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融入
,最快更新仙路何方 !
一刻鐘后,當(dāng)萬清平將一身污穢洗去,換好了新的衣物,整個人都顯得清清爽爽!
老者見此仿佛很滿意,不過沒多說什么,只是將萬清平帶回他居住的矮腳樓,又給了萬清平一個裝滿米飯的竹筒,而后老者用手指了指寨子大門,萬清平也不笨,這是意思很清楚是要他離開寨子。
萬清平毫不以為意,從老者那絲雖然善良但卻帶著警惕的目光中知道,一個陌生人一身狼狽的出現(xiàn)在寨子門口,人家給口飯,給件衣服,那就算不錯了,現(xiàn)在讓自己離開也正常,于是也不再糾纏,只是朝著老者和善地拱了拱手,而后走出寨子。
離開這里?那自然是不可能的!好不容易碰到人煙,豈能輕易放棄?
萬清平臉上帶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笑意,緩慢地走在梯田間的小徑上,想起方才在洗澡的時候想出的那個盡快融入本地的辦法,眼中不禁精光一閃。
雖然走的很慢,但萬清平還是很快走出了將近半里的路程,見路旁正好有一方碾盤大的青石,萬清平稍微一思索便止住了腳步,隨意地坐了上去,就像是家鄉(xiāng)普通凡俗之人的坐姿,而不是修士打坐般的盤坐。
紅日雖然好似不想下山,磨磨蹭蹭的,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天邊終究出現(xiàn)了晚霞,連片的火燒云給綠油油的梯田披上了一層火紅的紗衣。
此時寨子里也升騰起了朵朵炊煙,一股久違的柴草香氣飄了出來,下地的青壯年男女見此紛紛從梯田里走了出來,在溪邊稍稍洗濯一番,便扛著農(nóng)具走向寨子。
坐在青石上的萬清平看著這幅安逸的田園耕織圖,不由得看癡了!他此時想起了小時候鄉(xiāng)間小地主的父親,那時候,懵懂的他每天傍晚總會準(zhǔn)時出現(xiàn)在村口,翹首期盼著帶領(lǐng)佃戶歸來的父親,父親總是用那雙粗糙的手撫摸他嬌嫩的臉蛋,然后遞給他一個螞蚱或者一小串野果,雖然這些東西在此時看來很普通,但在那時候他總是當(dāng)成珍藏的寶貝,想起那無憂無慮的生活,真是幸福極了!
萬清平就這樣坐著,臉上帶著淡淡的回憶神色,時而露出一絲微笑,時而抿抿嘴唇,好似在品味遙遠(yuǎn)的過去,下田歸來的的男女從旁邊經(jīng)過的時候都是詫異的望著這個陌生人,有的人還指指點點,嘴里不知道說著什么。
這些青壯回到寨子一打聽,才知道此人原來是個可憐的啞巴,也不知道是從附近哪座寨子來的,不過這些人很快就不將這事兒放在心上,以前也不是沒有見過流浪漢,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
不過第二天的時候,伴隨著軸木轉(zhuǎn)動,寨子的大門在“吱呀吱呀”聲中打開,下田的人們驚訝的發(fā)現(xiàn),昨日那個啞巴此時手里正拎著一只肥碩的獐子,帶著笑意站在門口,仿佛在等待什么。
小寨子偏僻蔽塞,很少發(fā)生什么大事兒,見到啞巴這番奇怪的舉動,于是人們也不下田了,頓時圍在周圍看起熱鬧來。隨著時間推移,人越聚越多,還有那小童穿插在人縫里不停的打鬧著,寨子門口很快就喧鬧起來。
昨日那老者仿佛在寨子里很有地位,早就有人將消息傳遞進(jìn)去,萬清平很快又見到了那拄著拐棍的人影。很是恭敬地上前將獐子送到老者的腳下,在眾人詫異的眼神里萬清平轉(zhuǎn)身朝著密林走去,圍著的人們見熱鬧沒了,也就很快散去,各自干各自的事情。
不過傍晚的時候歸來的時候,他們又發(fā)現(xiàn)那名啞巴,還是坐在昨天梯田小徑旁的那塊大石頭上,如同昨日。
金雞報曉,第三日很快到來了,寨子門打開,啞巴手里多了兩只山雞,如同昨天一樣,待老者出來,將這些東西交給老者后又默默離去。
這樣連續(xù)七八天之后,寨子里的人們也就對啞巴這番行為見怪不怪了,而且漸漸也有人送吃的給他,那啞巴總是很高興的收下吃食,不過在第二天會送給這個人一些東西,大多是一些獐子、山雞、野兔之類的。
漸漸人們都是對啞巴贊不絕口,認(rèn)為他是一個善良之人,知恩圖報,下田歸來經(jīng)過大青石的時候,人們也會對著啞巴打個招呼,回應(yīng)他們的則是啞巴溫和的笑意。
功夫不負(fù)有心人,終于在二十幾天之后,寨子里的幾名老者一商議,決定讓這名流浪的啞巴住進(jìn)寨子里。寨子的村民也都幫忙,花費了兩天的功夫,在寨子空地上給啞巴蓋了一座小小的矮腳樓。
啞巴仿佛對有了住處很高興,很快的出了寨子,不過當(dāng)他回來之時,肩膀上居然扛著一只碩大的野豬,當(dāng)晚,參與幫忙之人都聚在寨子里的空地上燒起了篝火,煮著野豬肉,跳起頗有風(fēng)味的舞蹈。
就這樣啞巴成了寨子的一員,隨著交往與寨民們也漸漸熟悉起來,并且初步融入了這里的生活。
很快寨子里的人們發(fā)現(xiàn)這個啞巴很聰明,學(xué)什么東西都很快,比如說做竹筒飯,啞巴看過幾次之后就能熟練地剖竹裝米,然后放進(jìn)鍋里煮熟;另外就是啞巴力氣很大,有一次寨子里一頭壯碩的耕牛發(fā)了瘋,幾個青壯聯(lián)手都不能將其制服,正趕上啞巴打獵回來,放下獵物當(dāng)即小跑沖過去,僅用了兩下就將暴躁的耕牛死死地摁倒在地,耕牛拼命掙扎卻怎么也爬不起來,引得人們刮目相看。
要說缺點嘛,啞巴也有,就是他好像從來不干活,一開始寨子里的頭人見他可憐,分了一小塊田地給他,誰知啞巴除了第一天去田里散漫地刨了兩下外,之后再也沒到田里,現(xiàn)在那塊地也全部被野草占滿了。
即使這般,但是啞巴從來不缺吃的,經(jīng)常一個人跑到林子里,而后人們就會發(fā)現(xiàn),等他回來的時候,總會帶回些獵物,小到雉雞、田鼠,大到獐子、野羊,甚至是兇猛的野豬也時有斬獲,比起寨子里的幾個老獵手強(qiáng)多了,啞巴用這些獵物朝寨子的人們換來了米飯和鹽巴之類的東西。
日久天長,寨子里的人們都很喜歡這個啞巴,因為啞巴從來不吝嗇,獵物多的時候,經(jīng)常給這家送一些,那家給一點;吃完肉剩下的皮子更是隨手掛在寨子的樹上,任人拿取。
舉報本章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