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 第 53 章
姚珍珠愣住了。
李宿淡定看著她,面容沉靜,目光炯炯。
“孤答應(yīng)你。”
姚珍珠只覺得自己那顆月寂煙雨心,輕快地飄了起來。
就如同在風(fēng)車上翻飛飄蕩的棉花糖,不一會兒就飄成一個圓滾滾的云球,一晃一晃飛到天上去。
李宿放下筆,把折子輕輕合上。
“孤會命魏宮女、沈?qū)m女并周姑姑一同前往皇覺寺,替孤侍奉貴妃娘娘。”
姚珍珠這才徹底放心。
她抿了抿嘴唇,沖李宿開心地笑了。
那雙月牙眼兒彎彎的,讓心情灰暗的李宿難得開懷起來。
頭一次,對她說話帶了幾分溫度。
“去忙吧,好好收拾行李,”李宿道,“可能要在玉泉山莊住許久。”
姚珍珠被他如此關(guān)懷,竟一下子紅了臉。
她抿了抿嘴唇,沖李宿福了福:“是,臣妾告退。”
越是同李宿熟悉,姚珍珠越發(fā)現(xiàn)李宿是個好相處的人。
只要不越界,不惹他生氣,也不在他避諱之處刺激他,他其實很能兼聽則明。
若是尋常天潢貴胄,哪里會聽一個宮女出身的小丫頭胡說八道?
但李宿偏偏就聽進(jìn)心里去。
姚珍珠自己都不知道,她離開毓慶宮前殿時,唇角微微上揚(yáng),眉眼間帶著說不清的笑意。
待回到后殿,聽瀾跟湯圓也正在等她。
“小主您哪里去了,”湯圓急得眼睛都紅了,“奴婢跟姐姐起來瞧不見您,急壞了。”
她年紀(jì)還小,喜怒形于色,不怎么知道收斂。
可越是如此,姚珍珠跟聽瀾卻也越寵著她。
姚珍珠笑著過來,捏了一把她圓滾滾的小臉:“我又丟不了。”
湯圓剛才眼睛還紅彤彤的,被她這么一捏,立即破涕為笑。
姚珍珠心情放松,不再緊繃,她很輕快地叮囑聽瀾:“過幾日咱們要隨殿下離宮,你們兩個要隨我一起,今日務(wù)必要把行禮收拾妥當(dāng),不要叫人發(fā)現(xiàn)。”
聽瀾心中一緊:“小主……”
姚珍珠同她擺手:“咱們跟著殿下,不怕。”
聽瀾的主心骨倒不是太孫殿下,相反,她對姚珍珠有莫名的崇敬和依賴。
只要姚珍珠下定決心的事,她就會義無反顧。
因此,不管姚珍珠說了什么,只要她語氣堅定,神態(tài)沉穩(wěn),聽瀾就不會再害怕。
湯圓想再說些什么,聽瀾卻沖她搖了搖頭:“是,小主,咱們這就收拾行李。”
姚珍珠要帶的東西不多,幾身厚實的襖裙并大氅披風(fēng),幾套換洗的中衣并鞋襪,一個箱籠就差不離了。
既然是去侍疾,她也沒必要帶太多珍貴首飾,只帶了一小盒端莊大方的,又帶了些胭脂水粉,差不離也就齊了。
為了以防萬一,她在自己收拾的那個包袱里又放了幾條干凈的手帕和一些常用藥丸,再把剛小廚房送來的鹽糖等物分類放好,這才算穩(wěn)妥。
她指著另外兩個包袱道:“路上可能會有危險,這兩個包袱你們不要離身,且記得了?”
