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字卷 第一百二十九節(jié) 穩(wěn)了(第一更求月票!)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八月初九,天氣晴好。
馮紫英沉靜自若的站在貢院門前,心中的激動慢慢平復(fù)下來。
終究還是到了這一日,一切都需要今后幾日的表現(xiàn)才能見出真綱。
一列列考生屏氣靜聲,等待著檢搜后入場。
非北直隸的考生都早已經(jīng)回了鄉(xiāng)。
像傅宗龍、王應(yīng)熊等人甚至在京師大雨之前就已經(jīng)啟程返回原籍了,沒辦法,路程太遠,路上都需要一個多月時間,他們必須要提前返鄉(xiāng)。
如果他們能在鄉(xiāng)試中一躍而過,那么他們就要盡快回到青檀書院,進入西園讀書。
如果鄉(xiāng)試未過,就要看他們自己,原則上他們?nèi)匀豢梢曰氐角嗵磿褐欣^續(xù)苦讀三年,爭取下科考過。
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學子可能處于家庭、生計以及其他一些個人原因而不再繼續(xù)讀書,這樣的情形也不少。
像方有度,他要回南直隸參加鄉(xiāng)試,按照他原來的設(shè)想,如果鄉(xiāng)試未過的話,他也許就沒有機會再讀書了。
但是在青檀書院中他參加了多次書院活動,名聲頗佳,山長、掌院都已經(jīng)勉勵他哪怕鄉(xiāng)試未過也當重回書院再讀三年,這也讓方有度十分感激。
許其勛也回南直隸去參加鄉(xiāng)試去了,他和方有度一起出發(fā)的。
宋師襄回了陜西,陳奇瑜與鄭崇儉、孫傳庭他們一幫山西的也是比宋師襄晚了兩天才走。
整個青檀書院,西園的那邊未動,東園這邊,在八月之前,走得就只剩下十來個人了,這些都是北直隸這邊各州府的,都要到順天府貢院參加鄉(xiāng)試。
而真正和馮紫英相熟的就只有范景文一個人,他是河間府的。
范景文背負雙手站在馮紫英一旁,“紫英,緊張么?”
“夢章兄,我可沒法和你比,能不緊張么?苦讀八年,為的就是這一遭,這要折戟沉沙,回去這顏面往哪里擱?”馮紫英自我解嘲的笑了笑,“家里人要來送,都被我堅決拒絕了,就是怕背負這太大的壓力,影響我考試了。”
范景文的確不太緊張,上科他是因為喪母丁憂,不能考,所以參加秋闈,否則他早就過了。
這一科秋闈對他沒太大壓力,無論是經(jīng)義還是時政策論,對他來說,都應(yīng)該是有相當把握的。
當然,這秋闈春闈偶然性太大,縱然你是成竹在胸,還是有很多人經(jīng)常意外落榜,這種情況屢見不鮮,所以范景文也不敢說他就篤定能過。
他今年都十九了,在甲舍里年齡也不算小,他的經(jīng)義根底很深,所以對秋闈把握比較大,但是在時政策論上他自認為比起馮紫英來要遜色不少,所以他更擔心的是春闈。
秋闈重經(jīng)義,春闈看策論。
這是元熙三十五年之后大周科考制度日益轉(zhuǎn)變過后的一個明顯趨勢,而且即便是在秋闈中,時政策論的分量也大大增加了,只不過不可能像春闈那樣基本上是經(jīng)義沒什么太大問題,就要拼時政策論的見解了。
“紫英,你的經(jīng)義的確略差,不過你要知道這里是順天府鄉(xiāng)試,我相信你的問題不大,不過要想拿個好名次,恐怕就有難度了。”范景文笑了笑。
“夢章兄是說順天府的鄉(xiāng)試名額最寬松么?”馮紫英笑了起來。
這就是順天府的優(yōu)勢所在,由于國子監(jiān)在京師,原本北直隸這一片鄉(xiāng)試名額不過一百二十個,但是元熙三十五年后,國子監(jiān)的單獨三十個名額并入北直隸,這一下子就讓北直隸這邊的鄉(xiāng)試寬松了許多。
雖然名義上各地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也是可以參加北直隸鄉(xiāng)試,但卻需要嚴格的考勤點名作為參考北直隸鄉(xiāng)試的先決條件。
很多貢生想到為了參考北直隸來占這點兒小便宜,還得要在國子監(jiān)里耽誤幾年,所以基本上沒有人愿意來占這個“小便宜”。
這也就相當于把三十個名額增加給了北直隸,加上永隆元年秋闈增加的五個名額,北直隸的鄉(xiāng)試中式名額增加到了一百五十五人,和學風興盛南直隸相比,也只差五個,所以說這邊的考中壓力要小得多。
“不僅僅如此。”范景文微微一笑,搖了搖頭:“這里是順天府,天子腳下,皇城根兒,而總裁均由禮部直接派遣,那么在選題上,愚兄估計肯定會更傾向于時政較為適合你發(fā)揮的,愚兄覺得你可以揚長避短,來填補你在經(jīng)義上的短板。”
