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第 100 章
第二日一早, 顧昭早早的起了。
灶間里傳來一陣粉面的香氣,煙囪中有裊裊的炊煙飄出, 煙火的氣息一下便吹散了大宅子的冷清。
灶間里, 老杜氏和顧秋花一邊忙活一邊嘮嗑,時不時的有笑語飄出。
顧秋花瞧見顧昭,笑著招呼道。
“昭兒快來, 今兒吃包子, 嘗嘗姑媽的手藝。”
顧昭鼻子動了動,做了個嗅香味的動作,捧場道。
“香!姑媽做的比外頭市集里的還要香,一會兒我一氣兒能吃三個!”
顧秋花:“哈哈哈,咱們昭兒不單單生得好, 這小嘴還巧,還不知道過幾年討了哪家的姑娘。”
顧昭看了老杜氏一眼。
老杜氏無奈的瞥了過來,如今的她早已經(jīng)看得很開了, 聽著不知情的閨女兒打趣,心里無波無動,甚至自豪得緊。
旁人有孫子又怎地, 她顧家的孫女兒頂別人家的十個百個金孫孫。
顧昭嘿嘿笑了一聲。
過幾年她瞧上的鐵定不是姑娘,那必須得是小公子嘞!
說實話,她也挺期待的。
是哪家小公子這般有福氣呢!
……
顧秋花做的是筍肉餡的包子, 一個個包子有成人的巴掌那般大, 白白胖胖,連著籠屜擱在桌面上。
籠屜是昨兒新買的, 還帶著青竹的竹香, 此時, 粉面的香氣混著竹香, 就連包子上頭的褶皺都顯得誘人可愛。
顧秋花利索的將包子擱到食盒之中,裝了一個,剩下的又裝到三層的大食盒之中。
顧昭探頭看了看,除了這,灶里還擱了兩籠蒸著,就是老杜氏手中也還利索的將肉餡捏到面團(tuán)之中。
顧昭不解,“怎么做這么多,吃不完的。”
老杜氏嗔了一眼,“前兒才教你的就忘了?這些啊,咱們要給街坊鄰居們送去。”
“咱們初來乍到的,姿態(tài)低一些也無妨,到時走動多了,鄰里鄉(xiāng)親自然就親切起來了。”
顧秋花應(yīng)和,“是啊,都說遠(yuǎn)親不如近鄰,和街坊鄰居相處好了,有什么事,多少也能幫襯一點(diǎn)。”
顧昭,“成,那我去府衙瞧瞧。”
幫襯的事以后再說,起碼爺奶姑媽有人嘮嗑。
“昭兒等等。”顧昭要出門時,顧秋花喊住了人,她回身將桌上裝的小食盒拿過,遞了過去,殷殷交代道。
“給小潘公子帶一份。”
顧昭接過:“哎!”
顧昭拎了食盒往府衙方向走去。
靖州城的府衙落坐在城東的春江路,坐北朝南,門口坐兩尊氣勢十足的石獅子。
只見左邊一面擺著登聞鼓,鼓面微微泛黃泛黑,瞧過去很是有些年頭了。
下頭一片的木柵欄將鼓圍住。
顧昭抬頭,府衙飛檐斗拱,氣勢恢宏,大門的正中間掛了黑底金字的匾額,靖州州府四個大字端正恢宏,自有一股清明之氣。
此時,兩位皂衣的衙役手持有棱無刃的木棍立在大門兩邊,雙腳微岔,單手背身后。
目光直視前方,端的是英勇肅穆。
顧昭抬腳過來。
“嗖!”棍棒一斜,帶動肅蕭的風(fēng)聲。
“衙門重地,小郎留步。”
顧昭拱了拱手,將一封手信遞了過去,“差役大哥,勞煩通稟一聲,這是大人的手信。”
錢炎柱接過,他識字不多,不過好歹識幾個字,連猜帶蒙,囫圇的看出手中的這封信,意思是聘面前這小郎巡夜當(dāng)值的。
他當(dāng)下對顧昭又多看了兩眼。
更夫?