聽瀾跟湯圓自然一口應(yīng)下。
太子殿下雖想讓洪恩帝即刻出宮,但皇帝陛下畢竟重病在床,這幾日病情很不穩(wěn)定,若是此刻就趕父皇出宮,面子上實在不好看。
李錦昶這么多年都是翩翩儒雅君子,他不會為了這一日半日自打自臉,自然也不會留下任何罵名。
因此,一直到了初十這一日,洪恩帝的皇帝儀駕才備好,天剛蒙蒙亮?xí)r,乾元宮廣場就等了不少王公貴人。
姚珍珠領(lǐng)著自己的兩個宮女,跟在李宿身后,默默站在太孫殿下的馬車邊。
送重病的皇帝出宮畢竟不是什么值得宣揚(yáng)的體面事,因此這一次甚至連文武群臣都未有,只宗人府這邊來了幾位同太子關(guān)系好宗親王爺,站在寒風(fēng)里充場面。
李宿這邊就更冷清了。
他就帶了兩個公公,旁的宮人都沒帶,妃嬪也只帶了一個詔訓(xùn),連宮女都算上,統(tǒng)共六個人。
他穿著黑貂大氅,頭上戴著風(fēng)帽,垂眸肅立,根本不去看任何人,也不顯得十分落寞。
仿佛這一趟只是簡單的出宮游玩似的。
皇帝儀駕的另一邊,便是娘娘們的送行儀仗。
為首的自然是貴妃娘娘,她今日身穿絳紫貴妃大禮服,頭戴鳳冠,紅唇醒目而耀眼。
貴妃從不在宮中久住,她早年跟隨兄長戍邊,在大漠中騎馬長大,對于京中的一切都覺得憋悶。
因此,往年過了上元節(jié),她便會離宮去皇覺寺。
一是為大褚祈福,二為陛下祈福,三則是緬懷為大褚殉國的兄長,大褚戰(zhàn)神蘇長卿。
她要離宮,無人敢多說半句質(zhì)疑。
此番因皇帝陛下要去玉泉山莊“養(yǎng)病”,她便也陪伴提早離宮,不在這錦繡芳華的長信宮多待半日。
在貴妃娘娘的儀仗之后,便是德妃、淑妃并賢妃的儀仗。
德妃淑妃的臉色并不是很好,卻也沒多難看,倒是賢妃,因之前御花園那一場捉奸,讓緋煙宮名聲掃地,也讓她顏面盡失。
若非不得不出宮送駕,她輕易不會踏出緋煙宮半步。
此刻她白著臉站在這,只覺得四面八方的人都在嘲笑她,說緋煙宮荒**典,毫無禮法。
這二十年的臉面和體統(tǒng),一夕之間化為烏有。
賢妃站在寒風(fēng)之中,緊緊攥著拳,完全不敢回應(yīng)任何人的目光。
她不想在那些眼眸里看到譏諷、嘲弄,看到厭惡、玩笑,看到一切令她崩潰的源泉。
一向高高在上,高貴冷傲的賢妃娘娘,此刻終于底下了頭。
站在陽光之下,她的心卻如墜冰窖,寒冷刺骨。
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她為何會有這么一天?
到底是因為什么?
賢妃如此想著,怨恨和懊惱從她心底生出,盤旋在貧瘠的心海上。
都怪那個賤人!
賢妃幾乎要嘔出血來。
她當(dāng)時只是讓秦三娘跟張奪多說幾句話,同他打好關(guān)系,多打聽打聽陛下的行蹤。
她可沒讓秦三娘跟張奪私通,她只是讓她巴結(jié)他而已。
說什么都晚了。
賢妃在心里不停咒罵秦三娘,罵她不知羞恥,罵她道德敗壞,也罵她隱瞞主上,罔顧尊卑。
她正罵著,后面?zhèn)鱽碛挠牡纳ぷ印?br/>
“許久沒見賢妃娘娘了,今日秦姑姑怎么沒陪著來啊?秦姑姑可是賢妃娘娘的心腹能臣呢。”
“哦對了,臣妾忘了,娘娘最瞧不上柔媚惑主,不端不正,私德敗壞之人,怎么可能還帶著秦姑姑出門?”
那聲音嬌嬌柔柔的,卻字字珠心,賢妃手心都要掐出血,卻無法反駁。
為什么?因為以前她曾經(jīng)拿這些話訓(xùn)斥過莊昭儀。
她一個教坊司出身的賤婢,也能當(dāng)上中三位的昭儀,令曾經(jīng)的賢妃十分鄙薄。
她靠的是什么?還不是不要臉皮魅惑男人的手段?
更或者,她只不過是因為可以誕育皇嗣。
為什么自己不可以?為什么宮里人都行,除了她,除了她!
