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 第 72 章
親,您的當前訂閱率未達標哦,請耐心等待。
正巧楚拂曉不在,她便跟聽瀾一起在小茶爐上熱了粥,兩人一起用了。
聽瀾道:“這粥還挺管用,吃了胃里沒那么難受。”
姚珍珠笑道:“這粥可是我?guī)煾甘职咽纸痰?火候要拿捏精準,她道宮中胃口不好的人多,吃用這個可以養(yǎng)胃。”
聽瀾點頭,感嘆:“趙掌勺真厲害。”
如此說來,姚珍珠倒是略有些思念師父。
她十三入宮,如今已有五六年光景,這些年全賴師父撫照,在宮中自是平坦順遂。
沒怎么特別伺候過人,還學了一身好手藝,比旁人都強。
她總是覺得,自己運氣很好。
瞧瞧看如今這日子,可見天命也關(guān)照她,用夢境給她指明正途。
這些話在心里過一遍,姚珍珠沒多言。
她先把自己蘭花帕子上的蘭花葉子繼續(xù)繡完,然后才開始練大字。
這是今天的課業(yè),趁著楚拂曉不在,她可以靜氣凝神寫完。
姚珍珠的手腕很穩(wěn),畢竟以前可以顛鍋抖勺,寫字握筆很有優(yōu)勢,所以大字寫得頗為順暢。
一旦她掌握了下筆的力度,那字就越寫越好,看著竟是有模有樣。
她正寫著字,突然就聽到外面?zhèn)鱽硪魂囯s亂聲。
毓慶宮一向都很安靜,只沈彩霓侍寢那一日亂了一小會兒,倒是沒想到,今日輪到楚拂曉侍寢,便又出了事。
外面動靜很大,聽著亂哄哄的,但聲音似乎又有些遠,姚珍珠豎著耳朵也聽不真切。
她的心略有些煩悶,便也寫不下大字,只得放下筆,起身來到窗前。
不遠處,似乎能聽到瓷器碎裂之聲。
似乎是什么大瓶倒在地上,一下碎成了無數(shù)片。
隨之而來的,是一下又一下的打擊聲。
啪、啪。
隱約的哭聲傳來,姚珍珠心中一緊。
她回頭看了一眼聽瀾,低聲道:“這是楚拂曉在哭?”
聽瀾剛也在聽,全然都聽明白了,她對姚珍珠點頭,臉色也略有些緊張。
“這是被罰打了板子?”姚珍珠問。
聽瀾扶住她的手,把她攙回椅子上:“姑娘莫怕,興許是楚姑娘沖撞了殿下,才有此一罰。”
姚珍珠閉了閉眼睛,她昨日還覺得太孫殿下看著雖然有些陰翳,但人其實沒那么暴戾,沒成想,轉(zhuǎn)日就打人板子。
一下一下的板子聲,打在人心坎上,姚珍珠不由回想起那個真實的夢境。
板子打在身上,就連靈魂都跟著疼。
她嘆了口氣:“這可如何是好?”
聽瀾蹲在姚珍珠面前,輕輕握住她的手,今日這板子打在了楚拂曉身上,卻也讓姚珍珠害怕退縮,略有些精神不定。
都是年輕姑娘,沒經(jīng)過這樣的事,聽瀾知道她為何要害怕,便寬慰道:“姑娘安心,太孫殿下并非毫無理由便要打罵宮人,奴婢來毓慶宮這么久,也不是沒在太孫殿下面前伺候過,只要按規(guī)矩辦事,就不會出錯。”
“昨日夜里,姑娘的表現(xiàn)就極好,您看那些賞賜,就是太孫殿下對您的首肯。”
聽瀾頓了頓,聽著外面打板子聲響,略微低了下去,繼續(xù)道:“楚姑娘一定犯了大事,殿下已經(jīng)很久不打人板子了。”
姚珍珠想到之前楚拂曉志得意滿的眼神,也大約想到她估摸著是做了比沈彩霓還要冒犯的事。
周姑姑已經(jīng)三令五申,每次都要提點幾句,只要按照周姑姑的話去做,就不會出錯。
楚拂曉今日遭罰,難道也是意外?
