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北上(完)
()在距離海參崴十多公里的那個小鎮(zhèn)上,在鎮(zhèn)上最好的一棟建筑里(當然就是鎮(zhèn)長的那一個),馮國璋正在與王興學等人看著桌上的地圖。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馮國璋才對著其中的一名將領道。
“炮兵都已經進入陣地了吧?”
“已經進入陣地了…”被叫到的那個將領連忙大聲的回答道。“如今炮兵隨時都可以準備戰(zhàn)斗…”
這就好,微微頷首,馮國璋的臉上露出少許的欣慰。過了一會后,馮國璋又扭頭對著王興學等人道。“你們要記住,這次的作戰(zhàn),我們要避免陷入攻堅戰(zhàn)的局面,盡可能的迫使俄國人主動投降…”
聽了馮國璋的話,雖然有那么幾個人的臉上露出了不以為然的表情,但他們還是點頭道。“明白了!”
見他們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馮國璋點點頭,而后對剛才的那個將領道。“現在部隊都已經到的差不多了………先休息一日,等到明日的時候在展開炮擊,眼下海軍已經把港口封鎖住了,主要讓里面的俄國人明白他們正處于鼓勵無緣的情況下,他們是會想清楚的…”
“是!”雙腿一并,那名將領點頭道。
――――――――――――――――――――
這次領兵外東北的并不是蔡鍔,盡管嚴紹把他叫回來,就是為了這件事,但是西北方向才是他負責的,至于外東北嗎…
盡管海參崴的重要性也很大。但是在嚴紹看來,已經處于孤立無援的外東北幾乎就是囊中之物,只要稍微派出一些兵力。便可以把包括海參崴在內的外東北徹底修復,這次之所以會派出二十萬這么多的部隊,與其說是用來收復海參崴的,到不如說是用來防范日本人的。
畢竟俄國突然發(fā)生了這么大的變故,很難說日本人會不會也插上一腳。盡管此刻兩國在名義上還屬于盟國,但是說實在的,嚴紹對日本人的信譽并沒有多大的信心。
沒錯。眼下日本對中國的確已經沒有多少威脅了,但…
如果日本人真的出兵外東北,惡心一下中國還是辦得到的。嚴紹還是很想好好吃飯的,可不想被他們惡心的連飯都吃不下了…
問題在于,眼下國內能壓得住二十萬部隊的將領可沒幾個,蔡鍔和蔣百里。到是能算得上兩個。再之后嗎,馮國璋似乎也能算得上一個…
考慮到蔡鍔需要留在西北,所以盡管嚴紹一直都想著讓馮國璋在陸軍部長的位置上呆到死,但最后也只能讓他領兵到東北來――――――當然,嚴紹到是一點也不擔心馮國璋會和袁世凱重新混到一起,或許是因為沒有護國戰(zhàn)爭的刺激,這個時代的袁世凱倒是活的比歷史上長了一些,眼下已經是1917年末了。身體居然還算結實,而且聽說前些日子還新納了一個朝鮮小妾。實在是讓人羨慕不已。
只是眼下國內的形勢畢竟已經不允許馮國璋他們這么做了,而且,嚴紹對自己對軍隊的影響力還是很信得過的。何況只是一個統(tǒng)帥而已,看上去似乎很威武,但如果下面的人不服他,說到底,也只是個傀儡而已…
這也是嚴紹放心讓馮國璋到外東北來的一個原因,反正等稍后蔡鍔出兵了,即便馮國璋有著收復失地的名義在,最后風頭也是會屬于蔡鍔的…
至于馮國璋,他到是沒想這么多,他所想的僅僅只是如何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拿下海參崴。
雖說已經好些年沒有打仗了,但是作為當年號稱北洋最能打仗的將軍,馮國璋還沒有老到無法帶兵的地步。也因此他才明白,自己這次指揮的部隊其實并沒有表面上那么強大,尤其是在實戰(zhàn)經驗上,缺少實戰(zhàn)經驗,這絕對是一個致命傷…
