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節(jié)、中場休息
看更多誘惑小說請關注微信npxswz各種鄉(xiāng)村都市誘惑.小時候起我就在大人們的一句告誡中長大:“學好數天下都不怕!”一直以來我也是以這句話為努力的目標,并最終學好了這三門最重要的功課!可是當我真正的走進這廣闊的世界時才現,我最引以為傲的學問卻并不能幫助我填飽肚子……
究竟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中國人只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文理知識,卻忽略了最重要的品德和生存能力的培訓呢?難道是因為中國在科學上落后于世界的關系?我不知道答案,只是這種嚴重的偏科在我的記憶中將一直持續(xù)下去,直到……
看看我們的課程表吧,上面的生物、地理、歷史、音樂……這些課程也只是幾個簡單的漢字而已,實際上它們的授課時間已經完全的被其他課程擠占掉了!如果不是老媽的堅持,如果不是畢業(yè)的需要,恐怕體育課也將不保!這一切都有一個十分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就是——學業(yè)為重!
關鍵是我們究竟應該學什么?代數、物理固然很重要,可是歷史、地理就可有可無了嗎?作為一個中國人,就算他的英語說的再標準,物理方程解算的再完美,如果他連自己的祖國的歷史都一知半解,對自己腳下的土地稀里糊涂。那又怎么能稱為新時期的四有新人呢?難怪以后會有人將電視劇里的戲說當正史了!
還是那句話,作為一個學生,我無力糾正這種偏執(zhí),即便是擁有極高的名氣,可以將意見“直達天聽”的我,也不可能和全中國的教育體制為敵,畢竟我們的成績決定了將來自己的人生,決定了一個平頭百姓是否有機會出將入相,甚至是決定了自己的家庭究竟能獲得怎樣的社會地位,這一切都懸于少有的幾個必考課程之上!
是不是看著有些眼熟?就好像封建時代學子們拼命的鉆研八股地那番熱情一樣,只不過我們現在從一個極端又走入了另一個極端……這么說似乎有些對不起還在努力“暢游在知識海洋”的廣大學子們。不過在我們的身邊已經出現了太多類似“范進中舉”的悲劇了,可不知為什么大家卻選擇了視而不見,直到將來國家決定對大學擴招,大學學學歷變得無足輕重時,這個門檻才又上升成為考研……
對此我只能說是中國長久以來的教育慣性導致了這種情況,這種慣性不是從新中國開始的,也不是從五四運動開始的,而是從朱元璋同志決定全國的知識分子只能研究八股文開始的!只是沒有想到雖然他老人家已經變成了史書上地一個名字,可造成的影響卻存留至今!
從那一刻起。中國對教育就徹底的放棄了多元化和實用性,變得教條和沉悶。今天當我們大聲痛斥當時地愚昧時,可曾想到我們同樣在重復著昨天的故事。只是課程變得有些豐富而已……
獨生子女政策之后出生的孩子,由于生活條件的巨大改善,缺少很多的生活閱歷,比如曾經被搬上銀幕,馮鞏和朱軍調侃地“撿煤核”就是其中之一。對于我來說,這不僅是小品中的憶苦思甜,因為在我的身邊現在就正在生著類似的事情,每當某個鍋爐房將燒竭的余燼傾倒出來之后,一群人會手拿著電視中那種小耙子,懷中抱著一個小竹簍。趴在還冒著熱氣的爐灰上認真地辨識著是否還有未燃燒充分的煤塊!而在這群人中孩子和老人占了絕大多數……
我知道這個景象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的消失,但可以肯定的是,曾經經歷過這些生活磨難的孩子在長大之后是不會有人說他們缺失了什么,也不會有人指責其不懂得人情世故自私自利,因為生活已經在其年幼的時候教會了他生存的秘訣。
我不是想讓所有地孩子都去撿煤核,那才是不現實的癡人說夢,但是我們這些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的確需要明白生活的艱辛,更加需要去學會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畢竟人的才華從某些角度來看是需要天生資質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通過努力學習都能成為棟梁之才的!可這些生活地真理卻是一個人必須要掌握的,即便他沒有聰穎地頭腦,即便他沒有顯赫的社會地位,卻同樣的需要以一個人的身份在社會上立足。
我們的教育恰恰沒能傳授這些內容,甚至本應作為一個公民必須掌握的國家民族的歷史和地理知識都被愚蠢的拋棄了,在我上輩子的很多時候,總能看見某個類似專家的人物站出來大聲的疾呼:“救救我們的孩子吧,他們已經成了缺失的一代……”
可是我從沒有聽見
的在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現在的情況。似后的那些獨生子女先天不足一樣,而不是他們的教育失敗!他們在逃避什么?難道承認自己的錯誤就如此困難嗎?如果沒有人站出來努力改正這種錯誤的話。我們不是在繼續(xù)“生產”著缺失的孩子嗎!也許以后還會看見某個“專家”又在痛心疾的抱怨世紀后的孩子如何如何……
這就是中國教育的現狀,過分的追求單科的成績,卻忽略了整體的素質教育,只要你能學好那些平時用不上的主要功課,那么你就可以在生活中享受到不少的特權,甚至就算犯了錯誤都會比其他孩子受到的處罰輕,因為在老師和家長的眼里,學習好的孩子其他一切都好!