這般小
?!
大人這是尋不到人了?!
“小郎稍等。”心里想歸想,卻也只是雜思浮掠而過罷了。
錢炎柱收了信,轉(zhuǎn)身入內(nèi)通稟。
路上,潘尋龍瞧到錢炎柱,喊道,“大柱哥等等。”
錢炎柱停住,側(cè)身無奈道,“公子,我喚錢炎柱。”
潘尋龍從善如流,“炎柱哥,今兒是你在府衙大門當(dāng)值吧,一會要是有個叫顧昭的小郎來尋,你帶他來找我啊。”
錢炎柱一拍手,“公子,巧了,眼下他便在外頭等著,我正要和大人說呢。”
說完,他將顧昭的手信遞了過去。
潘尋龍接過,往懷中一揣,面上帶著歡喜的笑容。
“嗐,這顧小昭今兒來得倒是早,炎柱哥你忙去吧,我?guī)の业愠伞!?br/>
說完,潘尋龍大步朝府衙外頭走去。
……
“顧昭!”潘尋龍一見顧昭,眼睛亮了亮,提了前擺就往臺階下走去。
“你今兒來得倒是早。”
顧昭攤手:“沒辦法,家里阿奶和姑媽說了,一定要讓小潘哥你吃新鮮的。”
她將手中的食盒往前提了提,“喏,筍肉香菇丁的大包子,我嘗過了,好吃的。”
潘尋龍:“哈哈,那我嘗嘗。”
他也不客氣,就著顧昭拎食盒的動作,直接打開,拿了里頭的一個肉包就咬了下去。
瞬間,一股咸香的肉香混著菌菇和筍干的香氣撲鼻而來。
潘尋龍喟嘆,“難怪大家說無竹令人俗,無肉令人瘦,要想不瘦又不俗,餐餐筍炒肉,這竹筍啊,它擱在肉里,怎么煮都好吃嘞!”
顧昭聽潘尋龍搖頭晃腦的掉書袋一回,忍不住笑了笑。
片刻后,潘尋龍盯著手中的大肉包,皺巴了下臉,“可惜,就是不夠熱乎。”
肉包子就是剛出蒸屜,熱熱乎乎的才好吃哩!
顧昭笑道,“這簡單。”
潘尋龍看了過去,只見顧昭手中凝了一粒剔透的水球,接著,水球不斷的變小,與此同時,一陣水霧起了,他在旁邊都能感覺到那股熱意。
“給。”顧昭將重新蒸熱的包子食盒遞了過去,笑著道,“保準(zhǔn)滾燙滾燙的。”
嘿!她就是這般的貼心。
潘尋龍:
他痛心疾首的看著顧昭。
“顧昭,你,你,這樣的道法,你居然用來蒸包子……嗐,忒浪費(fèi)了。”
小胖子搜腸刮肚,最后用了個浪費(fèi)做結(jié)。
顧昭:“那你吃不吃了?”
潘尋龍:“吃!”
顧昭:就是嘛,道法自然,自然是怎么舒坦怎么來。
潘尋龍是個性子疏朗又和氣的小郎,瞧著食盒里的包子有好幾個,他又往回走,分予門口值班的衙役錢炎柱和卓旭陽。
“兩位大哥辛苦了,吃個包子填肚吧。”
“應(yīng)當(dāng)?shù)模瑧?yīng)當(dāng)?shù)摹!眱蓚€衙役推辭了一番,到底是沒有推過熱情的小潘公子,他們各自拿了一個,潘尋龍這才闔了食盒往府衙里頭走。
那兒,顧昭正在等著。
……
府衙大門,兩個差役收了手中的長棍,就這樣直接坐在衙門前的臺階上,一口咬下。
錢炎柱忍不住將包子往前一擱,嘴里喊著燙燙燙。
不過,這包子實在是香,待緩過了那股燙意,他又將包子拿過來吹了吹,小心的咬了一口。
“旭陽哥,剛剛這小郎是誰啊?我瞧咱們知州公子待他親切得很。”
雖然小郎衣著簡單,但隱隱可以看出,他和小潘公子相處并不是勢弱的一個。
錢炎柱遲疑:甚
至可以說,他們知州大人的公子還勢弱幾分。
卓旭陽又咬了一口包子,含糊的道。
“這可不是誰,這是咱們知州大人請來的大佛。”
錢炎柱瞪眼:“哈,誰?”
