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字卷 第八十六節(jié) 裂痕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既如此,為何馮唐又要在去年予以大量物資援助察哈爾人?”方從哲臉色陰沉,“若是援助一些鹽茶也就罷了,但為何連遼東自己都全靠江南運來的糧食、布匹也給了察哈爾人,還有大量軍資,包括部分甲胄和火銃,這難道不是助紂為虐么?”
這個問題乍一聽還真有些不好回答,好在柴恪對個中情況十分熟悉,毫不客氣地接上話:“方公,都知道林丹巴圖爾野心勃勃,尋常小利豈能打動于他?去年東虜全力以赴要拿下烏拉部,自唐初掌遼東,麾下軍將盡皆不熟,難以動兵,只能依靠外力勉力維持,若非察哈爾人出兵彈壓科爾沁人,別說烏拉部,就是葉赫部都很危險了,我以為,去年局面能轉(zhuǎn)危為安,保住烏拉部,再大的代價都值得!”
“但是現(xiàn)在察哈爾人卻要向我們大周侵襲了,這不是養(yǎng)虎為患么?”方從哲毫不客氣,“我說了多予些鹽茶無妨,為何卻要將糧食、布匹甚至火銃這等寶貴軍資盡皆予他?馮唐此舉即便不是資敵,也是養(yǎng)虎為患!”
齊永泰心中暗嘆,這開海之略帶來的蜜月期,這么快就要結(jié)束了么?
他已經(jīng)隱隱感覺到了葉向高和方從哲這些江南士人代表開始恢復(fù)了開海之略提出前的態(tài)度,在各種事務(wù)上更進一步提升掌控力度了。
現(xiàn)在北地士人在內(nèi)閣中居于劣勢,而李三才這廝又是北皮南心,早知道當初就堅決抵制其入閣,寧肯空缺拖著,或者和皇上做一個交易將張懷昌拉入閣就好了。
只可惜皇上一門心思想讓張景秋入閣,卻沒想到過以張景秋對皇上言聽計從的態(tài)度,葉、方等人如何會讓其入閣?
李三才這廝卻又慣會花言巧語,但也得承認對方在工部尚書任上的確做得漂亮,難怪皇上會最終允其入閣。
不過對遼東戰(zhàn)略的支持力度,無論是皇上還是自己,甚至包括葉方二人都很清楚是不容動搖的,李成梁擺下的爛攤子好不容易才讓馮唐去收拾,現(xiàn)在再要變動,那局面就真的不可收拾了。
齊永泰心中嘆息不已,但是臉上卻絲毫不露:“方公,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若是不予察哈爾人軍資而導(dǎo)致察哈爾人不出兵彈壓科爾沁人和威脅東虜,導(dǎo)致烏拉部被東虜吞并,其后果方公想過會是如何么?只怕東虜不但吃下了烏拉部,而且還和科爾沁人連為一體了,我們就要擔心遼東鎮(zhèn)的安危了,而不僅僅是擔心察哈爾人南侵了。”
被齊永泰的話給頂回來,方從哲也有些不悅,“不是說林丹巴圖爾野心勃勃么?那科爾沁也屬于林丹汗管吧?”
對于方從哲的這種理解,齊永泰也有些無奈,“方公,科爾沁人可不屬于察哈爾人人管轄,甚至不屬于傳統(tǒng)的蒙古左翼,他們是鐵木真二弟哈布吐哈薩爾后裔一直領(lǐng)有的部族,獨立于傳統(tǒng)的蒙古左翼和右翼六萬戶,連達延汗都沒敢吞并他們,只不過察哈爾人一直自視為鐵木真當然繼承人,所以對蒙古各部都喜歡發(fā)號施令,但人家聽不聽他的,還得要看他的實力夠不夠。”
草原上諸部的淵源脈絡(luò)即便是朝中大臣也沒有幾個弄得明白了,從北元經(jīng)前明到大周兩百多年了,草原上的風云變化比中原更加迅猛,部落興衰更是無常,也許一個興盛無比的部族短短幾十年就可能煙消云散。
方從哲可對草原上這些事兒不感興趣,他也知道不可能對現(xiàn)在好不容易安頓下來的遼東有什么動作,皇上不會同意,齊永泰也不會同意,甚至自家內(nèi)部也不會去輕易招惹,但他要敲打?qū)Ψ健?br/>
遼東鎮(zhèn)從去年到今年索要的糧餉軍資太無度了,讓朝廷都有些吃不住了,若非這開海之略的確讓朝廷收入有所增加,他早就要發(fā)難了,忍到現(xiàn)在也真不容易。
“乘風,草原上這些爛事兒咱們暫且擱在一邊兒,但遼東方面這樣大手大腳地給草原諸部以援助未免太過了,葉赫部也就罷了,舒爾哈齊我們也支持,但是像察哈爾人,科爾沁人,我們的態(tài)度是不是該謹慎一些?還有兵部和遼東都提出要聯(lián)絡(luò)拉攏東海女真,會不會東海女真拿到我們的援助卻投向了東虜?”
