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字卷 第一百零三節(jié) 日常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爺,你可算是回來了。”看見瑞祥直跳腳的模樣,馮紫英臉皮動了動,“又怎么了?”
瑞祥撲上來,壓低聲音道:“宮里來了公公,都等了好一陣了。”
“哦?”馮紫英也不敢怠慢,這才幾日,怎地永隆帝又坐不住了?“是周公公么?”
“不是,是仁壽宮來的人。”瑞祥惴惴不安地道。
仁壽宮?
馮紫英悚然一驚。
仁壽宮是太妃居所,太上皇清養(yǎng)之地大明宮便緊鄰仁壽宮,有時候太上皇也會歇腳仁壽宮。
可自己和仁壽宮從無往來,便是太上皇那邊的大明宮也一樣,為何會是仁壽宮來內(nèi)侍找自己?
再說了,宮內(nèi)召見外臣,也不符合規(guī)矩。
除了皇帝外,便是太上皇都已經(jīng)很少召見外臣了。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太上皇召見外臣都會引發(fā)有些不必要的麻煩,所以自打元熙帝退位之后,一般都不召見外臣。
即便是要召見,也是在特殊時段,比如歲末年初召見一些老臣以示恩撫。
尋常時候也就是一些外臣聽聞太上皇有恙,會主動去覲見看望,而且多以武勛武將為多,文臣基本上都不會親自去,而是以送帖子禮物的形式。
遲疑了一下,馮紫英腦中也是急速運(yùn)轉(zhuǎn)思考,該如何來應(yīng)對此事。
既然人家來了,而且就這么候著,肯定是打定主意要見到自己才肯走。
這可和永隆帝派來的內(nèi)侍不一樣,多是傳了話就走,便是自己不在,也就留話而已。
來了這么久,該知道的人也都知道了,要遮掩隱瞞既沒有必要也不可能。
自己這府上只怕一樣有龍禁尉的眼線,怕是連自己梳攏了香菱和金釧兒的事情,都能傳到某些人耳朵中。
“請他到外書房。”想了一想,馮紫英點(diǎn)點(diǎn)頭,泰然自若地道。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也無需大驚小怪。
走上仕途之路,而且是像這樣的封建王朝中的仕途,自然免不了派系、站隊(duì)、爾虞我詐和勾心斗角。
馮紫英也早就有這個心理準(zhǔn)備。
馮紫英在外書房見到了這位內(nèi)侍。
和那位周內(nèi)侍有些不一樣,這一位內(nèi)侍的服飾明顯就要高調(diào)鮮艷許多。
靛藍(lán)色的袍服鑲金滾邊,帶著特有的宮廷禁紋的腰帶和高履,還有那充滿壓抑氣氛的峨冠,與自己在東書房所見的周公公截然不同。
“翰林院修撰馮鏗見過公公。”馮紫英不卑不亢的拱手一禮,目光澄澈清亮,直視對方。
來人應(yīng)該在三十來歲,除了無須外,完全看不出是一個內(nèi)侍。
滿臉精悍之氣,眉毛粗濃,大鼻闊嘴,甚至那雙手也是骨節(jié)粗大,不過在見到馮紫英時,仍然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作揖行禮,“參見修撰大人。”
“不客氣,公公貴姓?”