卓旭陽將包子吞下,“你沒有聽錯,我說的就是大佛,咱們知州大人又送宅子又是提薪俸的,就是為了將人請回來,鎮(zhèn)咱們靖州城的。”
他瞥了一眼錢炎柱,見他眼巴巴的看著自己,恍然道。
“噢,我忘了,你之前沒來,所以知道的不是很清楚。”
卓旭陽看著錢炎柱嘆了一口氣,林子沒了,這大柱是補(bǔ)林子的空缺的。
想起那只剩下森冷明光鎧的張俞林,卓旭陽眼里閃過畏懼。
這等異事,當(dāng)真是太可怕了。
卓旭陽將靖州城的異事說了一遍,最后道,“你要是不信,可以去義莊瞧瞧,那兒,棺木里,那幾具尸骨都化成一攤耷拉的皮囊了。”
“相信相信。”錢炎柱將頭搖成了撥浪鼓。
別瞧他長手長腳,又身量頗高的模樣,但他的膽子小著嘞,哪里瞧得來這事兒啊,光聽著都覺得瘆人!
府衙堂屋里,潘知州也在問顧昭那皮囊的事兒。
他穿一身淺絳色的圓領(lǐng)袍子,腳踩鹿皮靴,此時撫著重新修剪,卻仍然禿了小半塊的胡子,來回踱步。
“唉,俞林那事兒后,為防意外,我從尋龍那兒拿了符箓,貼在他們的棺槨上,只是,這也不是長久之法。”
要是符箓被人撕了怎么辦?
潘知州:“小郎,可有渡化之法?”
顧昭沉默片刻。
“燒了吧。”
潘知州嘶了一聲,半晌后,他嘆道,“是該如此。”
世人講究尸骨完整,入土為安,只是如此詭譎,到底還是活人更重要一些。
未免夜長夢多,潘知州喊了衙役,跟著顧昭,一行人驅(qū)車來到義莊。
府衙的義莊靠近北城門,說是義莊,其實是一處宗祠。
據(jù)說,這是一位姓謝的老爺出資籌建的,最早時候是家族宗祠和私塾的地方,后來,這謝氏家族沒落,剩下的族人也遷走的遷走,逃難的逃難,這處宗祠便空了下來。
再后來,官府收了此處做義莊。
客死異鄉(xiāng)的,發(fā)生兇案的無人收斂的尸骨都由官府出面,收斂在這一處。
才靠近義莊,一股陰涼的炁息便吹了過來,老舊的木門半墜在門上,風(fēng)來,搖搖晃晃,發(fā)出吱呀又磨耳的聲音。
“噗,簌簌。”
突如其來的聲音讓大家伙兒嚇了一跳,隨即看了過去,眾人心里一輕。
原來是風(fēng)將單薄的窗紙吹破,桑皮紙簌簌抖抖。
眾人收斂心神,重新將視線看向義莊里。
放眼過去,義莊里都是棺木,密密麻麻的,起碼有三四十口,或大或小,除了朱紅的棺木,多數(shù)是原木色。
也是,畢竟府衙的經(jīng)費(fèi)有限。
……
棺木不落地,一前一后兩張長凳擱著。
“咳咳,咳咳。”
顧昭回頭看了眼,此處背陰,陽光落不到,炁息暗沉,一進(jìn)來便有腐敗的炁息,混雜著塵土的煙氣,聞起來是有些不適。
她手訣一掐,風(fēng)龍忽入,卷著這暗沉之炁朝山林方向去了。
潘知州拱手,“多謝小郎。”
顧昭笑瞇瞇,“大人客氣了。”
顧昭將視線重新看向里頭,有十一口棺木上鎮(zhèn)了黃符,那符箓,她一眼就瞧出了是自己的筆觸。
潘知州正待吩咐人將棺木抬到外頭的空地,就見面前這顧小郎掐了道手訣。
接著,棺木簌簌抖抖,片刻后浮空,下頭一張張長凳倏忽的飛到義莊前的空地之中,前后兩張擺好。
棺木雖慢卻平穩(wěn)的落下。
潘知州看了過去。
十一口棺木一溜煙的排開,瞧過去還是有些惹人心悸,他注意到,棺木擺開的這個地方,正好是陽光能夠落到的地方。
潘知州抬頭看了看日頭。
顧昭沉聲,“大人,開始了。”
一行人看了過去,只見棺木上的黃符有黃光一閃而過,接著,上頭倏忽的起了一場火,火來得又兇又急,一下將棺槨撩過。
眾人只覺得有數(shù)道尖利的慘叫聲倏忽的起了,怨懟又不甘。
為什么是他們
憑什么?
