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時光流轉(zhuǎn)
,韓娛之制作人傳奇 !
樸政赫在跟李秘書對話,自然被其他人注意到了。
“哥,有什么事嗎?”
金有坤關(guān)心地走過來,同時警惕地看向李秘書。
“沒什么,我有點事要出去一下。這里你照看一下,不用等我吃晚飯了。”樸政赫溫和一笑,對他吩咐道。
這么一會兒功夫,他已經(jīng)想明白了。
今時不同往日,他不再是當(dāng)年一文不名的窮小子了。
金裕文即使再如何的了得,也不可能這么堂而皇之地對自己不利。
更何況李秘書大搖大擺地出現(xiàn)在很多人的視線內(nèi),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把事務(wù)交待給金有坤,樸政赫沖李秘書笑道:“那我們走吧,辛苦您了。”
看著樸政赫彬彬有禮的樣子,李秘書發(fā)自內(nèi)心的高興。
在金家內(nèi)部,要說對金泰熙的心思最了解的人,并不是金裕文夫婦,也不是李莞,而是他這個秘書。
因為金泰熙是他從小看著長大的,也對這個大小姐最為寵愛。
長年累月的相處,所以讓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十分親密。
不像金裕文夫婦,因為經(jīng)商的緣故,經(jīng)常天南海北的出差,所以和金泰熙相處的時間并不長。
李秘書跟隨在金裕文身邊的時間并不長,年齡稍大之后,就成為了金家的管家。
所以說,他根本就是金家的內(nèi)部人。
在他的心中,沒有什么比大小姐的幸福更加重要的了。
所以此時看到樸政赫不同于從前的桀驁不馴,變得氣度儼然,最高興的人莫過于他了。
兩人上車之后,一路沿著海邊公路行去。
而看著熟悉的風(fēng)景,樸政赫不由得露出留戀的目光。
“札嘎其市場還在呢,不知道這里變了沒有?當(dāng)年哥哥在這里送貨,老板還給了我魚干吃呢。”
李秘書聞言笑道:“這里是釜山嘛,只要來過的人就不會忘記的地方啊。每生活一天,就變得更有人情味了。”
樸政赫也笑了起來。
“是啊,這里比冷漠的首爾好的太多了。”
往事歷歷在目,好像人生也倒轉(zhuǎn)了。
那熟悉的風(fēng)情從眼前飄過,思緒也發(fā)了瘋一樣的漫長。
有感而發(fā)的樸政赫忍不住輕輕地哼唱了起來,好像又回到了曾經(jīng)兄弟二人相依為命的歲月。
雖然山茶花開的春天
你還是沒有回來
佇立在釜山港邊
眼淚如雨落下
我炙熱的胸懷里把臉埋入吧
讓我再一次咀嚼幸福的滋味
請回來釜山港吧我想和你重逢
忍不住想要前去
你落腳的城市找你
徘徊在釜山港
霧笛聲刺痛我的胸口
請一定要替我傳達(dá)啊海鷗先生
說我依然相信他正忍受著寂寞等待他
請回來釜山港吧我想和你重逢
我炙熱的胸懷里把臉埋入吧
讓我再一次咀嚼幸福的滋味
請回來釜山港吧我想和你重逢
當(dāng)歌聲里融入了感情的時候,才是最動人的。
久久沒有回來的故鄉(xiāng),更是讓肺腑都蕩起了波瀾。
這一首能夠讓所有釜山人都哭泣的歌謠被唱了出來,李秘書和司機(jī)也被勾起了心緒。
一時間,車內(nèi)的三個人,全都慢慢地哼唱起了這首《夢回釜山港》。
不來到釜山,怎么能品味這里的情啊;不離開釜山,怎么能了解思念的痛啊!
路過札嘎其市場,并沒有走出去多遠(yuǎn)。
沒有等樸政赫從紛亂的情緒里走出來,就已經(jīng)到了目的地。
隨著李秘書走進(jìn)去,樸政赫才發(fā)現(xiàn),這里乃是一處高檔的高爾夫球場。
因為是冬季,所以室外的場地看不到綠草如茵。但是一路穿梭,很快就走進(jìn)了溫暖如春的室內(nèi)練習(xí)場。
遠(yuǎn)處的臨窗練習(xí)臺上,此時正有一個瘦削而健碩的老人在揮舞著球桿。
一顆又一顆的高爾夫球被他遠(yuǎn)遠(yuǎn)地?fù)舸蛄顺鋈ィ劣诔煽內(nèi)绾危瑯阏詹欢簿涂床幻靼住?br/>
李秘書快步走上前去,輕聲稟報道:“老板,人我?guī)砹恕!?br/>
臺子上的人聞言回頭,恰好目光和樸政赫碰撞在了一起。
人還是那個人,只是許多年過去之后,老了許多。滿頭銀發(fā),皺紋縱橫,脊背也稍稍地駝了。
倒是站在金裕文面前的樸政赫,身材更加高大了,氣質(zhì)也更加成熟了。神采飛揚,氣宇軒昂,帶著年輕人才有的精氣神。
只第一眼,金裕文的心里就閃過欣賞。
隨手將球桿交給李秘書,金裕文一步步走過來,聲音倒是依舊清朗。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有十一年沒見了吧。”
樸政赫彎腰行禮,話語之間卻不卑不亢。
“幸好有個哥哥,在他的照顧下,沒有什么差錯的長大了。沒有成為社會的渣滓,也沒有凍死街頭。”
這就是當(dāng)年金裕文罵他的話,如今被他如數(shù)地還了回去。
面對他的軟釘子,金裕文卻爽朗地笑了起來。
“李秘書還說你的脾氣變了,現(xiàn)在看來,還是和當(dāng)年一模一樣嘛。石頭始終是石頭,不會變的。”
見金裕文不像是要發(fā)飆的樣子,樸政赫的心思也輕松了不少。
沒辦法,面對這樣的商業(yè)大鱷,也是韓國最頂級的一批人,那心理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這個社會太難了,軟弱的人可活不好。”
金裕文背著手站在窗前,看著眼前空曠的廣場。
“那也不能什么時候都硬來,該軟的時候還是要軟。像你這樣沒有背景的小子,一味的硬來那是會完蛋的。”
樸政赫有點搞不明白,這是長輩對晚輩的教誨啊。
什么時候,他和金裕文是這種關(guān)系了?
