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第 36 章
姚珍珠感覺自己做了很長的夢。
除了那些仿佛預(yù)知夢一樣的夢境,姚珍珠平時顯少做夢,可今日,她卻很清晰覺得自己在做夢。
在這個夢里,她一下子回到了家鄉(xiāng)那個小村莊。
她生長的地方離盛京很遠很遠,在她兒時的記憶里,盛京只不過是王城的稱呼,她從不知盛京在何處。
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兒,上面有個哥哥,下面還有個弟弟,家中對她視若珍寶,一家人和和美美,住在平靜的小山村下。
那時候,姚珍珠以為她今后的人生也會圍繞著村子,不會遠離。
然而在她十歲那一年,接連的暴雪打碎了農(nóng)人們過年的喜悅。
她家的村子就在山腳下,那山叫燈籠山,不高,看起來圓圓滾滾的,很敦實。
暴雪接天蔽日,天地間頃刻便白茫茫一片。
外面太冷了,無論去哪里都能凍掉手指,一家人便圍在家中,用木柴烤火。
姚珍珠家中人都是樂天知命的性子,她父母感情極好,總是笑臉迎人,平日里也從不爭吵。
無論遇到多難的事,一家人都是相互扶持著,笑著去面對。
可那個冬天太可怕了。
姚珍珠至今還記得,從不低頭的父親,也經(jīng)常皺著眉看窗外。
一天深夜,姚珍珠被母親抱在懷中,正睡得香甜。
一陣驚天動地的響聲震徹山谷,姚珍珠一下子被驚醒,這才發(fā)現(xiàn)母親抱著她飛快往外跑。
從門內(nèi)到門外,是兩個世界。
外面的冷風(fēng)一下拍打在姚珍珠的面容上,她凍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剛睜開的眼睛被迫閉上,一連串的淚珠不自覺便淌了一臉。
四周都是哭喊聲,奔跑聲,以及叫罵聲。
待到姚珍珠凍得快沒知覺,母親才停下來,用薄被緊緊裹著她。樂文小說網(wǎng)
夢境里,姚珍珠就這么被人抱著,一會兒熱,一會兒冷,跑個不停,似乎被什么野獸追趕。
她動了動,想去摸母親的臉:“娘。”
她干澀的嗓音響起,在寂靜的臥房里回蕩。
聽瀾猛地睜開眼睛,一下從床邊坐起來,探過來給姚珍珠擦臉上的汗。
“姑娘,姑娘,”聽瀾輕聲喚她,“姑娘你醒醒啊!”
聽瀾的聲音已經(jīng)哽咽了。
就在這時,賀天來的聲音突然傳來:“殿下駕到。”
守在外間的如雪忙上前打開房門,沖李宿福了福:“殿下大安。”
李宿臉色不太好看,他沉著臉進了門,皺眉道:“還未醒?”
如雪也跟著熬了一天一夜,這會兒眼底青白:“今日上午原本好些了,不過一直沒醒,聽瀾勉強給姑娘喂了些粥水,沒吃進去多少,下午的時候又開始燒了。”
如雪往后退,引著李宿進里間。
若是姚珍珠還醒著,此刻便會知道,自己已經(jīng)不在原來的左廂房中。
李宿剛一進里間,就聞到一股濃重的藥味。
姚珍珠已經(jīng)昏睡一整日,到了現(xiàn)在都未醒來,太醫(yī)開的藥吃不進,瞧著人都要燒糊涂了。
床邊的方幾上還放著藥碗,顯然姚珍珠沒吃下去多少。
聽瀾正在給她擦額頭的汗。
李宿這會兒心里生不出什么別扭或者嫌惡情緒,他只是往前走了兩步,直接來到床榻邊。
他垂眸看著病容憔悴的小姑娘。
姚珍珠睡得特別不安穩(wěn)。
她做了噩夢,回想起怎么也不愿意回憶的過去,又看到了曾經(jīng)的至親。
她蹙著眉,緊緊閉著眼睛,嘴唇泛著淺白,可臉頰是潮紅的。
她動著嘴,不停說著什么。
李宿微微彎腰,才聽到她帶著哭腔說:“娘,珠兒冷。”
“再加個火盆來,”李宿起身,對賀天來怒道,“沒聽見她說冷。”
賀天來那張冰臉都苦了。
“殿下,屋里已經(jīng)燒了火龍,還擺了三個火盆,再加煙氣太重,姑娘會喘不上氣來。”
這屋里都跟夏日似的炎熱了,再加個火盆,回頭人病沒好,再給熱中暑。
李宿頓了頓,這才意識到屋子里悶熱得讓人喘不上氣。
他低頭看了看姚珍珠,轉(zhuǎn)身從臥房走出去。
來到外間,他對如雪道:“讓你們姑姑再去請?zhí)t(yī),記得要叫周銘,務(wù)必把人治好,治不好的話……”
李宿冷冷哼了一聲,一掀門簾,大步走了。
如雪這才長舒口氣,跟聽瀾說了幾句,便去請?zhí)t(yī)。
這么一折騰,太醫(yī)周銘到的時候已經(jīng)是傍晚了。
再過幾日就要過年,又已經(jīng)交課業(yè),上書房便關(guān)了門,等待明年皇帝陛下御筆朱批開年大吉,再重新開課。
太孫殿下不去上課,昨日便領(lǐng)著頗為喜歡的新宮人出宮玩賞,結(jié)果回宮路上就遭到襲擊。
這種事李宿從小到大遇到太多次了,每次都是按規(guī)矩上報給護城司、儀鸞司及直隸總督衙門,最后都是抓三五個沒什么用的小角色,砍頭了事。
