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中西相通
結(jié)果來。張凡并沒有慌忙急著打開來查看。一來。他相信在這方面。王喜亮并不會誆騙自己。除非他也是被那些人騙了。二來。就算是他想看。恐怕也是看不懂的。不過。看不看是一回事。但是張凡還是要問問情況。
“這東西得來。費不費事。”張凡第一件問的是這個事情。畢竟。雖然這東西的情況他也明白。但是對方多有刁難的貪瀆他也同樣是明白的。所以。就算是當做關(guān)心。他也是要問一問的。
這件事情。趙顯德雖然知道。不過他并不關(guān)注。反正本來就不是他應(yīng)該操心的事情。而王喜亮聽到張凡這么一問。并沒有馬上就開口回答。反而是露出了一副為難的神情。
張凡心里面清楚的很。畢竟他也明白這件事情有些困哪。就算是他們所要的東西。實際上是對方都已經(jīng)淘汰下來的。不。也不能說是淘汰了。畢竟葡萄牙軍方對于佛郎機炮也是還在裝備使用。但是因為年代確實是有些遠了。所以并不是什么機密的東西。
而對于大明來說。佛朗機炮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尤其是如今。海運開啟。不僅僅是軍艦上。普通的商船上也有安裝。而它的優(yōu)點并非是射程。畢竟它的后裝式的彈藥裝填方式。讓它在發(fā)射炮彈之事并沒有一個密閉非常嚴實的爆發(fā)空間。但是。它卻勝在精確度和射速上面。
而這點。對于明軍來說已經(jīng)是完全夠用了。畢竟。明軍并不像歐洲那邊的混戰(zhàn)模樣。在東亞。并沒有任何人或者任何國家能夠成為明廷的對手。對方或許有大船。有幾門老掉牙的炮。有的甚至連大船都沒有。就像那些倭寇。都是用小船的。
而且。明軍要對付的人基本上都是需要來到很近的地方才能夠攻擊。這么一來。佛朗機炮對于明軍來說。有其是在海上。那就是最好的工具了。
而即便是在陸戰(zhàn)。佛朗機炮也是非常有利的。戚繼光的戚家軍是出了神機營之外。第二個全副武裝火器的部隊。而其中。火炮的數(shù)量自然是不在少數(shù)。而且基本上清一色的都是佛朗機炮。老式的土炮。如今雖然還有。卻大都是安放在固定的地方。必入海港或者城樓上。
總這。情況如此。也就是說。明廷對于這種武器是非常需要的。而自從當年進口了幾門之后。就一直都沒有停下對它的研究和仿制。時至今日。已經(jīng)這么多年過去了。大明自己仿制的佛朗機炮基本已經(jīng)是達到了要求。甚至有幾項數(shù)據(jù)。還要比原版的指標要強勁多少。
張凡并不懂這些。但是他聽到過。里面還有幾種關(guān)鍵的東西。工部的那群匠人還是沒有能完全弄明白。所以張凡這才是讓王喜亮這一次去了歐洲之后。從葡萄牙將那份原版的設(shè)計圖弄回來。
如今。看到王喜亮這副模樣。張凡不由得好笑。問道:“你不用如此。這里面是什么模樣。我也能想到。說吧。花了多少錢。”
“大人料事如神。”雖然明白張凡并不會因為這件事情而責(zé)罰自己什么。不過也不知道是不是王喜亮以前的習(xí)慣改不了了還是怎么的。他還是拍了一句馬屁。對張凡說道。“其實。也實在是沒花多少錢。就五十兩金子而已。”
“哦。”聽他說是五十兩金子。張凡也是有些感興趣了。“說來聽聽。”五十兩金子放在普通人看來的確是不少。不過對于這件事情來說。就有些微乎其微了。甚至于。如果真的要比較的話。他們運過去一套上等的茶器就能換回來這個數(shù)目了。
不過。張凡有些好奇的是。王喜亮為什么要花錢。或者說。這錢花到哪里去了。
畢竟。如果是葡萄牙皇室答應(yīng)了的話。這東西就不用錢。最多也就是送幾樣?xùn)|西罷了。但是如今。卻是要用到實實在在的黃金。很顯然這絕對不是走正常線路的。就當是八卦吧。張凡是很有興趣打聽打聽其中到底是有什么內(nèi)情。
“大人。實際上是這么回事。”王喜亮開始道出。“原來咱們不是跟他們提過這件事情嗎……”
原來。那一次這邊向他們提出要佛郎機炮的原型設(shè)計圖的時候。本來葡萄牙人并沒有覺得這是一回事。畢竟對于他們來說。那東西雖然他們還在用。但是畢竟已經(jīng)是很多年前的東西了。而且就算是在歐洲。也早就已經(jīng)不是什么秘密了。很多國家。甚至是他們的世仇西班牙也都有仿制過。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葡萄牙人跟明朝并沒有什么沖突。兩國之間。一當世的技術(shù)。就算是想要燃起爭執(zhí)。也是非常困難的。既然沒有利益沖突的話。這一切都變得好說了。