“免貴姓戴。”精悍男子展顏一笑,“可能修撰大人有些驚訝咱家為何登臨大人府上,咱家也是受人之托。”
“哦?”馮紫英好整以暇的端起茶盅,抿了一口,這個時候端茶當(dāng)然不是送客,而是一種自謙和拉開距離的姿態(tài)。
本以為馮紫英會好奇的問道受何人之托,但是卻沒想到馮紫英卻像是知曉內(nèi)幕似的,只是簡單的“哦”了一聲,就再無聲息,一味的品其茶來。
這讓精悍男子也是一凜。
自己還是小覷了這一位據(jù)說是大周朝開國以來第一個以非狀元身份的新科進(jìn)士入翰林除官修撰的年輕士人,居然如此沉得住氣。
“公公,請品茶,這是本官從蘇州帶回的太湖嚇煞人香,味道奇佳,不可不嘗。”
精悍男子有些悻悻,但是卻也還是知趣地端起茶盅,小口品了一品,微微閉目一抿,這才點(diǎn)頭:“果真是清香醇爽,不愧是太湖名茗。”
馮紫英悠然一笑,卻不言語。
精悍男子知道今日若是不啟口的話,只怕對方就會這么一直靜陪而坐,倒也有些佩服對方的隱忍和城府,當(dāng)然對方敢如此這般,自然也有底蘊(yùn)。
放下茶杯,戴姓內(nèi)侍清了清嗓子這才啟口道:”修撰大人,咱家今日受人之托,是想要問一問,開海舉債之略,那特許權(quán)和銀莊之事。”
對方話語一出,馮紫英心中便有了底了。
雖然無法判斷究竟是哪一撥人,或者是哪幾個人出手了,但是毫無疑問,開海舉債和銀莊之事都已經(jīng)觸動到了某些人的利益了。
自己這一段時間對于除了特定之人外,一直只收帖子不見人,這讓有些人坐不住了。
文官們固然可以通過一些渠道來了解,但是畢竟涉及到具體的方略,他們既不可能問得太細(xì),也不會太懂其中門道。
所以即便是馮紫英經(jīng)常出入文淵閣和戶部、工部和兵部,可尋常之輩也沒有資格在馮紫英這里討個說法,尚書侍郎們有礙于身份也只可能了解大致框架,這就讓很多人如坐針氈了。
這個某些人當(dāng)然不是尋常商人們,甚至可以說不能稱之為商人,他們更多的是一種混合體。
不過能夠把這位戴公公都能支使得動,而且并不擔(dān)心自家身份被人知曉,那也說明不僅僅是商賈們的心急如焚了,而是其背后的人都發(fā)急了。
馮紫英在下江南之前就要已經(jīng)對這個所謂的江南做過一番了解,更是對江南的士紳商賈這一對矛盾結(jié)合體做過研究。
江南士紳商賈表面上是截然對立的,士紳以田土為根基,以讀書為風(fēng)氣,以結(jié)交官府為體例,對商賈更為輕視。
而商人們則是營生為根基,以資本為紐帶,更多的是通過官府中的特定人員和一些在江南中的豪門世家來作為奧援。
但這只是大周建國初期的情形,隨著天平時代的過去,元熙帝繼位之后,尤其是元熙二十年之后,江南士紳和商賈的界限急速模糊。
士紳參與經(jīng)營營生,特別是旁支庶出子弟更是大力從商,而商賈購置土地,子弟寄籍進(jìn)入江南頂級書院如白馬、崇文書院讀書并屢屢在科考中取得好名次。
這極大的混淆了兩大群體的界限,呈現(xiàn)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形。
“哦,沒想到戴公公也對這等經(jīng)世濟(jì)民之道感興趣。”馮紫英并沒有拿捏什么,“只是這特許權(quán)和銀莊之事牽扯甚廣,其中涉及到諸多細(xì)節(jié)朝廷也有各種考量,甚至還要根據(jù)具體不同地域、行業(yè)門類等等來做具體評判,也要對想要參與此中者的資歷、聲譽(yù)、實(shí)力等等進(jìn)行一個計議,也非某一人或者某一部就能拍板斷言,所以很難一言蔽之啊,所以下官想問一問,公公究竟想要具體問什么,做什么,求什么?”
戴姓內(nèi)侍皺起了眉頭。
他知道這一位肯定不好打交道,但是琢磨著再怎么也不過是十六歲的少年郎君,自己挾勢而來,其背后再有人,但是也不可能無視自己背后的人,他也不相信對方會不知道仁壽宮代表著什么。
但沒想到這廝簡直如同在宦海中打滾了數(shù)十年的老官油子,這一套接一套的官場技術(shù)術(shù)語說出來,既讓不太了解內(nèi)情的自己根本無法詢問質(zhì)疑其中的問題,更不知道該如何來應(yīng)對對方這種以攻代守的發(fā)問。
具體問什么,做什么,求什么,我特么怎么知道?
戴姓內(nèi)侍內(nèi)心暗恨,但是卻也知道對方不是好拿捏的。
人家問的這三個問題也沒錯啊,這張嘴問題這么大,怎么回答你?
“呵呵,修撰大人這可把咱家給考住了。”戴姓內(nèi)侍坦然一笑,“咱家都說了,咱家就是來替人問的,如何了解其中關(guān)節(jié)?不如修撰大人替我解說解說可行?”