尋常的作戰(zhàn)到也沒什么,若是憑著防御戰(zhàn),憑著手里的武器還有往日的嚴格訓練也能發(fā)揮的十分出色,但是攻堅戰(zhàn)…
對于一群新兵來說,恐怕再也沒有什么比攻堅戰(zhàn)更可怕了。
而海參崴,無疑是遠東地區(qū)最堅固的要塞之一,想要攻取這么一座要塞,即便整個要塞都已經被他們包圍,即便馮國璋手里的兵力要比要塞守軍多出數倍,即便要塞內俄軍官兵幾乎毫無士氣可言…
馮國璋依然可以預見到成千上萬的傷亡發(fā)生,而作為一名統(tǒng)帥,他所要做的,就是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事實上盡管是一名敗軍之將,但是馮國璋對眼下的環(huán)境還是很享受的,畢竟陸軍部長的位置可以說是位高權重,而且如今的中國也已經隱隱有了些強國的樣子。
或許馮國璋對老東家,比方說袁世凱或者是前清皇室還有些懷念,但是想想當年的落魄,在看看眼下中國的國力,馮國璋對嚴紹卻是已經死心塌地了。
其實不只是他,其他的北洋將領也是如此,就連那個野心似乎從來都不曾斷絕的袁世凱,如今也已經徹底放棄了重新出山的想法。
因為他很清楚,即便他選擇出山,那些老部下們,恐怕也沒有幾個會跟著他繼續(xù)打天下。
既然如此,到不如繼續(xù)留在老家內頤養(yǎng)天年,他,還是很識時務的…
至于馮國璋,他此刻想著的,卻是是否要通過大規(guī)模的炮擊,來迫使俄軍投降。作為一座堅固的要塞,單憑馮國璋手里的火炮,想要把要塞內的俄軍全部殲滅可不容易。
當初在凡爾登,德國人也曾經想過在密集的炮火下,法國人是否已經全軍覆沒?結果呢,結果是在要塞的保護下,雖然法國人的傷亡慘重,但是他們的抵抗卻依舊猛烈。
這也證明了。在面對一些堅固要塞的時候,火炮的威力固然很強,但想要單憑火炮打敗敵人卻是不可能的――――――當然。如果你的手里能有許多巨炮,那,就當我什么都沒說…
不過考慮到俄軍如今已經是兵無戰(zhàn)心,通過猛烈的炮擊,或許可以迫使要塞內的俄軍投降。畢竟對于西方人來說,在已經沒有希望的情況下棄械投降并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
――――――――――――――――――――
臨時的指揮部內,看著桌子上的地圖。馮國璋正想著是否用炮火來逼迫俄國人投降。與此同時,在海面上的某艘戰(zhàn)列艦上,用望遠鏡遙望著遠處隱隱可見的海參崴要塞。薩鎮(zhèn)冰所想的卻是能否誘使要塞內的俄國海軍出海一戰(zhàn)…
和馮國璋不同,薩鎮(zhèn)冰的求戰(zhàn)心可是很強的。
自從國社政府成立之后,國防海軍就一直處于一種飛速發(fā)展的狀態(tài)當中,在國社政府的撥款下。大量的新式艦艇被造了出來。尤其是龍口灣一役,更是讓海軍得到了許多主力艦只。
到了如今,中國海軍已經成為僅次于日本海軍的亞洲第二大艦隊。
只是和裝備上的豪華相比,在實戰(zhàn)經驗上,海軍卻是可憐之際。
陸軍那邊,雖然通常是絕大部分官兵都沒什么經驗,但至少還有位于歐洲的遠征軍可以拿出來曬一曬,可是海軍呢。除了潛艇部隊外,幾乎沒有任何經驗。哪怕是剿匪的經驗都沒有――――――沒辦法,雖說這個時代的確是有不少的海盜,但很可惜的是,通常這些海盜并不存在于中國海軍的管轄范圍之內,即便是有那么一些零星的,交給那些‘海上警察’們也就可以了,根本用不上這些海軍…
結果就是,除了在訓練的時候之外,海軍的人甚至就連開炮的機會也沒有。
