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字卷 第一百八十三節(jié) 冷酷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張景秋背負(fù)雙手佇立在窗前,眉目間滿是憂慮。
夕陽的余暉淡淡灑落在窗欞上,透過窗欞格子的窗紙,在房間內(nèi)留下斑駁的暗影。
沒能入閣,張景秋略感失望,但是他也知道皇上盡力了。
葉向高和方從哲對自己的冷淡成為了橫亙在自己入閣路上的最大障礙,而同樣,他也沒有能獲得像齊永泰這些北地士人的堅定支持。
齊永泰更支持自己另外一個同姓——左都御史張懷昌入閣,當(dāng)然張懷昌既不得葉向高和方從哲認(rèn)可,也不是皇上屬意的人物,入閣更渺茫,所以最終才是李三才入閣。
不過他現(xiàn)在早已經(jīng)沒有心思去考慮入閣的問題了,擺在面前更為殘酷而艱難的現(xiàn)實是來自四面八方的帝國危局。
而此時皇上似乎健康又有些惡化的跡象,連續(xù)幾日未曾上朝,也讓內(nèi)閣和六部諸位大佬都有些焦躁起來。
這種不安甚至波及到了民間,最明顯的反應(yīng)就是京師城里,《今日新聞》刊載了一些語義隱晦的內(nèi)容,但是隨即便被辟謠,不過張景秋知道這是禮部給《今日新聞》施加了壓力之后的結(jié)果。
楊鶴從鄖陽任上傳回來消息很不好。
荊襄流民遠(yuǎn)不像想象的那么馴服,生活也不像當(dāng)?shù)毓賳T所報稱的那么安泰,與地方官員之間的矛盾沖突此起彼伏,暗流涌動。
在龍禁尉的配合下,鄖陽巡撫衙門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播州方面和鄖陽山中一些流民群體的領(lǐng)袖有秘密往來,這讓楊鶴感到心驚膽戰(zhàn)。
另外一個讓人不安的跡象是似乎連白蓮教也在安康和漢中山區(qū)有傳播的情形,而湖廣和陜西的提刑按察使司卻一無所知。
這讓楊鶴十分憤怒,已經(jīng)給都察院上書,要求都察院派遣御史徹查湖廣和陜西提刑按察使司的瀆職失職。
但現(xiàn)在是把精力放在查這些官員失職的時候么?連張景秋都覺得楊鶴的上書大失水準(zhǔn),當(dāng)然,這也許是楊鶴的一個姿態(tài),要為日后荊襄之地爆發(fā)白蓮之亂先做好推卸責(zé)任的鋪排。
張景秋又回想起了馮紫英離京回永平的提醒,對方對白蓮教的威脅尤為重視,當(dāng)時自己和柴恪都還覺得有點兒夸大其詞了。
但現(xiàn)在看起來,對方的擔(dān)心是正確的,越是可能出問題的地方,一旦被白蓮教牽連進(jìn)去,其爆發(fā)危機(jī)的烈度可能就會成倍數(shù)的增長。
耿如杞傳回來的消息也許算是稍微安慰了一下張景秋。
他到任之后立即開始組建民壯,并迅速組建起了一直高達(dá)八千人的民壯,只不過武器甲胄卻是奇缺,而且這些缺乏訓(xùn)練的民壯很大程度只能日后充作營軍的補(bǔ)充兵員,很難直接上戰(zhàn)場。
但這能應(yīng)對得了播州楊應(yīng)龍的土司軍么?張景秋深感憂慮。
張景秋不太信任王子騰,也不太信任登萊軍。
讓王子騰去登萊其實就是一個妥協(xié),否則不足以消減牛繼宗和王子騰對京營的影響力,這是皇上最大的心頭患,現(xiàn)在京營的隱患日漸消退,這一次主要把這幫京營哄也好,誘也好,騙也好,弄出京城,就算是解決了一個大問題了。
可播州那邊怎么辦?
張景秋越發(fā)頭疼,他不確定王子騰愿意不愿意真心實意的去平定播州之亂,從現(xiàn)在對方慢吞吞如蝸牛般在湖廣的行軍,就能覺察得出來他對這樁事兒的抵觸和不耐煩。
“大人。”腳步聲將張景秋從沉思中驚醒過來,柴恪進(jìn)來了。
“子舒,來坐,情況怎么樣?”張景秋示意柴恪入座。
“很不妙。”柴恪沒有廢話,“山陜商會和職方司那邊傳回來的消息都差不多,外喀爾喀諸部應(yīng)該是走西面,據(jù)說已經(jīng)過了哈喇河套,正在向虎石哈和小興州一帶進(jìn)發(fā),估計很快就會抵達(dá)潮河所北面。”柴恪語氣有些低沉。
張景秋站起身來,走到大墻邊上,拉開遮掩著的布簾,一副巨大的輿圖懸掛在墻壁上,他的目光在正上方尋找,終于鎖定:“外喀爾喀諸部大概有多少人?他們打算從哪里突入進(jìn)來?”
