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所欲為何?無非一念救蒼生!
許府,院落間。
聽到季秋不驕不躁,顯得自然且順暢無比的一番言語,許淵面色復(fù)雜,默然不語。
道基高人選擇練武的,見多識廣的他不是沒有聽說過。
靈氣淬煉身軀,確實(shí)事半功倍, 但也不應(yīng)如此妖孽才是啊...
按照這個(gè)進(jìn)度,這世間罕見的無漏金剛境,又能攔住這年輕人幾時(shí)?
“就算是師兄于并州收下的那名弟子,恐怕都沒有這小子如此天資吧...”
深深的看了季秋一眼,平復(fù)了下心情,許淵隨即道:
“何須如此自謙?”
“做得到就是做得到, 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常言道,不遭人妒是庸才!”
“有時(shí)候過分的謙虛,反而會(huì)叫人覺得你太假。”
言語告一段落,隨后許淵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季秋,又嘆道:
“你的修行進(jìn)度,遠(yuǎn)遠(yuǎn)超乎我所預(yù)料,本以為最起碼需要一年你才能將我一身本領(lǐng)吃透,但現(xiàn)在看來,卻是老夫太過高估于自己了。”
“如今打通穴竅之法,淬煉身軀之法,我都已傳授于你,而且還將武道精要傾囊相授,助你融會(huì)自身武學(xué),到了如今, 也沒什么可以教授于你的。”
“張巨鹿,你且走吧,什么時(shí)候需要老夫還你老師人情, 只管差人修書一封送來,到時(shí)候老夫自當(dāng)挺槍前去。”
“如何?”
許淵最后一次陪練, 助季秋再開兩大穴竅,已是看出了季秋武道有成。
師傅領(lǐng)進(jìn)門,修行靠個(gè)人。
眼下需要教授的路,季秋已是盡知。
剩下的,就需要他自己去走了。
而季秋顯然也明白這一點(diǎn)。
于是,他并未反駁,只躬身一拜:
“今日老宗師授我武道法,當(dāng)了張巨鹿三月之師,弟子銘記于心。”
“請,受我一拜。”
說罷,季秋躬身彎腰,而許淵只是輕輕頷首,沒有多說什么。
待到年輕道人直起身子,他這才開口繼續(xù)道:
“此次離去,趙兄弟沉思良久,愿入我太平道,為在下傳道天下盡上一份心力,老宗師對此,應(yīng)該沒什么異議吧?”
看到季秋話語, 許淵冷哼一聲, 有些不愉快的道:
“老夫說了為你舉薦之后,只要那小子能被你打動(dòng),那他的去留,我并不會(huì)多做指點(diǎn)。”
“至于你...”
灰袍老者的視線,逐漸有些凝重了起來:
“張巨鹿,我且問你。”
“伱這太平道布道天下,短短兩個(gè)月甚至從幽州蔓延,連冀州甘陵這等邊陲小地,都有信奉黃天的平民出現(xiàn),再加上你的所作所為,老夫不由得有些懷疑。”
“你小子,究竟意欲何為?!”
說到了最后一句話,許淵周身氣息提起,屬于無漏金剛的威壓一瞬間表露無疑。
若是常人面臨此等壓迫,怕是下一瞬就已戰(zhàn)戰(zhàn)兢兢,但季秋何許人也,他如今可是貨真價(jià)實(shí)的道基高人!
數(shù)遍大炎天下一十三州,能與他媲美之輩,也不過寥寥而已。
他再也不是那最開始時(shí),任人宰割的一介少年了,而太平道,也不再是最開始的太平道了。
如今以幽州為根基,季秋遣弟子往數(shù)州之地傳播,像是江南與川蜀之地路途遙遠(yuǎn),可能暫時(shí)沒有多少反響。
但冀青二州,已經(jīng)是一傳十,十傳百,迅速擴(kuò)散了起來。
隨著他季秋步入道基之境,再加上太平道入門弟子,如今的太平道修法之輩加起來,就算是號稱天下道脈第一,也絕然不差!
聽到灰袍老者的沉聲詢問,季秋身軀微頓。
隨后,年輕道人略作沉吟,便輕聲道:
“老宗師,你說我起家之時(shí),不過只是一有些身份的普通人罷了。”
“你問的不應(yīng)該是我究竟意欲何為,而是該問這些底下的平民百姓,為何愿意信奉于我太平道。”
“難道不是嗎?”