賢妃深吸口氣,想要訓(xùn)斥他幾句,這時端嬪開口了:“莊昭儀,切莫無禮,賢妃娘娘不管如何也不是你能置于的。”
賢妃心中一顫,她沒想到,現(xiàn)在替她說話的,反而是這個她從來都不喜歡的表妹。
端嬪眼眸流轉(zhuǎn),在莊昭儀面上一掃而過,同她交換了一個眼神。
片刻之后,端嬪柔聲道:“姐姐今日怎么不穿大氅出來,穿披風(fēng)怪冷的,還是宮里的宮人不夠精心,穿我這件吧。”
賢妃幾乎都要羞愧死了。
她低著頭,感受到身上暖和的大氅,一句話說不出來。
從小到大,她連正眼都沒瞧過的表妹,反而是現(xiàn)在唯一會關(guān)心她的人。
賢妃這段時候受盡了冷眼和嘲諷,突然有這么溫暖的話語,讓她百感交集,卻不知要說些什么。
她張了張嘴,最終只是收緊披風(fēng),不再言語。
廣場另一邊,只穿著披風(fēng)的姚珍珠站在李宿身后瑟瑟發(fā)抖。
今日陽光明媚,天朗氣清,卻偏偏寒風(fēng)烈烈,吹得人心中發(fā)寒。
聽瀾小聲問:“小主,奴婢再給您披上一件披風(fēng)吧?”
姚珍珠搖搖頭,沒答應(yīng)。
這樣的場合,她一個七品詔訓(xùn)沒資格穿大氅,披風(fēng)卻太過輕薄,風(fēng)一吹就透。
聽瀾聲音很輕,風(fēng)一吹就散了。
站在前面的李宿卻聽得很清楚。
他不關(guān)心站在大殿之上,傲視眾人的太子說著什么冠冕堂皇的話語,也不去聽身邊皇孫們都在議論什么,他卻聽到了身后的輕言細(xì)語。
幾位年長的皇叔,二殿下昭王和德妃所出三殿下壽王都未到場。
昭王因牽扯進(jìn)宜妃小產(chǎn)之事,已被太子以徹查的名義圈禁府中,不許外出。
而壽王卻是稱病在府,自言起不了身,自覺不孝,實在沒有掩面送駕。
這兩位都不來,越發(fā)顯得這一場送駕怪異。
在這兩位年長的王爺之后,淑妃所出七殿下、宜妃所出十殿下甚至就連端嬪所出九殿下也都沒露面。
只有母妃早亡,母家不豐的五殿下、六殿下和八殿下入了宮,卻也只老老實實跟在太子身邊,都是乖巧懂事的好弟弟。
這個場面,宗親皇子心里都有數(shù)。
宮里說得含糊不清,說是皇帝陛下要去玉泉山莊養(yǎng)病,卻連皇帝為何生病,生的是什么樣的病都未說清。
端看今日陛下從頭到尾都沒露面,只太子在前面意氣風(fēng)發(fā),大家便都明白了。
不過如今東宮勢大,誰都不敢當(dāng)面頂撞太子,這一場違逆風(fēng)波就平淡過去了。
他們不敢去看太子,落在李宿身上的目光卻不少。
李宿垂著眼眸,面容冷峻,玉樹臨風(fēng)。
只不過身上肅殺氣太重,讓人不敢直視他面容。
李宿也懶得去搭理他們。
宮里這些人,他一個也不想理。
就在眾人即將收回目光的時候,李宿突然抬起手,慢條斯理解開了身上的黑貂大氅。
他轉(zhuǎn)過身,把那大氅整個罩在了姚珍珠的身上,垂眸給她系上絲絳。
然后,又給她仔細(xì)戴上帽子。
他面容沉靜,嘴角卻帶著難得的笑意。
“乖,這就不冷了。”
身邊,所有皇子龍孫都驚呆了,就連被他“寵溺”的姚詔訓(xùn),也驚呆了。
李宿卻不管那么多,他只是說:“孤的人,不能凍著。”
你們不是喜歡看嗎?
孤讓你們看個夠。
你們不是想知道孤怎么想嗎?
