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字卷 第二十八節(jié) 火銃兵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姐姐也莫生氣,不過說來人家賈家不比咱們馮家成日在邊地顛簸,在京中四代幾十年,那些家生丫頭的確也要比咱們府里這些才買回來幾年的要懂規(guī)矩得多,也難怪紫英喜歡,姐姐不是也很喜歡金釧兒和香菱么?……”小段氏打著圓場。
大段氏很喜歡金釧兒,覺得金釧兒知情達意,乖覺懂事兒,有什么情況也會主動和自己說,這等丫頭自己府里邊的確還挑不出兩個來,那香菱倒是老實性子,雖然不及金釧兒聰穎,但是敦厚的性子也一樣讓大段氏覺得踏實。
“嗯,由他去吧。”馮唐擺擺手,“不過紫英房里丫頭是不是少了點兒?”
既然外邊外室不好抬進府里,那自家府里的丫頭就沒那么忌諱了。
馮唐也清楚自己這一趟去遼東怕是短時間內(nèi)難得回來了,沒準(zhǔn)兒呆個十年八年也不一定,朝廷對其他鎮(zhèn)的總兵總督倒是調(diào)整頻率很快,唯獨這遼東一直求穩(wěn),不會輕易調(diào)換,看看李成梁前后兩任幾十年就能明白,所以他也希望自己兒子能早續(xù)香火,哪怕嫡出不行,庶出有兩個也行啊。
“老爺,我也說過,可是紫英卻始終不肯,說要進他屋里,須得要過他眼讓他滿意才行。”大段氏嘆了一口氣,“這等事情論理妾身都不該來和老爺說的,但紫英現(xiàn)在卻是有主意得緊,尋常事情也就罷了,這等事情也不肯聽我和婉琴的了,還得要老爺去和他好好說說才行。”
“這小子!”馮唐搖搖頭,兒大不由娘啊,自己這個兒子也是太特立獨行了一些,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拿主意,不過若非如此,又怎么能讓朝中這些個重臣乃至皇上都青眼相加?
馮紫英的晚飯卻是和王應(yīng)熊一塊兒吃的。
“暫時還沒有更多的消息回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播州、水西和永寧幾家是肯定有聯(lián)系的,而且還很緊密,至于說糧食、布匹漲價,現(xiàn)在不好說,還是有起有落,只是總體趨勢來看,還是在緩慢上漲,我也讓我那幾位族人加緊去打探,另外刑部那邊,我和方叔也說了,讓方叔看能不能從刑部那邊的線人去查探一下,看看播州那邊有沒有其他動向,……”
王應(yīng)熊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不過我感覺,播州那邊恐怕遲早要亂,……”
“這么肯定?”馮紫英笑著也舉起杯。
“土司流官之間勢同水火,吃苦的還是下邊百姓,只要有心人在其中煽風(fēng)點火,出亂子是很簡單的事情,那楊應(yīng)龍也非等閑之輩,我琢磨著這廝會不會是在等待合適時機。”王應(yīng)熊拈起一筷子糟鵪鶉,放進嘴里大嚼,“紫英,這糟鵪鶉味道絕美,京中酒樓沒哪家能有這味兒。”
“呵呵,那你沒事兒可以多來我這邊坐一坐啊。”金釧兒的手藝傳自賈府,不得不說這榮國府里的飲食文化還是有些水準(zhǔn)的。
“嗯,還有,令尊可是馬上要去遼東赴任了?”王應(yīng)熊在兵部,自然很清楚這些變動。
“張大人和柴大人都在催我父親盡快赴任,早日安定軍心,我父親還在和兵部商議。”馮紫英點點頭。
“還是糧餉問題?”王應(yīng)熊放下筷子,“糧餉是大事兒,不過武庫司那邊剛驗收一批火銃,三千支,原本是有意在京營組建一支火銃隊伍,但是神機營那邊一直對火銃不感冒,所以就擱下了,我知道你一直對火銃很感興趣,這正好可以請令尊在遼東實驗一番啊。”
“哦?”馮紫英吃了一驚,他沒想到大周還能自己生產(chǎn)火銃,“兵部能生產(chǎn)火銃?”
“也不算是吧。”王應(yīng)熊遲疑了一下,壓低聲音道:“據(jù)說是兵部前武庫司郎中趙士禎組織工匠仿制魯密銃所成,拿出樣品之后,當(dāng)時武庫司委托佛山那邊幾家工坊照樣所制,都是四五年前的事情了,到今年才算是完成,送到京中來了。”
趙士禎?馮紫英對這個人名字好像有些印象,但是一時間卻又想不起來了。
“讓佛山那邊工坊仿制?兵部在王恭廠不是有自己火藥局或兵仗局么?”馮紫英對兵部的關(guān)注更多地還是在職方司,對其他幾個司就沒那么關(guān)心了。
“據(jù)說,嗯,是據(jù)說啊,當(dāng)年趙郎中在兵仗局仿制魯密銃,結(jié)果花了一兩年造出來的魯密銃效果奇差,加上以前在兵仗局也是仿照倭人鳥銃造出的火銃,結(jié)果效果遠不及鳥銃,裝備給了神機營,結(jié)果火銃炸膛事件不斷,死傷了不少神機營士卒,而且火繩燃燒速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燃燒速度不一,所以險些引起了神機營嘩變,趙郎中險些就被下獄,還是前任首輔大人沈大人和前任尚書蕭尚書保了趙郎中,所以趙郎中才留任,……”
馮紫英沒想到王應(yīng)熊這廝居然還有些打探消息的本事,居然把兵部以前的這些隱秘都給打聽得一清二楚。
“于是武庫司就干脆委托外造?”馮紫英笑了起來,“只不過這也跑得太遠了,去了佛山,這位趙郎中也不怕都察院的人彈劾他?”
