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字卷 第一百二十六節(jié) 蓄勢,養(yǎng)望(為王三分盟主加更!)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深一腳淺一腳的踩著爛泥里,望著暗沉沉的天際線,馮紫英覺得自己可能真的有點兒吃不消了。
這裝逼一時爽,但后續(xù)的活兒真不是人干的啊。
斷斷續(xù)續(xù)七八日的大雨,終于在最后時刻爆發(fā)出來了。
從西北邊的河槽西坊到鳴玉坊再到積慶坊的紅羅廠那一片兒,全部都被淹了個遍,南邊的情況更慘,從阜財坊到大時雍坊再到南熏坊南邊一直到明時坊東南角的盔甲廠,斷斷續(xù)續(xù)的被淹了十多條街巷,所到之處幾乎垮塌了一個遍。
青檀書院送上去的建議書起初并沒有在朝廷里引起足夠重視,哪怕齊永泰和喬應(yīng)甲都為之吶喊助威。
但是這畢竟不是他們管轄范圍,喬應(yīng)甲倒是給巡城御史公署打了招呼,要求他們加強對五城范圍內(nèi)被侵占堵塞的河渠進行檢查,但是這個時候顯然不是檢查發(fā)現(xiàn)的問題了,而是要馬上采取措施的時候了。
但青檀書院卻沒有因此而停步,他們自發(fā)組織起來進城,開始對情況最糟糕的西城和南城進行調(diào)查摸底,這甚至引起了五城兵馬司和巡捕營的極大不滿,而工部那邊也是冷言冷語不斷,不過在喬應(yīng)甲的壓制下,這樁事情總算是給坐了起來。
從第五日下雨開始,整個西城和南城的溝渠便開始溢滿,整個京師城的排水系統(tǒng)開始崩潰,本來就已經(jīng)浸泡多日的后果也開始顯現(xiàn)出來。
七月初三夜,一夜狂風(fēng)驟雨,西城河槽西坊九條街巷、鳴玉坊三條街巷和中城積慶坊的四條街巷出現(xiàn)了大面積的房屋垮塌,共計垮塌房屋912間,涉及戶數(shù)三百余戶,死亡人數(shù)超過兩百人。
與此同時東城的明時坊也垮掉了兩條街,中城的大時雍坊、南熏坊斷續(xù)倒塌房屋兩千余間,但這兩條街幾乎是整條街淹沒之后垮掉,造成了三千多人無家可歸,一百六十余人或被房屋垮塌致死,或在黑夜中被水淹死。
相比之下,帶上了崇正書院弟子一起開展行動的青檀書院學(xué)子們,在鳴玉坊、大時雍坊、南熏坊都通過努力,共臨時搬遷出三千余戶最危險的民眾,而這三千余戶民眾中相當(dāng)一部的房屋都在這一夜中倒塌了,但他們卻無一在這場劫難中喪生。
這個時候朝廷才開始如夢初醒的迅速動作起來,五城兵馬司、巡捕營、順天府乃至工部虞衡司都迅速動作起來,甚至連京營中的五軍營也出動了部分兵士開始協(xié)助各坊救災(zāi)。
但這種毫無頭緒和各管一塊的混亂體制直接導(dǎo)致了救助效果極差,相比之下青檀書院、崇正書院乃至跟進的通惠書院弟子們組成了救援疏導(dǎo)隊伍卻在統(tǒng)一制作的救援計劃和救助手冊指導(dǎo)下,有條不紊的開展起了救援工作。
從開始的各方攻訐和反對,到中期的冷眼旁觀,再到后期逐漸配合參與進來,坊甲乃至宛平和大興兩縣一直遮遮掩掩的順天府加入進來,使得整個救援和疏導(dǎo)工作終于開始步入了正規(guī)。
大雨卻沒有因為朝廷動起來就停息。
七月初五夜又是一夜大雨加狂風(fēng),直接使得整個南城包括大時雍坊在內(nèi)都又陷入了一片汪洋,當(dāng)夜水漲至四尺高,垮塌房屋多達二千余間,死亡人數(shù)超過一百八十余人,東城那邊情況也不佳,單單是崇教坊就垮塌房屋六百余間,死亡人數(shù)四十余人。
這連續(xù)的狂風(fēng)驟雨使得整個京師城都陷入了一片汪洋,而在前期聯(lián)系借用了大量寺觀并作了一些準(zhǔn)備的工作效果就顯現(xiàn)出來了,京師城內(nèi)超過五萬人無家可歸,若是在往日只怕又會成為一場災(zāi)難,但是現(xiàn)在卻大部分能安置下來,這等情形連巡城御史和龍禁尉那邊都是贊不絕口。
“紫英,這里!”
