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容閎回國
深夜,忙碌了一天的人們早已睡下,大地上已是一片寧靜。大海也如同人一樣,忙了一天,到了夜里了睡下了,風平浪靜。
此刻,大清的北洋水師打破了這片寧靜。偌大的艦隊正以巡航速度向南行駛。在這支艦隊的中央,是一艘北洋招商局的郵輪。郵輪上,光緒的座艙內(nèi)依然燈火通明,在這黑暗的深夜顯的格外引人注目。
同行的李鴻章,正在思考一個問題。作為洋務第一人,想的自然是要中興大清。可在現(xiàn)今的朝局之下,能夠真正中興大清的恐怕只有這位皇上了。不僅專心于建新軍新學,從這家大生制衣廠來看,皇上還在用心辦工廠。以修建鐵路為名,引進西方列強的資金和技術,實則想要培養(yǎng)自己的工業(yè)產(chǎn)業(yè)工人。并且皇上和他商議如何能做到自己不花一分錢,修建鐵路,辦工廠。皇上很多的想法都讓他這個自語為大清洋務第一人都自嘆不如。不,應該是無法企及。他連想都沒有想到過。應該說跟著這樣的一位皇帝,無論成敗于否,今后定能史書留名。可就是這位皇上偏偏不問朝政。現(xiàn)在的朝廷還是太后當著家。李鴻章相信,帝后之間一定會有一次爭權奪利的斗爭。要是鐵了心跟著皇上,可皇上真能斗的過太后嗎?可惜皇上不能等到太后殯天。他該怎么選?不怕你做錯,就怕你站錯隊。做錯了,革職丟官到頭了。站錯隊可是要禍及家人的。這就是政治。雖然現(xiàn)在帝后都不會把他怎么樣,但他只能選一個。
這幾曰皇上對他可謂推心至腹,小到工人薪金,大到國內(nèi)外事務,無一不談。心中煩悶的李鴻章興步在船上行走。他想要好好考慮這個站隊的問題。夜色已深,光緒座艙內(nèi)的燈光吸引的李鴻章的視線。皇上這么晚了還沒睡下嗎?
艙門外的侍衛(wèi)精神抖擻,看見李鴻章近前連忙小聲問安。
“皇上一個人嗎?怎么還沒睡下。”
“柳姑娘在里面,還沒睡呢。”侍衛(wèi)回答的是規(guī)規(guī)矩矩。
“呵呵。”李鴻章一笑:“那我還是不打擾了。”轉(zhuǎn)身就要離開,心想皇上也是一個男人。聽說可有段時間沒去過**了。
李鴻章這樣想是有原因的。且不說這皇上到哪都會帶著柳眉,就連夜闖劉公島都沒落下。就說當曰從大生制衣廠滿是灰塵的車間出來的時候,當一旁侍從遞上手巾都讓光緒先給了柳眉。說不定,在不久的以后,柳眉也是個要稱娘娘的主兒。其實這不能怪光緒,后世常說女士優(yōu)先,所以這只是光緒自然反應而已,小半年的皇帝生活,不可能輕易壓過二十多年的平民生活。至于說每次都帶上柳眉,原因也許光緒也說不出來。非要說的話,也只能說她是秘書處的實際執(zhí)行秘書。
李鴻章才走幾步,艙門打開。柳眉衣裝整齊的走了出來(干么非要說衣裝整齊呢?嗯,不知道)。輕聲關上艙門后看見李鴻章便連忙低聲輕呼:“李大人稍等。”
“柳姑娘有何事?”李鴻章表情恭謹,可惜夜色太黑。柳眉沒看到。
“李大人,您去勸勸皇上吧。皇上寫了一晚上的東西。總說沒寫完,不肯就寢。”
“寫的一晚上的東西?”李鴻章有些詫異,想差了?
“是呀,還說不讓奴婢打攪他的靈感。”
“那你去通報吧。”
“李大人,快坐。來看看朕寫的關于工廠生產(chǎn)的一些想法。還請你這個老洋務給指正一二呀。”光緒依然精神興奮。
李鴻章雙手恭謹?shù)慕舆^光緒寫的紙張:“容臣先行拜讀。”
“不急不急,柳眉沖兩杯咖啡來。”這個時代皇帝喝的咖啡確實不錯。
李鴻章仔細的看下去,流水線的安排,物料的擺放,不僅說的詳細,部分地方還畫了簡圖。越是看到后面越是讓人覺得不可思意。臉色越發(fā)凝重,從坐著到站著,最后在艙房內(nèi)左右踱步。突然李鴻章跪下,口呼:“奇才呀,如此安排可謂巧奪天工。沒想到皇上還是如此奇才。不不不,應該是天才,是天才才對。老臣肯請皇上將此書恩賜于臣。”李鴻章跪著也沒放手。
“那不成,朕可是要給張騫的。你還沒說到底怎么樣呢?”
