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高高的祭壇上,劉禪身著五彩文章的明黃色禮服,禮服之上并繡九龍,間以五色云彩;頭上冠冕垂白玉珠,十有二旒,其長齊肩,以組為纓,各如其綬色,傍垂黃纊,琉珠以玉瑱。平日猥褻萎頓的后漢皇帝劉禪在這一刻似乎也高大精神了許多,正在一臉肅穆的拜祭神位。
如今天下平定,四海歸一,作為唯一的勝利者,劉禪當然要進行一番隆重的祭天儀式,以彰顯自己一統(tǒng)天下的榮耀。
開國的最大功臣,后漢王朝的締造者,被封為武鄉(xiāng)侯的丞相諸葛亮此時已是須皆白,卻依然掩不住他身上的那股清華飄逸之氣,一生的征戰(zhàn)并沒有為他增添哪怕是一點殺伐之氣。他依然是他,那個躬耕于南陽,胸懷大略,清華高潔,不同流俗的隱士。在他身邊的是大將軍姜維,此時的姜維正靜靜的肅立在自己老師的側后方,很恭敬也很嚴肅。
在先帝劉備駕崩前后,五虎上將相繼薨逝,先是鎮(zhèn)守荊州的關羽。關羽的逝世,表明諸葛亮初出茅廬時制定的“隆中對”戰(zhàn)略徹底失敗,將戰(zhàn)略的順利實施寄托在并不忠誠的東吳盟友身上顯然是不現實的。關羽的敗亡恰恰正是所謂的盟友東吳在背后捅了關羽一刀。
此后是鎮(zhèn)守閬中的張飛,然后是跟隨劉備征伐東吳的黃忠,接著又是馬病故。蜀漢宿將中僅剩下趙云和魏延,以及后來歸順的姜維;雖然有新生代的羅憲堪稱將才,關興、張苞、傅僉等人也是勇猛無比,但這幾人畢竟年輕,且未經歷練,經驗略有不足,無法承擔重任。
蜀漢于是迎來了立國后最為艱險的一段黑暗時期。
曹魏、孫吳虎視眈眈,南蠻也是頻頻犯邊作亂。總攬軍政的諸葛亮殫精竭慮,東聯孫吳,南安蠻夷,五月渡盧水,九月定南方,局勢總算在他的力挽狂瀾下,向著有利于蜀漢的方向展。
于是他開始了平定天下的大業(yè)。
不得不說,自從曹魏的開國皇帝曹操駕崩及一干名將良臣相繼去世后,曹魏中僅剩下司馬懿可以獨當一面,但司馬懿的野心斷送了曹魏,也斷送了自己。孫吳雖堪稱人杰地靈,但周瑜逝世后,6遜卻得不到重用,郁郁而終的他并未成為孫吳的屏障。夷陵一戰(zhàn)只是這位名將曇花一現的舞臺。
前后九年,歷經百戰(zhàn)后,諸葛亮終于北定曹魏,孫吳乞降,于是天下歸一。建都于洛陽,定國號“漢”,世稱后漢。
一個嶄新的王朝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