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集 集體處決
第16集集體處決
45輛坦克兩輪實心穿甲彈齊射、在城墻上砸出了直徑三米的大坑、嚇得城頭上不論清兵還是百姓都逃得干干凈凈,然又來一輪高爆彈齊射,揚州城墻被轟開了約5米寬的大口子。
硝煙散去,缺口兩邊的殘破城磚還在往下塌落。兩邊城墻上的清兵和老百姓混在一起,都在涌向坍塌處,順著坍塌的地方爬下來,有的逃往城內(nèi),有的逃往城外。
透過缺口,能看到好多清軍往里奔逃的身影。
這一面城墻上,缺口附近的人已經(jīng)逃干凈了,兩邊的遠處,城墻上的機槍還有一兩門在開火,但是很快也都扔在那里沒人管了。
明軍轟城墻的那個坦克營,其中一個坦克連的15輛坦克此時開始吼叫著,噴著青煙,慢慢向缺口方向開去。只是它們身上披掛滿了備用裝甲、備用履帶、沙袋,臃腫的像個小碉堡,行動十分遲緩。不過,這也是相當于改裝后的重裝甲坦克吧,巷戰(zhàn)中理想的步兵坦克。
后面30輛裝甲運兵車迅速飛奔趕上來,跟在坦克的后面。接近城墻缺口十幾米處,坦克停下,后面15輛裝甲車上跳下150名士兵,手持沖鋒槍和輕機槍從缺口中蜂擁而入。進去后只有兩三聲短暫的槍響,缺口處就被完全肅清了。緊接著,又從一輛裝甲車上跳下一個工兵班,他們搬下一節(jié)一節(jié)的爆破筒,**城墻缺口橫截面上松動的夯土內(nèi),然后后退引爆。城墻內(nèi)的夯土被炸出一個大洞。緊接著工兵把兩廂炸藥放了進去,搖著引爆線退到裝甲車后面。
一聲驚天動地的大爆炸,這一段城墻的缺口被擴大到了10米左右。然后工兵又來了一次小規(guī)模的引爆,把缺口地面的廢墟堆炸開,使坦克能直接開進去。
15輛坦克和30輛裝甲車,依次開了進去。
……
按照正統(tǒng)理論,坦克和裝甲車是不適用于城市戰(zhàn)的。這個“不適合”,倒不是說在城市里坦克打不過步兵。就算在城市戰(zhàn)中,有坦克也比無坦克厲害得多。所謂“坦克不適于城市戰(zhàn)”,只是說坦克在城市戰(zhàn)中比在野戰(zhàn)中優(yōu)勢發(fā)揮得更少、更容易損失而已。在任何一國一軍中,坦克永遠都是稀缺的貴重兵器,用這么寶貴的兵器在城市戰(zhàn)中使用,比較浪費,得不償失,是為“不適合”。其實,每一個苦于巷戰(zhàn)中的步兵,都十分渴望有坦克助陣的。
因此,師長張海濤打算在揚州嘗試著投入一部分坦克。他的看法是:雖然在城市戰(zhàn)中坦克容易損失,但造成坦克損失的,無非是這么幾種:敵方的火炮、敵方的燃燒瓶、敵方的手榴彈、敵方的炸藥包,差不多這么幾種。在這時候,還沒有出現(xiàn)“巴祖卡”、“鐵拳”那種東西。
而幾乎可以肯定,揚州城內(nèi)的清軍應該是沒有火炮的。揚州城內(nèi)的清軍都是由潰逃的敗兵組成,而這種潰逃的敗兵是不太可能攜帶火炮這樣的重武器的。即使有那么一門兩門,威脅也不大。除去火炮,其他的燃燒瓶也好、手榴彈炸藥包也好,都要距離很近才可以使用。
也就是說,使坦克在巷戰(zhàn)中容易損失不假,但是有個前提,就是敵軍要有較強的戰(zhàn)斗意志,要足夠的不怕死。扔燃燒瓶的人很清楚,他偷偷的扔燃燒瓶可以,但是扔完了他能不能活著逃掉,就很難說了。從樓上窗戶往下扔成功率更高,但是扔完后跑掉的希望就更小。至于手榴彈和炸藥包,想真正炸掉坦克,就必須靠得更近、甚至親手掛在坦克的履帶板上才行。
這需要一支戰(zhàn)斗意志堅強的軍隊,一支有著犧牲精神的軍隊,一支在敵軍攻進城里、坦克履帶隆隆碾過瓦礫、腳下廢墟不停顫抖、到處都是發(fā)動機聲音和敵軍喊聲的條件下,仍能沉著冷靜、貼近坦克扔燃燒瓶的軍隊。
而揚州城里的清軍,明顯不是這樣的軍隊。
……
十來米的大缺口,基本沒人防守,先頭的幾十輛坦克和裝甲車吼叫著爬進去,后面大批的人民衛(wèi)隊裝甲師步兵吼叫著蜂擁而入。他們平時是坐在裝甲運兵車里穿過敵軍槍林彈雨的,到了近距離才跳下車來戰(zhàn)斗。他們的武器也以輕機槍和沖鋒槍為主,自動武器裝備比例在明軍中是最高的。這簡直就是為巷戰(zhàn)度身訂造的。