“當(dāng)然可以,從特許權(quán)來說,那么就是朝廷準(zhǔn)備將海貿(mào)事務(wù)對照原來沿海各地區(qū)的私下經(jīng)營的貿(mào)易轉(zhuǎn)化為公平貿(mào)易,但是鑒于朝廷政策的轉(zhuǎn)變,可能帶來沿海地區(qū)貿(mào)易的混亂,為避免這種混亂,那么自然就要根據(jù)地域,比如南直、山東、遼東乃至兩浙、閩地等等,根據(jù)各地所產(chǎn)貨物產(chǎn)量規(guī)模,以及港口吞吐能力,要因地制宜,當(dāng)然更重要的還是自身從事這一行的經(jīng)驗(yàn)、實(shí)力規(guī)模以及對外渠道等諸多要素結(jié)合在一起,也包括其在當(dāng)?shù)氐纳庑抛u(yù),由地方官府先行做一個基本預(yù)判,然后再由……”
“另外,從事特許行業(yè),也需要細(xì)化分類,著眼長遠(yuǎn),對朝廷有益的,能夠幫助朝廷開拓路線和渠道的,甚至在情報收集上可以幫助行人司和兵部職方司提供支持的,也有一些優(yōu)惠支持,……”
還沒等聽到實(shí)質(zhì)性的東西,戴姓內(nèi)侍就已經(jīng)被忽悠暈乎了。
這特么也太能說了,但是的確人家說的好像也忒專業(yè)了,而且頭頭是道,自己仔細(xì)聽了一聽,好像還真的是那么回事。
這的確需要什么分類指導(dǎo),按需分配,因地制宜,靈活調(diào)整,立足現(xiàn)實(shí),著眼長遠(yuǎn),……
麻蛋,這特么也太高大上了,每一個詞兒自己好像都能懂意思,但是怎么混在這話里邊,自己就有些不太明白究竟是什么意思了呢?
&n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nbsp; 戴姓內(nèi)侍走的時候眼睛都有些迷蒙了,嘴里念念有詞兒,大概是給他灌輸太多內(nèi)容,深怕記不住,出門的時候險些被門檻絆了個筋斗。
目送戴姓內(nèi)侍離開,馮紫英這才從內(nèi)心冷笑一聲。
這廝不知道是誰給支來的,但給他的感覺,應(yīng)該不會是太上皇和太妃。
如果太上皇和太妃想要介入,根本無需找這樣一個角色來和自己說話,有太多路徑可以遞話。
現(xiàn)在也還沒人說敢無視太上皇和太妃,便是皇帝都要點(diǎn)頭。
他也懶得多猜。
無外乎就是與太上皇和太妃有著某些利益勾連的角色。
可能是皇商,也可能是海商,或者是江南那些豪門巨賈,總而言之和開海貿(mào)易有瓜葛的都有可能。
他們讓這個戴姓內(nèi)侍出面,無外乎就是覺得朝廷似乎要忽略他們的利益,先前還打算死挺著觀察形勢,但現(xiàn)在看來朝廷是真的打算繞開他們,所以坐不住了。
他懶得和這個被那些人推出來打聽消息的家伙多說,但也得要保持禮節(jié)上的尊重,這等角色,成事不行,但壞事卻有余,沒有必要交惡。
所以這一通話帶回去,讓他們明白,想?yún)⑴c,可以,按照自己的規(guī)矩來,明白就趕緊準(zhǔn)備,不明白就等著被淘汰,不缺這些人。
不過還是有一點(diǎn)讓馮紫英有些警惕,既然這幫人已經(jīng)把關(guān)系支到了大明宮內(nèi)侍身上,那么難免不會再花些心思就要把關(guān)系用到太上皇和太妃身上來,利益至上,沒有人能免俗,有錢能使鬼推磨,遑論人?
