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字卷 斜陽草樹 第八十九節(jié) 加快布局
“大人,如果真的如徐大人所示范的那樣,那些瘠薄的崗地和山地都適合這土豆和番薯種植,那就真的太不可思議了。”跟隨著馮紫英離開,傅試興奮得直搓手。
他是負責屯田的通判,對于全府上下的土地情況了如指掌,順天府不缺地,準確的說,也不缺人,關(guān)鍵在于好地、肥地、熟地早就被人瓜分一空,剩下的都是些入不敷出的鹽堿地、崗地、山地,種子撒下去,勞累一季,弄不好連種子都收不回來。
幾乎每個州縣這類荒地都比比皆是,尤其是在靠西北的山區(qū)州縣,和靠河的一些縣份,都有著大量的崗地、山地、鹽堿地、河灘地,開墾和灌溉條件都很差,要不就是土地肥力瘠薄,所以無人問津。
但現(xiàn)在如果有了徐光啟所說的這幾類作物就不一樣了,土豆和番薯哪怕味道再不合口,但是它起碼能填飽肚皮,起碼能讓人活下去,就憑這一點,就能活人無數(shù)。
而且,傅試也嘗過那土豆和番薯以及玉米,仔細品味了一番。
土豆味道有些陌生,也說不出來什么滋味,那番薯蒸出來卻是恁地香甜,只是不那么經(jīng)餓,而且多吃幾頓只怕人就要發(fā)膩,至于玉米,的確口感粗糙了一些,但還是那句話,能活命,這些不足都不值一提。
“沒什么不可思議,這些都應(yīng)該是從海外傳入進來的東西,先前我也不太喜歡,但是它不以任何人的態(tài)度而改變,像浙江和福建這些山區(qū)中已經(jīng)有很大的種植面積了,這樣的情況下,沒有理由順天府這些州縣還在那里等什么?”馮紫英語氣提高了幾個調(diào)門兒,“現(xiàn)在順天府境內(nèi)還有幾萬流民混雜其中,如果天時不好,北直諸府和山東、山西、河南諸省的狀況不容樂觀,今年會相當艱難,這些地方的官府假如賑濟和管治不力,……”
馮紫英的話讓傅試吃了一驚,“大人,欽天監(jiān)那邊有定論了?今年北地又要大旱?”
一個”又“字便道出近十年里整個北地農(nóng)業(yè)收成因為天時帶來的巨大影響,可以說一直是起起伏伏,而且伏的時候居多,甚至是還沒有恢復(fù)到正常狀況,災(zāi)年便又來了。
“秋生,你是管屯田的,好好盤算一下,咱們就從元熙三十二年開始算吧,到今年,二十年間,以北直、山東、山西和河南這北地最精華四省直來做一個比較,然后再以北直來做一個統(tǒng)計,不知道你算過沒有,二十年間,幾乎每年,不,不是幾乎,是每年四省直中都起碼有三個省直再遭災(zāi),注意,我所說的遭災(zāi)不是那么一兩個縣的旱澇,起碼都是以一個府或者五個縣以上遭災(zāi),并且產(chǎn)生流民都在三萬人以上的災(zāi)情,……”
傅試默然不語,他雖然不太清楚山東、河南和山西那邊,但是北直諸府的情況他卻是知道的。
便是以當今皇上登基這八年里,北直諸府平均下來,幾乎每年都有一個府以上遭災(zāi),其中尤以旱情為重,而且?guī)缀趺磕甓紩a(chǎn)生大量流民。
哪怕是朝廷下了死令,但是仍然阻止不了北直諸府每年會有數(shù)千上萬的流民向京師城涌來,最多的一年里傅試估計有超過兩萬流民沖破重重封鎖和阻擋,闖入京師城內(nèi)外。
京師城在近二十年里人口從估算不足八十萬膨脹到現(xiàn)在過百萬,很大程度就是這些流民的到來造成的,這也造成了京城內(nèi)外的畸形繁華和治安不靖。
漕運的糧食從元熙二十年后就開始不斷增長,雖然朝廷調(diào)撥糧食增幅不大,但是民間通過漕運而來的糧食也一直呈現(xiàn)出高增長的勢頭,這也是傅試從戶部的熟人那里了解到的。
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加劇了京畿糧食的供應(yīng)壓力,一旦漕運有個閃失,那整個京畿現(xiàn)存的糧食,哪怕是加上京倉和通倉存糧,以京倉和通倉的存糧狀況,傅試都不敢想。
所以傅試是很認可馮紫英的觀點的,當順天府的官,如果沒有一旦高瞻遠矚和深謀遠慮,那稍不留意恐怕就會陷入困境,當然如果你能把問題考慮周全,也一樣有一鳴驚人一飛沖天的機會。
“大人,您是擔心今年北地情況不佳?”傅試遲疑了一下,今年北直春旱,聽說河南和山西更甚,但現(xiàn)在就斷言會大旱,似乎為時過早。
“秋生,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咱們吳府尹是個不操心這些事兒的,我現(xiàn)在對府里諸位也不是太了解, 太了解,唯一熟悉的就是你了,你又是在管屯田,若是你都懈怠了,那真要情況不佳,怎么辦?”