姚珍珠嘆了口氣:“去準備些熱蜂蜜水,待她回來要喂給她,要不然今夜不好熬。”
說到這里,她又小聲問:“毓慶宮會給請?zhí)t(yī)否?”
聽瀾也不太清楚:“原若是打了宮人,倒是有個管事公公在太醫(yī)院當過差,可以給上藥,但楚姑娘是司寢宮女。”
司寢宮女沒名沒分,卻到底是太孫殿下的女人,讓一個公公瞧見傷處總歸不妥。
姚珍珠點點頭,主仆兩個正在這里商議后續(xù)的事,還沒來得及安排完,就聽外面?zhèn)鱽砬瞄T聲。
來者是周萱娘。
“姚姑娘,外面瞧著屋里亮燈,可是還沒安置?”
聽瀾忙去開門,姚珍珠也起身:“周姑姑,我正練字。”
周萱娘瞥了一眼桌子,看到大字只寫了兩頁,便知她被外面的事情驚擾,心中靜不下來。
周萱娘抬頭看向姚珍珠,見她雖然神色有些擔憂,卻并不算特別驚慌,心中略安穩(wěn)一些。
“姚姑娘,我是來給楚姑娘收拾行李的,她受了傷,得挪去邊上的榮馨園,不好繼續(xù)住在這里。”
榮馨園就在毓慶宮邊上,比小廚房還偏僻,但環(huán)境清幽,適合養(yǎng)病。
姚珍珠略有些吃驚,她沒想到楚拂曉會被挪出去。
剛聽動靜,前頭大約打了十板子,而且宮里當差的宮人都會瞧眼色,打楚拂曉這種司寢宮女,不會往死里下狠手,十板子大約一個月就能養(yǎng)回來,身上也不會留疤。
但見周姑姑的意思,還是要給她挪出去的。
姚珍珠點點頭,周姑姑就直接吩咐如雪,讓她領(lǐng)著小宮人上前收拾東西。
轉(zhuǎn)過頭來,她認真打量了姚珍珠一眼。
“唉,姚姑娘,其實老身還有一事,”她道,“不知姑娘愿不愿意。”
姚珍珠當然不能不愿意,她直接到:“姑姑且說,能辦到的我一定會辦到。”
周姑姑牽起她的手,手心碰到姚珍珠的指腹,入手皆是粗糙的繭子。
她是做慣了活計的,并非嬌生慣養(yǎng)的嬌小姐。
在姚珍珠身上,她從來聞不到濃郁的香味,卻也并非什么味道都沒有。
似乎有種陽光的味道,又好似剛剛泡好的桂花烏龍,讓人怎么都覺得舒服。
周姑姑自覺自己看人極準,因此此刻才決定大膽賭一把。
“姚姑娘,殿下中午只用了一碗米粥,是您親手做的那一碗,我瞧著他用得好,便叫小廚房晚上也準備一份,”周姑姑嘆了口氣,“但殿下瞧著并不是特別喜愛,只吃了半碗,顯然不如姑娘做的那一碗香濃。”
姚珍珠大約明白了周姑姑的意思:“姑姑是想讓我再做一碗粥?”
周姑姑卻搖了搖頭。
“傻姑娘,好飯沒有吃第二回的,你且想想,有什么順口不膩的湯食,既能溫補養(yǎng)胃,又能讓人用了舒服,還不怎么耽誤功夫的?”