猜吧。
能猜到算孤輸。
第六十五章
李宿對自己的名聲特別不在意。
名聲這個東西,都是外人說來聽的,所說之人到底是什么樣子,心里到底如何所想,沒有人能說清。
名聲都是虛名。
就如同洪恩帝和太子,一個圣明之君,一個儒雅儲君,父子兩個站在那,臉上都要寫國之大幸。
實際上呢?
李宿垂下眼眸,看著姚珍珠漲紅的小臉,又感受著四周詫異的眼神,難得心情愉悅。
他松開手,轉(zhuǎn)身回到原位。
大抵是因為要離開這里,要離開這個他住了將近二十年的囚籠,李宿心情分外開闊。
是這十來年里,從未有過的高興和開懷。
甚至就連身邊這些人,都沒令他特別厭煩。
李宿這邊好不容易安靜下來,他身邊的二皇孫李宴略微往邊上側(cè)了側(cè)身:“大哥……”
李宴的母妃是太子側(cè)妃,姓王,早年跟隨先太子妃一同嫁入東宮,晚先太子妃一載誕下二皇孫。
王側(cè)妃沉默寡言,從不在東宮多說話,也根本就不往正殿去,因此李宿對她并不熟悉。
前幾年,王側(cè)妃一場大病沒了,李宴才同他熟悉起來。
這個弟弟跟他母妃的性子一樣,沉默寡言,不喜惹事。
去歲恰逢李端要出宮開府,他便也自請出宮。每日只進(jìn)宮上課,一下課就立即出宮,仿佛宮里沾染了瘟毒一般,令他多待一刻就難受。
兄弟倆漸漸長大,又都是沒媽的孩子,這幾年關(guān)系倒是還可以,平日里能寒暄幾句。
“大哥,今日一別,他日不知何時再見,祝大哥一路順風(fēng),身體康泰。”李宴是在場所有皇孫里,唯一敢同李宿說話,也是唯一面露不舍的。
李宿對這個弟弟不算太了解,卻也知道他同自己還是有幾分情分的,便道:“多謝二弟,你也一樣。”
李宴嘆了口氣。
他為何嘆氣,李宿很清楚。
若李宿此去再無歸來之可能,那么等太子殿下登基,被立為新太子的一定是李端。
一旦李端繼承大統(tǒng),他們這些庶出的哥哥弟弟,沒有一個能有好下場。
李宴瞥了一眼身邊不遠(yuǎn)的李端,看他臉上掛著舒朗的笑,整個人都是舒心愜意的,心里越發(fā)難受起來。
他低下頭,用只有兄弟倆才能聽到的語氣說:“大哥,弟弟希望您能歸來。”
只要李宿能歸來,一切便能柳暗花明。
李宿沒有看他,也沒有應(yīng)話,他只是遙遙看著蒼茫廣場上蔚藍(lán)的天,看著那隨風(fēng)飄搖的云。
因洪恩帝病重,今日的典儀一切從簡。
眾人不過在廣場上站了小半個時辰,送駕典儀便結(jié)束了。
李宿遙遙朝太子、太子妃及各位宮妃一拜,轉(zhuǎn)身上了馬車。
姚珍珠的馬車跟在李宿之后,她領(lǐng)著自己的兩個宮人上了馬車,這才算松了口氣。
皇帝的儀駕一眼望不到頭,輪到姚珍珠馬車行駛起來時,又已過了兩刻。
車輪咕嚕嚕,一路晃動前行。
這一次,姚珍珠沒掀開車簾,也沒有好奇張望這一路的風(fēng)景。
她垂著眼眸,輕輕撫摸身上那件黑貂大氅,末了道:“殿下有時候還挺可愛的。”
這話當(dāng)著外人自然不能說,但姚珍珠還是覺得很有意思。
從一開始的震驚回過神來,她立即知道李宿要做什么。
宮里人都想知道他如此出宮侍疾,是否痛徹心扉,是否失望難當(dāng),但這些情緒李宿都沒有。
他甚至有閑心關(guān)注自己的詔訓(xùn)是否冷了,并把自己的大氅親自給她穿上。
這般柔情蜜意,哪里有失意可憐的樣子?
