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波瀾
孫亮仔細的盯著電腦屏幕上那頂級公眾人物榜單中的第七位,這里正寫著剛剛登上頂級公眾人物榜單譚越的名字。
一時間,他腦子里很混亂,但他知道一個天大的好機會來了。
他要抓住這個機會,一鳴驚人。
作為一名編輯,即使是大報社的編輯,也是有壓力的,而且相較于同行來說壓力還會更大。
每個月都有業(yè)績,寫出多少篇優(yōu)秀的稿子,得到市場、社會的反饋如何?如果得到市場反饋比較好的稿子少,那證明編輯的業(yè)績完成率就低,報社內(nèi)部有編輯排名,即使是主編也會參與進去。
之前兩個月,孫亮所在的三組在整個報社內(nèi)排名都比較靠后,作為三組主編,孫亮的壓力也非常大,這不僅和年終獎實際利益掛鉤,還和面子以及事業(yè)發(fā)展有關(guān),如果排名比較靠后,那以后就很難再報社里走到更高的位置。
孫亮深吸一口氣,集中精神開始頭腦風暴,思考該怎么樣把這篇關(guān)于譚越的稿子寫好,孫亮有種感覺,一旦這篇報道能夠?qū)懞?,他和他所在的三組都會得到翻身,處境都會扭轉(zhuǎn)過來。
移動鼠標關(guān)掉電腦屏幕上面的瀏覽器,然后新建了一個文檔,他開始寫起了稿子。孫亮腦海中有一個主題,這個主題就是譚越。
譚越在一線公眾人物榜單第一的位置呆了一年,這一年的時間都沒有登上頂級公眾人物榜單,可見其難度之大,而正是因為其難度之大,才更顯得這次跨過一線和頂級公眾人物之間的門檻的重要性。
心中有了思量之后,孫亮就開始動手寫了起來。常年打字,練就了他飛快的打字速度,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都是手速跟不上腦速,而對于孫亮來說卻是腦速跟不上手速,好在他在開始寫這篇稿子之前,心里就已經(jīng)定好了這篇文章的主題,也有了大致的思路脈絡,不至于在寫稿子的時候出現(xiàn)卡殼的現(xiàn)象。
雙手在鍵盤上打字如飛,沒一會兒,文檔中就寫了上千字。只是這些稿子還沒有經(jīng)過矯正和排版,等會兒孫亮寫完之后會一起進行修改,現(xiàn)在他要做的就是借著腦子里的這股靈感,一股作氣的把新聞稿寫完。
譚越本就是在華國文娛圈子里具有極高熱度、聲望和影響力的大佬,他這次從一線公眾人物榜單晉升到頂級公眾人物榜單是多年未有之大事,可以預見,肯定會在圈子里乃至全國范圍引起很高的熱度。
而孫亮他的同行們都像是一群聞到血的蒼蠅嗡嗡嗡,一起飛來,到時候關(guān)于譚越晉升頂級公眾人物榜單的報道肯定不會少,所以孫亮很清楚自己現(xiàn)在的任務。
他現(xiàn)在的任務只有兩個,一個是注重效率,盡快時間把這篇報道的稿件寫好,爭取在其他同行反應過來之前將稿子發(fā)出去;第二個就是這篇稿子本身的質(zhì)量,效率是一回事,質(zhì)量同樣不能輕視。只有把質(zhì)量和效率都抓住的新聞稿,才能抓住絕大多數(shù)讀者的眼球,被大家所接受和歡迎,所以孫亮在寫稿子的時候一直很注重這兩個點。
半個小時之后,孫亮終于把這篇新聞稿子寫好了,他長出一口氣,從電腦旁邊的抽紙中抽出一張紙巾,擦了擦掌心中的汗水,然后開始檢查剛才寫的這篇新聞稿。
新聞稿件肯定會經(jīng)過多重檢查,他現(xiàn)在只是第一遍,檢查的是有沒有跑題,或者說有沒有把他一開始要寫的、要表達的東西寫出來。
不能偏離他要表達的主題,看了一遍之后,這篇新聞稿件并沒有偏離他最初想要表達的意思,接著就開始第二遍檢查,剛才打字速度很快,主要是為了不讓腦海里那一閃即逝的靈感消失,所以為了抓住那份靈感,寫好稿件,他一味的追求速度,其中會出現(xiàn)不少錯別字,他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把新聞稿中的錯別字都修改糾正過來。
