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有蛛網(wǎng)裂的黑烏沙
這塊毛料除了體型很大外,其它的特點就是黑。
黑如漆已經(jīng)不能用來形容它,其表皮可說是黑的冒油,在庫房明亮的燈光下石頭周身閃閃發(fā)光耀人眼目。
沈愈矮下身子探手輕輕撫摸石頭表層,如他心中所想的一般,上面果然有一層微微的沙粒感。
「多福,這是塊大號黑烏沙?」
徐多福嘿嘿一笑,「行啊兄弟,果然好眼力,爺爺請吳老來看的就是這塊毛料。」
沈愈比量了一下,這塊毛料的高度大約在六十厘米這塊,寬度也差不太多,沈愈估計至少也得有小300多公斤的重量。
如此大的黑烏沙毛料真是少見的很。
黑烏沙是一種非常著名的翡翠原石。
把黑烏沙分成三個字就是黑、烏、沙,顧名思義就是烏黑的石頭且具有沙感,不管看著還是摸著。
市場上有所謂大塊黑烏沙毛料其實就是普通的黑石頭,翡翠礦場底層的石頭都是黑色的,所以就有人用來冒充黑烏沙。
接過徐多福遞過來的強光手電,沈愈在原石表面一打燈效果很好,皮殼很細,無裂無棉,實打?qū)嵉氖且粔K極品黑烏沙翡翠原石。
眾所周知黑烏沙出高翠,一旦出綠,弄不好就是陽綠,甚至出正陽綠,帝王綠這種頂級翡翠的幾率也不小。
但它還有一個名稱叫做:「十切九垮之石」。
這個十切九垮就是個比喻,實際上十切九垮已經(jīng)算是好的。
沈愈在寶玉軒就碰到一個專切黑烏沙的老玉石商人,那位的最高記錄是連切二十七塊黑烏沙毛料全賠,要不是家底厚估計早就心臟病發(fā)作了。
可以這么說,在賭石界,黑烏沙既是玉石商人的噩夢,也是他們一夜暴富的精神寄托。
所以買來這塊毛料,也怪不得徐老會糾結(jié)了。
這時三位大佬已經(jīng)并肩走了過來,沈愈便拉著徐多福退到后邊給幾個大佬讓出場地,同時沈愈也想趁著這個機會看看吳老是如何鑒定翡翠原石的。
「老徐,你不會是買了塊假毛料吧?」蕭仲英圍著毛料轉(zhuǎn)了兩圈后臉上露出一絲詫異之色。
徐老拂須一笑,「蕭老頭你不懂賭石,說起鑒定古董來你我不分伯仲,至于鑒定翡翠原石,嘿嘿,你還差的遠呢。
「這塊料子皮薄質(zhì)密,蟒帶松花皆有,乃是正宗的帕敢老坑種黑烏沙,這可是會出高翠與頂翠的極品料子。」
蕭仲英毫不示弱,「老徐你少吹點能死啊?三十年前我?guī)Щ爻輲讐K毛料來,你拍著胸脯說里面肯定有綠,結(jié)果切開后讓我直接虧了兩萬多,那時候的兩萬可比現(xiàn)在百萬都值錢,待會萬一老吳告訴你這翡翠里沒綠,你豈不是得哭鼻子?」
徐老略顯尷尬的搓了搓手,「老蕭這就是你的不對了,當(dāng)著小輩的面提幾十年的事做什么?你怎么不提你我上中學(xué)時,你胃口大每次都是我讓你半份飯菜?
「我賭石的眼力雖然比不過老吳,但是看個有綠沒綠還是沒問題的,要不咱倆打個賭,這塊毛料若是不出綠,我把我那幅你特別喜歡的徐渭大寫意花鳥真跡送你。」
蕭仲英側(cè)頭看了徐老一眼,「說話就說完,別說一半留一半,你只說無綠送我字畫,那要是有綠呢?」
徐老滿臉肅然,「那就把你那件剛?cè)胧植痪玫挠赫m瑯彩三顧茅廬筆筒給我。」
蕭仲英一聽就毛了,「老徐,你也太黑了吧?你拿一副存疑的古畫來換我?guī)浊f的官窯瓷,你得多厚的臉皮來張這個口?」
……
「老徐,我的意見你真的重視?」在徐老與蕭仲英斗嘴時,吳老已經(jīng)把這塊黑烏沙毛料給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
徐老隨口道:「信,怎么不信?你東江吳家往上數(shù)六代就跟翡翠打交道,你說的我肯定信啊!」
吳老擺擺手,「拍馬屁的話就不要說了,就算是翡翠王再世也不敢完全說他能斷定一塊翡翠原石到底有無翡翠,何況是我吳犇。
「實話實說,黑烏沙怕裂,我觀此毛料開窗處有蛛網(wǎng)裂,但我的意思是可以切,因為玉肉外表有裂并不代表內(nèi)里越有裂。
「但有一點我必須說在前面,黑烏沙十切九垮,若是你選擇轉(zhuǎn)手賺個差價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徐老收起笑容一臉正色的問:「老吳,你就說切漲的幾率有幾成?」
「六成!」
……
「蛛網(wǎng)裂,開窗。」
本來在一旁看兩位大佬吵嘴的沈愈馬上就是一怔,這竟然是一塊開窗料子?