而且這位太上皇在位的時候六下江南,驕奢淫靡,恐怕在江南也許了不少諾,承下了許多人情,這個時候難免就會有人要找上門去了。
不過只要是按照定例律制來,聽招呼,守規(guī)矩,自己也不是不可以給他們這個機(jī)會。
而且對于這等人,更屬于日后可以拿捏聽話的角色,隨著太上皇勢力日漸消退,這幫人只會越來越聽話,這符合自己的利益。
帶著些許思緒,馮紫英這才回到內(nèi)院。
內(nèi)院里卻是一片喜氣洋洋。
這讓馮紫英也很驚訝。
“怎么了?”馮紫英有些好奇地問云裳。
“今兒個是玉釧兒生日,爺忘了么?”云裳噘著小嘴不高興地道,“就知道爺不會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前兩日就和爺說了,也還說要為玉釧兒準(zhǔn)備一份禮物呢,這么快就忘了。”
鵝黃的對襟褙子罩在翠綠的棉裙外,云裳修長的粉頸瑩潔如玉,小巧精致的耳朵宛如玉玲瓏,在正午的陽光下竟然有幾分透明。
帶著幾分鮮潤櫻紅氣息的臉頰在馮紫英面前格外生動,苗條但不失青春活力的身材充滿了一種健康的韻律感,雙峰競秀,扭著汗巾子不悅的模樣更讓馮紫英怦然心動。
一只手順手拉過云裳的腰肢,在云裳驚訝惶然中攬入懷中,看著那微微張開的粉紅櫻唇,頭深深壓了下去,另一只手卻毫不客氣地探入了褙子里,……
一直到一個驚訝的聲音從門外響起,“啊,奴婢沒看見,什么都沒看見,……”
云裳這才從從迷醉中驚醒過來,猛然如掙脫猛虎利爪的小鹿,倏地跳到了一邊兒,拉住就要往外逃竄的玉釧兒,臉漲得血紅,恨聲道:“還不是因?yàn)槟悖俊?br/>
一身丹紅綾襖,外罩石青色掐牙背心,珠圓玉潤的臉盤子倒是和其姐有些相似,笑起來特別好看的月牙眼此時更是蕩漾著笑意。
玉釧兒也只是假作驚慌,被云裳拉住之后也就不再掙扎,笑著拍手道:“怎么卻又賴在我身上了?分明是姐姐想念爺了,才迫不及待……”
云裳大羞,伸手就要去撕玉釧兒的嘴,自己來為這小蹄子打抱不平,沒想到卻是自陷其中,險些就丟丑了。
“爺,瞧瞧這小蹄子,剛滿十四歲就這般,再等兩年還不知道要怎么翻天呢?奴婢就說,這丫頭怎么一點(diǎn)兒不像金釧兒姐姐?”
云裳最終還是逮住了玉釧兒的豐潤光潔的臉頰,想要使勁兒捏一把,又有些下不了手,看得馮紫英好笑。
“云裳,既然你恨得咬牙切齒又下不了手,那不如爺來幫你一把,拉過來,讓爺替你出氣!”
“那敢情好!”云裳大喜,拉著玉釧兒就往馮紫英這邊走。
先前還在那里得意洋洋的玉釧兒一下子就慌了,死命掙扎起來,“云裳姐姐,我錯了,以后再不敢了,……”
雖說都是馮紫英的貼身丫鬟,但是玉釧兒知道自己和其他幾個姐姐還是有些不一樣的。
其他幾個姐姐都滿了十六了,而且香菱姐姐和金釧兒都已經(jīng)侍過寢了,云裳姐姐年齡也早就夠了。
府里邊也有一個大家心知肚明的規(guī)矩,必須要年滿十六才破身子,這也是爺定下來的,據(jù)說也是為大家身體好。
雖說在外邊十四歲結(jié)婚生子的都不少,但是爺卻是嚴(yán)格遵循這是個規(guī)矩,香菱姐姐也是滿了十六才侍寢,而金釧兒更是都滿了十七歲才被爺梳攏了。
自己才十四,所以玉釧兒雖然也羨慕過姐姐和香菱姐姐,但是她也知道也早就說過,要么就別進(jìn)他屋里,進(jìn)了他屋里就是他的人,就別想出門了,這話讓幾位姐姐都是既興奮羞澀又倍感欣慰滿足。
玉釧兒也不例外。
太太屋里幾個都是做夢都想入爺房里的,但是爺就是不答應(yīng),這讓明嬛明珠她們幾個對自己幾個人都是羨慕嫉妒恨,可是又無可奈何。
爺不喜歡,只喜歡自己身邊的人,奈何?