聽見黑魆魆的那邊有人在喊,馮紫英也疲倦的揮了揮手,對旁邊一樣已經(jīng)是精疲力竭的方有度道:“方叔,還撐得住么?那邊大章兄在喊了。”
“沒問題,熬過這一陣就好了。”方有度臉色煞白,全身濕透了的麻布衣沾在身上,凍得他瑟瑟發(fā)抖。
雖然是夏季,但這晚上浸潤在水中一夜,那滋味真是不好受,身子骨差點兒的,鐵定就是一場大病等著。
“一衷兄,你呢?”馮紫英轉(zhuǎn)向旁邊另外一人。
宋師襄咬了咬牙,“方叔都能撐得住,愚兄自然沒問題,有什么事情,紫英你盡管安排!”
“那行,方叔還得跟著我跑一圈,這邊積慶坊幾處污水池全部倒灌了出來,你得帶著這幫巡捕營的人過去,禁止這附近的百姓在這一帶的井里取水,雖然這一帶水退了一些,但是這井水絕對不能用了,讓他們相辦法去臨近的甲坊未被水淹過的井里去取水,否則恐怕是又是一場災(zāi)難,……”
看著這周圍蹲在街邊和房屋頂上臉色沉重而麻木的臉,馮紫英心中也是慘然。
很多人在這一場狂風(fēng)暴雨中失去了親人,更多的人失去了自己的老屋和財產(chǎn),他們甚至不知道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不知道下一步該住哪里,怎么活下去,這賑濟工作恐怕還得要馬上展開起來,這一點他需要馬上向山長和掌院報告。
這個時代面對老天的肆虐,真的是沒有太多辦法。
本身對城市建設(shè)的缺乏科學(xué)規(guī)劃和合理布局,再加上低下的管理和應(yīng)急動員能力,使得偌大一個京師城基本上是處于一個無序擴張的狀態(tài)下。
而稍微有點兒風(fēng)吹草動,疫病便尾隨而來,缺乏對疾病最基本的預(yù)防意識和措施,動輒死上數(shù)千人上萬人都很正常。
“好,紫英,還有什么要叮囑的?”宋師襄已經(jīng)對馮紫英敬佩得五體投地了。
當(dāng)那份建議書遞送進朝廷引起不小爭議時,馮紫英的形象便再度引人矚目起來。
這一年多里馮紫英都盡量在書院里保持低調(diào)了。
學(xué)生們都是健忘的,尤其是看到馮紫英一樣和自己在教室里苦讀經(jīng)義,一樣抓耳撓腮答不出卷子,一樣為月考季考成績不佳愁眉不展,原本籠罩在他頭上的光環(huán)似乎又在慢慢消退了。
但現(xiàn)在,一篇文章又能立即讓朝廷為之側(cè)目,同時提出的身體力行踐行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這一作為青檀學(xué)子座右銘的理念,也讓大家真正認(rèn)識到這一位不是玩嘴炮的,而是要扎扎實實做實事的。
“嗯,記住,不管哪里的水,都必須要燒滾沸之后才能喝,盡可能別喝生水,實在沒有辦法的,也必須要喝未經(jīng)淹沒浸泡的井里取的水,其他水一概不能喝。”
這也是最低要求了,這京師城里屎尿遍地,根本就沒有什么公共廁所,隨便哪個墻邊巷里都是便溺的最佳去處,甚至一些個大家閨秀小家碧玉們,真的遇到這種情形,憋急了也一樣只有如此解決,這就是京師城的現(xiàn)狀。