姚珍珠低頭想了想,輕聲道:“倒是有一樣,不過其中有味食材宮中很少用,咱們大梁似也才有。”
周姑姑笑了:“食材的事不用你操心,這個我來操辦便是,有勞姑娘了。”
姚珍珠點頭,沒一句廢話,直接跟著她拐出后殿,往小廚房行去。
不管這湯食做出來殿下是否喜歡,又是否要罰他,周姑姑開了口,她就得做。
周姑姑親自陪著她來到小廚房,聽她如此這般說了幾樣東西,便忙打發(fā)小廚房的吳魚羊去找。
姚珍珠要的食材不多,山藥、薺菜、雞蛋以及宮里并不多見的酸果。
酸果是頭幾年跟著商船回來的,掛果的時候紅澄澄,瞧著特別漂亮。
一開始沒人敢吃,只做觀賞用,后來是她師父親自嘗了一個,發(fā)現(xiàn)確實好吃,這才慢慢在宮里應用起來。
宮里頭的貴人們敢吃,坊間百姓自然也敢吃,不過因為才到大褚?guī)啄旯饩埃€沒怎么普及,同辣椒一般產(chǎn)量很低。
姚珍珠這會兒要,小廚房沒有備著,但御膳房是有的。
吳魚羊今年已經(jīng)四十,他伺候太孫殿下多年,自知道他的口味,聽了這食材單子便點頭:“姑姑您放心,一會兒就取來。”
周姑姑見他全不在意,還是點了一句:“姚姑娘只是偶爾做做。”
吳魚羊哂笑:“咱可不是小氣人,姑姑可不用擔心,姑娘是姑娘,掌勺是掌勺,咱們可分得清。”
宮里的掌勺御廚大多都是黃門從小跟著學起來,除此之外,也有些御廚世家的傳人在宮里伺候,以及像趙如初這樣的神廚被征召入宮。
毓慶宮的小廚房,有兩個派系,一派自然是貴妃娘娘調(diào)撥過來的宮中御廚,兩位都是黃門,吳魚羊便是其中一位,也是毓慶宮小廚房的一把勺。
還有兩位是先太子妃娘家盛京柳家送來的私廚,都是外廚,再過幾年便要出宮。
他們兩個爭不過吳魚羊,吳魚羊也沒必要跟司寢宮女置氣,聽周姑姑這話還笑了。
“姑娘愿意操持鍋燒為殿下分憂,咱們自應當尊敬,哪里會有其他的什么心思。”
他這么一說,周姑姑就放心了。
吳魚羊很機靈,這會兒已經(jīng)讓人叫來湯圓,又把自己手下的大徒弟容勤送了過來,叫他專門伺候給姑娘切墩。
然而容勤發(fā)現(xiàn)自己毫無用處。
宮里食材都是處理好的,去皮去根,干干凈凈擺放在笸籮中,山藥等都是現(xiàn)備,不需要等就送了過來。
姚珍珠取了山藥,自己挑了一把菜刀,手起刀落,只見寒光微閃,一整個山藥就被切成薄薄的圓片。
姚珍珠很瘦,身形纖細,可拿起菜刀來,那身影一下子便威武起來。
周姑姑就守在小書房,默默看著她做菜。
姚珍珠做菜特別麻利,她切菜的動作飛快,不過眨眼的工夫,細小的山藥碎便切好了。
她切的山藥碎幾乎每一塊都一樣大,白白碼了一碗,瞧著就舒坦。
處理好山藥和薺菜,又燒熱鍋灶,飛腿黃門便取來了酸果。
姚珍珠取了一個又大又圓的,直接切碎。
她低頭吩咐湯圓幾句,伸手放入鍋中,試了試溫度,然后就倒了一丁點油。
待油熱了,她直接把一整晚酸果碎倒了進去。
只聽刺啦一聲,酸甜的香氣瞬間被爆出。
盯著灶火的湯圓咽了咽口水:不知道今天這道湯,她能不能蹭上一碗。
若是能蹭上,估計做夢都能笑醒。
真香啊。
張嘴閉嘴就是為了他。
滿宮的宮人都會說為他好,卻又有幾個真心?
李宿冷哼一聲:“嗯?”
姚珍珠的腰彎得更低:“殿下脾胃不和,食物最要緊的就是不費口且軟爛,豬肝奴婢特地沒有炒得很熟,食盒里加了碳匣,一路溫到殿下的膳廳時,時間其實是剛剛好的。”
“或許您用第一塊時會覺得略有些軟,但后面再用,是不是就剛剛好了?”
