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畫情四十八
天將破曉瀛臺待月軒內(nèi)也正進行著一場搏殺。
黑子與白子的搏殺。
鑲黃旗達魯特爾吉執(zhí)白,載靜執(zhí)黑。
其余七人靜坐一旁圍觀由始至終沒對神武門處傳來的炮聲有過一絲分神。
直至炮聲終止后約莫半個時辰載靜手中捏了許久那枚黑子終于落定此時身后房門咔的聲輕響李蓮英從外頭小心翼翼走了進來。到得載靜身旁站定躬身一揖,輕聲道:“奴才李蓮英見過王爺,各位大人。王爺吉祥各位大人吉祥。”
四周一片寂靜無人理睬,令李蓮英面色微微有些尷尬。
見狀載靜淡淡一笑,將手中剩余幾枚棋子放進盒子望向他道:“李總管免禮。天色尚早,不知李總管突兀到此所為何事?!?br/>
“回王爺,不知王爺是否聽見昨夜神武門前的炮聲了?!?br/>
“聽見了?!?br/>
“那是八旗旗主帶著八旗殉道使連夜入京,試圖攻破城門侵入內(nèi)宮,對皇上和兩宮皇太后進行逼宮?!?br/>
“是么?!甭勓圆粍勇暽?,他看著李蓮英額頭那塊醒目的紅腫笑了笑:“看來李公公也受苦了?!?br/>
李蓮英欠了欠身:“謝王爺關(guān)心。”
“不知皇上和兩宮皇太后現(xiàn)下怎樣?”
“回王爺,幸好蒙列祖列宗保佑,危機時刻碧落大人護駕及時,又天顯異相,降下圣獸麒麟,一舉滅了那些反叛者主力,遂令剩余人等跪地伏罪。所以謝天謝地,王爺,皇上和兩位太后可好著呢”
“那便好。”
聽他淡淡說出這三字,李蓮英抬頭朝他望了一眼。
仍無法從他那雙安靜的眼中看出任何端倪來,不由輕輕嘆了口氣,隨后目光轉(zhuǎn)向他身旁那副棋,沉吟著道:“王爺,此為什么局?”
“此乃從斷處生,玄黃得失有誰憑之局?!?br/>
“奴才愚鈍了”
“呵,公公清早特意至此,想來必不是為了看我等這一趟棋局而來。
“是,王爺。奴才此刻便是奉了兩宮皇太后的懿旨,請王爺與八位大人隨奴才出瀛臺,前往乾清宮面圣見駕。
“如此,李總管請。”
“王爺請,諸位大人請?!痹捯袈?,守在門外兩隊帶刀侍衛(wèi)立即魚貫而入,在屋內(nèi)眾人平靜無波的目光下,將他們五花大綁,徑直帶向乾清宮。
乾清宮內(nèi)一片寂靜。
戰(zhàn)事結(jié)束后過去將近一個時辰,宮內(nèi)仍可聞到炮轟神武門所留下的硝煙味,它同四周冉冉而起的熏香糅合在一起,刺鼻得令人心里一陣陣發(fā)悶。
滿朝文武迄今還從未見過這么多人在同一時刻跪在乾清宮外等候發(fā)落。
且全都是前代老臣,八旗旗主。
他們及其屬下將乾清宮前那一片平臺幾乎跪滿了。當然因著他們昨夜那一番可怕的行徑,此刻神武門前靜躺著的尸體和流的血,也將那片地方給占滿和染紅了
一夜間幾乎改朝換代。
但一夜過去瞬息又風平浪靜。
聽說本是作戰(zhàn)力量極為懸殊的一場戰(zhàn)役,九門提督所率領(lǐng)的手下一萬人馬全部葬身宣武門,他也險些為國捐軀。怎料突然天降麒麟,一瞬間扭轉(zhuǎn)了整個局面,亦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八旗旗主所帶來的五名八旗殉道使殺戮干凈。
真如同做夢一般。
匆匆趕到紫禁城時,滿朝文武無人親眼見到那頭所謂的天降麒麟,但凌晨時分他們確實在一陣炮響之后,聽到了一種比驚雷還要可怕的野獸的吼聲。
因而此刻一個個站在宮中大氣也不敢出。
只覺得此時靜靜坐在一道垂簾之后那兩個女人,突然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分外可怕和神圣了起來。以致腳都忍不住一陣陣發(fā)軟,如此畢恭畢敬地站了好長一段時間,乾清宮中那異常壓抑的沉默才被宮外一陣腳步聲,以及李蓮英尖銳高亢的通報聲打斷:
“啟奏兩宮皇太后,罪臣愛新覺羅載靜,以及八旗旗主之子現(xiàn)已帶到,正在乾清宮外聽候發(fā)落。”
“宣載靜?!蔽吹却劝查_口,慈禧冷冷道。
“嗻!西太后懿旨,宣載靜上殿覲見了!”