平素倒也無所謂,也就是臟點兒臭點兒難看點兒,可一旦遭遇這種洪水漫灌,那就是一場災(zāi)難了。
幾乎所有的水源都不可避免會被污染,而對此并無多少意識的老百姓也別無選擇,一樣會選擇他們覺得很干凈的水源飲水,而這個年代開水的概念在普通人家并無普及,那么稍有不慎便是一場瘟疫流行。
“紫英,這恐怕很難做到吧?”宋師襄也有些為難,這道題可不好做。
“一衷,盡力而為吧。”馮紫英也只能如此,有些地方并不具備燒滾沸開水的條件,你就是這么要求,也是徒勞。
看著宋師襄帶著一隊巡捕營的人和坊甲的甲首們走了,馮紫英繼續(xù)前行。
殿內(nèi)窸窸窣窣的聲音讓人很不適應(yīng),永隆帝沒有掩飾自己的焦灼之色,鷹隼般的目光在殿下群臣身上不斷的逡巡。
“沈卿,這雨還要下多久?”
“回陛下,欽天監(jiān)那邊尚無定論,但根據(jù)京師城中老人亦云此等情形也是數(shù)十年未遇,唯有元熙五年大雨滂沱,方能相比。”沈一貫出列,平靜的奏道:“根據(jù)城中老人所言,估計應(yīng)該在三五日內(nèi)雨便會停。”
“三五日?”永隆帝內(nèi)心的憤怒幾乎不可遏制,看著眼前這個雞皮鶴發(fā)的老狐貍,真想一腳把他踹下去,但是他知道現(xiàn)在還不能。
這老狗在,這等禍?zhǔn)虏拍茏屗敻祝K歸有一天會讓這幫在自己面前做出一副眼觀鼻鼻觀心泰山壓頂不變色的家伙都通通在自己面前消失!
“三五日,這京師城還在么?這城中百姓還能剩多少?”永隆帝話語里的譏諷之色已經(jīng)壓抑不住了,不過這本來就是永隆帝的性子,這兩年多時間里,多多少少大家也都適應(yīng)了,習(xí)慣就好。
“回陛下,雨勢漸小,雖然未停,但是預(yù)計不會再漲太多,而且五軍營和巡捕營也已經(jīng)在九門上疏浚了河道,預(yù)計明后日水勢就會漸漸消去。”出列的是內(nèi)閣次輔方從哲。
永隆帝面色稍緩,對于這個次輔,永隆帝還是比較滿意的,但這個次輔性格有些軟,這又是永隆帝感到既認(rèn)可但又有些擔(dān)心的。
當(dāng)下朝政尚不穩(wěn),永隆帝知道自己還不可能做到自己父皇以前那樣隨心所欲的駕馭朝政,這就需要一個更強勢一些的首輔,沈一貫應(yīng)該走人了,但誰來接替他呢?
“嗯,疏浚河道,清理溝渠,這個方略七日前便已經(jīng)送到了諸公案頭,可是朕卻是看這幾日里無人問津,一直到前日才開始動起來,巡捕營,五城兵馬司,還有京營數(shù)萬人,各等官員數(shù)百人竟然不及一幫書院學(xué)子,朕不知道在座諸公有無臉紅害臊?”
永隆帝一旦真正生氣,便是這種陰惻惻的腔調(diào),這意味著這位已經(jīng)御極三年的新皇已經(jīng)有些不耐煩,甚至真的惱怒了。
先前那種譏諷只是先兆,現(xiàn)在則是進入了真正的風(fēng)暴階段,下一步也許就真的要有人烏紗帽落地了。
整個大殿里一片寂靜,只有永隆帝的聲音在殿內(nèi)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