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西束求和
朝堂上,主站派和主和派都有,但是主和派獲得了毫無疑問的勝利。主站派大多是留守京城的武將,而作為人多勢眾的文官是主和的,一張張利嘴說得唾沫橫飛,出口成章,將武將辯得莽夫一文不值,舉出各種例證和道理來說明以和為貴的重要性。
到底,皇帝還是決定和平比較好。白金國從開國皇帝開始就不好戰(zhàn),一直以和平和發(fā)展為己任,重文輕武的傳統(tǒng)也說明了這一點。可以說,如果其他國家不主動攻打,白金國是怎么都不會主動去侵略別人的土地,說好聽點是愛好和平,說難聽點其實就是好欺負(fù)。但若是敵人來犯,按照白金國以前的軍事實力,那是只有節(jié)節(jié)敗退的份兒。
但是如今,他們白金國因為有了一個戰(zhàn)無不克的許木,所以戰(zhàn)局扭轉(zhuǎn),戰(zhàn)爭的主動權(quán)終于被白金國握在了手里,作為禮儀之邦,愛好和平的國家,既然西束國已經(jīng)求和了,還有什么不答應(yīng)的道理呢!
有一次弘揚了白金國的國威,皇帝樂不可支,滿朝文武也再也不向之前那樣針對武將了,畢竟,這是第二次舉國歡慶的大事情,皇帝正在興頭上,這次出征的勝利的確是讓白金國上至侯門公爵下至布衣百姓都高興了一把。
文官該收斂的還是知道分寸了,是要收斂一下,可是收斂的同時,又開始有了擔(dān)憂。
他們可都沒有忘記,皇帝在許木出征之前親口說過,戰(zhàn)勝而許他一品驃騎大將軍的職位,這下,武將也有了一品官,武官的勢力也會越來越大,這,跟他們所預(yù)想的實在是不服啊。
就是在慣會使用口誅筆伐的文官們一個個高興又擔(dān)心、激動又憂慮的矛盾糾結(jié)心情下,終于迎來了西征軍班師回朝的日子。
這一天天氣晴朗,金風(fēng)送爽中,手捧金菊的百姓們歡呼熱鬧地擠滿了整條街道,從邊境的戰(zhàn)報傳來開始,這件功勛大事就蓋過了所有的其他八卦談資,成為了當(dāng)下最熱門的話題。
不管是街頭巷尾還是茶樓說書,還沒回來就有西征大軍將領(lǐng)們英勇殺敵的各種話本和段子流傳出來。
幾乎是整個京城,有人在的地方,有人說話的地方,討論的都是許大將軍帶領(lǐng)西征軍戰(zhàn)無不克的英勇事跡。其熱門程度甚至很快就將之前的什么丞相公子丑聞等毫無懸念地碾壓。
在朝堂重文輕武民間重文輕武這么多年的白金國,對于這次勝利回朝的關(guān)注度到達了幾乎全城關(guān)注的份上,還真是白金國百年來的頭一次!太罕見了!
人們沒有多想,只覺得是這次打得太讓人振奮了!
受此影響,對于班師回朝的這天,百姓們在這天天不亮就在街道上翹首以盼了,當(dāng)時正是金秋,菊花開得正盛,各種顏色的花朵在人潮擁擠的街道上十分明顯,還有百姓們用籃子裝著的各種雞蛋等慰問品等著。京兆尹安排好了官兵開出了一條專門的道路來,留出了足夠供大軍行走的道路,兩邊攔著的官兵外側(cè),竟然全部都是擁擠得滿滿的百姓,這對于京兆尹來說,也是頭一回見到如此熱鬧的場面。
京兆尹陳盛表示今天很緊張,也很激動,在騎著馬看到這么熱鬧的氛圍之后這種緊張和激動更甚。
安排好了一切,通向城門口到皇宮的這一段路上,已經(jīng)毫無阻隔。
于是這位陳大人此刻也跟著百姓一起翹首以待了,他的手心里握著韁繩似乎有點細(xì)汗,早上出門的時候還將官服整理了三遍,這下子目光平視著前方,依舊如同往常一樣鎮(zhèn)定,可是背在袖子里今天第三次擦汗的手泄露了他的焦急。
“來人,去查看大軍還有多久到?”寄托著百姓的希冀,陳大人第四次問了自己身邊的手下。
手下領(lǐng)命而去,不一會兒返回過來,握拳稟告,“大人,大軍已經(jīng)到城門口一里了。”
只有一里路,陳大人焦急稍退,臉上露出笑容來,突然策馬上前,“走,我們?nèi)コ情T口迎接。”
沿著陳大人策馬而去的方向是城門處,城門外不到一里的地方,萬中期盼的大軍在這里緩緩行進,隊伍最前面的,一身銀色鎧甲的是正是這次大軍的主帥,也是城門里面百姓們翹首以盼的最矚目的人——許木。
鄧志祥黑色鐵甲在身,策馬上前幾步,跟許木的戰(zhàn)馬齊頭并進,他們現(xiàn)在所處的地方都能夠看到城門了。
鄧志祥豪爽地望著那城門哈哈一聲,“終于要回家了,這幾個月在外面,真是過得不容易!”
