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官運亨通卷 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機制
,重生1990之官運亨通 !
.第一百七十五章
“李飛,你要是我的話,你準備怎么做呢?”張巖大笑之后問道。
李飛陷入了沉思,秘書長就是書記的參謀和助手,現(xiàn)在是該他發(fā)揮作用的時候了,過了好一會,李飛才搖了搖頭:“這個事情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做,這事情太復(fù)雜了,每一方都想把自己摘出去,結(jié)果誰都沒有成功,反倒把事情弄得一團糟。”
張巖道:“沒關(guān)系,現(xiàn)在又不是開常委會,你有啥想法就說啥,別像對著記者鏡頭那樣嚴肅。”
李飛笑了:“這個事吧,有幾個方面要考慮。要是還款的話,先不要說別的,工資發(fā)放和還款的關(guān)系一定要弄清楚,不能耽擱了任何一方,這就有點像是一輛馬車上面擠了兩頭老虎,既要把馬車安全拉到地方,也不能讓這兩頭老虎打架,這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要是不還款的話,就要面對幾個問題,第一個就是前后任的關(guān)系問題,弄不好別人會以為你否定前任黃書記的工作成績,對你很不利。第二個就是州委和州政府的關(guān)系,州政府對這件事情的態(tài)度都是一致的,還錢,州委書記和州長的關(guān)系想來都是一個微妙的關(guān)系,所以要考慮到周自強州長的意思。第三個就是下面的情緒問題,現(xiàn)在沒有人將艱苦奮斗,如果搬出去的話,這些人肯定會罵娘講怪話,到時候工作也不好開展。”講到這里,李飛笑了一下又說:“張書記你心里有數(shù)。用不著我說。”
張巖道:“這么說還是先還款了事?”
李飛說:“中國有句俗話,身著無債睡的香。”
張巖笑道:“這些都是老黃歷了,現(xiàn)在講究誰欠錢多誰牛。欠了幾個億地,連銀行都不敢讓他破產(chǎn)。”想了想又說道:“你說的也很有道理,我考慮一下,到時候著老周再商量一下。必要的時候開常委會。個人榮辱都是小事,最重要的是不能影響改革開放的大局,不能耽擱阿霸前進的腳步。”
李飛點頭,看張巖沒有繼續(xù)說什么。就離開了張巖地辦公室。“柳姐……。”陸秋月拿著手機拖長了聲音,眼角都是掩飾不住的笑意。
“有話就說,別這么兜圈子。”柳月如的聲音有點焦慮。幾千萬的欠賬不是小數(shù)字。足以壓垮她地公司。而更加令她氣憤的是,明明可以拿到的錢,竟然變成了水中月,看得到拿不到。
“柳姐,你地樓款有希望了。”陸秋月說完,自己先忍不住。咯咯地笑了起來。
“少來,你有沒有別的事情,要是沒有的話,我的時間很寶貴,沒空和你閑聊。”柳月如說完,就要掛斷手機,陸秋月急忙說道:“姐,我是跟你說真的。”
“真的?”柳月如問道。
“恩是地,姐你好無趣,人家還想吊吊你的胃口呢。”陸秋月不滿的撅了撅嘴。說道:“上次你說那個張書記。是不是有點色啊!”
“別提他,整個一個色狼。”柳月如恨恨地說道。然后又問道:“你是不是跟他有一腿了?”
這句話卻是戳到了陸秋月的痛處,這下輪到陸秋月不說話了。“于廠長,事情談的怎么樣了?”副廠長有些驚疑的問道,在于成龍臉上,看到的是一種失敗,而不是以往那種搞定一切的瘋狂。
“完了,一切都完了,他們都不肯出手,***平時沒有少吃老頭子好處,現(xiàn)在出事的時候都躲到一邊去了。”于成龍催頭喪氣地說道,事情也正想于成龍所說得那樣。三天之后,9726廠地mbo宣告無效,廠長于成龍等三人被雙規(guī),9726廠的解散也開始有序地進行,遣散費全數(shù)交給工人,在張巖看來這些錢都是這些工人的血汗錢,雖然有點少,可是也算是一種補償。
補償金1500萬是由中央財政負責(zé)一部分,地方財政負責(zé)一部分的方式解決的,實際上考慮到9726廠的地皮,地方財政是有一部分贏利的,這部分錢因為張巖提出預(yù)算外資金納入財政計劃,所以也成為還款計劃的一個部分。
如果mbo的話,財政只能得到名義上的一些東西,最后還要負責(zé)9726廠那些工人的生計,要是按照700萬的發(fā)放,這些人最多堅持三年,之后就會因為山窮水盡,而不得不走上上訪之路,因為幾十年的勞動技能都無法獲取到相應(yīng)的報酬,那些臨時學(xué)起的技能又怎么可以幫助這些人呢!
大河無水小河干,一旦老百姓手頭上沒錢,經(jīng)濟危機就會接踵而至,張巖要做的就是把錢從政府手中摳出來,留到老百姓的手中。
不久之后,州賓館公開拍賣,陸秋月以三千五百萬拍下,拍賣款第一部分一千五百萬配合9726廠的土地款,通過財政渠道撥付給柳月如的公司,終于讓柳月如的公司得到了喘息之機,然而意外還不止這些….。“什么,公開財政收支情況,有興趣的市民都可以登錄阿霸州州委或者州政府網(wǎng)頁,瀏覽阿霸州的收支情況。”
“還有啊,精簡干部隊伍,小政府大社會,這都是啥子?xùn)|西呦!”
對于這些議論,張巖的心里有自己的一番打算。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政府的規(guī)模是一直擴張的,可是相對的職能尤其是民生上的職能卻是縮減的。在政府、城鎮(zhèn)居民、農(nóng)民這中國的三大群體中,哪個群體在改革開放的成果中受益最多呢?自1990年到2001年的12年里,政府財政稅收年均增長16%(去掉通貨膨脹率后),城鎮(zhèn)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農(nóng)民的純收入年均增長6.2%。
這期間,gdp的年均增長速度為10.2%。顯然只有政府的收入以遠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長,城鎮(zhèn)居民的收入增長速度次之,農(nóng)民的收入增長最慢,速度遠低于gdp的增速。
而且我國政府在直接涉及老百姓的醫(yī)療衛(wèi)生、社會保障和就業(yè)福利上的開支,總共約6000億元,相當于財政總開支的15%,為全年gdp的2.4%,分到13億人身上,人均461元(相當于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
而在美國,去年在同樣三項上的開支約為15000億美元,相當于聯(lián)邦政府總開支的61%,為美國gdp的11.5%,分到3億美國人身上,人均5000美元,相當于美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
許多人說,中國還處于發(fā)展中階段,所以沒法跟美國以及其他市場經(jīng)濟國家比。這種說法站不住腳,美國去年的財政稅收僅占gdp的18%,而中國5.1萬億元財政收入占gdp的21%。
所以,即使不算國企收入和國有資產(chǎn)增值,僅財政稅收一項,中國政府的相對收入也是高于美國,沒有理由在民生上的開支比例低于美國這么多。中國政府不是沒有錢花,而是沒有對財政預(yù)算過程的實質(zhì)監(jiān)督,以致于政府錢多后更傾向于在形象工程、政府辦公大樓上浪費,在高資源消耗、高環(huán)境污染又不創(chuàng)造就業(yè)的工業(yè)項目上投資,也當然為**提供了溫床。
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只有一種辦法,建立一種透明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