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字卷 第一百一十六節(jié) 領(lǐng)袖,培養(yǎng)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齊永泰也被馮紫英機敏反應(yīng)弄得一怔,笑著點點頭:“皇上召見了為師,應(yīng)該是有這個意思吧。為師以前主要還是把精力放在其他朝務(wù)上,對軍務(wù)了解不多,不趕緊臨陣磨槍,日后豈不是要被人笑話?倒是你對軍務(wù)了解頗深,可要助為師一臂之力,替為師在這方面多提一些見解看法啊。”
馮紫英一陣心潮澎湃,這可是天大的機遇啊。
齊永泰以前的經(jīng)歷很豐富,擔(dān)任過兵科給事中,吏部員外郎和戶部侍郎以及學(xué)政等職務(wù),可以說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中除了工部刑部外,都有涉及,而且兵科給事中有屬于科道言官,某種意義上說也算都察院體系。
像刑部和工部都好說,畢竟一法通萬法通,但唯獨軍務(wù)這一塊就顯得要特殊一些了,若是有個閃失,或者在朝中政論開了黃腔,那就有損自身形象和威信了,所以齊永泰在這方面也很慎重。
這也意味著自己可以協(xié)助齊永泰在這方面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雖說內(nèi)閣群輔們對六部的影響力遠不及首輔和次輔那么大,但是畢竟也是內(nèi)閣群輔,多少也有一些話語權(quán)的,尤其是如果能獲得一些其他支持的情況下,也是能對朝中政務(wù)有所影響的。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擔(dān)任群輔往往是作為擔(dān)任首輔和次輔的必要臺階,齊永泰還兼任著吏部尚書,那么其在吏部的話語權(quán)將會更大,也意味著自己作為齊永泰的門生,也會越發(fā)變得炙手可熱。
“那學(xué)生就先在這里恭賀齊師了,祝愿齊師能在閣老位置上得心應(yīng)手,馬到功成。”
馮紫英這等恭賀話也是一套接一套的,便是齊永泰不喜這等諛詞,也還是被自己這位得意門生的吉言說得面帶微笑,頗為欣慰。
“行了,紫英你也知道為師不喜這等言語,嗯,你在翰林院里主辦的這份《內(nèi)參》頗得皇上和首輔大人的認可,此事還要繼續(xù)辦下去,辦得更好,我看子遜和方叔在這方面似乎頗有天賦,若是可以的話,不妨多給有度壓一壓擔(dān)子。”
齊永泰的話讓馮紫英也心中微動,不愧是吏部尚書,已經(jīng)開始著眼于自己可能要進翰林院擔(dān)任編修之后的布局了。
這《內(nèi)參》的優(yōu)勢就在于編撰者皆為沒有實質(zhì)性官職的庶吉士和進士,當(dāng)初自己也提出了主編和責(zé)編皆由庶吉士和進士來組成,就是考慮到?jīng)]有實質(zhì)性的職務(wù),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攻訐指責(zé),算是士林文人的獨立看法觀點。
若是按照常規(guī)性時間,本來不會有這些周折的,自己起碼也要兩年以上才能散館,但自己今次西征平叛立下大功,恐怕破格提前散館進入翰林院基本成定局,那么這個意外也使得《內(nèi)參》這邊也要做出調(diào)整了。
如果自己一旦進入翰林院擔(dān)任職務(wù),這個主編之責(zé)就必須要交卸。
齊永泰也應(yīng)該看出了許獬和自己并不是特別的密切,而且許獬是福建人,和葉向高、黃汝良這一幫福建鄉(xiāng)黨關(guān)系極為密切,而方有度才是自己的忠實擁躉,所以才會有此建議。
但二甲進士第一,方有度只是一個三甲同進士,在名聲方面方有度更是遠不及許獬,所以齊永泰也才建議自己要幫扶方有度迅速提升名氣和影響力,讓其做好接班自己崗位的準備。
好在這半年里自己離開之后,方有度也陸續(xù)在《內(nèi)參》中發(fā)表了多篇文章,其中以刑部職責(zé)范圍內(nèi)的為主,兼具了一些與都察院和吏部事務(wù)相關(guān)的文章,使得他的名聲也有很大提升,否則他是根本不足以和許獬競爭的。
“嗯,齊師,學(xué)生也有此意,方叔在這方面倒是頗有天賦,喬師也很欣賞方叔。”馮紫英抿嘴一笑,“前日里方叔來我家,我們籌劃本期《內(nèi)參》要重點在財賦這一塊上做一些文章,方叔也很感興趣。”
“嗯,為師也聽汝俊提起過方叔非常好學(xué),紫英,為師知道你眼界不俗,見識更廣,不妨多指點一下方叔,另外夢章和克繇以及非熊幾人你也多指導(dǎo)一下,我想他們雖然年齡比你略大,但是應(yīng)該看到了自身差距,不會對你的幫助有什么抵觸情緒的,我前些時日也和他們談過了,……”