姚珍珠的聲音很清脆,帶著自信與篤定,她回話的時候不會特地壓低尾音,也不會故意去討好太孫,只是實話實說。
李宿難免就隨著她的話深思起來。
如他所說,確實是如此的,第一口略有些嫩,但是往后用了會兒飯再來品,卻就剛剛好了。
不過,他倒是沒認同姚珍珠的觀點,只問:“那湯呢?為何做的味道那么淡。”
姚珍珠又道:“殿下,豬肚湯其實做成酸辣的最開胃,又鮮,但為了您的胃,奴婢也不敢多加胡椒,因此便把所有調(diào)料都減少,只還原食物的本味,您用下去,是不是也覺得腹中暖暖?”
李宿:“……”
如此聽來,還是很有道理的。
李宿同旁的天潢貴胄不同,旁人有的陋習他一概沒有,但旁人沒有的習慣他卻有不少。
不愛說話、脾氣冷硬、心緒不平、獨來獨往,這樣的貴人,若是旁人來看其實很難伺候。
但姚珍珠卻覺得舒服多了。
即便當了司寢宮女,她做的還是老本行,都不說伺候太孫殿下入睡了,她多往前走一步都能讓太孫殿下皺眉。
不管太孫殿下這是什么毛病,總歸不用做這些姚珍珠到底是松了口氣。另外一個,太孫殿下也對她的手藝頗為認可,如今還挺認真同她討論。
廚藝被認可,對于姚珍珠來說是莫大的鼓勵。
人一高興,話就多了。
“殿下,您的胃病大抵是小時候沒有養(yǎng)好,奴婢不是太醫(yī),不知輕重,但若是以食調(diào)養(yǎng),規(guī)律用膳,好好作息,用不了多久便能好。”
太孫如今十九歲的年紀,翻年才要弱冠,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他好好調(diào)養(yǎng),一兩個月就能改善,到時候便可以隨心所欲了。
姚珍珠繼續(xù)道:“待到殿下好了,奴婢給您做臭豆干,保準做得香飄萬里。”
她拍著胸脯保證,小臉上略帶了些笑意。
李宿不經(jīng)意間回頭,看到她晚霞里紅成蘋果的笑臉,心緒一下子就平和下來。
不自覺地,他輕輕勾起唇角。
“你若做得不好,孤且要罰你,那對銀碗筷且要收回來。”
姚珍珠立即回:“奴婢一定努力!”
這一聲回答的好洪亮,不遠處的賀天來都嚇了一跳。
他趕緊往李宿面上看去,卻見他眉目舒展,唇邊甚至有不易覺察的笑意。
旁人看來李宿此刻定是面無表情,但他卻知道,現(xiàn)在的殿下心情一定很好。
這么多天,終于好起來了。
賀天來略微松了口氣,又看了一眼姚珍珠,心道:難怪趙大人以前喜歡,這位姑娘可當真很有意思。
姚珍珠行過禮,正要回,就聽李宿道:“你明日不用去上課,去小廚房準備幾樣新鮮點心,孤有用處。”
他小廚房里的白案御廚就是貴祖母賞賜下來的,他會做什么貴祖母最清楚,要想送了點心過去,自然要新鮮花樣。
姚珍珠頓了頓,認真問:“殿下,奴婢想問新鮮是何種新鮮?”
李宿道:“宮中不多見的。”
姚珍珠立即就明白了。
她彎腰行禮,響亮回一聲:“殿下放心,奴婢一定完成任務,包您滿意。”
李宿又勾了勾唇角,揮手:“去吧。”
他終于把話說完了,姚珍珠抖了抖凍得有些冷的腳,小碎步退了下去。Xιèωèи.CoM
賀天來重新回到李宿身邊。
“也不知姚姑娘會做什么花樣,臣還有些饞。”
李宿瞥他一眼:“她肯定會做很多,少不了你和貝有福的。”
賀天來蒼白消瘦的臉上揚起一抹笑來:“多謝殿下,臣等可是有福氣。”
有福氣嗎?
李宿背著手往前行。
夕陽西去,落日歸巢,銀盤重又掛上天際,深夜一瞬而至。
月色之下,他修長的身影如同孤島里的大樹,蒼翠卻孤單。
賀天來心中嘆氣,卻依舊跟了上去。
姚珍珠回了自己的左廂房,這才問聽瀾:“你可知道貴妃娘娘?”
