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千載歲月彈指間,大羿神弓落九日!
當此時,龍窟賓客八方齊聚。
祖龍一聲長嘯,蟄伏數(shù)百年之古尊道韻一經(jīng)宣泄,惹得天下十方無數(shù)強族異種,乃至于諸列仙裔,皆震驚不已。
如今,距‘泰皇登天’已過近千載。
這個時間說長不長,說短算不上短,在某些強悍至極的個體眼里,更是不過彈指一揮間罷了。
可就是這般短暫的歲月,對于眼下的莽荒來講,卻是天翻地覆。
隨著羲、媧二皇飛升成仙之后。
本以為,將是莽荒繼‘萬仙時代’,另一個屬于仙裔的輝煌大世降臨,可誰料到...
五百年前。
西皇山有天泣之象,映照古今未來。
連帶著整個莽荒所有種族,凡抵達人道法相,也就是真君境的存在,皆心中季動不已,只覺有什么天塌之事,發(fā)生了。
果真。
當諸般抵達了神話境的大能,率先感應(yīng)到位于昆侖墟的西皇山,其中古尊‘尊位’消散,屬于西皇本來懸掛上蒼的‘唯一性’緩緩消弭之時...
這些涉及到了古尊之道的各族大能們,驚悚了。
古尊,代表了極境,道果唯一!
他們甚至已經(jīng)形成了莽荒的一種規(guī)則,相當于執(zhí)掌了一種‘權(quán)柄’的管理者。
凡莽荒之事,位于’現(xiàn)在’發(fā)生的,只要沒有同境干涉,哪怕是天涯海角,也能瞬息覺察,縱使過去未來,亦能透過歷史長河一角略知一二!
但就是這么強悍的人物!
卻是在五百年前...隕落了。
正當那些真君、元神之流尚在震撼,驚詫之時。
來自昆侖墟的另一方頂尖大勢力——扶桑神庭,更是出現(xiàn)了舉世未料的一幕。
扶桑天闕之上,有普天神詔降臨而下,天帝鈞親自復(fù)蘇,隨后宣召...
將東夷諸州,納入神庭所屬,一眾人鬼妖魔之流,皆為扶桑臣屬!
此舉一現(xiàn),更是天下嘩然!
要知道,眼下的人族,可早已經(jīng)今非昔比了。
隨著當年名為‘泰皇’的泰一橫空出世,于東夷商丘首陽山,傳八百煉氣仙卷后,人族大能如井噴般誕生。
此前歲月,有無數(shù)純血異種,莽荒古族明里暗里,嘲諷過人族生靈空有‘仙之后裔’的跟腳威名,卻是孱弱不堪,就連生存都要仰他人之鼻息,白瞎了二皇的無上聲勢。
本以為,這個種族就將這樣,隨著二皇離去,慢慢泯然眾人矣。
可令昆侖仙裔、天下十方的頂尖強族,比如仙凰、古龍、麒麟、龍雀等等諸流之主,皆未料到的是,
這個有著無限潛力的種族,沒有在二皇的手中發(fā)揚光大,成為堪比‘仙裔’的龐然大物,卻反而在無數(shù)人嗤之以鼻,正自不屑一顧之時...
于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不過存世了千載,如流星般橫空出世的人族手里,
徹底發(fā)揚光大!
自從第一位人族‘神話領(lǐng)域’泰皇誕生以來。
五百年,短短五百年!
先后有諸如商丘一脈少昊氏——青陽大帝,以龍雀一族秘術(shù)合自身體質(zhì)與煉氣仙經(jīng),氣貫長虹,自成道果雛形,稱尊者!
此后...
燧火宮,七十二柱薪火再燃,火染穹蒼,背負‘燧人氏’之名的二代首領(lǐng),煉氣養(yǎng)長生,已是越發(fā)年輕的赤袍大長老,手提青銅古燈橫空出世,火道圖騰不滅!
九黎國,一聲兵主怒喝,圓滿的帝兵之威再臨天塹,將舉國上下鬼蜮氣息噼了開來!
繼承蒼圣遺澤的大祭禹,一朝洛水悟道,冠以皇名;
勾陳古國青華氏,帝子春來見萬花綻放立地斬道,號勾陳尊者;巫祖靈山之主,與西皇山繼任者瑤池天女,參悟輪回道果,終有所悟...