也因此,海軍一直都是求戰(zhàn)心切,只是歐洲那邊的情況太復雜,跑到歐洲去,除了有可能會被英國人當成炮灰之外,更大的可能則是被德國人暴虐一頓,所以薩鎮(zhèn)冰和嚴紹可是一點也沒有要派海軍過去的意思。
畢竟就算尋求實戰(zhàn)經驗,也沒必要到那么危險的地方。
但是這次嗎…
與海軍相比,俄國人在遠東的艦隊簡直微不足道,毫無疑問,他們絕對是最好的練級對象。若是能誘使他們出來,薩鎮(zhèn)冰敢保證,海軍絕對能用最小的代價,來獲得他們夢寐以求的東西…
只是,似乎俄國人也很清楚這點,所以盡管薩鎮(zhèn)冰的艦隊就這么大搖大擺的在海參崴的外海上航行,可是要塞內的俄國海軍卻一點也沒有要出航的意思,就那么簡單的龜縮在港口內…
雖然薩鎮(zhèn)冰很想把港口內的俄國人吊打一頓,但是面對這么一個情況,他也沒什么好辦法…
至于直接炮擊要塞?拜托,除了瘋子外,不然有哪個海軍將領敢和炮臺來一場炮戰(zhàn)?
不過…
盡管俄國人慫的厲害,使得薩鎮(zhèn)冰的那點愿望無法得以實現,然而這種把俄國人堵在家里不敢出來的局面,卻讓薩鎮(zhèn)冰十分的享受…
‘五十七載猶如夢,舉國淪亡緣漢城,龍游淺水勿自棄,終有揚眉吐氣天…’。
這是在1951年,志愿軍攻克漢城時,已經93歲的薩鎮(zhèn)冰在得知此消息后回想57年前甲午戰(zhàn)爭的屈辱所寫下的…
而今薩鎮(zhèn)冰雖然沒有寫下這樣的詩句,可是站在甲板上,看了看左右的數十艘海軍艦只,薩鎮(zhèn)冰卻很有些這樣的感慨…
龍游淺水勿自棄,終有揚眉吐氣天…
――――――――――――――――――――――――――
在抵達海參崴外圍之后,在炮兵準備結束之后,馮國璋并沒有立刻進行炮擊,而是先讓幾個俄國人帶著他所寫的書信入城――――――當然,書信是被翻譯翻譯成俄文了的…
在信上馮國璋寫的很明白,讓要塞內的俄國人立刻投降,不然的話…
恐怕他們就要體驗一下,當初法國人在凡爾登時曾經體驗過的感覺…
雖然這次馮國璋所能準備起來的炮群沒有在凡爾登時德國人所準備起來的炮群規(guī)模大,但是即便是如此。其在遠東的規(guī)模也是前所未有的,更何況…
如今海參崴內的俄國人,也未必就比法國人強。
畢竟不管怎么說。法國那邊是一腔熱血的在和德國人戰(zhàn)斗,最終硬是以拼光了整整一代青年的代價擊敗了德國,奠定了其世界陸軍強國的基礎,可以說在一戰(zhàn)結束后,隨著德國的戰(zhàn)敗,在當時還真難說有哪個國家的陸軍能比法國強。
可以說在西線法國人打的還是很漂亮的,如果沒有法國人在西線硬頂著德國人。單憑英國人再加上一群小伙伴可未必擋得住德國人…
當然,如此慘烈的戰(zhàn)爭,也讓法國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并最終導致其舉國的厭戰(zhàn)情緒,之后更是還沒打,就先想著修一條防線把自己保護起來,最終導致了二戰(zhàn)時。一世英名徹底掃地…
至于俄國人。在東線的表現卻只能用丟人現眼來形容,無論是‘歐洲憲兵’亦或者是‘蒸汽壓路機’,其表現都令人大失所望。除了在對付奧匈帝國和土耳其人的時候,表現的還算出色之外,剩下的實在是…
再加上兩屆政府都被推翻了,如今要塞內的俄軍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該效忠于誰…
只不過…
面對馮國璋要求其投降的書信,最終要塞內的俄軍指揮官還是選擇了拒絕。畢竟不戰(zhàn)而降,這似乎并不是他們的習慣。何況要投降的還是他們一向瞧不起的中國人…
