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第七十一章 南面稱帝(中)
此言一出, 議論聲更大了,終于一名身著七品官服的年長官員出列道:“臣聞此子乃是燕王從南越帶回, 長住天御府中近一年之久,不知陛下何以認定他是長公主之子, 又因何今日才在殿上相認?”
他的話得到不少附和之聲,我不愿再接受眾人質(zhì)疑的目光,于是回轉(zhuǎn)了身,卻見江德在龍座上微微瞇起了眼:“申卿,你覺得朕因何今日才公布此事?”
江德一言反問,令那姓申的官員頓時啞然,他向我望了一眼, 似乎也覺得自己的懷疑沒有道理, 躊躇片刻才道:“陛下對長公主固然兄妹情深,心中存有補償愛憐之意亦是常情。然而微臣卻以為,即使凌悅長公主獨子之身份確然,僅憑攻趙一役之功勛, 斷無身穿這身王服的資格!”
江德冷冷一笑:“張余兒, 將朕的圣旨向諸卿宣讀!”
張余兒立刻上前,肅然道:“凌悅聽旨。”
我若有所思對那申姓官員揚起嘴角,直看得他面色尷尬,悻悻退回原地,這才跪地接旨。
張余兒展開圣旨高聲念道:“護國長公主平遙、已故撫國大將軍周韜,昔于國事飄搖之時,匡扶國政, 守疆護土,鞠躬盡瘁。其子凌悅,承先嚴之志,負棟梁之才,計破函谷,再圍長安,成我躍馬西進之偉業(yè)。今朕封其為越王,兼任輔國大將軍,執(zhí)掌云龍門一萬禁軍,東海郡十萬水軍!”
大殿里突然安靜下來,我甚至能感到背后的目光正齊齊投射出震驚的心情,也許他們剛開始議論的只是我有沒有資格得到親王的待遇,現(xiàn)在他們開始質(zhì)疑的已是我的能力和這圣旨的荒唐。一萬禁軍、十萬水軍,這是比越王的封號更加實際的任命,甚至關(guān)系著一國命脈。
意料之中的,站出來反對的已經(jīng)不止是個小小的七品官員,不少品級與尚書等同的大臣也紛紛表示此舉過于草率,實為不妥。一時間群情激動,“懇請陛下收回成命”之辭侵占了整個大殿。
我心里微微的笑,其實我并不在乎他們的意見,就像過去在南越時,我不曾在乎皇兄處心積慮的野心。可是日后不會這樣了,我非但要讓他們敬畏,還要讓他們明白,越王的地位不可輕易動搖。
江德帶著一種胸有成竹的玩味望向群臣。直到議論聲與反對聲漸漸消失,群臣一起望向他等待裁決,江德才將神色一收,回答鏗鏘有力:“朕作此決定非為徇私,所為者不過富國強兵四字。朕可以封宇文念為幽州王,自然也可以封凌悅為越王,并且朕以為他當之無愧!此事已成定局,不必再議,望諸卿舍去成見,放眼四海,一切以魏國大局為重!”
丞相溫繼此時站出來道:“吾皇心胸博大,此舉不失英明。”
江成隨之不動聲色地附議,在他們帶領(lǐng)下,不少親信大臣也面帶猶疑地附和。倒是江原顯得置身事外,并不隨之出列。江德滿意地笑道:“有丞相與晉王支持,實乃朕之萬幸!越王,你歸列罷!”