憑什么!
啊恨,好恨!
衙役里,錢炎柱腿都要軟了,他哪里見過這等陣仗。
尤其是此時,只見在那火光中,似乎是有什么東西被激起了兇性,原先閉合的棺木蓋子砰砰的作響。
接著,在那縫隙中,有一張黑色的圓紙?zhí)搅颂幊鰜怼?br/>
待看清楚后,錢炎柱面上的神情驚駭,忍不住倒退了一步。
這哪里是什么圓形紙啊,分明是人的腦袋。
干癟的人的腦袋就像紙張一樣,偏偏它還有眼睛鼻子和紫色的嘴巴。
火光中,緊閉的眼欲睜未睜。
錢炎柱眼睛打暈眩,幾乎是兩股顫顫了。
旁邊的幾人也沒有好到哪里去,各個后牙槽緊咬,卻還是溢出那齒寒般的咯咯聲。
偏偏如此情況,誰都不敢將目光挪開。
大家盯著那掙扎著想要出棺的惡鬼。
顧昭沉著臉,食指和中指間出現(xiàn)一道符箓。
“疾!”
黃符化作一道光,猛地朝那動靜不停的棺槨上飛去,不過一瞬,那火光更旺了。
與此同時,她掌心朝著半空的驕陽,隨著《太初七籖化炁訣》的運(yùn)轉(zhuǎn),日光在掌心匯聚。
光亮愈發(fā)的明亮了,潘知州等人瞧著,忍不住抬袖遮了遮眼。
隨著暗勁的一收一放,光團(tuán)猛的朝十一口棺木上彈去,強(qiáng)光刺眼,與此同時,眾人耳朵里那陣陣的鬼叫卻戛然而止。
潘知州放下袖子,看著這一處只剩黑灰的空地,風(fēng)來,卷著那黑灰去了更遠(yuǎn)的地方。
“唉,塵歸塵,土歸土,倒也比不人不鬼來得好。”潘知州心有感慨。
只是想著這些逝者的親屬,他又有些愁苦了。
顧昭也松了一口氣,解釋道,“這些倒不是魂靈,是不甘和怨懟滋生的孽罷了。”
潘知州有些欣慰:“那便好。”
來了義莊,顧昭索性在里頭多看了看,除了暗沉的死炁,里頭倒是沒有詭譎的炁息,為了防止出現(xiàn)意外,她還在每個棺木上貼了鎮(zhèn)邪符。
畢竟她家阿奶教導(dǎo)她了,在大人面前就得殷勤一點(diǎn)。
何為殷勤,那必須是眼里有活,手里有事啊。
顧昭又看了一眼潘知州,潘知州恰好也看了過來。
顧昭露齒一笑。
這包吃包住的鐵飯碗,她一定會殷勤的保住的!
……
顧昭走開后,潘知州一把拉過潘尋龍,小聲的問道。
“乖兒啊,剛剛顧小郎為啥瞧著我笑,可是阿爹哪里有不妥了?”