齊永泰態(tài)度坦然,語氣平和,似乎對這一點早就有考慮。
馮紫英稍稍吃了一驚。
范景文、賀逢圣、王應(yīng)熊加上鄭崇儉和方有度,算得上是青檀書院當(dāng)年東園學(xué)子翹楚人物,而且他們也的確不負眾望春闈大比過關(guān),若論當(dāng)時的號召力,范景文和賀逢圣當(dāng)為首,甚至陳奇瑜都要比馮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要比馮紫英更大。
但是隨著春闈乃至殿試之后,各人的表現(xiàn)便逐漸拉開了距離,尤其是庶吉士館選之后,更是有了一個明顯的界限,東園學(xué)子中除了馮紫英一人館選成功成為庶吉士,其他人都名落孫山甚至就干脆沒有參加。
這期間除了方有度和鄭崇儉因為年齡和原來的關(guān)系就比較親善而一直保持著與馮紫英的密切關(guān)系外,像范景文和賀逢圣甚至王應(yīng)熊都相對要疏遠一些了。
這也在馮紫英的預(yù)料之中,畢竟人家也都是進士,都有自己的自尊,即便是共同參與編撰《內(nèi)參》,但都還是保持著一些距離。
但隨著馮紫英西征平叛歸來,所有人都應(yīng)該意識到了,馮紫英的脫穎而出不可避免了,如果這個時候還不承認人家在整個青檀書院永隆五年春闈這一科中一騎絕塵的地位,就顯得有些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了。
同年同學(xué)這個特定的關(guān)系決定了他們?nèi)蘸笤诖笾艹⒅许毜靡酃矟@也是為什么齊永泰要專門提醒馮紫英,同時也要和其他人談話的原因。
抱團,或者說結(jié)黨,這個不太好聽的詞語,卻是這個時代朝廷廟堂中最常見也最普遍的情形。
“齊師,您的意思是……”
“不妨找個合適時候聚一聚吧。”齊永泰顯得很淡然,“你進了翰林院,表面會更清閑,但是如果你想要做一番事業(yè),那么就不能浪費任何時間,幫助這些同學(xué)們一把,也是應(yīng)有之意。”
“弟子明白了。”馮紫英終于明白這位師尊是要放手培養(yǎng)自己在永隆五年這一科中的領(lǐng)袖地位了。
“另外,你和楊嗣昌與侯恂關(guān)系不錯,做得很好。”齊永泰繼續(xù)道:“做人要有坦蕩寬闊的胸襟,更要有堅定的心志意念,志同道合者更不應(yīng)拘泥于同學(xué)同年同鄉(xiāng),在為師看來,若是同志,甚至勝過其他!”
……
這是齊永泰首次以正式的態(tài)度對馮紫英在這方面的教誨,也是對馮紫英前期表現(xiàn)的一種認可。
和喬應(yīng)甲相比,齊永泰的態(tài)度顯然更為慎重和嚴肅,這也讓馮紫英都能感受到幾分壓力。
相比之下馮紫英其實更喜歡和適應(yīng)喬應(yīng)甲與官應(yīng)震的風(fēng)格,但他也同樣很清楚,齊永泰的這種風(fēng)格更容易受到士林的尊重。
“齊師,三日后弟子會把關(guān)于遼東與山東登萊開海組建水師艦隊并溝通朝鮮的幾篇文章整理出來,嗯,《內(nèi)參》上可能會從軍務(wù)和賦稅角度來刊載兩篇,另外幾篇齊師您可以看一看,參考一下,……”
從齊永泰書房離開時,齊永泰很難得的把馮紫英送到了書房門口。
“紫英,成家立業(yè),汝俊既然為你作伐,沈氏亦為蘇州名門,沈氏女大家閨秀,堪為汝婦,原本為師也有意替你作伐,但既然汝俊已經(jīng)搶先了,為師就不再多干預(yù)了,嗯,為師之道你可能會因為你伯父緣故而獲朝廷允許襲爵兼祧,不過令尊大概也有一些考慮吧?”
馮紫英大汗,這也是他的托詞,只得含糊道:“父親的確有一些安排,但是尚未敲定,……”
“嗯,盡早成親,令尊令堂也應(yīng)該期盼已久了,此事不宜久拖了。”齊永泰也沒有多想,點點頭。
馮紫英回到家中時也還在考慮此事,回來這么些天,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開海——舉債這項事務(wù)上,沒心思考慮其他,但是看來齊師和喬師都不太放心自己,嗯,或許是該有一個結(jié)果了。
問題是一個結(jié)果好像還不夠啊,自己現(xiàn)在起碼也應(yīng)該有兩個結(jié)果了才對。
懷著心事踏入自家小院,迎頭碰上了正著急的云裳,“怎么了?”
“太太都問了幾次爺怎么還沒回來,可能有事情要和爺商量。”云裳忙不迭地道,“也趕緊過去吧。”
馮紫英到了母親房中,看到只有母親一個人,姨娘不在。
“你姨娘在收拾東西,準備要回大同一趟,你二叔爺突然病重,她要回去看看。”段氏手一指,“鏗哥兒,坐下。”
馮紫英規(guī)規(guī)矩矩坐下。
“天有不測風(fēng)云,你二叔爺本來身體一指很好,沒想到……”段氏似乎有些感慨,“所以鏗哥兒,你的事情也要抓緊了,明日你便拿著你父親的信去喬公那里,請他替你向沈家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