誰都知道馮家現(xiàn)在興旺發(fā)達(dá),老爺現(xiàn)在是邊關(guān)總兵,大爺現(xiàn)在是翰林院六品修撰,倍受皇上和朝廷恩寵,而且現(xiàn)在已經(jīng)兼祧大房,若是能一直跟在爺身邊,承蒙雨露恩澤,只要身子沒問題,能有幸生下一男半女,日后也就能抬妾了。
這也是幾個丫鬟們最大的奢望和最美好的向往。
她才十四,還有兩年。
所以她雖然也隔三日就要和姐姐們一樣值夜,但是卻很知禮的只負(fù)責(zé)爺?shù)南词┲儆腥雰?nèi)室,就怕是爺或者自己把持不住,壞了規(guī)矩。
今兒個云裳這戲謔的話語里一下子就讓她著慌了起來,千萬莫要讓爺動了心思,那府里太太們知道了肯定就要怪罪了。
只是她卻掙扎不過云裳,或許內(nèi)心也是半推半就,就被云裳拉到了馮紫英身邊。
馮紫英起身,挑起玉釧兒羞澀嫣紅的姣靨,看了看,點(diǎn)點(diǎn)頭,又拉起玉釧兒的胳膊,把袖子捋上去,一支粉妝玉琢的藕臂露在陽光下,格外耀眼奪目。
馮紫英這才順手從背后書架上取下一個匣子,掀開蓋子。
匣子里里邊有幾格,都有繡巾包裹著。
幾個丫鬟們都是很懂事,雖然要打掃內(nèi)書房,但是馮紫英沒說讓看讓打開的,她們也從不觸碰,今日才是看到馮紫英第一次打開。
馮紫英取出一個,打開繡巾,一串晶瑩亮澤的七色玉釧展現(xiàn)在眼前。
馮紫英也不多言,拿起玉釧便套在了玉釧兒胳膊上,上下打量了一下,滿意地點(diǎn)點(diǎn)頭,這才放下,“嗯,挺般配,是爺在蘇州買的,就覺得和玉釧兒這個名字挺相配,……”
那掛在玉釧兒胳膊上的玉釧像突然變成了烙鐵,灼燙得玉釧兒慌不跌地縮回手,就要抹下來,“爺,使不得,使不得!這太貴重了!”
“貴重不貴重,在于心而不在于物,爺過生你們送的禮物,都是親手所作,爺更高興,因?yàn)槟谴硪环嫘膶?shí)意,只是爺手拙,只能選些自己覺得滿意的東西了。”
馮紫英擺擺手,溫和的笑容如同一支楔子撬開了玉釧兒的心防,同樣也讓云裳心醉。
“爺送出手的東西,可從沒有收回來的規(guī)矩,玉釧兒你喜歡就好。”馮紫英笑著道:“剛才你云裳姐姐還在抱怨說爺貴人多忘事,忘了你的生日,所以爺才給她一個小小的懲戒,嗯,等玉釧兒滿了十六歲,到時候爺也要給你一個懲戒,……”
這話就意味深長了,云裳和玉釧兒都是臉紅如霞。
若是往常,起碼云裳是肯定要啐一口以示羞惱,但是今日云裳竟然生不出這般心思,甚至還有些許期盼了。
云裳和玉釧兒出去不一會兒,金釧兒就急急忙忙進(jìn)來了。
見馮紫英正在看書,金釧兒也是捏著汗巾子欲言又止。
“想說什么?”馮紫英放下書,示意對方過來。
金釧兒咬著嘴唇蹩著身子過來,有過了床笫之歡,馮紫英就不會那么自我約束了,一把攬過對方豐潤的腰肢,讓金釧兒坐在自己腿上,手卻牽在了對方皓腕上。
“爺,太貴重了,不合適,奴婢怕玉釧兒……”
“怕什么?怕玉釧兒恃寵而驕?還是得意忘形?”馮紫英笑了笑,“爺這雙眼睛還是能看人的,玉釧兒雖然比起起來活潑了一些,但是卻不是那種不知分寸的,你性子內(nèi)熱外冷,玉釧兒活潑親和,香菱敦厚,云裳細(xì)膩,但都不是那種爺不喜歡的性子,所以你也不必?fù)?dān)心,當(dāng)然作為你妹妹,你也多管束照顧就是了,畢竟她還是小了點(diǎn)兒,性子還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