潘尋龍莫名,“沒有吧,我怎么沒瞧見。”
“不過”潘尋龍話說到一半,倏忽的又停住了。
潘知州一瞪眼,“有話說話,莫要
支支吾吾。”
潘尋龍:“那老爹我說了哦,我真說了哦。”
在潘知州又要瞪眼前,他快言快語道。
“老爹你的胡子確實有些好笑,禿了一小撮,再修也是丑的,壯士就該有扼腕的氣勢,再說了,這胡子它還會再長呢。”
潘知州吹胡子,“瞎說!”
潘尋龍不服,“明明就是老爹你讓我說的,說了你又不痛快,不信你問問顧昭,是不是這樣很好笑。”
潘尋龍四處搜尋著顧昭的身影。
片刻后,顧昭聽了前因后果,跟著瞪潘尋龍。
“瞎說!”
她才沒有那樣想!
小潘哥誤她!
……
事情解決了,大家伙兒上了馬車準(zhǔn)備回府衙,顧昭盯著馬車欲言又止。
唉,失策了,她剛剛應(yīng)該緊著再夸一波大人的,都怨小潘哥,瞧她這殷勤都被他扭曲成什么樣了?大人莫要誤會了才好。
罷罷,看來啊,她顧小昭就不是走阿諛奉承這條道的人。
府衙公務(wù)繁多,潘知州一行人先回了府衙,潘尋龍帶著顧昭去鐘鼓樓。
靖州城的鐘鼓樓可不是玉溪鎮(zhèn)那等小地方能比的。
只見三層半高的鐘鼓樓四角飛檐,上頭有仙人跑獸,長長的紅燈串隨著清風(fēng)搖搖擺擺。
威嚴(yán)中透出旖旎之氣。
潘尋龍領(lǐng)著顧昭認(rèn)識人后,拿了巡夜的燈籠和銅鑼,不忘和顧昭道。
“阿爹說了,他也不是要你打更,夜里時候,你幫忙瞧瞧哪里有不太平的動靜就成。”
顧昭意外,“那我走哪條街?”
潘尋龍擺手,“不拘哪條街都成,五更天后,雄雞破曉,太平了就可以下值了。”
其實依著潘知州的想法,他是想讓顧昭住在靖州城,要是有什么要緊事,也能及時的尋到人,倒是不拘泥于這落更敲鑼,五更天下值。
顧昭愈發(fā)喜歡這活計了。
它不單單包吃包住,它還自由嘞!
想雖然如此想,顧昭可沒有偷懶的想法。
辭別潘尋龍后,她拎著上頭寫著更字的燈籠和銅鑼回了甜水巷的顧宅。
那兒,老杜氏和顧秋花準(zhǔn)備起了晚膳。
兩人都有些心神不寧的樣子。
“昭兒,怎么樣,事情還習(xí)慣嗎?大人說什么了?”老杜氏見到顧昭,緊著就問道。
顧昭點(diǎn)頭,“還行,大人性子溫和,一會兒用完膳,我就去巡夜了。”
老杜氏:“那就好,那就好。”
遇到性子和善的,做事情就順暢,旁的不說,起碼心情也會好一些,相處起來不累人。
顧昭見著老杜氏和顧秋花有些憂愁模樣,不禁詫異。
“今兒發(fā)生什么事了嗎?”
老杜氏和顧秋花對視了一眼,有些憂心道。
“今兒早上,咱們不是做了包子給街坊鄰居們送去么。”
顧昭肅容,“大家刁難你們,欺生了?”
“沒沒沒!”顧秋花擺了擺手,“都是和氣的人,說話也爽利客氣,就是啊,她們說咱們這宅子鬧鬼,之前鬧得可兇了。”
那一樁樁異事,饒是顧秋花和老杜氏聽了都心驚。
顧昭不以為意,“沒事沒事,昨兒我就和你們說了,咱們這兒炁正著呢。”
老杜氏嘆道:“聽了還是會憂心的。”
顧秋花不解,“昭兒,你說那鬼是怎么回事?
