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字卷 第六十三節(jié) 仕途經(jīng)濟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思考了一陣,馮紫英先寫下了兩個字,讀書。
讀書是最重要的,這是這個時代唯一進入政治權(quán)力核心的根本。
像自己這樣的單個人,意圖一下子靠自身力量扭轉(zhuǎn)乾坤,那是不現(xiàn)實的,而想要利用和整合更多的資源,無論是政治資源還是經(jīng)濟資源,那都要自身先壯大起來,你才有資格吸引、招攬和利用別人的資源。
資源都是相互的,從來沒有說你只索取而不付出,你要讓人家跟附驥尾,或者你想要跟附別人的驥尾,你都得要表現(xiàn)出自身的價值來。
讀書,過鄉(xiāng)試、會試關(guān),舉人和進士資格,只有取得這兩項資格,你才可以說你具備了踏入大周政治中心舞臺的基礎(chǔ),所以馮紫英哪怕明知道科考對自己的難度有多大,也要準備去搏一把。
要讀書,就得要選擇好的老師或者書院,甚至需要一個更好的學(xué)習(xí)環(huán)境,這都很重要,尤其是對自己這種本身基礎(chǔ)較差的。
好在自己也并非沒有優(yōu)勢,大周的科考比起前明的八股取士已經(jīng)有了比較大的變化,那種純粹靠經(jīng)義論述的格局已經(jīng)不再,尤其是格式不再那么拘泥,而相對來說務(wù)實性的策論比重大大提升。
這也是太上皇時代就開始的一些變化,這一度讓很多讀書人不滿,但是這個變化終歸堅持下來了。
這對于自己來說是一個好的趨勢。
好歹自己前世也算是政論高手,當(dāng)過多年領(lǐng)導(dǎo)秘書,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多年,寫文章是拿手好戲,尤其是這種政論策論性的東西更是小菜一碟,當(dāng)然這還需要針對大周當(dāng)下的實際情況來,不過這不是大問題。
從讀書延伸,那就是要積累足夠的資源,房師座師和同年同科同鄉(xiāng),這些都是在實打?qū)嵉馁Y源,在這個世界里這些資源的作用更大,所以都需要通過各種方式來汲取和積蓄。
讀書是第一要務(wù),但是并不是說其他事情就不能并行了。
像一些人脈和關(guān)系需要慢慢鋪設(shè)和積攢起來,甚至要利用各種機會不斷加深鞏固,比如陳敬軒和喬應(yīng)甲,比如張瑾,甚至也包括賈雨村和薛峻,以及衍生出來的賈王薛三家。
自家年齡是個大問題,很多事情還不能參與,但馮紫英也已經(jīng)打定主意要插手父親未來的仕途之路。
謀起復(fù)可以,但不能胡亂站隊,那關(guān)系到未來長遠利益格局。
更沒必要亂砸銀子,好鋼用刀刃上,真要用銀子的時候,不會吝嗇,但是這樣見人就撒就毫無意義了。
自己老爹在政治嗅覺和視野上還是差了一點兒,極有可能是囿于身份傳統(tǒng),也有可能的確還有一些自己未掌握的秘密,但無論如何都不可取。
除開這些,那就是經(jīng)濟上的經(jīng)營也要開始先行做起來,坐吃山空,等到最后真的需要花錢的時候卻捉襟見肘了,那才糟糕,只不過這一點上,父親似乎不怎么管,還得要在母親那邊下點兒功夫。
云裳就這么看著這位少爺在這里有一筆沒一筆的寫著東西,跟了馮紫英幾年,她好歹也能認些字,甚至一般書信都能湊合寫著,但今日里少爺寫的這些東西她卻看不明白。
讀書她知道,但接著寫國子監(jiān)和書院,她也大致明白,緊接著寫了一個“歷事制度”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事制度”,她就不懂了。
然后就寫了什么“人脈”、“資源”、“經(jīng)濟”等等就更是她不懂的東西,而且還劃線把它們連起來,中間更用一些看不懂的符號標注,到最后呆呆的看了半晌,似乎在想什么,最后卻要自己把這些拿去燒了。
云裳覺得這一趟出去回來之后,似乎眼前這個昔日還有些青澀稚嫩的少爺有些變了,雖然依然對自己很親昵,甚至還多了幾分憐惜的感覺,但是他全身上下總縈繞著一種說不出的異樣氣息,怎么說呢,就是很神秘,讓云裳完全看不穿猜不透了。
想想他在臨清干的那些事兒,如果不是從素來嚴謹?shù)鸟T佑嘴里出來,而且又得到了瑞祥的證實,打死云裳都不相信這是那個對什么事兒都還有些漫不經(jīng)心的小少爺。
真的變了,躺在外房床上的云裳一晚上都輾轉(zhuǎn)反側(cè),而內(nèi)房里的那個少年似乎卻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些。
這一夜馮紫英睡得很不踏實,一夜無數(shù)個夢混雜在一起,充斥在腦海中,而在臨清這么多天,卻從未有過這種情形,反倒是回到家里卻成了這樣。
到第二天早上云裳侍候他穿衣洗臉,他似乎一下子也就開竅了,很自然的接受了這些原本還有些不太適應(yīng)的服務(wù)。
“老爺昨晚回來晚了?在哪里歇的?”洗漱完,用了早飯,馮紫英凝神運氣。
照理說自己該去國子監(jiān)報到了,但是國子監(jiān)的制度其實已經(jīng)有些淪為擺設(shè),像馮紫英這種專門請假的都屬罕見,具備了專門手續(xù),而且還請祭酒簽了字,而有些人則是不屑于在國子監(jiān)讀書了,只是因為需要這個資格,每月一考的考例也必須要到。
云裳驚了一驚,這誰敢去打聽老爺昨晚在哪個姨娘或者太太房中歇息,活得不耐煩了?
怕也只有少爺敢這么問,但也屬唐突了。
見云裳不敢回答,馮紫英這才反應(yīng)過來,搖搖頭:“算了,我去太太那邊。”
到了母親那邊請過安,馮紫英知道父親應(yīng)該沒有在母親這邊歇息,估摸著在哪位姨娘那邊,或者就直接在書房那邊歇了。
“父親昨晚回來晚了?”
“你爹昨晚去赴宴,好像是哪位兵部員外郎母親祝壽吧,回來晚了,在你姨娘那里歇的。”馮母對于家里的情況還是了如指掌的。
馮紫英知道母親嘴里這個姨娘肯定就真的是在姨娘那里,若是在蘇姨娘或者謝姨娘那里,必定是要提姓氏的。
“父親還沒起來?”馮紫英隨口問了一句。
“你姨娘打發(fā)人來說了,昨兒個可能喝多了,估計這會兒差不多也該起來了吧?”馮母倒也不在意,看著自己兒子小大人一般在自家面前,也覺得有趣:“兒啊,往日你可是難得來我屋里一坐,問個安就像火燒屁股一樣要走,今日卻如何能安穩(wěn)下來?”
“唔,是有些事情要和父親母親商量。”馮紫英瞥了一眼母親身邊的丫鬟明珠,但見母親毫無反應(yīng),知道明珠肯定算是母親身邊的貼心人,便道:“兒子是想問問家里現(xiàn)在的營生和花銷情況。”
馮母吃了一驚,這個兒子怎么會突然問起這些事情來了?以往可是從未半句提過這些東西,也從來就不感興趣,甚至還有些不屑一顧,怎么現(xiàn)在還專門問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