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字卷 第二百二十七節(jié) 密云欲雨(2)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柴恪干咳了一聲,他知道這事兒自己繞不過。
這樁事兒背后固然有皇帝的授意,但卻不能對人言。
具體的應(yīng)對安排是兵部拿的意見,讓薊鎮(zhèn)實(shí)施,現(xiàn)在出了事兒,兵部肯定要來扛雷背鍋。
尚書大人低眉順眼不做聲,這事兒最終只能自己來解扣。
“既然紫英準(zhǔn)備和宰賽談一談,而且內(nèi)喀爾喀方面亦有談判之意,不妨授權(quán)給馮紫英讓其和內(nèi)喀爾喀人具體商談,紫英雖然名頭不小,但是他現(xiàn)在的身份只是永平府同知,一介地方官員,……”
柴恪的話外音讓齊永泰皺眉,但是其他幾人,包括永隆帝在內(nèi)都是忍不住眉峰一挑,這柴恪果然機(jī)敏,立即就想到了這里邊的門道。
不過馮紫英提出來,難道就沒有想到這里邊的波瀾?
柴恪見諸人都領(lǐng)會到了自己的意思,淺淺一笑:“紫英的性子,齊閣老和我是比較了解的,心憂國事,不太計(jì)較流言謗語,而且我相信他既然來信提及,必定有些把握,退一萬步說,真要沒談好,或者出了什么差池,朝廷可以以中央之名予以否決和糾正,這也是情通理順理所當(dāng)然之義,內(nèi)喀爾喀人那邊也說不出一個(gè)什么來,就算內(nèi)心有恚怨,但是起碼在道義上咱們不失,……”
齊永泰輕哼一聲,也就是說一旦出了問題,那就是要舍車保帥,讓馮紫英背鍋。
可和內(nèi)喀爾喀人那么好談么?五萬俘虜在手,而且現(xiàn)在察哈爾人和外喀爾喀人大兵壓境,兵鋒直指京師城下,一幫人蠅營狗茍,不思如何解決當(dāng)下困局,卻只顧著操心如何避免罵名罪責(zé)落在自家身上,這讓齊永泰很不滿意。
當(dāng)然齊永泰也非古板之人,他也清楚這樁事兒不處置好,必定會在京師城中引起軒然大波。
兵部和薊鎮(zhèn)固然脫不了責(zé),但是內(nèi)閣想要洗脫責(zé)任也不易,而且輿情民意的矛頭弄不好就會在有心人的操弄下指向皇上。
這也是為什么皇上為什么如此著緊此事的緣故,雖然說來說去這本來就是他的意圖。
見齊永泰也只是輕哼一聲,卻沒有言語,柴恪知道這是這位齊閣老同意了這番操作了,心里更踏實(shí):“至于具體如何談,不妨由紫英自行斟酌把握,反正到最后談判條件都會遞交上來,再由朝廷定奪。”
李廷機(jī)輕笑一聲:“那紫英可得要好好掂量一番,別談出來的條件朝廷難以接受,最后否決了,那他在蒙古人那邊的形象可就大跌了。”
“在敵人心目中印象糟糕未必是壞事。”方從哲淡淡地補(bǔ)了一句。
“可內(nèi)喀爾喀人未必就是大周的敵人。”張景秋反駁。
“難道破關(guān)而入,攻打遷安,打垮京營,俘虜我們大周幾萬大軍,還不算敵人?”方從哲嗤之以鼻。
“從來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柴恪一句話讓所有人目光匯聚到他身上,他聳聳肩:“這是紫英說的,他說在國與國,或者說大周和草原各部乃至周邊鄰居之間,都是如此。”
馮紫英的“這句話”讓所有人都在細(xì)細(xì)咀嚼,包括站在后邊的四位皇子和寶座上的永隆帝。
國與國之間如此,那人與人之間,是否也是如此呢?
當(dāng)然。
東書房的商議一直持續(xù)到晚間,御膳房送來了晚膳,永隆帝留膳這種情況可不多見,尤其是現(xiàn)在永隆帝講究清心寡欲,對口腹之欲更是忌諱的時(shí)候。
只不過今日所要商計(jì)的軍務(wù)實(shí)在過于繁復(fù)沉重,每一件事情都關(guān)系重大,甚至很多都不能公之于眾,所以也只能拖到這個(gè)時(shí)候了。
等到終于告一段落,朝中諸公們退去,四個(gè)皇子又被永隆帝留下一頓教誨,這才離去。
整個(gè)東書房只剩下永隆帝和龍禁尉指揮同知盧嵩兩人。
兩支魚燭光影搖曳,把整個(gè)書房顯得更為幽暗。
“盧嵩,朕這幾個(gè)兒子還算安穩(wěn)吧?”良久,永隆帝才抬起略顯疲憊的目光,悠悠問道。
盧嵩干咳了一聲,斟酌著言辭,他知道若是用尋常言辭,只怕很難讓對方滿意,對皇上這幾個(gè)兒子,只怕皇上比自己更了解。
“壽王殿下和福王、禮王二位殿下都較為活躍,壽王殿下一直希望陛下能多分派一些政務(wù),所以去貴妃許娘娘那里多一些,福王、禮王二位殿下也一樣,倒是祿王殿下很是規(guī)矩,晨參暮省,讀書也很認(rèn)真,……”
盧嵩的話讓永隆帝嘴角浮起一抹詭異的笑容,“盧嵩,那你覺得朕現(xiàn)在該如何辦呢?”