方從哲語氣平和,但是卻也十分中肯:“朝廷去年財政有所好轉(zhuǎn),但是前年寧夏平叛的窟窿太大,九邊之地虧欠太多,我們都還需要慢慢填補,所以各家都還是要省著點兒,而且像遼東這樣連火銃、糧食這些都肆無忌憚地給察哈爾人,現(xiàn)在察哈爾人卻要反噬我們了,這恐怕還是要成為一個教訓(xùn)引以為戒啊。”
方從哲一番話讓葉向高、李廷機、李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廷機、李三才以及戶部尚書鄭繼芝、戶部左侍郎黃汝良都禁不住微微點頭。
壓抑住內(nèi)心的煩躁,齊永泰也微微點頭,“方公所言甚是,兵部的確需要統(tǒng)籌規(guī)劃,不過大周邊地過廣,所面臨的敵人都是極其狡猾兇狠的,一地總督總兵亦可臨機權(quán)變,若是連這點兒權(quán)力都沒有,那仗也沒法打了。”
“乘風,沒說人說不給臨陣將領(lǐng)的臨機權(quán)變權(quán)力,但是這也要有一個約束,不能膽大妄為自作主張,結(jié)果造成了后果卻又不負任何責任吧?”葉向高也加入進來。
看見齊永泰臉色變青,旁邊一直沒說話的李三才插言:“葉公和方公所言的確有道理,日后隨著朝廷財政財政好轉(zhuǎn),情況都會變好,對邊地的糧餉軍資也會日益增加,乘風兄,這也是諸公的一番好意,……”
永隆帝內(nèi)心也有些煩躁,每日面對這些朝臣們這般撕扯嘴皮子,結(jié)果議事半天都還沒有能說到正題上,這種局面讓他很無奈。
他很想訓(xùn)斥一番,但是卻也不得不承認葉向高和方從哲的懷疑,察哈爾人去年還老老實實的為大周搖旗吶喊,怎么今年就翻臉了?
是尤世功的危言聳聽,甚至是有意和馮唐拉開距離向自己效忠?
但也不至于給其上司背后一擊才對,完全無此必要,這讓永隆帝也有些拿不準。
或者就是林丹巴圖爾年輕氣盛,真的覺得大周軟弱可欺,想要趁火打劫?
殿內(nèi)的氣氛有些僵滯,而皇上的眼神似乎也有些飄忽不定,有些走神,葉向高意識到話題偏離太遠,而且把齊永泰逼得太緊,也容易引發(fā)對方反彈,所以他給一直沒有做聲的李廷機使了一個眼色。
“陛下,諸公,今日還是不宜牽扯太寬,當下還是要以計議薊鎮(zhèn)急報所言內(nèi)容,察哈爾人既然一時間壓制不得,若是尤世功所言屬實,那今秋順天、永平和遼西的大寧、寧遠就須得要盡早準備了。”
李廷機其實不太贊同方從哲對遼東的攻擊,但方從哲作為次輔主要負責財賦這一塊,一直認為南直隸和浙江賦稅過重,有民變之危,想要適當降低蘇州、杭州、湖州、常州等州的賦役,只不過這并未得到葉向高的支持,他便反過來想要從節(jié)流上打主意,只不過主意打到九邊軍費上來,那又是齊永泰和兵部無法接受的了。
永隆帝滿意地點點頭,對于方從哲和葉向高的表現(xiàn)他很不滿意,但是李廷機卻還算識大體。
“唔,李卿以為當如何?”永隆帝問道。
“論軍略,景秋和子舒遠勝于我,兵部當有計議才是。”李廷機立即退守脫身,這等事情說準了沒功,說錯了有過,而且也容易得罪齊永泰,他才不愿意去自討苦吃。
永隆帝略感不悅,但是想一想那邊的葉向高和方從哲二人,只怕李廷機也不好多言,便不再多說,目光望向張景秋和柴恪,“兵部覺得當如何應(yīng)對?”
張景秋和柴恪其實在來宮中的路上就已經(jīng)商議過了。
沒有太好的辦法。
察哈爾人游牧地橫跨千里,從宣府到遼東,這沿線千里邊墻,除了緊要關(guān)隘外,其他地區(qū)只能以烽燧形式來建立起警戒線,但是蒙古騎兵來去如風,一旦突破,往往第一道防線都難以起到多少阻礙,而要到第二道甚至第三道防線才能真正應(yīng)對起來。
而第二道第三道防線,基本上都是已經(jīng)是順天府和永平府的北部地區(qū)了,除了遼西走廊以堡鎮(zhèn)為主,順天府和永平府北面如果稍有松懈,蒙古騎兵就可以直接突入到京師城下,雖然在座眾人都知道察哈爾人不可能攻破京師城,但是這種情形卻是大周無法接受的,這關(guān)系到大周顏面。
問題是要想將察哈爾人阻擊在二線,不讓蒙古騎兵突進到京師城下,就需要在順天府和永平府北部的昌平——順義——三河——玉田——豐潤——開平中屯衛(wèi)這一線將敵軍攔截下來。
沒有太好的辦法,但是皇上問起,兵部也得拿出一個條陳來。
“皇上,臣和柴大人商議過,因為尚不清楚察哈爾人此番南侵意圖,薊鎮(zhèn)的情報也只是顯示林丹巴圖爾有意南下,但從何處南下,規(guī)模多大,具體情況尚不清楚,所以我們的意見是除了進一步穩(wěn)定三鎮(zhèn)防御外,可能需要抽調(diào)部分機動力量,在昌平、三河和寶坻這淡出布置,以求能最大限度應(yīng)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