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古鏡
「王老板,實不相瞞,我對您這幅畫很感興趣,不知道您這幅《托塔天王繪像》想賣多少錢?」
見王余錢一直做深思狀,沈愈直接開門見山問起了價格。
「哦!」
王余錢回過神來,他端起杯子抿了一小口,然后才笑呵呵的對沈愈說:「沈?qū)<遥剝r的事不著急,我也說了,這畫百分百會賣給您,現(xiàn)在我有個不情之請……」
沈愈:「什么事?」
王余錢:「我這里有兩件東西想讓您給掌掌眼,您放心,不會讓您白看的,可以在之后的價格里減掉。」
沈愈心里碎碎念了一句老狐貍。
賣給我,你要一億我拿什么買?
再說畫的價格都沒談好,甚至連影子都沒有,你能給我減什么錢?
不過大漏就在眼前,沈愈知道自己必須得沉的住氣。
只要大漏能到手,那讓對方占點小便宜也無所謂。
權(quán)當(dāng)義務(wù)鑒寶了。
喝了口茶,沈愈笑容和煦,「沒問題,王老板你想讓我看什么物件,拿出來就是,只要在我的鑒定能力范圍內(nèi),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王余錢目的達(dá)到,整個人高興的很。
鑒定古玩看似簡單,但里面水很深。
不是頂級鑒定師,王余錢還真信不過。
對沈愈,王余錢自然是信得過的。
不管是上鑒寶節(jié)目也好,《蘭亭居》的口碑也好,沈重樓的威名也好,全都無可挑剔。
要不然,他也不會將沈愈給請來。
先將一張普通的飯桌拉到紅酸枝圓桌旁,王余錢才在木箱中取出一個熠熠生輝與古樸厚重皆存的圓形銅器來。
「沈?qū)<遥@物件還勞煩您給掌掌眼。」
說完,王余錢將銅器鄭重其事的擺到了沈愈面前。
「這是什么東西,銅盤子?」李鐵頭很是奇怪的問道。
于茂林看了一眼隨即擺手道:「不是什么銅盤,而是一面銅鏡。」
王余錢跟著笑言:「對,是銅鏡,銅鏡就是古人用的鏡子,清代才開始出現(xiàn)玻璃制造的鏡子,在這以前的鏡子都是用銅做的。」
于茂林搖了搖頭,「也不能這么說,秦之前的鏡子名字叫監(jiān),就是大盆的意思,《說文》有言:「監(jiān)可取水于明月,因見其可以照行,故用以為鏡。
「但水鏡只能俯首看像,不能抬頭,所以到了青銅器時期,由于銅面能反光,人們便直接用銅面反照自己,由此產(chǎn)生了銅鏡。
「繪畫宗師顧愷之的傳世真跡《女史箴圖》中有這么一個畫面,左邊坐著一個男子,對著一座鏡臺,后面一位女子拿著梳子替他梳頭,這是最早的銅鏡繪畫。」
王余錢做出恍然大悟的樣子,「原來古代最早是用盆裝水照自己啊,這我可真不知道,哎呀,有眼不識泰山,原來于老板您也是銅器鑒定方面的行家啊。」
于茂林面不改色,一副專家模樣,「銅鏡是非常精美的藝術(shù)品,所以鄙人對銅鏡多少有點研究。
….