不過這位大人物變得好說話了,那他也沒必要給自己找不自在。
“多謝您的指點,我知道該怎么做了。”
“說說你吧,這些年都是怎么過的?當(dāng)年你們兄弟兩個離開了釜山,似乎有什么奇遇啊?”
金裕文目光深奧,看不出具體的含義。
樸政赫走上來兩步,和他并肩站在了一起,同樣看著窗外的景色。
“哪有什么奇遇啊,窮人家的小子,除了用血和汗去努力,還有別的辦法嗎?”
他卻沒有看到,站在背后的李秘書,此時眼睛已經(jīng)直了。
多少年了,都沒有多少人敢這么和金裕文并肩站在一起。
敢這么做的,哪個不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這小子,他是不懂規(guī)矩啊還是桀驁不馴啊!
金裕文當(dāng)然不會注意不到他的動作,卻只是扯了扯嘴角。
“呵,是不是覺得做到了PD,以為自己很了不起?我年輕的時候也在街頭賣過報紙,還給人家擦過皮鞋呢。就連德國,也不是沒有去過。你的那點磨難,算得了什么?”
對于他說的話,樸政赫可不敢反駁,相反還十分佩服。
事實上,中日韓三國在經(jīng)濟(jì)騰飛時代的人們,永遠(yuǎn)都是最值得敬佩的。
因為在國家經(jīng)濟(jì)騰飛的背后,就是類似于金裕文這樣的,千千萬萬的人們奮斗的結(jié)果。
就像《國際市場》里面黃正民的角色一樣,去過德國做礦工,跑到過越南做國際援助。
正是這樣一代人背負(fù)著沉重的磨難,才鑄就了漢江奇跡。
見樸政赫終于老實了,金裕文的語氣也溫和了許多。
“很高興你沒有走上邪路,終于成為了一個人才。希望你能夠好好地走下去,做一個驕傲的釜山人。”
樸政赫趕緊道:“謝謝您的祝福,我會好好地走下去的。同時也堅信,未來的我一定能夠成功。”
不知道為什么,總之在金裕文面前,他總想著保持自己的驕傲。
金裕文好笑地看著他,“想要成功的話,光是做一個PD可不夠啊。把PD做的再好,也不能算是成功啊。最起碼,也得是個局長才行啊。”
這些樸政赫只剩下苦笑了。
“MBC里面人才濟(jì)濟(jì),局長不是那么好做的。”
按照MBC的制度,即使他將來有一天能夠成為局長,也要到四十五歲以后了。
那么久以后的事情,誰知道會發(fā)生什么呢?
金裕文卻有著深厚的感悟。
“人生啊,最重要的就是機(jī)遇。否則的話,再如何努力也不一定能夠達(dá)成目標(biāo)。小子,當(dāng)機(jī)遇出現(xiàn)在你的面前時,一定要把眼睛放亮,無論如何都不能錯過。”
不給樸政赫品味的時間,他指了指練球臺,問道:“會打高爾夫球嗎?”
樸政赫搖搖頭,“只看過,從來沒有玩過。”
“誒,要成功的人,怎么可以不會高爾夫球呢?有時間的話,要多多練習(xí)知道嗎?”
樸政赫想不明白,想成功和高爾夫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不過長輩的話,還是好好聽著就是了。
這就是兩人見面之后的最后對話,一直到離開的時候,樸政赫都在思考著成功和高爾夫球之間的關(guān)系。
但是另一邊,李秘書同樣對金裕文今天的表現(xiàn)十分好奇。
“老板,您認(rèn)可這小家伙了?”
金裕文神秘一笑。
“要看他怎么做,不是我怎么看。”
隨后他拿出手機(jī),很快撥打了出去。
“我們的孫大記者,最近過的好嗎?”
對面似乎說了一些牢騷的話,惹得金裕文哈哈大笑。
“那祝你在新的地方一帆風(fēng)順了。不過或許,有一個有意思的小家伙,你應(yīng)該多多關(guān)注一下。說不定會對你們的放送社,有出人意料的幫助呢。”(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