“據(jù)說是趙郎中建議找外邊兒的,是當(dāng)時蕭大人定的到佛山定制,而且佛山那邊緊鄰廣州,也容易招募到西夷工匠,……”王應(yīng)熊隨口道。
“這一造就是四五年?”馮紫英無法想象三千支火銃就能造四五年,這是何等高的一個制造效率?
“除了最初給人家撥付了一萬兩銀子之后,就再也沒有給銀子了,蕭尚書走人了,趙郎中也早就免職了,現(xiàn)在人家是來要后續(xù)的銀子了,……”王應(yīng)熊這才說出原委。
“喲,原來是一堆沒人要的爛貨啊,神機營還是不肯要?”馮紫英笑了起來,他就說怎么會無緣無故多一堆火銃出來,原來是這樣一個曲折故事。
“神機營堅決不要,可是這人家都送了來,而且當(dāng)初也是簽了協(xié)議,按照每支八兩五錢銀子來造的,加上火藥局造的火藥,一支火銃價格已經(jīng)在九兩五錢左右了,這個價格太昂貴了。”王應(yīng)熊搖頭。
一支火銃配上藥子十兩銀子上下,貴么?馮紫英也不確定。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恐怕的確比較貴,與尋常刀劍相比,肯定貴了,但是如果說作為一種熱兵器來說,如果能在戰(zhàn)場上改變戰(zhàn)爭結(jié)局,那三千支火銃也不過三萬多兩銀子,還真不算什么。
當(dāng)然這種火銃的水準(zhǔn)自己不得而知,沒準(zhǔn)兒也就是打幾槍就炸膛的貨色,那別說十兩銀子,就是一兩銀子也不值了。
“神機營不肯要的理由就是火銃危險,質(zhì)量不穩(wěn)定,容易傷到士卒,操作不便,威力不足,那這批火銃究竟如何呢?”馮紫英問道。
“我試了一兩支,肯定比以往的火銃強許多,但是要和西夷人的火槍比,比如斑鳩銃,估計還是有較大的差距,據(jù)說主要還是鐵料質(zhì)量不行,火藥也要差一些,另外槍管也做不了那么長,這怨不得人。”王應(yīng)熊搖搖頭。
鐵料不行,槍管不行,火藥不行,這幾樣不行,就決定了這種火銃不可能有多么可靠,而且火銃本身就是要靠士卒大量的機械性訓(xùn)練形成慣性記憶模式才能發(fā)揮出效用,而當(dāng)下大周在這方面好像基本上沒有什么訓(xùn)練,又如何能發(fā)揮效用?
三千支火銃,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就看你如何來使用了。
但是就目前的情形來說,邊軍使用火銃的比例并不高,而且大多數(shù)甚至還是更差勁兒的各種火門槍,如三眼銃、夾靶槍等。
但即便這類武器和純屬冷兵器的軍隊比,比例上也還是差很多。
按照兵部的統(tǒng)計,像遼東鎮(zhèn)估計火槍兵的比例大概在一成左右,也就是說,遼東鎮(zhèn)十萬大軍大概有一萬人左右的火槍兵,而這種火槍兵九成九都是使用火門槍,真正火繩槍的使用率極低。
如果換了是宣大和三邊這些邊鎮(zhèn),其比例更低,起碼馮紫英就知道榆林鎮(zhèn)的火槍兵不過區(qū)區(qū)千人,純粹就是樣子貨,弓箭兵仍然作為遠程打擊的絕對主力。
馮紫英沉吟了一陣。
他知道王應(yīng)熊提到這事兒的意思,無外乎就是讓自己老爹接手這三千支火銃,既相當(dāng)于替兵部解決了一個麻煩,另外也算是并對對遼東鎮(zhèn)的一個支持,都是需要從老爹向兵部索要的糧餉補給中扣除的。
他需要考慮一下這個事情。
他知道自己老爹對這類火銃的運用也不是很感冒,認為這類武器噱頭居多,實際使用價值不大,但是各類火炮自己老爹還是很看重的。
當(dāng)然,這可能和軍中包括三眼銃在內(nèi)的各種火門槍的表現(xiàn)的確難以讓人信服,但馮紫英也知道這并非火器的原因,而是火門槍的確已經(jīng)落后于這個時代,同時大周朝廷內(nèi)部,尤其是文臣的守舊心理,不愿意冒險創(chuàng)新,加上這種火槍也的確存在許多弊端,而軍中訓(xùn)練又嚴重不足,所以久而久之,就導(dǎo)致了軍隊中對這類新生事物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