“不好說。”柴恪也走到墻壁邊上,“目前還沒看出外喀爾喀諸部有分兵跡象,但斥候們獲得的消息也很零碎,而且情況隨時在變化,如果他們越過虎石哈和東狍子店一線,就有可能沿著湯河從黃崖口一線鉆進(jìn)來,那里河谷正適合他們突入,但大水谷那邊也有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那邊也有可能,那里進(jìn)來最近。”
“有沒有可能從宣府那邊突破?”張景秋愁眉深鎖,“我已經(jīng)再三提醒牛繼宗了,雖然他們那邊的可能性相對較小,但是也不能大意,請他無比親臨坐鎮(zhèn)永寧,但我感覺他有些不以為然。”
“可能性的確比較小,外喀爾喀諸部對這邊情況不熟悉,而且從宣府那邊進(jìn)來還要面臨突破內(nèi)長城,按理說可能性不大,不過把宣府兵適當(dāng)加強(qiáng)東線應(yīng)該沒問題才對。”柴恪也寬解張景秋,“牛繼宗也是宿將了,不會連這點兒規(guī)矩都不懂,我看他經(jīng)常回京,現(xiàn)在正值緊張時節(jié),也該回去坐鎮(zhèn)才對。”
“但愿吧,我總覺得他有些心不在焉的,覺得外喀爾喀諸部人地生疏,不可能到宣府那邊去,讓我小心潮河所。”
張景秋有些不太愉快地回憶起和牛繼宗的對話,武勛和武勛還真的不一樣,馮唐這些人就要謙虛得多,而牛繼宗和王子騰這些人就倨傲無比,很難打交道。
“他說的也沒錯。”柴恪笑了笑,“最危險的還是潮河所一線,尤世功已經(jīng)讓其弟尤世祿親自坐鎮(zhèn)石匣營,這樣可以策應(yīng)白馬關(guān)——高家堡——馮家堡——黃崖口——石塘嶺一線,但是大水谷那里太遠(yuǎn)了,我讓尤世功在渤海所和懷柔都要集結(jié)重兵,防止被突破。”
“也只能如此了。”張景秋忍不住嘆氣,“若是京營能用,何至于此?”
柴恪輕笑,“大人,京營能用,皇上恐怕就不會讓京營出京了。”
二人心照不宣地會意一笑。
皇上對京營的各種不滿意和嫌棄對他們二人來說不是秘密,將領(lǐng)不可靠,士卒懶散,數(shù)量卻又如此龐大,白白浪費糧帑,可以說兵部最大的累贅就是京營。
在張景秋和柴恪看來,就算是全部裁撤都毫無問題,甚至要拍手稱快,但這也只能想想而已,沒有了這支力量,整個京師城就成了空白,誰也無法接受,當(dāng)然,也不現(xiàn)實。
“子舒,這樣一來,恐怕薊鎮(zhèn)東面壓力就大了。”張景秋想起了什么似的。
“尤世功那邊的確壓力很大,皇上給他去了諭旨,要他確保京師防線,不能讓蒙古人沖擊到京師城下,他現(xiàn)在是焦頭爛額,一直埋怨不該放登萊軍南下,而該放在薊鎮(zhèn)這邊。”柴恪苦笑,“察哈爾人主力現(xiàn)在行進(jìn)速度不算快,還在灤河一線,不過我們的斥候已經(jīng)在灤河支流白河和柳河一線看到了小股蒙古騎兵,……”
“察哈爾人分成了兩股?”張景秋有些疑惑,白河和柳河是灤河中游的兩大支流,一條從西向東注入灤河,一條從西南向東北注入灤河,“到了白馬川了么?”
“應(yīng)該還沒到。”柴恪搖頭,“但我擔(dān)心這是察哈爾人在麻痹我們,一旦到了白馬川一線,我們反而不好判斷他們的主攻方向了。”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和尤世功說了,把京營丟到東邊兒去,他的主要精力還是要放在墻子嶺到大安口這一線來,我感覺察哈爾人重點還是會在這一線突破。”張景秋手按在墻壁上,目光游弋。
“大人,你是真打算徹底放棄永平府那邊了?”柴恪嘆了一口氣。
“也說不上吧,京營還有好幾萬人呢,就是泥塑木雕擺那兒,幾萬人馬也能起點兒作用不是?”張景秋略微一沉吟,“讓尤世功悄悄向西移防,把重心放在梨河和浭水之間這一線,馬蘭峪、石門鎮(zhèn)、玉田這一線要確保,兵力合理調(diào)配,……”
“那京營呢?”柴恪一驚。
“讓他們頂上去,在遵化、三屯營一線駐防,如果內(nèi)喀爾喀人從永平府那邊突破了,由薊鎮(zhèn)軍會同他們迎戰(zhàn)。”張景秋冷冷地道。
“這……”柴恪脊背上一陣?yán)浜梗按笕耍@恐怕……”
“子舒,別想那么多,內(nèi)喀爾喀和科爾沁人就是來打秋風(fēng)的,不會和我們這邊硬碰,他們更大可能性是南下,我讓尤世功和馮紫英也說了,遷安那邊保不住,就撤退到盧龍,只要保住盧龍即可,至于其他地方,看形勢發(fā)展吧。”
張景秋冷漠地話語讓柴恪也無言以對,看來這位尚書大人是要忠實地執(zhí)行皇上的決策了,徹底削弱京營,同時絕對確保京師城的安全。
舍棄京營沒什么,但是永平府那邊這樣放任,就有點兒殘酷了,雖然柴恪也承認(rèn),現(xiàn)有兵力的確難以支撐永平府的防御體系。
最終柴恪還是點了點頭,他打算下來立即修書一封給馮紫英,提醒馮紫英,君子不立危墻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