這個(gè)問話太寬泛了,讓盧嵩也不敢回答。
&nbs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sp; 立太子?這個(gè)話題無數(shù)人都在心中想過,但是誰都不敢輕易出口。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fā)現(xiàn)金、點(diǎn)幣紅包,只要關(guān)注就可以領(lǐng)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jī)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當(dāng)不當(dāng)立太子是一回事,立誰又是一回事,大周的皇位繼承本來就沒有一個(gè)定數(shù),雖說規(guī)制上都有,立嫡立長,但是大周哪一任皇帝是真正嫡長子繼承了?
最典型的就是義忠親王,真正的嫡長子,卻落得兩度被廢,現(xiàn)在還不得灰溜溜的夾著尾巴做人,若是太上皇故去,這位義忠親王還能不能活得了,都是一個(gè)未知數(shù)。
“朕的身體真的不如前兩年了,朕自己心里有數(shù),……”
“皇上!”盧嵩的話被永隆帝打斷,“盧嵩你不用多說,朕難道連這點(diǎn)兒都不敢面對?又不是朕馬上就要壽終正寢,有些事情朕沒有處置完之前,是不會瞑目的。”
盧嵩心中一震。
“但朕這幾個(gè)兒子卻讓朕頗費(fèi)心思,或許他們都各有優(yōu)點(diǎn),但是缺點(diǎn)一樣明顯,張弛輕佻,張騏淺薄,張?bào)K優(yōu)柔寡斷,張?bào)X和張?bào)Z太小,而且張?bào)X之母梅妃過于工于心計(jì),張?bào)Z之母郭妃母家勢力太大,……”
永隆帝的評點(diǎn)一針見血,盧嵩也暗自佩服,知子莫若父,皇上還是看得很準(zhǔn)。
論理張弛是長子,其母許皇貴妃執(zhí)掌后宮事務(wù),照理說應(yīng)該是占據(jù)各種優(yōu)勢,理所當(dāng)然是最合適的太子人選,但是一句輕佻就足以把他打入深淵,輕佻,后邊兒往往都跟著一句評語,望之不類人君。
同樣,淺薄也是一個(gè)很致命的評語,要當(dāng)皇帝,你卻性子淺薄,沒有一點(diǎn)兒城府,你如何與內(nèi)閣六部的群臣們博弈?
當(dāng)然優(yōu)柔寡斷同樣也是很要命的,當(dāng)皇帝如果優(yōu)柔寡斷,往往都是禍端的起始。
難道皇上前面三個(gè)兒子都不滿意,有意在祿王和恭王二人中選擇太子?那可真的就是驚天動地了。
年齡太小?
祿王已經(jīng)滿了十四,恭王也十歲了。
要說小,比起幾個(gè)兄長肯定小了很多,但是如果皇上的身體還能堅(jiān)持三五年,那么祿王就絕對不算小,恭王一樣也能成年。
至于說梅妃工于心計(jì),盧嵩覺得恐怕這應(yīng)該是褒義詞吧?
沒有一個(gè)足夠智謀的母親協(xié)助,張?bào)X就算坐上太子之位,一樣坐不穩(wěn)。
張?bào)Z的母系勢力太大,對最年幼的他來說,一樣未必不是好事,沒有這層庇護(hù),日后就算是他能坐上皇位,恐怕也一樣可能被顛覆。
郭妃的舅舅是三邊總督陳敬軒,另外一個(gè)妹妹卻嫁給了兵部尚書張景秋的侄兒。
見盧嵩一直不作聲,永隆帝也知道這個(gè)問題,哪怕是自己最信重的盧嵩也不好回答,但問題是連盧嵩都不敢回答,那自己又能向誰問?
“算了,這事兒朕就不為難你了。”永隆帝終于擺了擺手,“老大那邊情況如何?”
“這段時(shí)間太上皇身體不太好,一直沒出門,也不見客,義忠親王倒是去過幾次問安,前兩次太上皇是見了,但后邊幾次太上皇就沒見了,后來義忠親王世子便去問安,太上皇也見了,……”
盧嵩的話讓永隆帝臉上掠過一抹陰狠之色,自己這幾個(gè)兒子就是蠢,問安自己都有點(diǎn)兒敷衍了事,遑論去父皇那邊?也難怪父皇始終念念不忘老大的好。
“另外,賈敬失蹤了。”盧嵩語氣凝重,“雖然玄真觀那邊說賈敬因服用丹藥而死,但是我們看過尸體,因?yàn)橘Z敬多年不出,臉型有些變化,這具尸體雖然和賈敬很相似,但是我們還是從其他方面發(fā)現(xiàn)了一些端倪,斷定這具尸體不是賈敬本人,……”
永隆帝輕哼了一聲,“那你覺得賈敬去了哪里?老大可是苦心孤詣,一直舍不得他的這個(gè)頭號心腹啊。”
“雖然我們也梳理訪查了四周,玄真觀原來本來也有暗哨,但是因?yàn)橘Z敬這么多年蟄伏不出,表現(xiàn)也很老實(shí)規(guī)矩,所以下邊人有些懈怠了,沒能查出賈敬的去向,但是卑職估計(jì)賈敬應(yīng)該是去了江南了。”
盧嵩頓了一頓,“結(jié)合著湯賓尹帶著其弟子韓敬也辭官南下,還有北靜郡王近期也很活躍,卑職覺得這些人恐怕都是覺得皇上近期露面日少,他們是想要試探一下什么。”
永隆帝閉上眼睛,沉默不語。
父皇還在,義忠親王便始終有這層屏障,現(xiàn)在京營已去大半,京中只剩下六萬人,其中還有神樞營是在自己控制下的,或許……?
永隆帝想了一想,但最終還是搖了搖頭,現(xiàn)在還不是時(shí)候,這么多年都熬過來了,不在乎這一時(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