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在人類的歷史上,其實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一型閱兵坦克。
    什么是閱兵坦克呢?就是指除了出現(xiàn)在閱兵場上外,幾乎沒有經(jīng)歷過任何實戰(zhàn)的坦克。可以說這型坦克誕生的使命,就是用來閱兵的――――――什么,你說是不是印度的阿瓊坦克?
    沒錯,印度的阿瓊坦克的確是非常著名的閱兵坦克,但是這次說的卻不是印度人的這款‘敗筆’或者說是坦克史上的恥辱,而是蘇俄歷史上曾經(jīng)裝備,并且經(jīng)常被用于閱兵場上的t-35重型坦克…
    t-35重型坦克是蘇聯(lián)以伏羅希洛夫元帥的名字命名的n174機器制造廠設計的,1933年由哈爾科夫蒸汽機車制造廠批量生產(chǎn),1936年開始在蘇聯(lián)紅軍中列裝,1939年停產(chǎn)。總計生產(chǎn)了六十余輛。
    坦克發(fā)展的早期,很多人都認為坦克應當像海上的巡洋艦一樣,擁有大量的火炮和厚實的裝甲,因而出現(xiàn)了不止有一個炮塔的‘陸地巡洋艦’――――――巡洋坦克。
    毫無疑問,擁有五個炮塔的t-35就是這么一款陸地上的巡洋艦。
    t-35坦克的戰(zhàn)斗全重為5o噸,乘員多達11人。可想而知,在當時的那個時代,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怪物。當然,制造這種怪物的到不僅僅只是蘇俄而已,英國人也同樣制造過類似的怪物,只是在各方面都不如蘇俄而已。
    對于后世的人來說,當然很清楚這么一個怪物其實只是外強中干,幾乎沒有任何的實戰(zhàn)價值可言。但是對于這個還尚處于坦克發(fā)展啟蒙階段的時代來講。擁有5座炮塔、3門火炮、5挺機槍的t-35,在2o世紀3o年代堪稱是火力超群的‘陸上戰(zhàn)艦’。
    &nb世紀3o年代,在t-35首次亮相莫斯科紅場閱兵時,蘇聯(lián)向世界證明了它制造最復雜、最重型的坦克的能力。一時之間,t-35成了蘇聯(lián)軍事工業(yè)的驕傲。德、法、英等軍事強國都非常推崇。將其作為多炮塔坦克的標準,紛紛仿效。
    不過,有些像哪吒一樣的t-35盡管看上去十分的威武,然而其實戰(zhàn)性能卻很差。
    原因也很簡單,作為一款重達四五十噸的重型坦克,t-35不但機動性差。甚至就連防護能力也很差。火炮也不夠有力,既無法摧毀敵軍的新型坦克,又承受不住反坦克武器的攻擊。而且它人高馬大,倒成了戰(zhàn)場上最好的活靶子。
    說到底,t-35只是作為步兵支援武器而設計生產(chǎn)的。根本不是單炮塔專用坦克的對手。
    其實只需要想象,有著數(shù)十噸重量的t-35,實際的裝甲厚度僅僅只有1o到3omm的程度,就可以想象這款坦克究竟有多么的失敗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t-35之后,蘇俄便再也沒有考慮過多炮塔坦克的事情。而后,整個陸地也幾乎都被單炮塔坦克稱霸。
    從二戰(zhàn)起,一直到冷戰(zhàn)結束乃至新時代的來臨,這個星球的大地都是被單炮塔坦克所占據(jù)著。至于曾經(jīng)的多炮塔神教。則是徹底的沉淪了下來,到了嚴紹的那個年代,基本上已經(jīng)只能是作為博物館里面的展品存在…
    這里在說下印度的那款閱兵坦克。在后世的軍迷當中,阿瓊坦克的名字幾乎可以用如雷貫耳來形容。到不是說這款坦克到底有多厲害,而是因為這整個就是坦克界的一個恥辱。