很多人都知道我們究竟犯了多么嚴重的錯誤,可是沒有人敢于站出來糾正他,就像古人們都知道學習八股沒有什么實際的用處,可是卻沒有人能改變什么,因為這是決定你社會地位的唯一途徑。我們現在也一樣,只要資源再分配的評判標準不改變,那么無論教育的名稱變得多么的與時俱進也不能起到實際的作用!
為了改變這些,至少是在這所學校里有所改變,我精心的設計了一個計劃,現在的游戲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而已,最重要的就是在游戲布的時候,將會生的一些事情,我對此十分的期待。不過有些人不會讓我這樣悠閑下去的,比如徒弟那父女倆就對我“無所事事”感到相當的憤怒。
“你小子有玩游戲的閑工夫,先把這次的作曲交上來!”王老頭子親自跑到了遠山,看見我正在“工作”時有些吹胡子瞪眼。
“您怎么就非要我來作曲呢?全中國有那么多的優(yōu)秀音樂人,也不缺我一個吧?”
“少廢話,能熟練的使用電子配樂的作曲家可是只有你一個人!你不幫忙我找誰去?”
其實也可以聘請其他國家的作曲家啊?比如范吉利斯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對于現在的國人來說,他們還不能冷靜的看待藝術這種東西,而且強烈的自尊心也不允許他們讓自己的亞運會有著外人參與的身影!所以說這條終南捷徑算是走不通了。
他對我的執(zhí)著令我吃驚,原來大家是想在這次的盛會上展示出有著強烈現代感的中國形象,所以他們不遺余力的整修著北京的街道,長篇累牘的宣傳著亞運會的重要,生怕自己的國民在外人面前表現出什么令人丟臉的行為,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現在的我們還十分的不自信,所以我這個世界知名的“作曲家”是不可能逍遙事外的,為國爭光成為了現在壓倒一切的核心任務!
在老東西的親自監(jiān)督下,我是沒有什么人身自由了,只要沒有寫出令他滿意的作品,他是不會讓我用藝術的借口來蒙混過關的,這下我算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好在他的出現讓一直處于爆臨界點的白老師收斂了不少,畢竟他還不能明白我究竟和徒弟一家有著怎樣的糾葛,甚至說我究竟在那些老人家的眼中有著怎樣的地位,所以他只能隱忍不等著我自己露出馬腳,可惜我不打算給他這個機會。
其實以我的實力來說,“捏死他”就跟捏死一只螞蟻一樣,隨便找個理由就能讓他萬劫不復,不過我真正的敵人是整個教育體制,這就讓我不能不小心翼翼的打著擦邊球來達到目的,也許正應了徒弟對我的評價——吃飽了撐的沒事找事!
我對這種說法很不以為然,她是受益當然不能體會到那些在社會底層掙扎的勞苦大眾的悲慘,而我自己也是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之后有了深切的體會,才會如此努力的想要改變什么。
這下我和白老師要暫時休戰(zhàn)了,畢竟中間的裁判是我們誰都不能得罪的大人物,而我也開始絞盡腦汁的琢磨著自己的抄襲大計,可惜我現自己信手拈來的空間越來越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