姚珍珠差點沒笑出聲。
“那些想看他笑話的人,一定很失望。”姚珍珠道。
聽瀾正在給她溫茶,聞言便笑:“小主也高興?”
無論李宿為了什么,也無論是不是擺給別人看的,最后的好處卻落在她身上。
寒冷冬日里,她披著李宿的大氅,從頭到尾都沒凍到。
身上暖,心里也暖。
姚珍珠笑了:“高興的。”
馬車的速度并不快,一路跟在洪恩帝的御輦之后,過了許久才終于出了宮。
之后的路途,就在走走停停里度過。
坐馬車的過程是很枯燥的,因無法沿途安營扎寨,只能一直住在馬車上,飲食起居都很不方便。
前兩日的時候姚珍珠還很新鮮,打著車簾看了好久的景,直到官道兩側(cè)全部換成一望無際的樹林,姚珍珠也不愛看了。
聽瀾見她無趣,就道:“小主,要不咱們翻手繩吧?”
姚珍珠沒玩過這個,她入宮之前一直在掙扎活著,身邊只有兄長,兩個孩童連吃食都沒著落,更不可能去玩花繩。
而入宮之后,她學(xué)的是如何伺候人,如何謹(jǐn)守宮規(guī),也沒機(jī)會學(xué)。
現(xiàn)在倒是能跟聽瀾好好玩一玩。
姚珍珠很聰慧,學(xué)得特別快,沒多會兒就學(xué)會了。
她跟聽瀾、湯圓三人一口氣玩了一上午,等到午膳時還是覺得沒盡興。
不過待馬車停下來,她們?nèi)齻€依次更衣,回來就看到御膳房送了午膳過來。
因為路途遙遠(yuǎn),膳房不可能變著花樣上菜,給端來的菜樣式都很簡單。
或者說,給毓慶宮這邊的菜都很簡單。
他們這一趟到底為何,隊伍中的貴人都是什么境況,人人心里都清楚。
皇帝陛下病重,一直未曾醒來,全靠太醫(yī)院用藥膳吊著,御膳房不用操心。
他們唯一要伺候的就是太孫殿下和姚詔訓(xùn),就這還不愿意多費(fèi)心。
姚珍珠看著端來的白菜豆腐燉鍋,微微皺起眉頭。
若是平日里,她也愛吃白菜豆腐,姚珍珠幾乎沒有不愛吃的菜。
可這鍋子已經(jīng)連著吃了三日。
中午一頓,晚上一頓,不帶變花樣的。
今日御膳房大發(fā)善心,里面給加了些綠豆粉,卻把稀薄的湯底都吸干,一鍋漿漿糊糊,瞧著就沒食欲。
除了這個,還有蘿卜燉牛腩,八寶燒鴨并一道并不算很新鮮的素菜。WwW.ΧLwEй.coΜ
路途上飲食簡單,這個姚珍珠知道,卻沒想到這么簡單。
不,不應(yīng)該說簡單,應(yīng)該是敷衍。
蘿卜燉牛腩可能因為是昨夜里燉煮的,此刻老得咬不動,湯汁特別咸,大約搶劫了鹽鋪,不要錢地往里撒。
八寶燒鴨里的板栗沒煮熟,鴨肉上的毛沒摘干凈,鴨頭竟也在鍋里,正睜著那雙死不瞑目的綠豆眼,悲傷地看著姚珍珠。
姚珍珠:“……”
姚珍珠心想,你別看我,不是我殺的你。
這鴨子這模樣,姚珍珠都吃不下去。
冤有頭債有主,你要是做了鬼,還是去嚇唬御膳房的大廚吧。
這么嘆著氣,姚珍珠把自己帶的咸鴨蛋取出,敲開一個拌進(jìn)飯里。
米飯還是碧粳米,倒是能吃飽。
咸鴨蛋是吳魚羊親自腌的,用了獨(dú)門配方,時候剛剛好。
蛋黃橙黃橙黃的,剛一撬開,晶瑩的油就流出來,姚珍珠很不舍地把那蛋黃油都倒進(jìn)碗中。
蛋黃沙沙綿綿,帶著一股鮮香,又有濃重的油香味。
靠著這個巴掌大的咸鴨蛋,姚珍珠都能吃下一碗飯。
倒是可惜那些食材了。
姚珍珠這么想著,就著咸鴨蛋吃了一整碗飯,又將就著用御膳房的菜吃了一碗,這才覺得差不多了。
她的嘴原來沒那么刁,在御膳房的時候因是學(xué)徒,學(xué)做什么吃什么。
酸果剛開始被人熟悉的時候,她連著吃了一月各種酸果羹湯,夢里都是酸的。
但是到了毓慶宮,她突然能夠主宰自己的生活,可以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沒有人灌輸她,也沒人會給她白眼。
所以,現(xiàn)在對著做得不夠好的雞鴨魚肉,她竟也會嫌棄了。
姚珍珠不由嘆了口氣:“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是這么說的吧?”