大街上,明軍15輛坦克分開,每輛在一條街上向前推進。坦克沖在前面,每輛坦克后面跟著兩輛裝甲運兵車,每輛車上坐著一個班的士兵。在這三輛戰(zhàn)車的兩側和后面,則是上百名明軍步兵。他們端著沖鋒槍、提著輕機槍、扛著通用機槍、還有的背著火焰噴射器,簡直就是一個個殺戮集團。
城內(nèi)的清軍已經(jīng)完全陷入了恐慌,老遠就感到地面在震動,過了一會兒就聽到發(fā)動機聲音。一般這個時候,清軍軍官就控制不住士兵了,大部分士兵就都一哄逃跑了。少數(shù)士兵在軍官的槍口威脅之下,趴在地上、或者依托街邊窗口,拿著手榴彈、端著反坦克槍準備迎擊。
但是,當看到對面鋼鐵龐然大物吼叫著、轉(zhuǎn)動著履帶慢慢進入視野的時候,這些少量打算堅守的清兵也都渾身打顫了。
他們老遠就把手榴彈投了出去,然后掉頭就跑。身后手榴彈爆炸聲音之后,就是一聲坦克炮響,街邊房屋炸出一陣煙塵。
這些從沒面對過坦克的清兵,到了這個時候,一般就成群結隊地舉手投降了。
……但是有一個情況,就是投降的清兵中全是士兵,沒有一個軍官。最高的就是上士,再往上就沒有了。
明軍的傳單上寫明了,是從尉官開始算。因此到目前,一個尉官還沒有活捉到。
大街兩邊上,到處都是扔掉的步槍,成群的俘虜?shù)皖^貓著腰,在明軍的指揮下往城外小跑,離開戰(zhàn)場,不在這里添亂。而前面的明軍坦克,還在不斷地推進。
……
明軍攻進城里已經(jīng)快一小時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損失一輛坦克和裝甲車。而且因為有坦克裝甲車得很好掩護,步兵的傷亡也很小。
剛攻進來的時候,城里的老百姓都躲進自己家里,牢牢地關上門窗。隨著明軍在城里不斷推進、占領的面積越來越大,老百姓也都從家里跑出來,瘋狂歡迎明軍解放者。明軍士兵們還貓著腰、躲在坦克后面小心前進呢,路兩邊就有許多百姓肆無忌憚地站在那里,沖著明軍歡呼了。
有的百姓直接沖上前去,摟著明軍士兵放聲大哭,一邊哭一邊喊著:
“啊……你們可來啦……你們怎么才來啊……我們讓那些狗日的作踐死啦……家里什么都沒有了,都讓砸個精光啊……天哪……”
更多的老百姓也都哭起來,有的跑到明軍隊列中去,抱著士兵的肩膀拼命拍打著,好像多少年沒見面的兄弟一樣,有的就混在隊列里、跟著士兵往前走,一邊哭一邊絮絮叨叨地說著。
明軍士兵們開始都緊張得不得了:這不是暴露目標嗎!萬一哪扇窗戶里有個狙擊手,一槍過來就死翹翹了。
但是后來明軍士兵們普遍發(fā)現(xiàn),不但建筑物里沒有狙擊手,就連正面抵抗都很微弱。于是各條大街上的部隊就不再像開始那么小心翼翼了,而是放開速度,往前沖。
進城一個半小時之后,城內(nèi)已經(jīng)占領了90%左右,只剩下最后一個東北角還在堅守了。
后續(xù)進城的大量步兵正在挨家挨戶地搜索殘余清軍。已經(jīng)俘虜?shù)那灞缆运阆拢呀?jīng)有一萬五六千了,都抱著頭,正在被明軍憲兵押送著,源源不斷地從占領的幾座城門送出去。
但是目前為止,只發(fā)現(xiàn)了兩百多個軍官,而且大部分都是在戰(zhàn)斗中被擊斃了,只有四十多個是被活捉的。現(xiàn)在這四十多個清軍軍官已經(jīng)被帶出城,由人民衛(wèi)隊集中看押。
目前城內(nèi)已經(jīng)俘虜和擊斃的清軍,加起來差不多是一萬七八千的樣子。這已經(jīng)比明軍事先估計得要多了。但是按照清軍通常的官兵比例,這么多兵力,即使不算士官,軍官數(shù)也應該在千人左右。但是現(xiàn)在只見到兩百多個。也就是說,軍官基本上都被壓縮在那一個東北角。
事實也證明的確如此。仗打到這個時候,越來越難打了。一個小小的東北角,也就一平方公里多,聚集了800名左右的清軍軍官。他們知道被俘也是必死,因此正在拼死頑抗。
明軍的傷亡開始急劇上升,甚至損失了一輛坦克。
更棘手的是,這八百多個清軍軍官挾持了一批老百姓,躲在這個街區(qū)的幾座建筑內(nèi),一邊拼死頑抗,一邊又在喊話,要和明軍談判。
明軍坦克一旦靠近,對面建筑窗口里就飛出一個燃燒瓶,“啪”地砸碎在街上,燃起一片大火。看來,這些軍官搜集了不少瓶子,還有汽油。
明軍想開炮,但是就有一個老百姓被推到窗口前,當擋箭牌。
……
“我們要談判!我們要談判!”