因此,這一次李宿也不瞞著。
不過這一次李宿不是孤身一人,他身邊還有新寵姚宮女,而姚宮女又忠心護主,為了保護李宿身受重傷,至今重病不起。
周銘跟在周萱娘身邊,嘆道:“其實姚姑娘的傷不重。”
昨日他不當(dāng)值,是同僚王三七過來看的病,今日也同他說了脈案。
周萱娘卻道:“姑娘細皮嫩肉的,哪里見過這樣的事,這一受傷可不就有些兇險,大人當(dāng)要仔細醫(yī)治。”
她頓了頓,又道:“殿下那頭可是擔(dān)心的。”
周銘跟周萱娘是同鄉(xiāng),都是盛京以南耀城周家堡人,同周萱娘還有些沾親帶故的姻親關(guān)系,因此他進入太醫(yī)院后,便得了李宿的賞識,多為毓慶宮當(dāng)差。
不用說姚珍珠護駕有功,已經(jīng)被封為七品詔訓(xùn),便她依舊是司寢宮女,周銘也得好好診治。
這可是太孫殿下如今最寵愛的宮女,若是當(dāng)真出了差錯,他也不用再來毓慶宮行走了。
“得嘞,”周銘拍了拍自己的藥匣子,“表姐您放心,姚姑娘這病我一定能治好。”
周萱娘得了他的包票,這才松了口氣。
周銘家中世代行醫(yī),別看他年輕,如今只是個太醫(yī)院的醫(yī)正,但手上的功夫卻很到家。
比太醫(yī)院那些白發(fā)蒼蒼的院使也不差。
昨日出了那么大的事,整個毓慶宮都有些風(fēng)聲鶴唳,小宮人們害怕,不敢出門,這會兒回廊里也就只他們兩人。
周銘沖周萱娘擠眉弄眼:“表姐,殿下真的情竇初開了?”
那跟個冰塊一樣的青年人,無情無欲,冷心冷肺,也有沖冠一怒為紅顏的一天?
周銘怎么想,怎么覺得怪。
不過這接連兩天急召太醫(yī),無論到底為何,總歸姚姑娘的命太孫殿下是很在乎的。
周萱娘白了他一眼,這會兒心情也緩和許多。
“若是以后有機會,你同姚姑娘多說幾句話,你就知道為何了,”周萱娘邊說邊笑,“那姑娘討人喜歡著呢,不說殿下了,就連我都喜歡。”
周銘挑眉,若有所思點了點頭。
待來到后殿,周萱娘便說:“姑娘如今安置在后殿的東配殿中,中午過后又開始燒,藥食不進,大人可得好好看看。”
待周銘報名得進東配殿,來到了床榻前,便看到姚珍珠滿臉的汗。
這會兒配殿里有周萱娘、如雪和聽瀾,都是宮人,周銘是不需要特別避嫌的。
他在窗邊的椅子上坐下,隔著手帕給姚珍珠診脈。
不多時,他又看了一眼姚珍珠的面色,這才收回了手。
“姑姑,”周銘道,“姑娘手上的傷已經(jīng)處理好了,現(xiàn)在看并未發(fā)炎,不過……她受驚過度,寒氣入體,這才發(fā)了熱。”
周萱娘懸著的心,終于落了下來。
“姑娘藥食不進,這可如何是好?”她隨即又皺起眉頭。
周銘頓了頓,道:“我可以給姑娘行針,可以暫時把熱癥退下來,待醒來再用藥調(diào)理便是。”
周萱娘忍不住道了一聲佛偈。
待到周銘給姚珍珠行針之后,她很明顯不再夢囈,眉頭也漸漸松開,恢復(fù)成安睡的樣子。
周銘寫了脈案,又開了方子,叫醒了再開始用藥,這幾日吃食也要清淡些,如此這般叮囑了聽瀾幾句,聽瀾都認真記下。
待從東配殿出來,周銘忍不住看了看周萱娘。
周萱娘:“怎么?”
周銘低聲道:“表姐可知道,咱們家世代行醫(yī),卻也有一門從不外露的絕學(xué)。”
周萱娘心中一緊,她左右瞧了瞧,道:“我家只做藥材生意,同本家離得遠,并不太清楚。”
周銘就說:“我只學(xué)了一分,不過也能看出大概來。”
行醫(yī)者,望聞問切。
觀其面,便知其癥,亦或者能推其命。
周萱娘不叫他繼續(xù)說,待回到她的臥房中,她才道:“你剛才看了姚姑娘的相?”
周銘點點頭,又搖搖頭:“我不是故意看的,只是要切脈,自然要去看一看病患的氣色,捎帶腳看了一眼。”
他這本事,大多也只能行醫(yī)問藥的時候予以輔助,那些什么神乎其神的八卦易學(xué),他一概不會。
周萱娘也知道看不出什么來,長信宮中,天子在側(cè),所有人的面相都不好判斷。
不過周銘還是道:“這位姚姑娘,從面相上看是個開朗之人。她額頭飽滿,眉目舒展,耳朵后貼,足見其心寬體胖,心胸豁達。”
這其實是以面看性格。
周萱娘點頭:“正是如此,性子活潑開朗,從來不計較小事,且熱心又友善,是個好姑娘。”
周銘琢磨了一會兒,低聲道:“我看不出她的命途,不能得知她后半生如何,卻能看出她命帶富貴,衣食無憂。”
對于一個宮女出身的宮妃來說,命帶富貴,衣食無憂,已經(jīng)是極好的命格了。
就連周萱娘都感嘆:“姚姑娘是個好命人。”
陪著太孫殿下出宮一次,便舍命救駕,因此受傷。
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可不是個好命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