    最早的阿瓊坦克的設計,是印度國防部于1972年將研發(fā)任務下達給戰(zhàn)斗車輛研發(fā)中心,1984年3月,在耗費了三億盧比的研制資金后。印度坦克研發(fā)局研制出兩輛樣車。到1988年初印度坦克研發(fā)局研制出1o輛樣車。1996年印度政府決定在阿瓦迪的戰(zhàn)車工廠開始量產(chǎn)該坦克,事情到了這里。似乎應該已經(jīng)算是非常順利了。
    可實際上,直到嚴紹穿越之前。這個坦克也沒有能實際的形成作戰(zhàn)能力。后世的美《防務新聞》周刊網(wǎng)站曾經(jīng)于2o15年5月8日報道,當時有印度陸軍軍官證實,印度大部分自制‘阿瓊’mk1主戰(zhàn)坦克已經(jīng)被停駛,因其技術故障和難以進口部分零件。“陸軍所有124輛這種坦克里有75%已經(jīng)不能用了,”這位軍官說。
    這里再說一個印度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搞笑事情,那還是2o1o年時曾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當時印度海軍南方司令部的參謀長,印度著名的反潛專家薩蒂延德拉?辛格?賈瑪瓦爾少將,被意外走火的槍支一槍爆頭身亡。
    如果只是這樣的話,看上去似乎是沒有什么的樣子。
    關鍵在于,這位印度少將,是在抓著槍支,順著槍口看的時候,因為槍支意外走火而掛掉的。
    當時他想親自進行射擊訓練,一開始他拿的是印度產(chǎn)的insas步槍,隨后他又抓了一支9毫米口徑的意大利產(chǎn)‘伯萊塔’手槍。誰知連打兩槍都是啞火。無奈之下,賈瑪瓦爾把槍拿起來近距離端詳,想要看看是不是槍口里面出了什么問題,不想就在這時槍支意外‘走火’。
    不得不說,作為一個軍人,死于這么一個充滿了偶然性的情節(jié)之下,實在是一件令人無可奈何的事情。
    至少對于許多軍人來說,如果自己死的這么無厘頭的話,那絕對是一件死不瞑目的事情。
    ――――――――――――――――――――――――――
    毋庸置疑的是,類似于t-35這樣的坦克,無論看上去多么的威武,多么的好看,實際上都僅僅只是一種只能是用于閱兵的坦克。讓他們上戰(zhàn)場的話,純粹是一種找死的行為。
    至少當年上了蘇德戰(zhàn)場的那些t-35,基本上要么是被德國人擊毀了。要么就是因為故障等原因而壞掉了。
    不過不管怎么說,這種東西如果讓第一次見到的人看了,肯定還是會引起極大的震撼感的。畢竟不管怎么說,這些可都是一些高大威猛的東西。
    而眼下,朱爾典等人之所以會露出一副目瞪口呆的樣子。就是因為此時此刻在他們面前行駛而過的,正是一隊‘多炮塔’坦克…
    而當這些坦克從城樓前行駛而過的時候,解說員除了說了一句‘這是國防軍最新裝備的重型坦克’以外,便再也沒有多說過哪怕是任何一句…
    不是因為他不想多說一些,而是因為她壓根就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上面給她的資料就只有這么一些而已。
    這個情況。自然是令朱爾典等人遺憾了好一會,不過此刻對他們來說最要緊的,恐怕還是仔細的去觀察下面的那些坦克。畢竟這些前所未有的怪獸,對他們所造成的沖擊性實在是太大了。
    “這東西的重量該有多少噸啊…”
    就在朱爾典還在震驚的時候,就聽到一旁新任的美國大使羅伯特近乎于驚嘆的道。
    與此同時。或許是因為有著同樣的感慨,一旁也有人輕聲的道。
    “估計給有五十噸左右吧…”
    “應該不會,但是也差不多的樣子。”
    “你們看到?jīng)]有,這個坦克的炮塔足足有五個之多,其中那個最中間的炮塔裝備的應該是75mm口徑的火炮,與先前的那個突擊炮的火炮口徑應該是相同的,其他四個炮塔的口徑也應該在3omm左右的樣子,除此之外。那四個小炮塔上面似乎還有一挺輕機槍的樣子…”