一聲令下,載靜由兩名侍衛(wèi)押送入內(nèi),徑直到了那正大光明匾下,朝著面前那道空蕩蕩的龍椅單膝跪倒:“臣載靜叩見兩宮皇太后,太后千歲千千歲?!?br/>
聞聲,慈安透過簾子朝他望了一眼,只覺心里一陣苦悶涌起,化作輕輕一聲嘆息,悄然別過頭去。
見狀慈禧站起身走到簾子前,透過纖細的竹簾望向外頭這個男人。
即便此時他仍如此平靜,或者還一點都為察覺到昨夜之戰(zhàn)對他此生究竟起了怎樣一種變化?她思忖,然后伸出手指在簾上輕刮了一下,道:“載靜,你可知罪?!?br/>
“臣不知?!?br/>
“昨夜將近三更,八旗旗主藉由你的名義,打著立你為帝的名號,聯(lián)手八旗殉道使夤夜入京。先后拔了神機營與西山銳健營,再伙同城門官打開城門將他們放入京城,一路長驅(qū)直入,在神武門前炮轟大門,又對前來抵抗者肆意屠戮,大開殺戒!”說到這兒一把掀開簾子,慈禧不顧避諱自簾后走了出來,走到前方那張空落落的龍椅前站定,手搭著椅背,目光灼灼望著臺階下這名不動聲色靜靜聆聽著的男人:“載靜,你可知昨夜因你而死了多少人?一萬人,整整一萬人!就在這一夜中為了保護這座紫禁城,保護后宮中我們一干孤兒寡母,全都死了。而他們?nèi)圆涣T休,為絕后患甚至派了高手進入紫禁城妄圖穿過重重宮門刺殺于我!若不是當時碧愛卿正好趕到,憑著他一腔忠心及時援以援手,我等孤兒寡母豈還能見到今日的太陽?!”說罷,手朝椅背上重重一拍,猛指向他道:“你說!你該當何罪?!”
“老佛爺,”一番話仔細聽完,載靜一叩至地,隨后將頭抬起,望向慈禧:“臣一向?qū)噬?、對兩位太后忠心耿耿,此生漫說結(jié)黨謀反、攻城逼宮,便是稍許一點點的忤逆之心都從未有過,不知太后緣何要將八旗眾人集眾謀反一事,強行論定是載靜所使?即便他們頂著載靜的名義,太后應(yīng)也深知,這大半年的時間載靜始終在瀛臺中生活,同外界斷無半點聯(lián)系,又怎能如此神通,可通過千里之遙的距離去密謀和組織這樣一場巨大的戰(zhàn)事?”
聞言慈禧微微一愣。
隨即見到一旁碧落投來的目光,遂抿了抿唇,朝載靜微微一笑:“你說你一向忠心耿耿?!?br/>
“是,太后。臣這一片忠心可表天地?!?br/>
“那么你倒是當著這滿朝文武的面說說,為什么長久以來一直珍藏在交泰殿內(nèi)的制誥之寶會在你怡親王的府上??”
這句話出口,乾清宮內(nèi)一陣嘩然,這聲音令慈禧滿意抬起頭,環(huán)顧四周掃了一眼:“想你們應(yīng)也都清楚那是樣什么東西,是當年元朝的傳國玉璽所制,亦是我大清王朝的傳國之寶。本由先祖賜予多爾袞,但自先后三位鐵帽子王因它而死之后,它便重回紫禁城中。而諸位想來也都應(yīng)心知肚明,那三位鐵帽子王究竟死于何種原因。所以載靜,”說到這里,目光再次轉(zhuǎn)到載靜身上,她面色陰沉下來道:“你且好好說說,如此一件東西,若無謀逆之心,怎的會在你怡親王府之內(nèi)??”