對于俄國人的拒絕,馮國璋也沒有表現得很意外。只是命令已經準備多時的炮群開火…
幾乎只是剎那之間,海參崴已經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因為在出發(fā)之前,嚴紹已經和馮國璋通過氣,所以馮國璋到也不擔心打爛了海參威會如何如何。反正要塞內的都是俄國人,就算死的再多也沒關系,馮國璋自然是么有什么好擔心的…
與此同時,面對著國防軍的炮擊,海參威卻是華為一片火海。
這次炮擊,馮國璋共動用了七百余門火炮,其中除了國防軍本身所裝備的外,還有一部分則是嚴紹特意調給馮國璋的重炮,其中單是240mm口徑的重型榴彈炮就有三十門之多,其他150mm和210mm口徑的重炮更是數不勝數…
其重炮之強,至少在之前的亞洲戰(zhàn)役當中是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的…
至于更大口徑的火炮,就像曾經嚴紹說過的一樣,實在是沒什么意義,畢竟火炮的口徑越大,也就代表著體積越大,運送起來一點也不方便,操作所需的人數也會非常的多…
這還沒什么,甚至就連把火炮運送到目的地,也需要非常多的時間,這絕對不符合現代戰(zhàn)爭的需求。因此嚴紹寧愿命令飛機公司那邊,研發(fā)一種可以投擲一噸重炮彈的轟炸機,也不愿意去研究什么所謂的巨炮…
要知道,幾百架轟炸機一起出動的威力,可比幾門巨炮的性價比高多了…
――――――――――――――――――――
就如馮國璋當初所預料的一樣,面對著大規(guī)模的炮擊,要塞內的俄軍司令并沒有堅持多久就不得不選擇妥協(xié)…
畢竟眼下他們正處于孤立無援的狀態(tài),根本沒有可能指望什么援兵會出現拯救他們…
如果馮國璋的彈藥足夠的話,甚至但是用炮彈,就可以把他們給淹死了。而他們所在要塞內修筑的那些工事,卻連敵軍的臉都還沒看見,就已經被對方的炮火給摧毀了。
與其死的不明不白,到不如干脆投降,這是要塞內大部分俄國人的想法,而事實上他們也的確是這么做的。
所以在國防軍的炮擊進行了大概三天的時間后,海參崴要塞的頂部掛上了一面白旗,之后俄國人派出了人出來,宣布愿意接受投降…
隨著國防軍收復海參威,對整個外東北的光復也算是告一段落。
因為就在馮國璋對海參崴進行炮擊的時候,他也派出了一些小規(guī)模的部隊,對俄國人在外東北的其他一些據點進行的打擊。
等到馮國璋收復海參崴的時候,等到炮擊的第三天時,外東北早已在國防軍的掌握之下,所缺的,就僅僅只有一座海參崴而已…
雖然海面上的薩鎮(zhèn)冰多少顯得有些沒落,不過外東北的收復卻讓中國舉國歡騰起來,與此同時,對于國防軍收復外東北的消息,國外的一些媒體也發(fā)表了許多意見…
美國的《華盛頓郵報》認為,中國挑選了一個最好的時機展開了軍事行動,并最終成功的收復了已經丟失了數十年之久的失地。
而英國的《泰晤士報》的觀點也有些類似,只是在上面又加上了一些警惕的言論,畢竟在英國人的手里也有一些中國的領土,誰知道什么時候中國會對他們動手?
剩下的,幾乎都是類似的言論,很令人驚奇的是…
盡管許多人都表示了對中國的警惕,可是對俄國喊冤的卻沒幾個,或許他們早就已經默認了中國對外東北的軍事行動。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們對蘇俄政府的厭惡…
在他們看來,與其坐等外東北落入蘇俄政府的手中,他們寧可中國人把它收回去…(未完待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