窗口里,一個聲音吼叫著,傳到馬路對面明軍這里。
明軍士兵躲在坦克后面,抽著煙,嘀咕著:
“談判?不用談就知道,他們無非就是想保命,咱們又要處死他們……這玩意兒,怎么談啊。”
“我們要談判……”對面的清軍軍官繼續(xù)喊著,“只要不殺我們,我們就投降!就放了平民!不然決不投降!我們就和這些平民一起死!”
聲音凄厲絕望,回蕩在大街上。
這些明軍士兵也不想死,他們也知道硬攻的話,自己傷亡就會很大。清軍的要求和傷亡報告一次又一次地被報告回了師部。張海濤看著這些傷亡報告,也猶豫了。他跟向小強發(fā)了電報,把清軍的要求報告給了他。
……
南京,向小強看著電報,“哼”了一聲,扔一邊兒去了。轉(zhuǎn)臉對李根生說道:
“這時候想活命了?做夢。當老子先前的警告是空氣啊?現(xiàn)在是棘手,但現(xiàn)在饒了這些人,今后那些清軍還會不斷干這樣的事,真正棘手的時候還在后邊呢!……現(xiàn)在傷亡多少人了?”
李根生又拿起電報看了一下,說道:
“大人,已經(jīng)陣亡112人,負傷405人了。”
向小強這時候有經(jīng)驗了,先看看兩邊,然后小聲說道:
“不是我不在乎弟兄們傷亡,是因為‘拯救平民令’剛推出來,這‘第一案’一定要辦的結結實實,真正殺掉一批人,才能威懾住后面那些清軍……現(xiàn)在弟兄們是多傷亡了一些,但是今后的順風仗就會多很多……清軍只要不挾持平民,就會很容易投降。今后更多弟兄們的命,要靠今天這一場硬仗保住呢!”
李根生點頭道:
“大人說的是,確實是這個道理。那我們回電,命令強攻?”
向小強點頭道:
“強攻!”
……
揚州城內(nèi),最后的一塊清軍陣地開始受到強攻了。這是在城市的東北角,東邊和北邊都是靠著城墻的。現(xiàn)在明軍已經(jīng)在這兩塊城墻上布好炸藥,“轟”的一聲巨響,地動山搖,兩面城墻各坍塌了一大截,現(xiàn)在這塊街區(qū)四面被包圍了。
幾百顆煙幕手雷扔過去,幾棟建筑之間煙霧彌漫,幾輛坦克趁機開足馬力飛奔過去。大批明軍在坦克掩護下小跑著跟進,很快就沖到了那幾棟建筑下面。
街道之間手榴彈、燃燒彈此起彼伏地炸開,樓上的清軍軍官不顧一切地往下扔,下面的明軍也傷亡了很多。但是雙方人數(shù)、火力懸殊太大了,上千明軍步兵端著沖鋒槍、機槍沖進這個街區(qū),喊叫著往樓上沖。每個樓梯口,都有清軍軍官抱著輕機槍在那里堅守,但是要守的方向太多了,揚州城里的樓板、墻壁大都是木頭做的,明軍可以隔著墻壁樓板射擊。那些堅守樓梯的清軍軍官很快都中彈身亡了。
幾棟建筑里傳出了老百姓的哭喊聲,那些清軍軍官開始殺人質(zhì)了。但是,這樣反而是被挾持的老百姓不顧一切地逃散,一瞬間根本殺不了幾個。而且,這樣分心反而使明軍更快地攻上來。
……
中午十一點左右,最后的陣地也被完全攻克了。
清軍軍長納海,在最后關頭跳樓逃跑,當場摔斷雙腿,緊接著就被一輛坦克壓過去了。現(xiàn)場很慘,他被從腰部活活壓成兩截。過了好一會兒,明軍士兵發(fā)現(xiàn)他的時候,他還沒死,最后還是給補了一槍才死的。
明軍陣亡325人,負傷1163人,擊斃清軍軍官502人,生俘410人。
這些投降的清軍軍官,大都是最后存著一線希望舉手投降的,希望明軍能遵守日內(nèi)瓦公約,保住性命。至少是能為自己提供上軍事法庭的機會。這樣起碼還能為自己辯護,想辦法證明自己沒有殺過百姓、都是長官的錯……起碼,希望能保住腦袋。