    沒錯,下面的那個多炮塔重型坦克,的確是裝備著五個炮塔。從外形上看的話,幾乎和后世的t-35也沒什么區(qū)別。甚至在體積上的話,很有可能比t-35還要大上一塊。
    同樣,除了那個裝備有主炮的主炮他之外,其他的四個炮塔也都裝備有3omm口徑的副炮,并且裝備有8mm口徑的輕機槍。不過這次機槍就不是并聯(lián)的了。而是安裝在了副炮的正上方――――――沒辦法,盡管炮塔的體積也不算小了。但是畢竟還是沒有辦法與主炮他相比,所以為了節(jié)約空間。也只能這么進行設置。
    ――――――――――――――――――――――――――――
    看著下面那些人震驚的模樣,嚴紹也忍不住露出了一絲笑意。
    “看起來,我們的計劃很成功嗎…”
    “是啊。”聽到嚴紹這么說,蔣百里跟剛剛上來的蔡鍔等人也都露出了一絲笑意。“計劃的確是很成功的樣子,看上去這些人也都上當了,接下來我們只需要看熱鬧就好了。”
    在幾個人彼此交談的過程當中,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人曾經(jīng)瞅過下方的多炮塔坦克方隊一眼,就好象完全沒有興趣一般,這與這個時候廣場上的其他人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
    要知道,下面的那些人可幾乎全部都是一副恨不得沖下去,貼近了觀察一番的模樣。與之比較了一下,嚴紹他們的態(tài)度未免也太淡然了那么一點。
    不過這到是一點也不奇怪…
    如果說這個時代的人,或許還有可能會因為多炮塔坦克的外表而被蒙騙的話,那嚴紹就是絕對不可能的。畢竟好歹他在后世的時候也算是一個標準的軍迷,自然很清楚多炮塔坦克這種東西只是閃現(xiàn)了那么一下子而已,不一會的功夫也就被時代給淘汰掉了。
    但是嚴紹知道,這個時代的其他人卻不知道啊!
    也正是因為這個關系,所以嚴紹才會策劃了這么一個戲碼出來,也就是弄了一隊多炮塔坦克出來。
    簡單些講的話,嚴紹的這個計劃中心點只有一個,那就是蒙騙,對英美等國進行蒙騙。
    現(xiàn)階段,中國作為第一個研制出了坦克的國家,在這方面的技術的確是出于領先地位。但如果說中國真的比其他國家強出了十多年二十年的時間,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實際上他們也只是因為嚴紹先進的理念,再加上雨石集團自身的強大技術,才能維持如今的領先地位。
    但是在英美等國的追趕之下。這種優(yōu)勢還不知道究竟能維持多久,或許用不了多久,只是稍微的懶惰了那么一下,就會被追上也說不定。
    這個時候,為了確保自身的領先地位。嚴紹等人只有不幾個選擇可以挑選。
    第一個,就是不斷的拉大自身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距離,確保自身的優(yōu)勢地位和領先地位。
    這個其實國社政府已經(jīng)在做了,每年國社政府都在各個研究機構的身上投資了巨額的資金,為的就是能夠一直維持住現(xiàn)階段的領先地位。
    第二個嗎,就是給這些國家搞破壞。這個就有些難搞了,畢竟這種東西也不是一些實質的東西,并不是那么容易破壞的。
    而第三個,對于國社政府來講顯然就是要比第二個更加簡單,也更加有效的一種方式。那就是進行誘騙,令對方走上岔路。
    這就好像后世的美蘇冷戰(zhàn)一樣,雙方都曾經(jīng)使用過這樣的招數(shù),來讓自己的對手上當受騙,并且在這一期間浪費足夠多的資源。
    ――――――――――――――――――――――――――
    眼下,嚴紹不僅僅只是要讓英美等國浪費資源,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走上岔路,浪費時間――――――時間。才是最重要的。