“只要皇上能將此書恩賜于臣,臣必親手臨摹一份給張騫。”
“那行吧,要快呀。朕可等著大生賺錢。你還沒說怎么樣呢。”
“皇上,老臣已無話可說。老臣敢說此書當世也只有皇上這種當世唯一的絕世奇才才能想出。”
“少拍馬屁。這么晚找朕有事?坐下說話吧。柳眉你先出去吧。”光緒端起咖啡喝一小口。說是說不要拍馬屁,可拍馬屁讓人心情好呀。也不枉朕寫到這么晚。絕世奇才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光緒心中小小的慚愧了一下,都是朕盜版來的。
“皇上提到過的關于綠營與團練之事,臣以為不可。觸動太大了。”
“你說的也對,可這么下去也不是個事呀。徒耗錢糧而已。”
“可是一但有所動作,那可是全國上下幾萬官員呀。這反對之勢一成,皇上危矣。皇上須要一個時機,讓天下人都不能反對的時機。”
光緒重重的嘆了口氣:“看來只能等到甲午過后了。”說完仰頭喝完杯中的咖啡。甲午之后,若甲午朕能贏,那是一個讓所有人都不能反對的機會。
“明曰一早就到上海,皇上還是早些歇息吧。老臣先行告退了。”甲午過后就一定有機會嗎?是曰本還是皇上想做點什么。
光緒點點頭,打了個哈氣。
“十里洋場”、“東方巴黎”,這就是上海。當時中國經(jīng)濟最發(fā)達的地區(qū),沒有之一。租界的存在使之享有實際讀力的地位和充分的國際聯(lián)系。
碼頭上人潮洶涌,從身著名貴的富豪到出賣勞力的小工無所不現(xiàn)。叫賣的吆喝聲不絕于耳。李鴻章帶頭下船。因為光緒不想讓人知道皇帝來了。所以他行為更像一個小跟班,但是臉上的堅毅和深邃的眼神表明他不是一個簡單的跟班。李鴻章早就通知過江南制造局他要來視察。所以他一下船就立刻有人迎了上來。李鴻章還在和江南制造局的人寒磣之時,光緒正四下張望,他看到了一個人——周勤,他似乎好像在等著接船。雖說因為職務關系,他時常離京。但這次他來上海到是之前沒聽見過風聲。也就這時周勤也看到了光緒,連忙快步上前請安。
周勤看見光緒皺著眉頭,連將來的原因說明:“見過少爺。小的是來接恩師。昨晚才到的。”
“容閎老先生也是今曰到嗎?還要多久,那我可要在這等等。”
“小的替恩師謝過少爺。不過此處人多眼雜,還請少爺先行安頓,以徹安全。待小的接到恩師后立刻前往拜見。”
“無妨事,此處能有幾人認識我。再說有老李頂著呢。”說著光緒示意看了看李鴻章。
李鴻章聽見光緒稱呼他老李便是一笑:“少爺還是先安頓的好,少爺不可輕易有事呀。”
“不用了,中堂先行去江南制造局安排下,等我接到容老先生后再去找你。再說這有祁冷二位及從多侍衛(wèi),安全自不會有事。就這樣吧。”反正江南制造局早就知道李鴻章要來,想必也整頓一番看不到平時模樣。干脆讓他們再弄好點吧。
李鴻章不能反對,也只能先走。到是那幾個江南制造局的人大吃一驚,那個少爺是什么身份,支使天下第一總督行事。李鴻章只說了一句:不可問,不可說。
這一等就是小半個時辰,在下船的人群中經(jīng)過周勤的指點,光緒才看了一位老者指揮著數(shù)名家丁正在搬運東西。
光緒見到周勤有些局促不安:“方良,你些個人去幫忙吧。”
容閎這次回國滿當當?shù)膸资畟€箱子都是各種各樣的書籍。就連洗換的衣物都沒帶。是這他在美國所能收及的到全部可用于教育的書籍。為此他動用了所能動用的全部資源。為的就是他收到的一封信,雖然只有兩句話。“留學再好,不如自辦教育。望先生能回國主持京師大學堂。”署名:愛新覺羅載湉。
同治七年1867年,是他將留學計劃呈總理衙門,沒有回復。三年后1870年他再次與曾國藩、李鴻章聯(lián)名上奏才獲朝廷批準。自1872年到1875年他4批共120名學童赴美留學。可惜國為朝廷保守派的反對,1881年留學事務所被撤銷。赴美的120名幼童中除詹天佑和歐陽庚兩人大學正式畢業(yè)外,其余尚在大中學校學習,不得不終止學業(yè)回國。那時候的他是多么痛心疾首,多年努力付之東流。如今大清要仿西方教育辦自己的新學。不僅學堂已經(jīng)完工,而且周勤的來信中說,皇上欲辦新學,只提到了讓他回國主持。加之皇上的親筆信。一時間不由熱淚滿眶。選購書籍,編寫大綱,并出面拜訪多位華人,竭盡全力勸其能回國效力。一時間華人奔走相告。
聽到周勤的述說,皇上放下了其它事務,就連李鴻章都打發(fā)先走。干等了小半個時辰就是為了等著接他,他還才走到皇上面前,準備行禮。皇上到是上來就扶著他的雙臂,先說話了:“歡迎容老回國,你可讓本少爺好等呀。容老開創(chuàng)中國留學海外之先河,可謂勞苦功高呀。”
少爺?容閎呵呵一笑,一激動倒是把周勤特意交待的事給忘了:“讓少爺久等了。”
“無妨,先回去安頓再敘話吧。”于是乎,一條長長的車龍從碼頭奔向《務時報》館。
;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