與眾人告別后便偕同鄭裕、徐仲二人回城去了。
大雪封山,山路越的難行,三人于是牽馬步行,齊膝深的積雪使幾人的度大減,若只有趙平一人倒還好說,畢竟趙平武藝高強,這種程度根本不會放在他眼里;但鄭裕、徐仲二人都是文弱書生,特別是鄭裕,本來就體弱。因此足足一刻鐘之后,三人才走了不過一里。
鄭裕氣喘吁吁的說道:“先前上山時竟未覺出這山路是如此難行!”
趙平聞言不由失笑,說道:“思曠兄這話說的有道理!先前上山時我等乃是心有所求,乘興而來,故未覺山路難行;此番下山卻是我等心有所憂,所謂欲則不達,心急之下當然覺得山路難行。”
徐仲在一旁聽了二人的對話,對趙平的話大為贊賞,笑道:“倉舒此言說的透徹!”三人如此有一句沒一句的邊說邊行,倒是不覺得如何難行。
如此又過了一刻鐘左右,山腳已然在望,已經(jīng)能夠看到官道上稀疏的行人。鄭裕長長的松了口氣,笑道:“終于下山了!”
趙平目力過人,突然指著一個騎馬奔馳的身影,對鄭裕說道:“彥明來了。”鄭裕聞言搖頭一笑:“在軍營磨練了這些時日還是未改掉他毛躁的性子。”
三人正說著,鄭行已然來到幾人面前。鄭行飛身下馬,將馬韁往馬鞍上一搭,對鄭裕等三人躬身施禮,一邊說道:“見過三位兄長。”
鄭裕上下打量著弟弟,經(jīng)過在軍營中數(shù)月的磨練,氣度倒也沉穩(wěn)了許多。鄭裕微微的點了點頭,問道:“彥明不在軍中好好效力,為何返回?”
鄭行哈哈一笑,說道:“小弟便知道兄長會如此問!是將軍大人特地準小弟回來過年的!”
鄭裕聞言這才放下心來,“哦”的應(yīng)了一聲,說道:“那邊走吧,有話路上再說也不遲!”
幾人紛紛上馬,沿著堅硬濕滑的官道往城中趕去。冬日短促,再加上天陰欲雪,還未到申時,天便已經(jīng)黑了,幾人加緊趕路,終于在申時三刻時分回到了晉陽城。
鄭裕對趙平、徐仲二人說道:“在山上時倉舒擔心積雪成災(zāi),此言倒提醒了愚兄;不若文景、倉舒同至寒舍,一同商議一番,明日也好盡早報與呂大人。不知二位賢弟意下如何?”
趙平想到了對自己一往情深的鄭若兮,心中一陣心虛,便要開口婉拒,不想?yún)s被鄭行看出了破綻,趁他還未開口時搶先說道:“不錯!不錯!二位兄長請!”
徐仲倒沒什么,他也頗為憂心此事,聞言欣然應(yīng)諾;趙平心中苦笑,卻也無法推辭,只好答應(yīng)。其實他對鄭若兮也是頗有好感,只是心有顧慮這才強自抑制。自己已經(jīng)娶妻,而且夫妻之間感情甚篤,貿(mào)然再娶卻是對不起妻子;而且鄭若兮嫁過來卻只能做妾,這樣一來豈不是虧欠了鄭家?
書友群:4177516,喜歡本書的朋友可以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