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炎帝不高興了
    “殿下,這……怎么會這樣?”
    鄭淳滿臉愕然,信上的內(nèi)容讓他難以置信。
    “你問我,我問誰去?”
    王安翻了個白眼,眉頭緊緊皺成川字形,不斷的思索著,已經(jīng)困意全無。
    炎帝派李元海這位大內(nèi)總管深夜將這封信送過來,顯然是想看看他王安的想法,待會兒上早朝的時候,肯定是要談論這件事情。
    “殿下,這情報會不會有問題啊?”鄭淳忽然弱弱的問道。
    “你這是在懷疑大炎的情報能力?”王安看著他,“這種大事,誰敢假傳旨意,他全家有幾個腦袋能掉?”
    天南進犯大炎這種事情,若是假的,那么,整個大炎國的情報部門,都會被整頓一遍,不知道多少人要下馬。
    并且,假傳情報的人,輕則自己掉腦袋,重則甚至是株連三族,全家都因為這道假消息而命喪黃泉。
    鄭淳頓時閉嘴了,質(zhì)疑這道情報的真假,就是質(zhì)疑大炎國的情報能力,連這種事情都能出錯,豈不是說明這些搞情報的都是飯桶?
    而情報幕后的真正掌控者是誰?
    是炎帝!
    情報若是是假的,這打的可是炎帝的臉。
    “殿下,這天南國是不是吃錯藥了?他們打我們沒有任何好處啊?!?br/>
    鄭淳想了想,繼續(xù)說道。
    “我覺得這件事情,應該有些蹊蹺?!?br/>
    王安摸著下巴,想到了跟云裳之間的約定。
    他想不通天南有什么理由來進犯大炎,除非云裳背叛了他。
    但,就算云裳背叛了他,她一個人的影響力是有限的,天南的王公大臣們,只要腦子沒壞,就不會同意入侵大炎。
    更何況,如今的大炎,可不是以前日漸衰弱的大炎,在王安的輔佐之下,大炎已經(jīng)逐漸有了中興之勢,雖說國力還沒有恢復到以前如日中天的時候,但邊境已經(jīng)基本安穩(wěn)下來。
    天南這時候來惹事,純粹是廁所里面打燈籠,找死!
    因此,王安抓破了腦袋也想不通天南有什么理由進犯大炎。
    正是因為想不通,所以覺得蹊蹺。
    “殿下英明神武,可是想到了什么?”鄭淳在一旁小心翼翼的問道。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唉,看來我要親自去一趟天南了?!蓖醢哺锌宦暋?br/>
    說到底,他遠在京城,而這道連夜送來的消息,只是寥寥幾十個字而已,現(xiàn)在的大炎和天南的邊疆究竟怎么樣了,他需要親自去一趟才能知道。
    “殿下果然是天資聰慧,文曲星下凡,這種能夠流芳百世的詩句,張口就來,奴才趕緊給您記下來。”
    鄭淳屁顛屁顛的拿了紙和筆過來,把王安剛剛隨口說的兩句詩寫了上去。
    “殿下,下面還有兩句是什么?”
    鄭淳滿臉期待的看著王安。
    “……”王安。
    下面倒是沒有了,前面倒是有兩句。
    王安剛剛脫口而出的是宋代陸放翁的《東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讓王安在后面再編兩句,他是編不出來的,他那點文采有幾斤幾兩重,他心里還是有逼數(shù)的。
    “什么后面兩句?靈感這種東西稍縱即逝,剛剛被你打斷之后,我的靈感已經(jīng)沒了,下面兩句暫時想不出來了,去給我倒一杯醒神茶來。”
    王安隨口敷衍道。
    鄭淳一聽,頓時覺得自己成了文壇上的罪人,一陣懊惱,早知道就等殿下說完了再拍馬屁了。
    收好紙和筆后,屁顛屁顛倒了茶過來。
    王安猛的喝了一口,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還有多久早朝?”
    “回殿下,大概還有半個時辰?!?br/>
    “行,吩咐下去,弄點熱水,本宮要沐浴更衣。”
    待會兒早朝,站在惠王和昌王那邊的大臣們,肯定要拿天南進犯大炎的事大書特書,想盡辦法把鍋往王安身上扣,畢竟王安跟天南的人有過交集。
    所以,王安洗個澡,帶著神清氣爽的精神,再跟這群大臣們舌戰(zhàn)群雄。
    很快,早朝時間到,眾大臣到場。
    不過今天,他們有些意外,因為太子沒有再坐在龍椅上代替炎帝主持朝會,而是站在了下方。
    而此時,坐在龍椅上的,是炎帝本人。
    怎么回事?
    不少大臣面面相覷,連續(xù)幾天都是太子批閱奏折和主持朝會,他們都有些習慣了,今天炎帝突然出場,倒是讓他們感到意外。
    看炎帝一臉威嚴,并且略帶憤怒的樣子,難道是太子的辦事能力讓炎帝不滿意?
    需知,炎帝很少幾乎不加掩飾的露出憤怒的表情。
    今天的炎帝,顯然跟以往不太一樣。
    太子,也沒了往日的嬉皮笑臉和狗眼看不起人的態(tài)度。
    難道是跟炎帝吵架了?
    想到這里,不少大臣內(nèi)心激動起來。
    這幾日炎帝跟太子二人父子情深,可是讓昌王和惠王等人都心中焦急得不行。
    甚至是,惠王這邊的人,都已經(jīng)絕望的打算放棄在京城的根基,轉(zhuǎn)而就藩,當一個藩王,在藩地培養(yǎng)自己的勢力。
    如果不是實在看不到希望了,誰愿意遠離京城?
    但,倘若炎帝和太子真的發(fā)生了矛盾,這對昌王和惠王來說,無疑是一種希望。
    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幾日來,心情非常不好的大皇子昌王,以及六皇子惠王,眼睛都陡然亮了起來。
    整個朝堂上,因為炎帝神色陰沉,顯得有些壓抑起來。
    不過惠王,昌王,還有他們身后的一眾大臣們,倒是心情很好。
    只要這挨千刀的倒霉太子不高興,他們就高興。
    “參見陛下?!?br/>
    “參見父皇?!?br/>
    “眾愛卿平身?!?br/>
    “謝陛下!”
    “謝父皇?!?br/>
    行禮之后,昌王突然開口道:“父皇為何一臉陰郁?”
    說著故意斜了一眼一旁的王安,然后余光又瞥了一眼身后的大臣們,這是在提醒他們,如果真是太子惹炎帝不高興了,待會兒別客氣,好好指責太子。
    至于如何指責,大家都是滿腹經(jīng)綸的人,給人扣帽子這種事情,不是信手拈來?
    就從太子主持早朝和批閱奏折這里下手,完全可以睜著眼睛說瞎話,使勁兒抹黑太子。
    反正,只要炎帝不高興,太子就算做的事情是對的,也是錯的。
    而現(xiàn)在,正好就是炎帝不高興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