    只需要一兩年的時間,嚴紹就可以確保自身在長時間內(nèi)不會被對手給追趕上。
    所以,正是出于這個目的。新的多炮塔坦克現(xiàn)身了。
    其實在國防陸軍的規(guī)劃當中,未來所會裝備的坦克跟裝甲車輛就只有三四種而已。其中剛剛登場的二二式坦克、二三式輕型坦克跟裝甲運兵車還有突擊炮,就是未來數(shù)年里面,國防軍將會主要裝備的裝甲車輛。
    這其中,二二式跟二三式將會形成一種高低搭配。裝甲運兵車則將會在作戰(zhàn)的時候,跟隨前兩者一起執(zhí)行突擊任務。確保在進攻的時候不會像過去一樣被前兩者給甩掉――――――原來的一五式裝甲車的速度的確是太慢了一些。
    至于突擊炮,其所主要承擔的責任則是在作戰(zhàn)的過程當中。將敵軍的坦克車輛給殲滅掉。同時在步兵進攻的時候,承擔火力支援任務。并且?guī)椭奖筷牥纬恍┑锉ぶ惖墓な隆M瑫r因為成本要比坦克低上許多的關系,所以也非常的適合大規(guī)模裝備。
    當然,這個裝備肯定不會是歸屬于炮兵所有的,畢竟那樣的話未免也太麻煩了一些。而對于現(xiàn)階段的炮兵來講,顯然也沒有這么一個興趣。
    認真的講,其實除了坦克突擊炮之外,嚴紹還有許多的思路可以拿出來。比如說自行火炮一類的東西,問題是現(xiàn)在就弄出來的話,豈不是等于會被其他的國家給學走?
    畢竟跟突擊炮不同,自走炮這類東西多少也算是劃時代的了。
    而除了自走炮之外,還有就是自走防空裝備等,這也是嚴紹考慮到未來的空中威脅也設想的。
    只是…
    現(xiàn)階段既然空中威脅還不是很大,自身的空軍也足以在有效的作戰(zhàn)范圍之內(nèi)給陸軍提供空中掩護,那么這類的裝備似乎也就沒有必要了。頂多也就是讓陸軍的人多裝備一些高平兩用的機槍和重機槍。事實上這也是當時唯一有效的防空手段了。
    ――――――――――――――――――――――――――
    就像前面說的,未來的國防軍所裝備的裝甲車輛主要有四樣。
    首先就是二二式跟二三式坦克,還有就是裝甲運兵車跟突擊炮。這些在閱兵之前就已經(jīng)開始進行批量生產(chǎn),盡管產(chǎn)能還不足以在短時間內(nèi)提供給全軍使用,卻也可以令相當一部分的主力部隊進行換裝。
    同時原來生產(chǎn)的一五式坦克跟裝甲車也全都停產(chǎn),現(xiàn)有裝備的那些,要么就是先繼續(xù)使用這,要么就是被換裝下來后,存入庫存當中,或者是干脆作為二手裝備賣出去――――――雖然是已經(jīng)淘汰了的裝備,但是對于尋常的國家來講,依然是難得一見的好裝備。
    至少泰國跟伊朗可是垂涎不知一天兩天了,更不要提土耳其這樣的國家了…
    不過毫無疑問的是,盡管這些裝備的確可以稱得上是劃時代,也可以說是非常具有實戰(zhàn)價值,但是這個時候包括現(xiàn)場的許多軍人在內(nèi),都忍不住將目光轉向了那十八輛或炮塔坦克的身上。即便是這些坦克已經(jīng)只剩下了背影,人們還是忍不住將目光投向它們的身上。
    尤其是那些肩負著特殊使命的外交官們,更是清楚今天的報告究竟該怎么寫了。
    一時之間,因為這些多炮塔坦克的關系,幾乎整個世界都變得騷動了起來。
    而這,恰恰中了嚴紹的下懷…
    要知道,那個解說員一直都沒有對這款坦克的性能進行解說,可不是沒有原因的。不僅僅只是因為如果真的解說了,很容易就會曝光這個坦克的真實性能,更是因為一言不發(fā)的話,更容易讓這些坦克有種神秘感。
    實際上,這款坦克的性能只能用低劣的來形容。(未完待續(xù))
    <b></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