人族百陣,風后為尊。
萬兵之祖,共拜九黎!
數(shù)百載風霜春秋過,人族早已今非昔比,早叫天下側(cè)目!
除卻這些個接二連三,證道出世落于莽荒天下眼來的一代神話之外,諸如真君、元神等中流砥柱般的大能,亦是如雨后春筍!
除卻在時代洪流覆滅的古國、圣地之外。
而今的東夷諸州,煉氣底蘊完備,甚至不知因何而故,得三山道主異象綻放,有道德圖、靈寶劍、元始塔接連降于東夷諸地,人前顯圣,傳揚道統(tǒng),以彰顯其之聲威!
三尊傳法!
這是何等的殊榮!
至此,人族在這樣的一個時代,曇花一現(xiàn)五百年,盛極一時!
隨后...動亂降臨了。
扶桑天庭神詔降下,‘天帝’對于三山道主的庇佑絲毫未顧。
她起十天君,率昆侖仙裔百支,意圖掀翻整個東夷,圈養(yǎng)人族!
這一起,莽荒天翻地覆!
五百年前被天宮鎮(zhèn)壓的紫霄帝主破封、來自陰間冥土的酆都大尊露出面來...
無盡海,有大尊腳踏無盡風浪;不周山里,赤王踏萬焰睥睨天地。
四尊絕代傳奇,與神庭曠古爍今的一代天帝,無有征兆,竟不約而同的趁勢而起,皆欲鎮(zhèn)壓東夷,惹得天下嘩然!
天下十尊,盡出其五!
若論及三山道主,以及已經(jīng)隕落的西皇山那位,便只有最后一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真要算上的話,當世最頂級的無上古尊,已是齊聚。
諸多古老純血異族,對此紛紛議論,不明這些古尊為何如此。
直到她們與三山道主斗法,叫莽荒日月沉淪變色,法則終日碰撞,以及麾下十天君、眾道場仙裔在東夷掀起腥風血雨后,才有傳聞流傳而出,叫這天下恍然大悟!
諸仙裔古尊,意圖吸‘人族血’,而彌補自身道傷!
至于這道傷究竟因何而來...
無數(shù)大能對此猜測不已。
其中,也有有識之士從只言片語,以及殘破的‘萬仙時代’聯(lián)系,推演出了一角答桉。
不過,對于這場大戲來講...
或許莽荒萬族,都將只是看客。
主角,只能是人族。
還有...以五大古尊為首的仙裔、先天神靈!
...
此時,龍窟!
“莽荒萬靈,十方皆聽...”
“今吾祖龍,證道古尊,自此龍窟為道場,天下萬靈當敬!”
“東夷諸州,首陽山下,人族弒吾萬龍,以血沐浴,而成己道,此仇近千載未報,今吾出世證道,龍窟將不再蟄伏,血仇,當洗!”
“吾為萬龍祖,隨諸尊詔令,伐東夷,鎮(zhèn)人族!”
此證道之誓,如雷聲滾滾,震開萬道,傳盡九萬里云層!
隨后,萬龍于龍窟之上盤旋,咆孝聲屢屢不絕,其中溢散的古尊威壓,叫觀禮者無不驚悚莫名:
“這老龍,竟當真成了?”有血羽大兇,為一代純血異種之主,一身神話氣勢不凡,但卻被壓得不敢喘氣,面色難看。
“他當年到底和‘天帝’達成了什么交易?”來自鳳巢的金凰眸光閃爍,望向莽荒正中,那若隱若現(xiàn),自東伐東夷人族后,便仙光繚繞,焰火焚天的扶桑神樹,眼神前所未有的忌憚。
天帝合四尊,與萬仙時代的道主死磕。
她麾下的十天君、紫霄的五神侍、酆都的閻羅主...
這些神話大能,與那些人族斬道廝殺,早已將整個東夷化作了戰(zhàn)場,浩浩蕩蕩已數(shù)百年久。
其中隕落的萬靈,何止億萬計數(shù)!
想來,若非三山道主橫推當世,道法無量,恐怕人族早已經(jīng)危如累卵,旦夕可傾...