這話不知道是自己的感慨,還是跟許木說的,不過許木距離他最近就是了。
鄧志祥沒等到跟他同樣的回家的感慨,有些奇怪地側(cè)過頭看著許木,這小子怎么又變成悶葫蘆了,都到家門口了,難道都不高興嗎?
這一看,鄧志祥便是瞅見他們這大軍的頭領(lǐng),白金國將士和百姓心目中的偶像和英雄,此刻沒有一點兒志得意滿的驕傲,目光平靜無波,緊緊地盯著城門口出神,焦點凝聚在那一個小口子上,好似期盼,又好似尋找和等待著什么。
看來這人壓根沒聽到他說話啊,就算聽到了也肯定沒覺得是在跟他說話。
鄧志祥忍不住翻了一個白眼,有些郁悶,但是又無可奈何,別人不知道許大將軍在期盼啥,他還能不知道嗎?稍微想想就知道了!
出征的時候,小公主到城門外來送行,現(xiàn)在,自然是希望回來的時候同樣得到相同的待遇。
可惜啊,鄧志祥也跟著許木一起期待,在心里開始數(shù)數(shù),看看他們進城之前能不能看到小公主的車駕過來。
但是顯然,沒有等到,鄧志祥惋惜地?fù)u搖頭,余光看到許大將軍目光失落也表示十分理解他的心情。
這時候,隨著馬蹄聲漸進,他們也距離城門越來越近,心也繃緊了,有人騎著馬出城門了,會不會是?
近了近了,慢慢地,視線終于能及,騎在馬背上的卻不是心中所想的,而是穿著官服的京兆尹陳盛,身后跟著的兩三個應(yīng)該是他的隨從。
鄧志祥下意識地轉(zhuǎn)頭看許木,只見到了意料之中的黯然。
一見到他們,陳大人目光露出一道亮光來,忙不迭不下馬來,步行到了鄧志祥和許木的面前,恭敬而有禮,“恭賀大將軍凱旋而歸,大將軍功勛卓著,是百姓之福!”
許木客套地回了一句,就被陳大人十分熱情面帶笑容地引進去。
鄧志祥騎馬走在許木身邊,安慰性地拍拍許木的肩膀,沒有說話,眼中包含的鼓勵和關(guān)心卻是顯而易見。
一道城墻,有時候里面和外面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任是許木和鄧志祥怎么都想不到,過了那一道城門,他們竟然能夠看到如此熱鬧的場景,受到如此熱烈的歡迎。
以前打勝仗回來又不是沒有接受過百姓們的夾道歡迎,可是這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么多的百姓,幾乎將除了他們所要經(jīng)過的被封鎖起來的道路之外的每一處地方都擠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
歡呼聲、叫喊聲絡(luò)繹不絕,甚至比戰(zhàn)場都要熱鬧嘹亮,不少人手中拿著鮮花和籃子,往他們這邊送,甚至是跟著他們騎馬行走的速度一路尾隨。
“陳大人,這是怎么了?”鄧志祥忍不住問旁邊的陳盛,這么大場面,都把他給嚇住了,這可是有生以來第一次,他怎么從來都不知道,自己竟然這么受百姓歡迎和愛戴呢!
陳大人笑呵呵地回答,“城中百姓知道你們打敗敵軍,今天天都沒亮就在這里等著你們了。如今你們就是國人眼中心上當(dāng)之無愧的英雄,許大將軍就是當(dāng)之無愧的戰(zhàn)神啊!”說完陳大人看著許木有些嚴(yán)肅的臉,不介意還帶著一臉敬佩。
“原來如此啊,百姓們果然熱情。”鄧志祥向來不拘小節(jié),既然京兆尹都這么說了,他也就大方接受了,說明自己很厲害!
至始至終,許木表情都很淡定,冷靜而肅穆的表情配上他那一身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的鎧甲,恍如天人一樣堅不可摧,威嚴(yán)無窮讓人絲毫不敢靠近。
可就是這樣的威武從容鎮(zhèn)定的人,才保證了他們所有人的安全,才保住了白金國的國土,才免得千萬百姓流離失所。
因為許木的威嚴(yán)不敢上前的百姓依舊對這位大軍統(tǒng)帥足夠膜拜,眼睛里全是看待自己偶像一樣,充滿著敬意。
倒是旁邊一臉笑呵呵的鄧志祥,收獲了很多百姓的鮮花的籃子,多的手上都提不動了,又是在馬上,他就只好面帶笑容地跟百姓說抱歉,最后還“恬不知恥”地說,若是給送到鄧府,他也會很歡迎的。
有鄧志祥在,場面氣氛倒是不錯,彌補了許木的威嚴(yán)不可攀,鄧志祥笑得那叫一個面部表情都僵硬了。
許木騎著馬走在路的最中間,側(cè)邊落后兩步的是鄧志祥和另外一個將領(lǐng),一路上接收到的熱烈目光十分之多。
“我說,”好不容易得了一個空檔兒,鄧志祥趕緊在許木耳旁道,“大將軍啊,這么多人崇拜你,你好歹態(tài)度溫和一點,露出個笑容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