說完,季秋微微一笑:
“太平道立世根本,就是為了廣傳太平之法,而我的老師太華真人逝去前,曾將太平經(jīng)授予于我。”
“換而言之,太平道與他老人家都有莫大淵源,我現(xiàn)在所做的事情,就是他老人家愿意去看的。”
“而救濟(jì)世間,非但需要懷一顆慈悲心,更重要的,還是得有實(shí)力,不然天傾壓下,又豈能是人力可當(dāng)。”
“至今走來,意欲何為?”
“無非一念救蒼生罷了。”
黃衣道人俊朗的面龐上帶著陽光。
許淵聽到他的回答,感受著那絲毫沒有作偽的神情,身軀不禁微微一震。
相處的兩個(gè)多月里,季秋并沒有瞞著他什么。
是以隱約之間,許淵能夠猜測季秋未來想要做一件大事情。
他大概能夠琢磨清他想要干嘛,但是叫這老人沒想到的是...
其初衷,竟真是如此。
許淵有些默然。
或許所謂的有道真修。
便不過是如此了罷。
看到眼前的灰袍老者有些失神,季秋灑然一笑,又道:
“好了,今日一別,他日再會(huì)。”
“老宗師,告辭!”
說罷,季秋深深的看了一眼許淵,低頭拜別。
【許淵】
【128歲:自知大壽將至,時(shí)值盛夏,于夜晚觀天地群星之象,若有所悟,舞手中一桿丈二長槍,一十八式百鳥朝鳳槍法揮動(dòng),引白鳥朝拜相隨,以人之力,影響天地,臨死之前終有所得,哈哈大笑三聲之后,無憾而逝。
死前,隱有槍道生出神意,一窺三境天象武圣之姿,被后世之人稱贊曰:槍圣許淵!】
【模擬評價(jià):一桿長槍,攬百年風(fēng)流,無愧槍中圣者之稱!】
突破道基后,這天底下所有人的人生軌跡,都逃不過季秋的推演。
也正是因?yàn)槿绱耍约厩镒遭鈱τ谠S淵了解至極。
他這種醉心武道,心有赤誠的一代宗師,是不會(huì)對于季秋有什么壞的影響的。
尤其還是在他與太華老道,有著莫大淵源的情況下。
【季秋/張巨鹿】
【境界:道基初期/先天后期/養(yǎng)氣巔峰】
【功法:渡世太平經(jīng)、儒道五經(jīng)、赤元淬體功】
【天賦:七竅玲瓏、百鍛武軀、禪心通明】
【武學(xué)/術(shù)法/神通:懸空武道(超凡脫俗)、問仙一劍(登峰造極)、煉氣六法(登峰造極)、神霄掌心雷(登峰造極)、玄元雷法殘篇(登峰造極)...】
【雜學(xué):初級符箓(登峰造極)、初級煉丹(出神入化)】
(熟練度劃分:初窺門徑、略有小成、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登峰造極)
(至于超凡脫俗,則是季秋融合自身所學(xué),超越了原武道巔峰范疇,所達(dá)到的一種境界,武道神通上下限,取決于他自己的造詣。)
赤元淬體功,就是許淵教授季秋的煉體法,是一門集錘煉身軀、打通穴竅、打熬氣血與勁力為一體的武道功法。
于大炎一十三州都屬頂尖,足以為左道傳承之中的翹楚。
再加上他以一身武學(xué)精要為季秋示范,成功叫季秋在自己曾學(xué)的懸空寺武道里推陳出新,去掉糟粕,吸收精華,成為了一門融合了拳、爪、指等不同武學(xué)的總綱武道。
這是屬于他超越了前人,自己總結(jié)出來的武道,遠(yuǎn)勝于大乾的粗淺絕學(xué)!
因緬懷懸空寺之故,被季秋仍以懸空稱之,但實(shí)則卻是比諸多以前的上乘武學(xué),要強(qiáng)了數(shù)倍不止!
如今,太平道風(fēng)起青冀二州,再加上季秋如今已是道基高人。
他的大計(jì)...
將不遠(yuǎn)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