顧昭:“不知道,說不得其中有什么誤會,又說不定是跟著白幫主一家人走了。”
她也沒瞧到,不清楚呢。
在聽了顧昭肯定這宅子沒問題后,老杜氏和顧秋花浮動的心一下又安定了下來。
……
夜幕降臨,夜色就像是靖州城來了一位披了黑色紗衣的美人,迷人靜謐卻又似美人勾唇,暗含詭譎。
甜水巷,錢家。
錢炎柱踩著疲憊的步子歸家,這一日,他可算是見了大世面,這一顆心到現(xiàn)在還緊在半空中,撲通撲通的跳個不停。
“阿英,阿英?”錢炎柱瞧著冷清的家,一下有些心慌。
毛阿英從角落里出來,“怎么了?”
錢炎柱冷不丁的嚇了一跳,埋怨道。
“怎么也不打一個燈籠,怪嚇人的。”
毛阿英拍了拍手中的稻草,不以為意,“這不是還有點(diǎn)月光瞧得清么,我就整整雞籠,不打燈籠不礙事的。”
她輕輕嘆了口氣,今兒的一封信,那可是花了她60枚銅板了,她她舍不得點(diǎn)燭啊。
錢炎柱:“該點(diǎn)就要點(diǎn),別怕浪費(fèi)。”
毛阿英睨了一眼錢炎柱,“今兒你倒是大方了。”
錢炎柱訕笑,“這不是我當(dāng)值了么,府衙大人拘得緊,油水是沒有,不過,好歹家里也有穩(wěn)定的進(jìn)項了。”
毛阿英不再說話,她往灶房方向去,準(zhǔn)備拿火折子燃起燭火。
昏黃的燭火充盈屋舍,有些亮,有些暖,錢炎柱緊著的心慢慢的也就放了下來。
他凈手洗面,聽毛阿英嘮嗑家長里短。
毛阿英:“灶里溫了兩個肉包子,里頭添了筍丁和香菇丁,特別的香,白家那處宅子的新街坊鄰居給的,你拿去吃吧,我特意給你留的。”
錢炎柱:“你吃了沒?”
“吃了。”毛阿英點(diǎn)頭,“灶里還有一碗蛋湯,你也拿去吃。”
灶膛的余火溫著鍋灶,湯碗倒不是特別的燙手,旁邊,毛阿英面露擔(dān)憂,喟嘆道。
“那顧家瞧著倒是個和氣的人家,老太太和大姐人好,聽說家里簡單,就老太太和老爺子帶了小孫子和閨女外孫……”
“唉,那孫子我瞧過,模樣生得好,就是瘦,細(xì)骨伶伶的,要是被惡鬼纏了,還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錢炎柱想著今日見到的,棺槨里的人皮惡鬼,瞬間打了個寒顫。
“是怪可怕的。”
說罷,他拿起碗中的肉包子一咬。
一股熟悉的肉香混雜著筍菇的香氣撲鼻而來。
錢炎柱停了動作,目光看著手中的白胖肉包子,莫說味道了,就連那褶皺都眼熟嘞!
毛阿英著急,“怎么了?不和胃口嗎?不會啊,我下午吃了一個,香著嘞!”
難道是放壞了?
她拿瓷碗中的另一個咬了咬。
錢炎柱恍惚:“阿英啊,你說他們姓顧?”
毛阿英點(diǎn)頭,“是啊,說是來州城做更夫的,唉,估計是貪那宅子便宜,上了保人的當(dāng)了,這天殺的保人,鬼宅子都賣,喪了良心了!”
錢炎柱:
他重重的又啃了一口包子。
姓顧,更夫,一樣的包子香味想想那顧小郎在義莊里的手段。
白家那宅子要真是有惡鬼,到底是惡鬼吃了他,還是他吃了惡鬼,那還兩說呢。
吃包子吃包子。
還擔(dān)心人家小郎細(xì)骨伶伶跑不過惡鬼
嗐,他和他婆娘這是老草雞抱鴨子,瞎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