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半
女帝話音剛落,整個大殿都是出奇的安靜,有些朝臣,偷偷將余光掃向了楊真,心道女帝倒是對楊公公情深意重。
楊真聽罷,也是一愣。女帝為何要取消宮刑,遣散宦官,他當(dāng)然是一清二楚,若說不是為了自己,他是決計(jì)不信的。他心底的愿望,就這樣被輕松的實(shí)現(xiàn)了。
雖然這種方式讓他略有些尷尬,特別是當(dāng)他感受到四面八方不懷好意的目光時,這種感覺更加強(qiáng)烈了,此舉本是大好事,本可以循序漸進(jìn),慢慢刪減,如今卻是說的太急、太快,又因?yàn)樽约旱纳矸莺团c公主的關(guān)系,更是惹人誤會。于是,他主動站了出來。
“臣真代表天下宦官,謝陛下隆恩!陛下此圣明仁厚之舉,乃惠利天下黎民之大事,必受萬民敬仰。臣還聽聞,除宮刑外,還有肉刑千百,傷人性命,斷人肢體,然死者不可復(fù)生,刑者不可復(fù)屬,雖后欲改過自新,亦再無道路。百姓深受其害,怨恨極多,故臣斗膽懇請陛下,將劓刑、刖刑等肉刑同時廢除,以顯陛下仁心!”
女帝道:“朕敬于天,有德畏刑!正如楊卿所言,今人有過,是教化無功!若加之以肉刑,則人欲改,卻無路也!夫刑至斷肢體體,刻肌膚,終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豈為民父母之意哉!豈為天意哉!朕準(zhǔn)之!此事交由刑部,三日內(nèi)修訂刑律交由朕審閱!”
眾臣聽罷,早已經(jīng)將內(nèi)心腹誹女帝與楊真的齷齪想法丟的一干二凈。心中只有對此二人的謝意和尊敬,畢竟這肉刑廢除,是利國利民的仁舉,連他們及后代子孫亦會受此恩惠。
眾臣齊道:“陛下仁厚,千古傳誦!”
女帝微微點(diǎn)頭,對楊真和群臣一場似有若無的交鋒視而不見,她見楊真并未歸位,又問道:“楊卿可還有事要奏?盡可說來。”
楊真道:“后宮之中,多為武王陛下之女眷,此時武王未救回,若是撤出宦官,改用常人,恐有不便,況且如今后宮多受驚嚇,不易撤換人員,惹得人心惶惶不定。臣請陛下,后宮之中,依舊允許各宦官居原位侍奉各娘娘,暫時不做調(diào)動,之后再漸漸換以女官。只將陛下身邊,政務(wù)相關(guān)者加以改進(jìn)。”
女帝思慮片刻道:“有理,各宦官侍者暫不調(diào)動,其余涉及政務(wù)者另有重用,自可安心,朕絕不會虧待。”
楊真謝畢,便已歸位。
女帝又對群臣道:“有事稟奏,無事退朝!”
只是今日眾臣先聽八策,又得廢肉刑。沖擊不斷,需要研究討論,再提奏請,今日倉促,卻是都無甚要事。
見無人應(yīng)答,女帝便將朝會散了,卻又派人將楊真從后門叫了去。
楊真隨著黃門來到女帝面前,卻見她并未休息,還在批閱奏章。他悄悄坐下,拿著茶盞吃了,也不著急。
待到天色漸暗,女帝才抬起頭,看到了坐在下首等了半天的楊真,確無半點(diǎn)羞愧抱歉之意,只是開門見山的說道:“今日說起廢除肉刑,倒也是順從你我的心意,只是朕亦記起,當(dāng)日沖動之下,欲殺杜宰相九族,朕今思慮卻是不該。且不說杜宰相為朕之師,教導(dǎo)朕多年,所知所學(xué)皆是傾囊相授,卻無半點(diǎn)藏私和不公。更何況杜宰相雖是迂腐,卻是一心一意為國為民,他的家族能人輩出,都在為朝廷效力,不說其他,只說被你擒住的二公子杜如林,武功高強(qiáng),盡忠職守,朕亦聽你夸贊與他。”
女帝頓了頓,接著說道:“并且宰相名聲極大,受受人敬重,若是殺之恐惹人非議。朕欲赦免杜宰相及其全家老少之罪名,只是朕金口玉言,所說所言,卻是不便修改。楊卿詭計(jì)多端,還需要替朕想個體面的辦法。
楊真心里暗罵逼都讓你一人裝了,如今擦屁股,卻又要讓自己來。更何況詭計(jì)多端這詞豈是如此使用?
只是他表面沒有表現(xiàn)出來,心思微轉(zhuǎn),便有了主意:“陛下既然認(rèn)準(zhǔn)了臣的足智多謀,臣便替陛下背次鍋吧!只是還要陛下的配合”
女帝道:“莫要賣關(guān)子,快些講來。”
楊真道:“就對外宣稱楊公公雖然貪婪無比,不過若是收了錢,便定會認(rèn)真辦事。且讓杜家,準(zhǔn)備一個與杜宰相尺寸相同的金像,咱便替他運(yùn)作運(yùn)作。屆時錢送來,我再裝模作樣的勸諫一番,便饒了他全家吧!這樣,諸位只會看到貪婪的楊公公,陛下頂多被非議是任用寵臣罷了。”
女帝思量片刻,雖然有些荒誕,但卻是覺得可行,便同意了:“只是你的名聲,可真要向著說書人嘴里的那些大奸臣靠攏了。還有,朕的名聲也受損不少,金子朕要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