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他是一位真正的皇者
“百煉宗!”鄭銘輕笑道。
除了百煉宗,鄭銘想不到還有什么勢力能讓鄭青松如此隱秘的謀劃。
雨化田琢磨道:“為了百煉宗!可是陛下為何要讓梁松年和宋彥回京?還有之前陛下似乎表現(xiàn)出對殿下的看重,又是為了什么?”
鄭銘笑了。
他坐在茶桌前,倒了一杯茶。
“你想太多了,沒有為什么,只是單純的看重。”
“玉南熙退婚之事雖然與本王無關(guān),但是確實讓皇族顏面盡失,所以他對本王非常不滿,再加上本王那時卻是沒有任何出眾的才能,因此他直接拋棄了本王,把本王貶到了這山海縣。”
“可是隨著山海縣的發(fā)展,他應(yīng)該是認為本王在治理地方上有些才能,就多看重了幾分,駐軍、鹽引只不過是對本王的獎勵罷了。”
“至于梁松年和宋彥,不過是他順手而為,既有敲打本王的意思,又有勉勵本王的意思。”
鄭銘輕抿一口茶水,臉上的笑容更勝了幾分。
“本王這個便宜父皇可是一個非常自信的人,我們這些皇子在他心中不過是一群胡鬧的孩子。”
“爭太子,爭皇位,對他來說都是一場嬉鬧罷了。”
“李如山這個鎮(zhèn)守將軍,梁松年成為閣臣,宋彥成為禮部尚書,看起來好像本王在朝堂中的勢力膨脹了很多,但實際上朝堂一直都掌控在他手中。”
鄭銘抬頭看著雨化田,雙眸熠熠生輝。
“他做了四十年的皇帝,他在朝堂上擁有無上的威嚴(yán),在那間大殿里沒有人能夠跟他抗衡。”
“什么內(nèi)閣大臣,六部尚書、都督將軍,在他看來都不過是一群應(yīng)聲蟲。”
“他是一位真正的皇者!”
“不了解他的人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了解他的人絕對不會參與進這些無聊的爭斗之中,比如定國公和衛(wèi)公公。”
鄭銘越說越興奮,這一刻他才真正的了解自己這位便宜父皇。
而在了解之后,他心中居然升起了幾分崇敬之情。
鄭青松在位四十年,看起來似乎沒有拿得出的功績,但實際上他讓大璃平穩(wěn)的度過了四十年,同時也在百煉宗的擠壓下守住了皇族的尊嚴(yán)。
四十年間,大璃內(nèi)發(fā)生過戰(zhàn)爭,也發(fā)生過動亂,可全部被鄭青松給鎮(zhèn)壓下來了。
這四十年間,大璃的國力沒有衰退半分,甚至還變強了不少。
這就是鄭青松最大的功績。
如今鄭青松已經(jīng)年老,如果說他心中還有什么遺憾,那必然是百煉宗這座壓在皇族頭頂上的大山。
所以他要在臨死前與百煉宗真真正正的較量一場。
“可惜不知道他想如何跟百煉宗較量!”鄭銘拿著茶碗,說道。
雨化田站在一旁,低頭不語。
他還沉浸在鄭銘的話語中,腦海中一點點捋著鄭銘的話。
“可是陛下為何不立太子?”雨化田問道。
鄭銘一怔。
是啊!
為何不立太子?
就算鄭青松想跟百煉宗較量一番也該立太子啊。
“難道立太子會影響他的謀劃?”鄭銘猜測道。
想了許久,鄭銘還是沒有想明白。
缺少關(guān)鍵信息,無法推測出來。
……
在雨化田離開京都之后,新一輪太子之爭再次上演。
因為鄭青松放松的態(tài)度,眾皇子這次躊躇滿志,一個個摩拳擦掌,準(zhǔn)備大干一場。
于是朝堂之上天天上演起吹捧大戲。
這邊站出來吹吹大皇子多么的賢德,那邊站出來吹吹二皇子多么的威武,你吹一會,我吹一會,一場早朝都快就過去了,正事沒說一點。
鄭青松坐在龍椅上聽的直打哈欠。
“宋彥,你說諸皇子中誰可為太子?”
頓時殿內(nèi)群臣沉寂下來,都朝著宋彥看去。
話說宋彥昨天剛到京都,今天還是第一次上朝,此時突然聽到鄭青松詢問,整個人都有些懵。
站在群臣前列的梁松年神色微變,一顆心頓時提了起來。
這個問題真的不好回答。
或許鄭青松的態(tài)度真的有所松動,但是作為六部尚書之一,宋彥絕對不能偏向于哪位皇子。
你可以提議立太子,但是你不能提議立某位皇子做太子。
這是立場問題。
宋彥雖然剛直,但是他不傻,他能成為總督這樣的封疆大吏,靠的可不只是剛硬的手段。
“回稟陛下,太子乃儲君,肩負大璃未來的國運,只有德才兼?zhèn)湔卟拍芫又?dāng)今幾位皇子雖有良才,卻無治世之功。陛下如果一時無法抉擇,可測試一下幾位皇子。”宋彥走出隊列,躬身說道。
群臣皆詫異的看著他,猜測著他的心中的想法。
鄭青松卻是笑了。
“怎么測試?”他問道。
宋彥道:“分封邊疆,以治世之功論才能,以民心所向論賢德。”
“哈哈哈~~~好一個以治世之功論才能,以民心所向論賢德。宋愛卿可當(dāng)賢臣。”鄭青松大笑起來。
此時他看宋彥非常順眼。
因為他之前就有這樣的想法,雖然他不在意皇子爭奪太子之位,但是天天看著他們在朝堂上搞事情,心里也非常厭煩。
與其讓他們在朝堂上爭,還不如將他們趕得遠遠的,眼不見心不煩。
或許還能收獲一番驚喜,就像山海縣那樣。
而在他的突然提問下,宋彥在轉(zhuǎn)瞬間就想出了這樣一個合理的理由和辦法,絕對算得上驚艷。
關(guān)鍵是宋彥還把自己的私心不留痕跡的加入了其中。
分封邊疆!
鄭銘都在山海縣待了一年多了,而其他皇子這個時候才準(zhǔn)備,結(jié)果可想而知。
宋彥這是擺明了給鄭銘謀取便利。
“此法甚妙,給每個皇兒選一縣之地,以兩年為期,功績優(yōu)者可為太子,首輔,你覺得那些地方可以作為測試地點。”鄭青松看向張靈征。
張靈征低頭沉思道:“桂云省天元縣,廣域省橫安縣,南華省上陽縣,北山省渝水縣。”
這四個地方選的也是非常妙,都在大璃的南部地區(qū),四縣的情況都差不多,算不多好,也不算太差。
當(dāng)然,它們比當(dāng)初的山海縣要好很多,但是與現(xiàn)在山海縣應(yīng)該要差一些。
張靈征此舉倒是把鄭銘在山海縣的優(yōu)勢拉低了很多。
宋彥抬頭看了看張靈征,暗道:“他在和稀泥?”
“衛(wèi)公公擬旨吧。”鄭青松笑了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