聽瀾也沒讀過書,湯圓就更聽不懂了,只能懵懵懂懂道:“好像是,小主真聰明。”
姚珍珠說到這里,感嘆道:“殿下特地請了教導(dǎo)姑姑教授課業(yè),聽了小半個月,總要學(xué)會點什么,要不然白費(fèi)殿下苦心。”
這么一說,自然又說到李宿身上。
這幾日在馬車上,姚珍珠基本瞧不見李宿,也就昨日下車更衣時見了一面,姚珍珠給他請了安,李宿點頭,就算過去了。
現(xiàn)在想來,李宿是否每日面對這樣的膳食?
以他的脾氣,怕不會吃吧?
姚珍珠如此想著,從包袱里取出幾個鴨蛋,對湯圓道:“你送去給賀公公,說這是我宮里帶出來的,殿下要是用不下飯,就讓殿下將就著吃。”
“待咱們到了玉泉山莊,我來親自給殿下侍弄膳食。”
她的手藝,同宮中的大廚也差不了些許,這話說得分外篤定。
湯圓領(lǐng)命,把咸鴨蛋包好下了馬車,不多時便回來了。
她手里捧著一個小食盒。
“小主,賀公公說正發(fā)愁呢,御廚也不知怎么回事,給殿下準(zhǔn)備的都是辛辣之物,多謝小主惦念殿下。”
若是沒這下飯的咸鴨蛋,李宿剛被姚珍珠養(yǎng)回來的胃又要遭殃。
湯圓邊說著,邊打開匣子。
“賀公公說殿下不喜吃瓜果,這個是今日送來的,讓小主開開胃。”
姚珍珠一看,卻是兩個蘋果。
御膳房里的人變著花樣刁難太孫,卻不敢太過克扣他的膳食,御膳不用心,這蘋果還是要送的。
但李宿似乎也不是很愛吃。
姚珍珠摸了摸蘋果,彎著眼睛笑了:“四個鴨蛋換了兩個蘋果,咱們賺了。”
畢竟,出宮之后蘋果就是稀罕物了。
下午三人又玩了一下午翻花繩。
待到傍晚時分,車隊在一處樺樹林的避風(fēng)處停下來。
準(zhǔn)備安營扎寨,短暫修整。
算起來,這已經(jīng)是出宮后的第五日,再過五日,玉泉山莊便要到了。
湯圓跟聽瀾去取膳了,姚珍珠站在小帳篷前賞景,順便等她們兩人。
姚珍珠怕晚膳準(zhǔn)備不周,下馬車的時候親自背著自己的小包袱,遠(yuǎn)遠(yuǎn)看著瘦瘦小小,哪里有初為人妻的樣子。
人群之中,李宿也瞧見了她。
他想到中午送來的咸鴨蛋,想到那咸香的口感還在唇邊,頓了頓,還是往姚珍珠這里走了兩步。
然而,只聽啪的一聲,一道閃著寒光的箭矢便從他眼前一閃而過。
李宿終究沒趕到姚珍珠面前,他腳尖輕點,剛一往后撤退兩步,無數(shù)黑影便從天而降,眨眼間便包圍了還未來得及全部安營扎寨的營帳四周。
營地一下子亂起來,有年輕的黃門不經(jīng)事,尖著嗓子喊起來。
“有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