又過去了十分鐘,孫亮看著電腦中自己剛剛完成的這份新聞稿,滿意的點了點頭。包括稿件的一些細枝末節(jié),還有其中的錯別字,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修改好了。
他這邊確定沒有問題之后,又用電腦打開了三組編輯的聯(lián)系群,將自己剛剛寫好的稿件發(fā)到群里,讓自己兩個下屬編輯看一看,有沒有出問題。
過了大概二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兩個下屬編輯就紛紛回消息,都說這篇稿子寫的很好,挑不出什么問題,孫亮哈哈一笑,拿起手機給負責報社公眾號的同事打了一個電話。
在面對這種大事件的時候,太多的媒體都會聞風而動,這時候最重要的就是速度了,哪家媒體能第一個反應過來,抓住風口就會吃的盆滿缽滿。
而按照傳統(tǒng)看報紙的方式,那速度就太慢了,等到把報紙刊印出來,然后再送到各個報亭,等待廣大市民的購買,這一套流程下來,黃花菜估計都涼了。
對于這一次這個天大的好機會,孫亮肯定不會傻乎乎的去走傳統(tǒng)刊印報紙模式,他剛才在寫新聞稿的時候就有了主意,這一次他要在公眾號上發(fā)文章。
這幾年自媒體越來越盛行,而傳統(tǒng)的報紙媒體也緊隨其后,紛紛在網(wǎng)上注冊了各個單位的公眾號,魔都早報這邊也有自己的公眾號,只是和絕大多數(shù)傳統(tǒng)媒體一樣,魔都早報的主陣營仍舊是傳統(tǒng)的報紙,在公眾號方面所取得的建樹和成績并不多。
公眾號注冊至今已經(jīng)發(fā)布了數(shù)百篇文章,但這么多篇新聞文章卻沒有一篇閱讀量超過10萬,最高的一篇新聞報道,閱讀量也不過才七萬多,所以臺里很多人都下意識的忽略了公眾號,但孫亮不會,他知道自媒體的優(yōu)越和強大。
只要抓住這次風口,魔都早報的公眾號未嘗不會出現(xiàn)一篇爆文,一篇閱讀量破10萬甚至更多的爆文。想到這里之后,孫亮都已經(jīng)有些迫不及待了。
電話響了幾聲就被接通了,孫亮向?qū)γ嬲f了自己的想法和計劃。
大家都是老朋友,之前也有過不少先例。和那邊的同事打了聲招呼之后,孫亮就準備將剛剛寫好的稿子發(fā)到公眾號上。
魔都早報公眾號的賬號和密碼,孫亮都是知道的,之前就曾用賬號和密碼發(fā)過公眾號文章,只是都沒有什么反響。
用電腦登上公眾號之后,導入桌面上剛剛寫好的文章,然后在公眾號頁面進行了排版和調(diào)整,確定沒有問題之后,孫亮就點擊發(fā)送,頁面緩沖了一下,提示文章發(fā)送成功。
孫亮本來放松下去的心又提了起來,因為接下來才是最重要的時刻,如果他剛才發(fā)的這篇公眾號文章讀者的反饋比較少,那也也沒什么用。他所希望的是借著這次的機會寫出一篇爆文出來,閱讀量起碼要十萬乃至幾十萬這個級數(shù)。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每隔幾分鐘孫亮就刷新一下電腦頁面看一看網(wǎng)友和讀者的反饋,以及閱讀量。
不過好在當他每次刷新電腦屏幕之后,所得到的反饋都還挺好,閱讀量飛速增加,每隔幾分鐘就有好幾條評論出現(xiàn),可以看出讀者在閱讀完這篇報道之后,是有很強烈的傾訴欲的。
……
……
京城,文化總局大樓,局長葉雯辦公室中。
當下天氣還有些炎熱,辦公室里開著空調(diào),葉雯穿了一件天藍色的女士修身西裝,雖然已經(jīng)年過五旬,但身材保持的很好,頭發(fā)被一絲不茍的向斜后方梳去,整個人顯得格外精神,遠遠一看就有一股能安撫人心的力量。
葉雯注意到時間來到了十點,就先暫停了手頭上的工作,打開文化總局官網(wǎng)的公眾人物榜單。葉雯雖然是文化總局局長,也有權(quán)利提前查看公眾人物榜單的數(shù)據(jù),但不是每次都會提前查看。
