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字卷 第三十七節(jié) 一時(shí)瑜亮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紫英,我來替你介紹一下,這是沈自征沈君庸,可能還是要比紫英你年長一些,君庸,這是青檀書院馮紫英,你應(yīng)該早就久聞大名才對,……”楊嗣昌為二人介紹之后才又道:“君庸,令尊怕是要赴山東上任了吧?”
又是一番寒暄。
“文弱兄,家父就是想要趁著離京之前出來走走看看,日后回京還不知道是什么時(shí)候呢。”沈自征在馮紫英面前頗為矜持,但在楊嗣昌面前也不敢托大,“家父就在那邊,小弟就是和家姐一道陪家父出來,……”
“哦?”幾人同時(shí)把目光轉(zhuǎn)向沈自征過來的方向,只見一位氣度不俗的便袍男子和一位婀娜娉婷的帷帽少女站在葡萄架下,看見幾人目光望過來,都微微點(diǎn)頭示意。
這京中之事對于青檀書院學(xué)子們或許有些閉塞,但對于楊嗣昌、侯氏兄弟這等父輩都在朝中任職之人來說卻不是秘密。
沈自征父親沈珫出任山東東昌府知府的消息已經(jīng)傳開。
雖說是從京官改任地方官,但卻是大大的晉升了一步,成為正四品的要員,未來如果運(yùn)作得好,幾年后是出任省級大員還是重返京中,那都不一樣了。
楊嗣昌和侯氏兄弟以及馮紫英都只能過去見禮。
沈珫見眾人過來見禮,也沒有拘泥。
雖然是攜帶家小來大護(hù)國寺一游,但是自己兒子是這幫人同學(xué),而且像楊嗣昌、馮紫英和侯氏兄弟都屬于書院中精英人物,未來進(jìn)入大周官場的幾率極大。
自己這個兒子讀書雖然也還不錯,但是在歷練和政治嗅覺方面卻還欠缺了一些,能夠和這幫人多在一起學(xué)習(xí)切磋,收益也會不小,所以他也是很自然的和一干學(xué)子寒暄。
至于說自家女兒,照常理來說,和年輕男子在一起是不合適的,但有他這個長輩在場,而且是在大護(hù)國寺這種大庭廣眾之下,倒也沒有那么多講究,當(dāng)然只是介紹了一下身份,自然不會提女兒閨名。
少女也很大方的福了一福見禮。
像楊嗣昌這等人早已經(jīng)有了婚姻,自然不會去多看,便是侯恂也早就有了婚姻之約,即將成親,都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回了一禮。
只有侯恪和馮紫英尚未婚配,但這等情況下都是目不斜視,坦然應(yīng)對。
“文弱,紫英,若谷,若樸,看你們先前爭論得格外熱鬧,可是有什么好事兒?”沈珫也是進(jìn)士出身,對于讀書時(shí)代的這些年輕學(xué)子心態(tài)還是比較了解的,含笑問道。
“沈叔父,紫英和我們只是探討書院的一些事宜,……”楊嗣昌略作猶豫還是坦然回答道:“青檀書院邀請了西溪先生和平涵先生北上講學(xué),紫英意欲邀請我們崇正書院也一并來主持這場活動,嗯,一次講學(xué)和切磋,我們覺得很有意義,……”
“哦?”沈珫訝然。
繆昌期和朱國禎這二人他當(dāng)然清楚,江南士林大賢,文壇大家,北上講學(xué)這可是一個難得的機(jī)遇,對青檀書院來說無疑會在聲譽(yù)上是一個提升。
馮紫英居然會邀請崇正書院參與,這可不是小事,這家伙能做青檀書院的主?
齊永泰和官應(yīng)震這么信任他?這家伙不是才去青檀書院一個多月么?
“沈叔父,此事山長和掌院也是籌劃已久,不過小侄覺得江南兩大書院來我們順天府講學(xué)切磋,對于我們順天府學(xué)子來說也是一個難得機(jī)遇,而且先前小侄和文弱兄、若谷兄、若樸兄也認(rèn)為當(dāng)下江南士林雖然文風(fēng)鼎盛,但是卻也有一些華而不實(shí)的風(fēng)氣,所以我和文弱兄、若谷、若樸兄都覺得若是能藉此機(jī)會來一次對話切磋,亦能讓我們北地士林之觀點(diǎn)與江南士林有一個對比交流,……”
這個話題可真的有點(diǎn)兒大了,便是楊嗣昌恐怕都未必扛得起,這個家伙就能行?
