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前奏
(沒寫完,重復(fù)一點,十二點半改過來!)
喇嘛剛想將這塊黑漆漆的東西放到小蟾蜍背上,然而不知又想到什么,手又重新收了回來,自言自語道:“盤絲銀那人要求了很久,每次傳來情報總會提上一提,應(yīng)該是對他相當(dāng)重要,但這消息還未證實,就這樣給了他……然而此人既然能弄來這般重要的情報,一旦他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恐怕以后心生怨隙,再也不肯為我佛門出力……”
思量了一會兒,喇嘛突然化掌為刀,朝著盤絲銀便劈了下去:“也罷,先給他一半,待上面所說的事情發(fā)生了,再給另一半!”
張桓口的一處偏僻胡同里,一名大眼睛的中年男子正百無聊賴的坐在一塊石頭上,此人修為低劣的很,不過才煉氣四層而已,這般年紀才這等修為,看樣子是筑基無望,要不然也不會大白天在這里曬太陽。
偶爾有過路的修士看到這一幕,若是身邊有晚輩在,都會以此人為例子,告誡晚輩什么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之類的話。
中年男子雖然修為低劣,但也是練氣四層,自然能聽到這些話,不過此人好像一點也不在乎,繼續(xù)在那里歪歪斜斜的坐著,瞇著眼睛曬太陽,一副懶散至極的模樣。
不過沒人主意的是,此人的胳膊一直是垂著的,袖口朝下,遮住了一小塊裸露的泥地。
半刻鐘后,中年人好似曬足了太陽,站起身,連泥土都沒有拍打就一搖三晃的走出了胡同。
城門外的無人之處,大眼睛的中年人超臉上一撫,隨著青光泛起,一層如宣紙般薄如蟬翼的東西便被撕了下來,此人面貌隨即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眼睛變成了綠豆小眼睛,中年面孔變成了年輕的臉龐,只不過上面還有幾個淺淺的麻坑。
接著甩了甩袖袍,卻見一只小蟾蜍滾落出來,小蟾蜍滾落出來后,立刻討好般將背上馱著的一塊黑幽幽的東西卷到了此人手中,與東西一起的還有一卷信箋。
看到黑幽幽的東西后,此人臉上喜色一閃,可當(dāng)看到東西的塊頭以及那光滑如新的切面,喜色又飛快的消退開來。
年輕人好似猜到是什么原因,隨即便將信箋一展而開,看完后,松了一口氣之余又暗罵了一聲:“這禿驢,以后給我等著!”。
年輕人不知道的是,就在這一刻,遠在數(shù)千里之外的一個中型部落,有一人也罵了一句類似的話:“這群腐朽的貴族,以后給我等著!”
“好了,三兒,別罵了,貴族不都這樣嗎?”老者對著罵罵咧咧的壯實漢子勸解道:“別耽擱了正事兒!”。
聽到正事兒這幾個字,壯實漢子眼睛一亮,拉住了胯下的馬兒,小聲道:“喀英大叔,你是咱們部落的負責(zé)人,你說說,這次大頭目召集咱們做什么?”
盡管四下無人,老者依舊張望了一下,這才道:“聽說上面撥了一批彎刀給咱們,我估摸著就是為這事兒才發(fā)出召集令的!”
“什么?彎刀?!”壯實漢子頓時吃了一驚,蒙巴人不擅長冶煉制器,也只有那些貴族手中才有數(shù)量不多的彎刀,平民宰殺牛羊的時候能用上一柄短小的匕首就不錯了,這也是平民屢屢發(fā)動起義,卻屢屢被鎮(zhèn)壓的原因之一,家伙不趁手,再怎么樣也白搭。
“好了,小點聲,這也只是我的猜測,究竟怎樣,去了才知道,咱們快點走!”老者連忙做了一個噓聲的動作,隨即一夾馬腹,加快了行進的速度。
壯實漢子也醒悟過來,揮了揮馬鞭,跟了上去,不過臉上的興奮怎樣也掩飾不住。
三日后,兩人出現(xiàn)在了一處荒無人煙的草甸子里,不過此時可不止他們兩個人,還有其他二十幾人圍成一圈,聽著圈子中央的那名女子說這些什么,在圈子內(nèi)還有兩口大的木箱子,箱子蓋已經(jīng)掀開,一柄柄閃耀著寒光的彎刀正靜靜地躺在里面。
“大首領(lǐng),這么說這些鐵家伙不分下去?還得等到收秋草?只要有十柄彎刀,我喀布齊今晚上就敢?guī)巳ゲ柯淅锟沉四切┵F族!”聽女子說完后,一名臉上帶有一道疤痕的中年人急切的問道。
女子知道這名叫做喀布齊的中年人所說絕非虛言,不說別的,他臉上的那道疤痕就是被貴族用鞭子抽的,對于貴族比誰都痛恨,但按照上面吩咐,蠻干是不行的,于是便將臉一拉,訓(xùn)斥道:“喀布齊,你也是咱們這伙人中的老人了,上面怎么說,咱們就怎么干就是了,你急也沒用!”
頓了一頓,女子不理睬中年人,繼續(xù)對著眾人道:“這次上面?zhèn)鱽砻睿尨蠹一锍弥涨锊葸^冬的時候分別把各自在部落里發(fā)展的人手拉到這出草甸子,然后訓(xùn)練上十天半月,之所以要訓(xùn)練,不是別的,是為了將來更好地殺那些蛀蟲,烏合之眾成不了事兒!”
“喀布齊,你既然心急,那我問你,你們塔斯部落能拉出來多少人?當(dāng)然,人手必須可靠!”
中年漢子想了一想:“我們塔斯部落是小部落,十三個吧?!”
女子點了點頭,而后目光一轉(zhuǎn),看向另一個人:“烏爾嘉里,你們部落能拉出多少……”
…………
十月二十三日,是察哈爾部落的冬至日,從這一天起,預(yù)示著冬天正式來了,人們紛紛將牛羊趕入羊圈,貓在蒙巴包中準備渡過一年中最冷的一個季節(jié)。
當(dāng)然,這一天,一些祭祀活動是少不了的,這些祭祀活動是從遠古時期就傳下來的規(guī)矩,為得就是向上天祈禱,保佑部族興盛,安穩(wěn)度過一年,無論是凡人還是修士,這一天都會參加這類祭祀。
圪塄山,離著張桓口約有八十余里,平日里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山,而在十月二十三日這一天,只要在張桓口的長老會長老們都會到山上一起進行祭祀,祭祀完后,趁著機會,商討下一年的大小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