先前活著的清軍軍官四十多人,連同剛俘虜?shù)?10人,一共八百多人,被人民衛(wèi)隊憲兵隊用機槍押出城,集中起來看押。
張海濤看著這些清軍軍官,八百多人黑壓壓地坐在地上,也有點猶豫。他又發(fā)電報請示向小強了。
很快,向小強回電:嚴加看守,等候行動隊。
這意思很明白了,這些人肯定是要殺了。但是不會讓作戰(zhàn)部隊動手,還是人民衛(wèi)隊的老規(guī)矩,有專門的“行動隊”。
……
十二點多,南邊遠遠地開來了十幾輛大卡車,車上也噴圖著人民衛(wèi)隊標記。
“行動隊”從南京派過來了。
到了地方,這是幾輛軍卡上跳下一百多名人民衛(wèi)隊士兵,都是手持湯姆森沖鋒槍,一個個面容冷酷、殺氣逼人。
為首的一個上尉叼著煙卷,卷著胳膊,提著一支沖鋒槍,一招手,下面一百多人都慢慢地走過來了。
當?shù)乜囱呵遘娷姽俚氖勘鴤儯粗@些人都有些打憷。
那個上尉亮出了一本證件,上面印著:人民衛(wèi)隊行動隊,隊長,徐向德上尉。
徐向德,這個名字在人民衛(wèi)隊官兵中已經(jīng)是如雷貫耳了。他在南洋巴達維亞城,一個人就親手槍斃了兩百多個土著,已經(jīng)有了“屠夫”的雅號。
……
徐向德向當?shù)氐娜嗣裥l(wèi)隊軍官使了個眼色。他們心領神會,招招手,帶著手下撤開了。把這些俘虜交給了行動隊。
行動隊的幾輛大卡車倒著車,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弧形。但是動作卻非常自然,借著搬東西等等動作掩護,很不經(jīng)意。
坐在地下的八百多個清軍軍官仰著頭,驚恐地看著這些拿沖鋒槍的士兵。他們知道沖鋒槍是什么玩意兒,知道自己跑不掉的。現(xiàn)在唯一支撐他們的,就是軍事法庭了。
徐向德顯然很了解他們的心理,挎著沖鋒槍,揚起一支手臂,喊道:
“都聽好了,現(xiàn)在你們歸我們看管!我們是人民衛(wèi)隊執(zhí)法隊的,負責把你們押回南京,交軍事法庭審判!你們也別得意,我告訴你們,就你們這些人,最后得有三分之一判死刑!剩下的也好不了!”
八百多個軍官爆發(fā)出一陣歡呼。他們認為自己終于逃脫了一死。雖然有三分之一的人最后還得判死刑,但誰會認為是自己呢?每個人都認為,自己肯定會活下去。
“好了好了!”徐向德擺擺手,“你們過來吧,都蹲在這里,等我們的卡車來齊了,再上車!”
八百多人很順從地起身,走到徐向德指定的圈子里,然后被命令全部蹲下,雙手抱頭。
這個大圈子,一邊正好是十幾輛大卡車排成的弧形,每一輛都是車屁股對著他們,蓋著帆布蒙。
徐向德看看四周,自己退了出去。
……
然后,他掏出哨子,猛地吹了一下。
十幾輛軍卡的帆布蒙猛地掀開了,十幾挺啄木鳥機槍同時噴出火舌,刺耳的槍聲伴隨著撕心裂肺的無數(shù)慘叫聲混成一首死亡大交響樂。幾百個清軍軍官在彈雨中紛紛倒地,像割韭菜似的,大多數(shù)人還沒反應過來,就倒在了血泊里。
槍聲靜下來了。
中間是一大灘鮮血,已經(jīng)匯成小溪流了。八百多具尸體,橫七豎八地倒在里面,每具尸體身上都有好幾個彈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