沈愈快步走到石前用強光手電觀看,吳老沒有說錯,這石頭確實開窗了,只是開窗部位比較隱蔽是開在了側(cè)面,這就導(dǎo)致不仔細看真的看不出來。
將燈光對準開窗部位,翡翠玉肉的綠意很濃,種水更是達到了冰種,若里面玉肉沒有發(fā)生變化的話這將是一塊冰種黃陽綠翡翠。
而且在翡翠四周與內(nèi)部并沒有任何的棉。
棉也叫白棉,是翡翠的一種瑕疵存在,也是賭石之人最不愿意見到的雜質(zhì)之一,但事與愿違,往往在一些種水比較好的翡翠里會看見棉這種物質(zhì)的存在。
棉說白了就是翡翠內(nèi)部絲絮狀的一種白色物體,因為外觀像棉花一樣,所以稱其為「棉」。
棉這種雜質(zhì)只要出現(xiàn)就會讓翡翠看起來非常的混濁,進而影響翡翠的透明度,讓翡翠失去靈性,價值自然也會大跌。
可惜的是,這塊料子避開了棉卻是沒有躲過裂,在巴掌大小的開窗部位布滿了裂紋,一道有一道好似蛛網(wǎng)層封那般。
蛛網(wǎng)裂是所有賭石之人的噩夢,它還有一個名字就是帝王裂。
這種裂是在翡翠本身呈現(xiàn)蜘蛛網(wǎng)般的密集裂紋,最終讓一塊好好的翡翠成為廢品。
沒錯,就是廢品,一塊翡翠的內(nèi)部一旦有了蛛網(wǎng)裂,除了能做點戒面外,其它什么也做不了。
做戒面也是有限能做一小部分,因為裂的太厲害,戒面都做不了。
而吳老說的外表有蛛網(wǎng)裂,內(nèi)里不一定有裂,也不是無的放矢。
雖說有神仙難斷寸玉的說法,但人們經(jīng)過日日月月年年長時間的經(jīng)驗積累后,得出了一套自己鑒定翡翠的方法。
其實說出來也沒有太過高深,無非就是經(jīng)驗而已。
人們會根據(jù)毛料的場口,皮殼的厚度,皮殼的顏色等來判斷原石內(nèi)部是否有翡翠,有著什么樣的翡翠,也就是所謂的「察其顏,觀其色」。
這種自石頭外面猜內(nèi)部翡翠的所謂經(jīng)驗有作用嗎?
多少也有。
但要是全都信那賠的會很慘。
比如之前沈愈去翠玉樓解石時進門看到的那個中年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他花十萬塊買的那塊毛料,外在表現(xiàn)非常的好,可說是完美,哪知道卻是切出一個蛛網(wǎng)裂來,直接虧的大哭。
但賭石的魅力就在于這種不確定性,皮殼表現(xiàn)好的也很容易出現(xiàn)滿裂或者低檔翡翠,甚至是無綠。
表現(xiàn)不好的料子可能一刀切開卻是滿綠,進而讓買家一刀暴富。
賭裂撿漏的也是大有人在,沈愈在東江玉石市場就看到有人專門撿開窗或者半賭蛛網(wǎng)裂的料子來賭,最后大漲的還不在少數(shù)。
在清代就有名士這樣描述賭石:珍者解開轉(zhuǎn)眼成白石,賤者解開反出翡翠。
賭石誰也無法預(yù)
測,就算是幾十年的老玉匠也是無法辨別,還是那句老話:「神仙難斷寸玉。」
但是有一點,沈愈雖不是神仙,但他卻是可以斷玉!
因為他有鑒寶金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