本來。作為第一個跟大明建交的歐洲國家。他們也的確是得了大明很多的優(yōu)惠。而這邊所要求的也只不過是一個他們都已經(jīng)用到過氣的東西罷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
不過。因為那一次。似乎這邊心急了很多。而那些人。或許在很多方面。手段都玩不過明人。但是他們也同樣不是傻子。雖然只不過是一瞬間心急的表現(xiàn)。但是他們卻也看出來了。而看出來了之后。他們也覺得這似乎是個機會。想要多換取一些東西。
所以。那一次他們并沒有答應(yīng)。而是說要回去想想。實際上。那就是托辭。就是想要回去想想該怎么多敲詐一些東西的。
所以。這一次王喜亮到了那里提起這件事情之后。他們早就有了應(yīng)對的辦法。辦法就是一口回絕了他的要求。還煞有介事地說那是國家機密什么的。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不給。而且他們的口氣也是相當強硬。
不過這都是故作姿態(tài)而已。他們只是要擺出這種姿態(tài)。讓明人覺得這東西是非常貴重的。不是輕易能給他們的。想要。那就要花費巨大的代價才行。
至于這巨大的代價到底是指什么。實際上就算是葡萄牙人自己也并沒有個定論。他們想要的更多。但是同時也是要注意底線。畢竟大明的狀況他們也是知道的。他們知道明人已經(jīng)能夠仿制佛朗機炮了。只不過在一些關(guān)鍵的東西上面還不是太過清楚。
他們是想要將這些關(guān)鍵的地方。做到利益最大化。
而事情巧就巧在這里了。王喜亮當時對這件事情那可是滿懷信心的。卻是沒有想到。剛?cè)サ侥抢锞团隽藗€硬釘子。這讓他心情非常不好。而且也不知道是哪里來的這一撮邪火。就在他心里面突然爆發(fā)了。當下。王喜亮根本就沒有等對方說什么。直接就轉(zhuǎn)身離開。
王喜亮的這個舉動。讓對方那個只不過是被拍出來談判的人頓時傻眼。僵立當場之余。連追上去挽留一番的舉動都忘記了。
且不說這個人最后會倒什么霉。王喜亮回去之后。心里面也是后悔的很。生怕因為自己的一個失誤而耽誤了大事。那他可就萬死難辭其咎了。可是事情都已經(jīng)做了。現(xiàn)在才想著后悔已經(jīng)是有些來不及了。
不過。也并不是完全來不及。雖然說原來的那條路已經(jīng)是無法回頭了。不過用歐洲的一句諺語。“條條大道通羅馬”。或許換個方向。還是能夠達成同一個目的的。至于過程。無論是對于王喜亮還是對于張凡來說都不重要。只要能把圖紙弄到手就行了。
而至于到底要走哪一條路。實際上這是王喜亮最容易選擇的。別忘了。他在專門為張凡出海之前。也是個錦衣衛(wèi)。他加入錦衣衛(wèi)的時候。并沒有什么資本。也是靠著各種手段。一步一步混到今天的。
而大明官場上的那些手段。對于一個錦衣衛(wèi)來說。都實在是再過熟悉了。有的是他們自己就用過的。有的則是他們在工作當中得知的東西。總而言之。各種方法花樣可以說是五彩繽紛。
而對于王喜亮來說。他只要選擇最為適用的一種就行了。對于這些歐洲人。他們的確是不笨。但是他們在這方面的經(jīng)驗實在是太少了。王喜亮根本就不敢去用什么高深的辦法。并不是因為他不會。而是因為他害怕自己用了那種拐彎抹角的辦法。對方看不明白。那可就要自擺烏龍了。
所以。最終他選擇了一個最為直接的辦法。托托關(guān)系找到相關(guān)的人。稍微聯(lián)絡(luò)聯(lián)絡(luò)感情。然后提出自己的要求。最后直接一手交錢。一手拿貨。
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王喜亮的思路一點都沒有錯。這里是個皇權(quán)國家。說到底跟大明朝并沒有什么不同。而下面的那些人。也絕對不可能完全忠于皇帝。忠于自己的國家。將國家利益放在最高處。個人一點點私心都沒有。
而且。王喜亮在做過一番調(diào)查。知道了這東西的價值到底如何之后。心中也就明白了。自己的想法是一點都沒有錯。一個過氣的東西。并不是這么要緊的。
于是。打定了主意的王喜亮絲毫不拖沓。馬上就開始行動了。而最后的記過。根本就一點曲折都沒有。可以說得上是手到擒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