世人都說,一件的造型精美,色彩艷麗,釉面瑩潤的彩瓷或者一枚包漿醇厚的古玉可以給人一種藝術(shù)與歷史的厚重感。
但一面好的銅鏡同樣可以,絕不遜色于瓷器與玉器。
瓷器有釉上彩與釉下彩之說,更細(xì)分為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等,而銅鏡則有日月鏡、十二生辰鏡、尚方御鏡、神獸鏡、辟邪鏡、仙人鏡、神人鏡、宜官鏡,盤龍鏡,雙龍鏡,雙鳳鏡,龍紋鏡,八卦鏡等。
造型紋飾之多樣簡直是不可盡數(shù)。
古代制鏡師傅之手藝更是神乎其神,小型
銅鏡的尺寸甚至可以做到眼鏡片大小,或用繩子系于腰間,或隨身攜帶藏于懷中,精巧至極。
在眾多的銅鏡中,有一種最為奇特的鏡子,就是透光鏡。
《夢溪筆談》上有言:世有透光鑒,鑒背有銘文,凡二十字,字極古,莫能讀,鑒承日光,皆透屋壁之上。
這候.章汜。透光鏡是漢代出現(xiàn)的,正面微微凸起,光亮照人,當(dāng)光線照在鏡面上時,鏡面相對的墻上,會反出鏡背花紋和銘文的影像,所以古人稱之為「幻鏡」。
王余錢聽的入神,李鐵頭卻是嗤的一聲笑了出來。
「我說老于,你就扯吧,哪里會有這種鏡子?銅鏡能找出個人影來就不錯了,還透光,還幻鏡?我才不信呢。」
面對李鐵頭的挖苦,于茂林絲毫不生氣,「鐵頭老弟,我給你講個《古鏡記》的傳奇故事你就信了。
相傳隋代有一個叫作王度的書生,他從老師,同時也是天下奇士之一汾陰侯生那里得到一面古鏡。
此鏡橫約八寸,作麒麟蹲伏之象。
又有龜龍鳳虎,依方陳布。
設(shè)八卦,置十二辰位,之外又置二十四字,周繞輪廓,文體似隸,點畫無缺。
承日照之,則畫墨入影,纖毫無損。
舉而扣之,則清音徐引,竟日方絕。
深夜取此鏡明照一室,宛若白晝。
這鏡子就是透光鏡。
更是一面可以辟邪鎮(zhèn)妖的靈物寶鏡。
帶著此鏡,王度先是在友人程雄家照出一頭千年老狐貍。
然后又除掉一頭紫鱗赤尾,綠頭白角,額上生有王字的妖蛇。
制大.制梟。后其弟王績出外游歷山水,借用古鏡隨身攜帶,讓古鏡再發(fā)神威。
剛出門就除掉一頭可長丈余,粗細(xì)大于臂,首紅額白,無鱗有涎,蛇形龍角,嘴尖,狀如鱘魚,動而有光的鮫怪。
后來王績有一朋友家里有女眷患病。
每到深夜,就會大聲呼喊。
游玩江南,到了廣陵揚(yáng)子江,忽然天地間暗云覆水,黑風(fēng)波涌,舟船隨時都有傾覆的可能,王績把古鏡拿出來一照,馬上風(fēng)云四斂,波濤遂息。
又到友人家,這戶人家發(fā)生怪事,有女眷每至晚上就會除滅燈燭傻笑,讓其睡覺癡癡呆呆的不回應(yīng)。
并且不能吃飯日漸消瘦。
若瘋起來還要自縊投井。
王績拔窗持鏡照之,見一身無毛齒身披鱗甲怪物尸體作怪,女眷從此病愈。
之后王績游山玩水,或棲息長林,或露宿草莽,就算山中有虎豹接尾,豺狼連跡,只要舉鏡視之,這些猛獸馬上掉頭就跑。
一路平安,最后王績回到長安,把古鏡還給兄長王度。
王度將古鏡鎖于木匣之中。
大業(yè)十三年,古鏡在匣中發(fā)出若龍咆虎吼之聲,王度再打開木匣,古鏡已經(jīng)消失不見。
宋代周密《云煙過眼錄》、金代麻九疇《賦伯玉透光鏡》、明代郎瑛《七修類稿》、清代鄭復(fù)光《鏡鏡鈴癡》等古籍,對透光鏡都有記載。
李鐵頭驚訝的合不攏嘴:「這么神奇?」
于茂林得意洋洋,「當(dāng)然,你于哥我自幼博覽群書,且有過目不忘的本事,還能騙你不成?」
那
邊于茂林牛皮吹得震天響。
沈愈則是一言不發(fā),專心致志的鑒定王余錢的這面古銅鏡。
這候ZuIDuoxIAoshuo.章汜。制大.制梟。此鏡為圓形,大小如同一個九寸瓷盤相仿佛。
銅質(zhì)極其細(xì)膩,鑄工精細(xì),構(gòu)圖完美,紋飾清晰。
周身透著一種古樸氣息。
銅銹不多,可說保存的極好。
只看了第一眼沈愈就點了點頭,基本可以確定這是一面大開門的老物件。
喜歡古玩之金瞳鑒寶
撿漏不撿錢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www..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xù)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xù)!您也可以用手機(jī)版:wap..com,隨時隨地都可以暢閱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