載靜聞言面色也沉了下來。
側(cè)頭望向另一邊簾中的東太后,見她頭一味低垂著,仿佛周遭的一切都與她無關(guān),當下原本到口的一番話慢慢咽回喉中,輕吸一口氣,道:“此為阿瑪臨終所留之物,說是先帝文宗皇帝在時私下所賜,故而,臣不知”
“放肆!”沒等他將話說完,慈禧雙眉一豎左手再次朝龍椅上重重一拍:“那口存放制誥之寶的匣子在文宗皇帝即位前便始終封鎖著,時至他入葬從未被解過鎖,直至近日聽它在你這兒,我立即命人前去查看,發(fā)覺鎖有被動過痕跡,而里頭的國寶不翼而飛。所以載靜,你說是文宗皇帝生前賜予你阿瑪之物,豈非睜眼瞎話??!”
“太后,”見她如此盛怒,載靜再度叩倒至地,直至慈禧亦因此沉默下來,方才再道:“無論太后信與不信,它的確是在我阿瑪臨終前才交與載靜之物。至于他究竟是何事得此,為何得此,因當時一切混亂,臣始終沒能有機會問個清楚。若太后如此介懷,自可隨時從載靜家中取出,歸還國庫便是”
“呵,不需你說,自是要取回。而載靜,你切莫以為光憑此事我便認定你心存謀逆。你且回答我,一年前屢次將這東西置入西膳房菜肴之中,令我身旁試食太監(jiān)屢屢中毒發(fā)病,使我在一次次驚恐中將一切懷疑的矛頭指向無辜的同治皇帝和他皇后,離間我母子關(guān)系,婆媳關(guān)系,直至我兒叛逆之心越來越重,最終導(dǎo)致一病不起,死于重癥那個人,那個如此心機深沉用心歹毒之人!他到底是誰?!”
說罷,慈禧從一旁李蓮英手中去過一只紙包,對著載靜劈頭扔了過去。
徑直扔在他面前,載靜見狀直起身,將它取到手中拆開,朝里望了一眼。
隨后蹙眉,抬頭望向慈禧:“恕臣愚鈍,老佛爺,這究竟是什么”
“哈”聞言不由一聲冷笑,慈禧朝下走了兩步,到載靜跟前,目不轉(zhuǎn)睛看著他:“你可真會演戲,載靜。同你那表面溫吞,實則一肚子狡黠的阿瑪一樣擅于演戲。你竟不知道這是什么嗎?這是丹赤子啊,唯有你族中之人才懂得調(diào)制的一味毒物,當年你阿瑪便是借此讓自己身體染病,然后借故休憩在家,同時將你急急送去法蘭西的那味丹赤子?!?br/>
“老佛爺!”一聽此話載靜不由目光一凌:“我族中何曾有人會制什么丹赤子,我阿瑪又豈會裝病哄騙老佛爺,老佛爺無論怎樣疑心載靜都可,為何要將我阿瑪也一并牽扯進來??”
話音剛落,慈禧揚手在他臉上扇了一巴掌。
登時一道血絲從他臉側(cè)直滲了出來,他卻似毫無察覺,抬頭直直望著慈禧,一字一句道:“載靜所言句句屬實,望太后明鑒,切勿因了一時的怒火,中了小人的圈套!”說罷,驀地回頭望向一旁那靜靜站在朝臣間的碧落,卻再此時聽見慈禧再度一聲冷笑,道:
“中了小人的圈套?載靜,你以為有人存心污蔑你么?你可知這東西從何而來?便是從你府中不,那處位于你先祖怡親王允祥福廟所在地的宅中,搜尋而得的!”
此話一出,載靜臉色霎時一陣蒼白。
因而之后慈禧又說了些什么,他沒有再聽進去一句,只垂下眼簾靜靜望著面前那片青色的地磚,直至慈禧一番話說完,轉(zhuǎn)過身重新走到龍椅邊,然后目光掃向四周群臣,淡淡道:“怡親王載靜自幼聰明伶俐,能文善武,無論先帝還是哀家,全都對他寄予厚望。指望他長大成人后頂天立地,赤膽忠心,能同當年他祖先允祥王爺一樣對朝廷,對愛新覺羅家的江山,對皇帝忠心耿耿豈料,他野心之大,竟早以連和碩怡親王之位都已滿足不了他。自他回來這一年多時間,上借我之手害死我兒同治,下竊取傳國玉璽所制國寶,以此勾結(jié)八旗旗主,并以數(shù)代正黃旗殉道使所出之門第,自立為殉道尊者,以令所有殉道使對他俯首稱臣。最終靜候得到最佳時機先帝剛剛駕崩,新帝尚且年幼,我孤寡姐妹弱質(zhì)無依于是,終于出手,在如此脆弱又毫無征兆的時刻,令八旗旗主連同八旗殉道使帶著重兵揮師北上,挑起內(nèi)戰(zhàn),屠害無辜,殺盡忠良,妄圖逼宮”
一口氣將話說到這里,慈禧深吸一口氣,朝著跪在地上一動不動的載靜冷冷望了一眼:“載靜,如此沉重罪孽,一樁樁,一件件,現(xiàn)今我已明明白白同你說了個仔細,你可還有話說?!?br/>
聞言,載靜依舊在原地一動不動。
以為他聽后失神,李蓮英當即悄悄上前,試圖朝他身上推上一把,卻在這時突見他抬起頭哂然一笑,道:“臣,無話可說。”
“既然如此,那么若因此而治你死罪的話,你亦是無冤無枉的了?”