馮紫英語重心長,還帶著幾分推心置腹,讓傅試既興奮又感動,“大人垂愛,下官……”
“好了,秋生,其他話我不多說了,但求同舟共濟,共渡難關(guān)吧。”馮紫英頓了一頓,“我預(yù)計永隆九年不會是一個平靜的年份,咱們身為朝廷命官,又是這順天府,自當替皇上和朝廷分憂,能盡自己最大努力,便不能保留,許多事情上我們就需要想得更周全精細。”
“大人說得是,下官接下來會在最短時間內(nèi)將各州縣的荒地荒田分門別類統(tǒng)計出來,……”
傅試的話被馮紫英打斷:“那還不夠,遠遠不顧!”
“啊?”傅試驚得一愣。
“徐公在天津這邊下了很大的工夫,才經(jīng)營出如此局面,但是如果不能得到推廣,那么一切都毫無意義。”馮紫英停住腳步,厲聲道:“你要盡快從平谷、密云、通州、薊州幾個州縣里篩選出有較大數(shù)量荒地、崗地的區(qū)域,第一批面積可以控制在三千公頃左右,要最適合土豆和番薯種植的地塊,……”
馮紫英沉吟著道:“另外這幾個州縣的主官和同知、通判、縣丞品性和做事能力你也要好生甄別一番,盡可能選執(zhí)行能力強的,其他都可以暫時放在一邊。”
傅試一怔之后立即明白過來,心里也是一陣起伏,“大人,下官明白了。”
“此事須得要立即去辦。”馮紫英心里總覺得不踏實,徐光啟這邊這幾年里收獲不差,土豆種薯數(shù)量粗略估算了一下都超過了數(shù)萬斤,如果能夠趁著春末這一季迅速辦下去,那么到六七月份收獲季節(jié),便能取得不錯的收獲,而且還可以來第二季。
按照徐光啟的介紹,土豆和番薯種植其實都很簡單,而且對土地的不擇是最重要的,產(chǎn)量高更是關(guān)鍵,馮紫英記不清楚前世中土豆和紅薯畝產(chǎn)有多高了,但是印象中三五千斤是正常情況,當然這個時代不可能達到那么高,但是按照徐光啟的說法每畝千斤是完全可以達到的。
而當下大周這邊便是上好熟地產(chǎn)麥粟不過兩百余斤,若是以一畝瘠薄的山地、崗地、沙地也能有千斤產(chǎn)量,便是味道差一些,那又如何?
“那通州那邊……?”傅試又問了一句,“據(jù)下官了解,房大人在通州那邊頗有威望,……”
“呵呵,陽初兄到通州不久就能有此評價,難得啊。”馮紫英想了一想,“也罷,通州亦可列入,不過不必考慮太多,……”
傅試這才定了心,這位府丞大人甫一上任便徑直奔赴通州,雖說有蘇大強夜殺案的緣故,但是房可壯也是山東人,和府丞大人宜屬鄉(xiāng)黨,關(guān)系肯定不一般,尤其是蘇大強一案更讓二人關(guān)系迅速緊密起來,所以他要問一問通州。
回到京師城,馮紫英越發(fā)感覺到自己的直覺還真有可能要變成現(xiàn)實,在幾個州縣迅速種植土豆和番薯也只能是杯水車薪,而且要有效執(zhí)行下去,還要依賴薊鎮(zhèn)這邊的屯衛(wèi)兵戶來。
一旦漕運中斷,簡直不敢相信如京師城這樣大一座城市會變成怎么樣,所以想到這里,馮紫英便提筆給練國事寫信,一定要加快榆關(guān)港和榆關(guān)港經(jīng)盧龍到豐潤這條道路的建設(shè),一旦漕運中斷,那么榆關(guān)港可能就會迅速成為京畿地區(qū)的最重要外運補給港口,大量物資都只能從這里登陸運往京畿。
在寫完給練國事的信之后,馮紫英仍然不太放心,又提筆給薛蝌?qū)懶拧?br/>
薛蝌現(xiàn)在主要還是在經(jīng)營從登萊到榆關(guān)的船隊,但是已經(jīng)開始涉足江南,按照原來的估計,三到五年內(nèi),這支船隊后就能覆蓋江南和東番,但現(xiàn)在看來,這一步還要加快,甚至可以考慮先放棄江南,而要經(jīng)東番到廣東。
一旦江南真的出現(xiàn)擔心的局面,那么來自兩廣的物資就會成為救命稻草,至于說海上是否會被阻截,馮紫英也有安排,沈有容的登萊水師艦隊牢牢掌握在己方手中,就連王子騰都插不上手,這也是馮紫英的先手布置。
倒是福建水師有些麻煩,但按照沈有容的說法,福建水師這幾年日漸荒懈,以登萊水師現(xiàn)有的戰(zhàn)斗力,完全可以解決福建水師,當然前提是福建水師維持現(xiàn)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