見沈珫眼中的驚訝之色更甚,馮紫英也知道自己這個海口夸得有點(diǎn)兒大了,不過他也不在意,笑著解釋道:“沈叔父恐怕覺得小侄有點(diǎn)兒夸夸其談了,但實(shí)際上齊山長和官掌院原來就有這個意思,我們書院在學(xué)習(xí)討論中也曾經(jīng)就這個話題展開過多次討論,嗯,小侄甚至還聽聞山長提到過,霍林先生也可能來書院進(jìn)行授課講學(xué),這樣亦可與西溪先生、平涵先生一并切磋,……”
“哦?”沈珫真的有點(diǎn)兒震驚了。
霍林先生就是湯賓尹,這也算得上是江南文壇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江南文壇巨子,雖然和自己不是一科,但人家是榜眼及第,翰林院編修出身,太上皇許多內(nèi)外制書詔令皆出其手,極受好評,甚至還當(dāng)過一任同考官,名聲極大。
“是啊,沈叔父,正因?yàn)槿绱耍覀冇X得這是一個難得的機(jī)遇,若是能促成崇正、青檀、白馬、崇文四大書院匯聚一堂坐以論道,無疑是咱們北地乃至大周士林文壇一大盛事,所以紫英和文弱都想促成此事,……”
楊嗣昌熱切的態(tài)度和馮紫英的淡然自信,讓沈珫覺得這事兒沒準(zhǔn)兒還真能成,難怪喬應(yīng)甲對此子評價(jià)如此之高。
看了看身旁還有些懵懂的兒子,沈珫心中也是微動,“這般事宜恐怕要籌劃操作也需要一番心思,文弱,紫英,還有若谷若樸,諸多大家匯聚,須得要精心安排,不如讓君庸也跟著你們學(xué)習(xí)籌劃一番,也算是一份歷練,……”
這等事情,只要能參與進(jìn)去便是難得的機(jī)緣,光是能在湯賓尹、繆昌期和朱國禎等人面前混個臉熟,日后都能受益匪淺。
“哦?好啊,歡迎君庸兄加入,文弱兄先前還說缺乏可靠人手來幫忙,君庸兄能助文弱兄一臂之力,那再好不過了。”馮紫英沒等楊嗣昌答應(yīng),便先替對方答應(yīng)下來。
楊嗣昌和侯氏兄弟交換了一下眼神,也只能點(diǎn)頭應(yīng)允。
說實(shí)話他們和沈自征的關(guān)系還沒有密切到這般地步,甚至先前也沒有考慮讓沈自征也參與進(jìn)來。
參與這等籌劃無疑是在書院里邊最好的一份鍛煉歷練機(jī)會,可以直接與山長和掌院接觸,還能在幾位來訪的大儒面前露臉,還可以與鄰校的精英共事,可以說千載難逢,只是沈珫開了口,馮紫英又一口應(yīng)允下來,楊嗣昌自然不可能再拒絕。
“沈叔父,紫英,這等事情我們需要盡早向書院山長和掌院報(bào)告,所以我們也就先行告辭了,君庸,你是跟我們一道,還是……”楊嗣昌此時(shí)所有心思都放在這上邊去了,幾日之后這些士林文壇大賢就要到來,如何籌劃講學(xué)論道,都還需要仔細(xì)琢磨一下,另外兩家書院怎么來合作,也需要有一個方略。
沈自征有些猶豫,但是沈珫卻早已經(jīng)看出來?xiàng)钏貌鋵?shí)對自己這個兒子并沒有太熱情,微笑著道:“君庸,你和文弱他們?nèi)グ桑稣聝阂o。”
楊嗣昌點(diǎn)點(diǎn)頭,向沈珫行了一禮,又和馮紫英點(diǎn)點(diǎn)頭,“沈叔父,紫英,那我們就先走一步,嗯,我們兩家書院距離也不遠(yuǎn),這邊事兒有了眉目,我便遣人來與紫英你聯(lián)系,如何?”
“好,今晚我便要回書院,此事我也要向齊山長和官掌院報(bào)告,希望我們兩家書院能夠齊心協(xié)力,攜手共進(jìn)把這場盛會辦好。”馮紫英也是拱手一禮,淺淺一笑與楊嗣昌等人道別。
一直到楊嗣昌帶著三人離去,沈珫這才把目光落在馮紫英身上:“難怪汝俊兄這般看好,馮賢侄果然英雄出少年,和大名鼎鼎的楊文弱堪稱一時(shí)瑜亮啊。
“沈叔父過譽(yù)了。”馮紫英沒想到對方言語中提到了喬應(yīng)甲,略感驚訝之后也恭敬的道:“若非喬公予小侄這樣一個機(jī)會,小侄也難以進(jìn)入青檀書院,沈叔父和喬公有舊?”
微微點(diǎn)頭,沈珫還是很欣賞馮紫英這種姿態(tài)的。
都說武勛子弟驕矜,雖說像喬應(yīng)甲這般人并不在乎誰知恩圖報(bào),但是馮紫英這樣言必稱喬應(yīng)甲的推薦之恩,還是很讓他們這種士人出身的官員十分喜歡。
這起碼是一個態(tài)度,也說明馮紫英和尋常武勛子弟截然不同,喬應(yīng)甲也的確沒看走眼。
再聯(lián)想到先前馮紫英在楊嗣昌、侯氏兄弟面前的那份淡定從容,沈珫也越發(fā)對眼前這個英武昂揚(yáng)的少年多了幾分好感。
“汝俊兄和我乃是同科,前些時(shí)日我與汝俊兄閑談中,汝俊兄便提及馮賢侄,山東之行汝俊兄印象極深。“沈珫點(diǎn)頭,“我還有些不信,今日一見,方知汝俊兄所言不虛啊。”
“承蒙喬公厚愛,山東一行讓小侄受惠良多,沈叔父赴任山東,小侄若是有機(jī)會,定要登門拜會。”楊嗣昌已經(jīng)告知馮紫英沈珫即將赴任東昌府知府,這正好是馮家的基本盤,無論于公于私,都應(yīng)當(dāng)要結(jié)好這層關(guān)系。
“唔,久聞馮家也是臨清名門,愚叔此次赴任東昌,若是有機(jī)會亦要走動一番,……”沈珫很客氣,倒是把馮紫英嚇一跳,若是讓沈珫知曉馮家在臨清現(xiàn)狀,怕是真的要對馮家有些不良看法了,“沈叔父,小侄那邊并無多少親友,余者皆碌碌,當(dāng)不起叔父征召,小侄定當(dāng)拜會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