“哦?”馮紫英心中一動,他沒想到在順天府參考居然還對自己有這種優(yōu)勢。
“其他各省可就未必了,嗯,這也是愚兄的直覺吧。”范景文微微一笑。
順天府貢院乃是全國最大的貢院之一,這里不僅僅要承擔每科北直隸秋闈大比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秋闈大比,同時明年全國春闈大比亦是在這里舉行。
論條件,這里的環(huán)境卻難以和南直隸那邊的貢院相比,但是神圣程度卻早就把南直隸那邊甩在了身后。
4500余人,這是今科北直隸秋闈參試人數(shù),而只有155個名額,那么自然就能算出自己中式幾率有多大。
當然對于青檀書院的學子們來說,他們的底氣更足,無論是在經(jīng)義根基還是時政策論上,他們都要遠勝于其他尋常府學和私家書院。
整個青檀書院在北直隸參加此輪秋闈的學子共計19人,包括了范景文和馮紫英。
與前明的八股取士制度相比,大周經(jīng)歷了這九十年的逐漸變革,尤其是元熙三十二年之后的變革,無論是秋闈還是春闈都已經(jīng)發(fā)生了比較大的變化,首先從三輪變成了兩輪,經(jīng)義被壓縮到了第一輪,而且規(guī)制雖然也有嚴格要求,但是不再像之前那樣嚴格苛刻,而時政策論的重要性逐漸上升。
這也是馮紫英最大的底氣,否則他真的沒信心和這些自小就開始苦讀四書五經(jīng)的同學們對決。
當?shù)谝惠喌慕?jīng)義考試結(jié)束,馮紫英心里是有些發(fā)苦的。
雖然意識到這是自己的短板,自己也覺得自己發(fā)揮得還不錯,但是下來和其他同學一對比,尤其是和范景文一探討,他就意識到自己在這個方面差距還有多大。
范景文倒不是很在意,馮紫英經(jīng)義淺薄這是大家都知曉的,實事求是地說,周朝宗這一年多時間幫他的針對性補習已經(jīng)讓他提升了一大截,當然你要和青檀書院其他學子比經(jīng)義,肯定還有差距,但是你和其他書院府學的學子比,就未必遜色多少了。
所以當?shù)诙喌臅r政策論考題出來的時候,范景文一看,心中便忍不住暗嘆,這是在送馮紫英過試啊。
考題很簡單,“淺論北地災(zāi)后官府應(yīng)對事宜”。
這特么和公然作弊有何區(qū)別?
雖然馮紫英他們送上去的是一紙《防疫備要》,但是參與者都清楚這其實涵蓋了水災(zāi)之后的諸多防范事宜,而且更為關(guān)鍵的是這些學生們都參與了整個救災(zāi)過程,不僅僅是青檀書院,崇正書院、通惠書院以及疊翠書院也都參與了,但你要下筆的話更需要從立意、策劃并結(jié)合實際操作來撰寫,這才是一本真正的好文,可這恰恰是之前自己一幫人所做過的。
可以說這道題出出來,四大書院都沒有怨言,畢竟京師城上一個月才遭遇了這場大災(zāi),而大家都參與了,唯獨就是國子監(jiān)一幫人恐怕是吃虧最大的,但本身他們就沒有什么存在感,所以自然也就被忽略了。
********
榆林鎮(zhèn)。
馮唐站在城墻頭上已經(jīng)一個時辰了。
一動不動。
他知道今日便是秋闈大比之日,自家兒子從六歲開始讀書,到現(xiàn)在,整整八年,尤其是這兩年到青檀書院去之后的變化更是有目共睹的。
但歸根結(jié)底,無論多大的變化,還是要體現(xiàn)在這秋闈能不能過上來。
這同樣關(guān)系到馮家的未來,自己在這里沐風櫛雨兩年似乎這一刻都顯得無足輕重起來,只要鏗哥兒能考過秋闈,那便一切都值得了。
城墻下一名士卒迅速沿著甕城而入,然后從側(cè)面上墻疾步而來。
“報!”
“講。”
“永興堡徐守備狩獵遭遇韃靼人突襲,目前下落不明。”
“哦?這廝!”馮唐眼中掠過一抹笑意,但臉上卻是怒氣溢面,“命令尤參將統(tǒng)籌新安邊堡鎮(zhèn)軍出擊,務(wù)求穩(wěn)妥,不得中了敵軍誘敵之計。”
“喏!”
“令,永興堡駐軍不得輕舉妄動,一切須得由尤參將趕到之后,方可行動。”
“喏。”
“另,讓人龍整備隊伍,準備出擊。”
“喏!”
看著下墻而去的傳令士卒,馮唐嘴角浮起一抹陰狠的笑容,尤世功還真是能忍,拖了這么久。
這顆毒瘤早就該除掉了。
什么遭遇韃靼人襲擊,也不知道尤世功用何等手段將徐建仲誘出永興堡,還能一舉撲殺。
這等手段倒是值得浮一大白,自己總算沒選錯人。
想到這里,馮唐越發(fā)覺得自家兒子是自己的福星了,若非遇上這尤氏三兄弟,自己固然也能在榆林鎮(zhèn)站住腳跟,但是卻不會有如此快捷高效。
解決了徐建仲這顆背后不穩(wěn)棋子,整個榆林鎮(zhèn)基本上就在自己掌控之中了,有些計劃就可以推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