而只有在她想要提前查看公眾人物榜單數(shù)據(jù)的時候,相關(guān)部門才會把人物榜單的數(shù)據(jù)給她送來,不然的話也不會天天送。
公眾人物榜單上面的人物太多,葉雯不可能全部看完,所以她看的只是兩個榜單,一個是頂級公眾人物榜單,還有一個是一線公眾人物榜單,至于二線和三線公眾人物榜單,她偶爾會看一看排在最前列的比較有潛力的藝人,或者在某個行業(yè)有比較杰出貢獻的人物。
按照慣例,她點開了頂級公眾人物榜單,很快電腦屏幕頁面刷新,只是當她看到今天頂級公眾人物榜單上面的名字之后突然就愣住了,因為今天頂級公眾人物榜單中顯示的是七人,比往日多了一個人。
葉雯一眼就看到了在頂級公眾人物榜單中排在第七的譚越,她眨了眨眼,略微懵了一秒鐘,然后就立刻回過神來,忍不住笑了起來。
她對譚越一直都很看好,從一開始剛剛注意到這個比較優(yōu)秀的年輕人時,她就印象不錯,隨著后來譚越在各個領(lǐng)域展現(xiàn)了他驚人的才華和能力之后,葉雯就越發(fā)的對他青睞了,到了最近她甚至有了想讓譚越成為自己女婿的念頭。
這個年輕人是她見過所有的女兒那個同齡人中最優(yōu)秀的,即使那些她認識出身權(quán)貴、豪門的天之驕子,也不能和他相比。
葉雯也知道譚越已經(jīng)在一線公眾人物榜單第一排了很久,整整一年的時間都沒有從一線公眾人物榜單晉升到頂級公眾人物榜單之中。
雖然她是文化總局的局長,也是這棟大樓乃至整個華國文化圈子里的一把手。但是公眾人物榜單牽動了太多人的心,即使公眾人物榜單是由文化總局所制作,但也不是她能輕易插手的。一旦傳出去什么風言風語,葉雯也扛不住。
所以她從來沒有做過那種跟下屬部門的負責人打招呼,說讓譚越盡快跨到頂級公眾人物榜單之列的事。文化總局把各個行業(yè)的知名人物收錄進公眾人物榜單是有其所采用的因素作為依據(jù)的,不可能單憑某個人的一句話就做改變。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是葉雯,對于譚越遲遲不能跨進頂級公眾人物行列,也是頗為惋惜和期待,只是她也只能期待,不能出手做什么。
而現(xiàn)在當她在電腦屏幕上看到譚越終于從一線公眾人物榜單第一,晉升到頂級公眾人物榜單之列,葉雯衷心的為譚越感到開心和高興,譚越是葉雯在娛樂圈中最看重的一個后起之秀,甚至在葉雯看來,自己之后擔任文化總局局長的這些年里是離不開譚越支持的,她的很多計劃都需要通過譚越來實施,如果把整個華國文娛比喻作一把匕首,那譚越就是匕首的刀刃,可見譚越在葉雯心中的重要性。
而這個時候,葉雯的心中更加堅定了一個想法,盡量撮合一下自己的女兒陳曄和譚越的事情,兩個人在一起沒有什么不合適的,不能聽那個老家伙胡說八道,譚越雖然是二婚,但二婚怎么了?反正他又沒有孩子,而且現(xiàn)在都什么時代了,虧那個老家伙還是大學的教授,滿腦子都是這種封建思想。
那個老家伙不關(guān)心華國文娛產(chǎn)業(yè),腦子里都是他自己的課題學業(yè),葉雯作為文化總局的局長。時時刻刻洞察著整個華國文娛的走向和發(fā)展,很清楚譚越的優(yōu)秀,譚越可以說是目前華娛里面最耀眼的一個鉆石王老五,不知道多少女人的目光在盯著他。尤其令葉雯滿意的是譚越的人品很好,至今沒有聽到有關(guān)譚越私下人品的黑點。
葉雯也曾經(jīng)派人去打聽過譚越的情況,畢竟是要把自己女兒放在他身邊做秘書,如果這個人的人品很差,葉雯怎么可能放心把女兒交給對方。
所查到的結(jié)果,都是在說譚越人品很好,不像一些娛樂圈的蛀蟲那樣亂搞男女關(guān)系。
這樣一個人品好、有才華、有能力的青年才俊,葉雯不嫌棄他曾經(jīng)結(jié)過婚,反而擔心譚越會看不上自家的女兒,雖然自己女兒也很優(yōu)秀,但那要看和誰比了,如果和譚越比,那就差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