“無冤,無枉。”
“呵,”短短四字,令慈禧不由展眉一笑:“都說你像當年的十三爺,你倒也真同允祥王爺一般干脆實誠?!?br/>
“臣生是愛新覺羅家的奴,死是愛新覺羅家的鬼,若太后認定一切皆是載靜之罪,臣絕無怨言?!?br/>
“如此,載靜聽旨。怡親王愛新覺羅載靜,因私藏宮中圣物制誥之寶,勾結(jié)八旗密謀篡位,即日起罷免一切職務(wù),賜飲鳩酒三杯。又,八旗殉道擅自入京,屠戮百姓,血洗紫禁,驚擾圣駕。故,賜其子嗣三尺白綾,同愛新覺羅載靜一同封尸入土,為穆宗皇帝陵寢殉葬罷!”
話音落,整座乾清宮內(nèi)一片死寂。
便是連呼吸聲似乎都沒有了,每個人都將頭低垂著,默默地站著,默默用他們的眼朝跪在地上那名聽旨后依然沉靜如水的怡親王看了一眼。
片刻見他將頭抬了抬,淡淡一笑:“謝太后恩典。只是此刻載靜心里頭有些話,不知現(xiàn)下的太后可否平心靜氣聽載靜說兩句。”
慈禧目光閃了閃,稍一遲疑,點點頭:“說。”
“臣自出生時起,便同臣的祖輩一樣,對朝廷、對皇上太后、對這大清江山忠心耿耿,絕無二心。這為其一?!?br/>
“那么其二呢?!贝褥湫α寺晢?。
“其二,遙想宣宗皇帝在位時,我軍被英軍開花炮彈打得如驚弓之鳥,卻忘了京城八旗炮庫內(nèi)無數(shù)前明留下的開花彈正被蛛掩埋,而擱置角落的紅夷大炮射程也遠強于咱的“耀威大將軍”,所以臣懇請?zhí)?,勿忘于此,日后如有所需,切記取出善加利用,更勿再閉關(guān)鎖國,因現(xiàn)下世界”
“住口!”一番話還未說完,載靜臉上突地被沖至面前的慈禧揚手再次狠摑一巴掌:“死到臨頭,竟還敢大放厥詞!前明留下的那些污爛東西,便是你祖宗,祖宗的祖宗,尚且不屑一顧,你竟還敢妄自進言,要我去碰那些東西?!”
說罷,不再朝跪在地上面若冰霜的載靜望上第二眼,轉(zhuǎn)身便往一旁宮門外徑自離去:“退朝!”
竟是連那始終在簾后一聲不吭的慈安都給忘了。
慈安在簾后望著她憤然離去的身影苦笑了聲。
站起身遂也預(yù)備離開,待走了兩步,不由自主回過頭朝跪在地上直直望著龍椅的載靜望了一眼。“王爺”然后輕輕叫了他一聲,半晌見他沒有理會,便只能長嘆一聲,由一旁宮女攙扶著慢慢朝殿外退去。
直至滿朝文武也如潮水般從宮中離去,兩旁侍衛(wèi)這才上前,搭著載靜的肩欲將他帶走。
卻在這時他忽然將臉一側(cè),朝不遠處那并未跟隨眾臣一并離去的碧落望了一眼。
隨后淡淡一笑,朝著他微一頜首:“碧先生,”
“王爺。”碧落亦朝他微微一笑。
“載靜此生,命已將盡,所以凡事我且先不同你爭?!?br/>
“呵”
“亦知你壽命遙遙無期限,所以,”
“所以?”
“所以我倆后會有期。”說罷,不等邊上侍衛(wèi)再度上前,他直立而起,大步朝著乾清宮外揚長離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