聽瀾仔細合上房門,把窗戶也合上,這才端了洗腳水過來給姚珍珠泡腳。
“姑娘想聽什么?”
姚珍珠道:“什么都行。”
聽瀾想了想:“奴婢入宮時間短,也就早姑娘兩年,那會兒貴妃娘娘還在宮里頭,奴婢曾經(jīng)見過幾次。”
她感嘆道:“都聽說早年故去的孝慈皇后母儀天下,儀態(tài)萬方,可咱們這位貴妃娘娘也絲毫不差。”
孝慈皇后是當今洪恩帝的原配,出身溪川蘇氏,歷朝歷代,幾經(jīng)朝代更迭,溪川蘇氏皆屹立不倒。
其蘇氏門庭,出過無數(shù)位風流才子,也出過匡扶朝政的鼎力能臣,更出過母儀天下的后主鳳女。
孝慈皇后是當今蘇氏族長的嫡長姐,母親是瑯琊王氏旁支,可謂是出身名門。
她早年便嫁給洪恩帝成為太子妃,成婚一年時便誕下皇長孫,也就是當今太子李錦昶。
姚珍珠聽得入迷。
這些事其實坊間早就有耳聞,不過百姓們不敢說得太過明白,只是閑話之間閑談而已,如今聽瀾口里訴說的,卻是宮中都知道的舊事了。
她輕聲道:“早年皇后娘娘當真是鳳主天下,她頗為仁和慈愛,當真為一國之母,只可惜……”
只可惜紅顏薄命,年輕早亡。
聽瀾聲音更低了:“洪恩二年,皇后娘娘再度有孕,只可惜這一胎趕上豐泰草原上的鐵木部族叛亂,陛下親征,這一戰(zhàn)大捷,還未等班師回朝大行慶祝,宮里就傳來消息,道孝慈皇后難產(chǎn)。”
這一段往事,是當今心中永遠的痛。
皇后薨逝第三年除夕,當今在太極殿上酩酊大醉,這事是他自己邊哭邊說的。
這么多年,當今只哭了那么一次。
孝慈皇后難產(chǎn)薨逝之事,舉國皆知,只不過眾人卻不知其中細節(jié),宮中的小宮人們倒是私底下會說幾句,聽瀾也就是從她們那里聽來的。
聽瀾坐在小凳子上,嘆了口氣:“聽聞當時陛下不顧大軍,直接率領(lǐng)御林軍親衛(wèi),星夜兼程,一路奔波兩日不停,趕回了盛京。”
年輕皇帝大戰(zhàn)告捷,正是意氣風發(fā)時,然而轉(zhuǎn)頭卻見發(fā)妻難產(chǎn)血流如注,病懨懨躺在床榻上。
這場景想來就令人難受。
姚珍珠道:“然后呢?”
“然后就是夫妻二人見了最后一面,皇后娘娘艱難誕下壽寧長公主,次日薨逝。”
姚珍珠也嘆了口氣:“紅顏薄命,事無萬全。”
聽瀾摸了摸水盆,感到水有些冷了,伺候她擦干凈水坐到炕上去。
姚珍珠突然道:“說了這么半天,竟說皇后娘娘了。”
聽瀾一愣,隨即道:“是奴婢走神了。”
她倒了水,另取一盆水來給姚珍珠凈面漱口,才繼續(xù)道:“當年皇后娘娘薨逝,陛下悲痛不已,說他若不是離開盛京,皇后娘娘也不會因難產(chǎn)而亡。”
這話若是淺淺聽來,似乎沒什么毛病,但若認真聽,卻是有些門道的。
姚珍珠沒說話,只讓聽瀾繼續(xù)道。
“因此陛下在洪恩四年便立大皇子為太子,并昭告天下,此生不再立后。”
至此二十幾年過去,坤和宮依舊沒有等來新的主人。
因此,才有這位小蘇氏貴妃入宮。
洪恩十年,蘇氏另選嫡系女,入主后宮,是為小蘇貴妃。
這位小蘇貴妃是孝慈皇后的堂妹,兩人差了將近二十歲年華,孝慈皇后剛?cè)雽m時,小蘇貴妃剛剛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