在這種時候,偏偏在之前鳳巢九支之一的龍雀,卻將寶全壓在了人族商丘一脈上,也不知究竟是對是錯。
鳳巢之主,仙光繚繞的金凰化作宮裝美婦,眉中憂慮。
這斗了半輩子的老龍,這一步邁出,竟真成了!
要是那對于仙裔‘道傷’真相的猜測確為真實,這先天神靈的時代將要走向消亡,后莽荒歲月...這龍窟,豈不是要代仙眾、神靈,成為第三代仙裔執(zhí)牛耳者?
不知啊...
觀禮的諸族神話,各懷心思。
但也覺得,這老龍既站在了仙裔一方,那么...或許局面又將有所轉(zhuǎn)機。
三山道主雖強橫,但幾乎以一鎮(zhèn)二,也是分身乏術(shù)。
就看人族水深火熱,他們卻不再顯圣,便能看出諸位神話古尊,亦不是什么泛泛之輩。
而今再出一尊古龍,誰又知曉,究竟鹿死誰手?
觀禮萬族,盛況空前。
可心思繁雜,皆是表面恭賀,其內(nèi)在里所思所想,誰又能知。
直到天穹泛火,有九道若煌煌大日一般,光耀天地,似扶桑神樹駕臨,蘊含古尊血的神話金烏,穿破浩瀚云霄,抵達至此...
諸脈看著這般顯赫的動靜,更是面色微變:
“九天巡狩!”
“扶桑神庭的最高規(guī)格禮儀,天帝這是令九子前來恭祝祖龍成道?”
“好大的陣仗!”
有人對此贊嘆,看著那霞光映照半邊天,不禁艷羨不已。
即使未至龍窟,便已動靜至此。
這就是古尊血的好處啊...
有人感慨,只恨生來不能如此,此后怕是也難了。
然而,此異象不過方浮龍窟,尚且遠矣,哪怕金烏穿梭天地,也不可能橫跨遙遙。
于是,就在這龍窟氣氛火熱,大有‘萬妖來朝’之象時...
天,突然…暗了片刻。
頃刻,似乎有一剎那亮了火光。
九道箭失,突自茫茫大地,不知自何而起,竟射穿了陰霾,射穿了萬里云層!
一箭出,則天地澄澈,甚至蘊含了法則,堪比古尊一擊!
甚至,還不待觀禮諸人,看到那赤霞盡頭金烏盛況,便見片刻天暗,有箭飛空,就聽隔著遙隔無盡距離,龍祖一聲厲斥:“好膽!”
龍吼之威,震顫天宇,使得天星搖曳,叫神話者耳膜震顫,叫元神等流口吐鮮血!
但即使如此...
天上九箭失,仍然未受阻擋,依舊盡射日!
彭彭彭彭彭...!
這箭太快了,甚至穿過了“時間”的概念,哪怕是古尊的念頭,都不能攔下。
一看,就已準備了太久太久。
于是乎,
九道流淌著古尊血的金烏,瞬息措不及防,被箭失貫穿,一身神通甚至尚未施展…
便毫無征兆般的盡數(shù)炸開,化作血霧消散,作為了‘賀禮’,送予了初次成道的祖龍!
扶桑神庭,九天子巡狩?
遠方,一處高山斜坡上。
手握自靈寶玉虛宮中賜下,經(jīng)由九黎兵主鍛造,后附著三山仙術(shù),以心頭精血,頂上元神凝成的落日神弓,背著九道早已射空的殞神箭袋,赤發(fā)少年昂首望天,但見金烏血如雨,不禁大笑。
想他修持千載,得泰皇傳法,道主賜寶,淬元神,修神軀,又請了古尊遮蔽了一角未來,等得不就是趁著這祖龍成道,‘未來’或?qū)㈠e亂的一刻!
縱使古尊,也有疏漏!
哪怕‘天帝’又如何?!
這一日莽荒新尊凝‘尊位’,天地氣數(shù),萬靈未來皆繚亂,縱使九天子,也未必古尊之下便是無敵!
起碼,在他大羿面前,是如此。
今日,千載修持,大羿當落九日!
盡洗巨靈神族,因神庭亡覆之仇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