我沒有依言歸列,反而單膝跪下,從懷中取出一本奏章,直視江德:“啟奏陛下,臣有本要奏。”
江德大笑:“好!第一日封王,便已憂心國事!張余兒,呈上來。”他興致頗高地親手打開奏折,看了一會,面色漸漸卻轉(zhuǎn)為肅然,合上奏折道,“此事待議,越王燕王散朝后留下。”
我肅容起身,回頭向方才反對聲最烈之處望了一眼,幾名大臣與我眼神相觸,眼底俱露出驚懼的神態(tài),不過這神情轉(zhuǎn)瞬即逝,很快他們便用輕疑不滿的神色表示抗拒。我淡淡笑了一下,待要走到自己的位置上,這才發(fā)現(xiàn)有個更為銳利的眼神一直在盯著我:上柱國大將軍周玄。
周玄排次在江原之下,是以我只注意到江原,卻沒有留意到他。他的眼神叫人捉摸不透,那因久經(jīng)沙場所特有的鐵血氣息實在很難讓人忽視,奇怪我卻直到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一只手忽然伸過來把我拉進武將序列里,江進用和江原六七分相像的面孔對著我笑:“越王殿下,改日去府上吃酒如何?小王一定倒履相迎。”
我微微一笑:“韓王有請,何敢推辭?”
江進又回復(fù)輕佻本色,耳語道:“越王殿下,你現(xiàn)在在本王眼里,簡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耀眼。嘿嘿,皇兄總算開竅了,名花豈能私養(yǎng)于暖室,正該置于驕陽之下。他日香滿洛陽,我等俗人雖不能近,也可得一沐芳芬。”
我盯住他冷笑:“我不是名花,我是毒花!”
江進愈發(fā)笑得開懷:“毒花最是銷魂,明知有毒,卻美得讓人欲罷不能……”
我倏然伸指點中他啞穴,冷冷道:“韓王殿下,自重。”江進的低笑聲戛然而止,無奈地朝我眨眼睛,然后轉(zhuǎn)過身去。
此時江德正用威嚴的目光環(huán)顧著大殿群臣,緩緩昂首道:“今日最后一事,是我朝上下數(shù)十年來日思夜想,也是先帝生前念念不忘之事!”群臣鴉雀無聲,江德續(xù)道,“朕決定,自今日起恢復(fù)帝號,不再向南越稱臣納貢,魏國與越國從此平起平坐!”
大殿上再次震驚,文武百官卻不像反對我那般群起發(fā)言,而是流露出百感交集的神態(tài),仿佛沉浸在思想中還未醒來。江原第一個站出來奏道:“父皇英明。南越北魏,一江之隔,分治中國,本無尊卑之別。南越借數(shù)戰(zhàn)之功逼迫我國稱王納貢,以帝尊之名,卻行強侮之實,非但不念兩國之誼,反而長年支援北趙,連累我國深陷關(guān)中戰(zhàn)火,實無理由再奉其為尊。”
我鄙視地看他一眼,心道:如此露骨又如此冠冕堂皇的話,實在也只有江原說得出來。
丞相溫繼也奏道:“皇上此舉正當其時,南越皇帝遣來洛陽賀我大軍得勝的特使,正在宮門外等待陛下接見。”
江成也出列:“啟奏陛下,兒臣以為此事事關(guān)重大,不可過于突兀。我國新戰(zhàn)得勝,雖士氣高昂,然民生疲敝,短期內(nèi)不宜再戰(zhàn)。貿(mào)然宣布恢復(fù)帝號,萬一激怒南越,引發(fā)連天戰(zhàn)火,后果不可收拾。”
江德目光一閃:“你意如何?”
江成道:“請皇上容兒臣為此周旋,通過趙煥身邊之人旁敲側(cè)擊,使之主動恢復(fù)我國帝號。則兩國情誼無損,我國前恥得雪,威名得震!”
江德微微頷首:“晉王所言不無道理,此時我國實不宜再起戰(zhàn)火,可是若要南越主動復(fù)我帝號,則顯得我魏國終究低人一等。”他略一思索,肅聲道,“鴻臚寺卿!”一名精瘦的官員應(yīng)聲出列。
“即刻傳南越特使入朝覲見!”江德又轉(zhuǎn)向江成,“晉王。”
“兒臣在。”
“你可照方才所說,通過打通趙煥身邊人脈,令他消弭起兵之念,被迫接受我國稱帝!”
“兒臣領(lǐng)旨!”
江德冷笑道:“既已宣布對南越稱帝,朕何能自折尊嚴,趙煥接受便罷,若不接受,朕也不怕與他再次交戰(zhàn)!”</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