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混蛋決定
“你。過來。”
“官……官老爺……”
“家里幾口人。幾個遭災(zāi)了。幾個到了京城。”
“回……回官老爺?shù)脑挕<依镂蹇谌恕T鉃?zāi)了。沒人出事。都……都來了。”
“嗯。拿著這個。去那邊排著。”
“官……官老爺。這……這能……能拿多少。”
“你怎么那么多廢話。沒看到后面還有人嗎。快去排著。夠你家人吃的。”
“是是。謝……謝官老爺。”
“快滾。別耽誤事。下一個。”
“官老爺……”
這里是京城的南城門外。昨天黃淮水患的文書報了來。不過上面只是記著河南和南直隸的奏報。如今。事情卻不是那么回事了。實際上遭災(zāi)的地方并不僅僅就那兩處。只不過那里比較嚴(yán)重罷了。而像山東境內(nèi)。有些河流也是決堤了。雖然說如今看起來。情況也是比較嚴(yán)重的。但是總的來說。沒有河南和南直隸那邊那么緊急。所以今天。這文書是跟著難民一同到了京城的。
受災(zāi)的難民。人數(shù)也不少。有的人是直接趕往了濟南府。而更靠近北方的人則是直接北上。當(dāng)然了。這個理由也是很多的。畢竟以往這里也受到過這種威脅。雖然不多。但是有過。可是每一次。去到濟南府之后。當(dāng)?shù)氐母脦状味际峭泼摪胩臁>褪遣婚_倉放糧。救濟百姓。非要等到朝廷的文書下來了才肯。
一路之上。河間府、真定府、保定府。這些難民全都沒有停留。而是直奔著京城而來的。這也是有原因的。雖然說。京城乃是天子所在之地。這些流落到此的難民自然是不可能輕易進(jìn)城的。以免他們擾亂治安。這也不是看不起人。只不過幾千年以來的經(jīng)驗告訴統(tǒng)治者。這人只要一聚集的多了。必然會鬧事。
但是。同樣也是因為這是在京城。所以也有好處。當(dāng)皇帝知道了有難民在城外的時候。絕對會馬上下令開倉放糧救濟他們。甚至于。在皇帝不知道的時候。就已經(jīng)有當(dāng)朝的大員們下了決定了。畢竟京城重地。不論是城內(nèi)還是城外。都是絕對不能夠允許出亂子的。就算是這里有著重兵把守。但是亂子一起的話。軍隊即便是來鎮(zhèn)壓。這些也都是普通的無辜老百姓而已。
雖然說有些難言。可是這些受了水災(zāi)的人不遠(yuǎn)長路。一路上的州府都沒有留下來。卻是憑著命的想要到京城。這種情況從某些方面來說。也是對于皇帝和朝廷的一種信任。倘若是置這種信任與不顧的話。將來這國家還如何能夠治理。
總之。這個道理誰都明白。所以。只要是有受了災(zāi)禍的百姓來到京城。那就絕對是會有口飯吃的。雖然未必能夠填得飽肚子。但是也絕對不會餓死。再加上又衙門從旁協(xié)助。甚至于還有軍隊再一旁看著。混亂的場面也是很少會發(fā)生的。即便是有也馬上就會揪出帶頭鬧事的人。將事情壓下去。
當(dāng)然。開倉放糧的不僅僅是衙門。或者說。只有衙門可以用開倉放糧這四個字。其他也有很多的人。有的是大戶人家。做生意的或者是家中殷實的。有的則是朝中的官員。當(dāng)然。這是少數(shù)。畢竟朝中的官員俸祿并非太多。如果這個時候爆出來很多東西。豈不是不打自招。說自己手腳不干凈嗎。
當(dāng)然了。朝廷也不會白白地讓那些自愿出資救助災(zāi)民的人掏腰包。不過。以前大都是下發(fā)一份文書。以表其功德。說實在的。那就是面子上面的東西。并不是什么能看得見摸得著的福利。或許過個幾百年。能值不少錢。但是現(xiàn)在卻沒什么。
但是。這是一個以皇權(quán)為主導(dǎo)的封建時代。對于永遠(yuǎn)出在社會最底層的商人來說。面子這種東西是最重要的。他們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點能夠為自己臉上增光的機會。
再說了。大明朝除了海商之外。對于一般的商人從來不收賦稅的。這些占了極大便宜的商人。也是要摸摸自己的良心來做事的。當(dāng)然。也不乏那種摳門至極。黑心無比的人。不過總的來說。那也是少數(shù)了。
張凡如今就在南城門外。話說。張凡當(dāng)年得了隆慶的那些賞賜。雖然算不上發(fā)愁。但是想要將那些錢財都花銷掉。恐怕也得經(jīng)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了。而趙氏也從來不看重這些東西。夠用就行。其他的她也是拿出來救濟窮人。對此。張凡自然是沒有反對的道理。
當(dāng)然。趙氏即便是沒有讀過書。也明白很多的道理。過猶不及就是其中一個。在南城門外。常年都有著張家擺著的施粥場所。但是從來不會太過了。
如今。難民涌到此處。趙氏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后。非要親自過來。所以。如今張凡也是身在此處。
看著母親穿著一身普通的衣服。面帶笑容地親自為人盛粥裝米。張凡心中有些不太樂意。倒不是他看不起被人。只是他覺得這種事情。沒必要讓母親親自來。再說了。母親雖然年不過四旬。但是畢竟不如年紀(jì)輕的人有力氣。速度也要慢上不少。不過張凡不敢去勸。之前試過幾次。都被瞪了回來之后。他就不去觸霉頭了。
一旁還有茹雪。只不過她什么也沒有做。倒不是她矯情。實在是她也做不了什么。而且趙氏也吩咐了。叫她不要動手。張凡也是多次勸她回去。但是茹雪從來沒有說過不愿。只是回以張凡一個微笑。看到那幅表情。張凡就沒什么詞了。看來。趙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張家以后又有人要繼承了。巧合的是。兩個女子都算是外人。
駱靈兒如今臨盆在即。那是說生就要生。隨時都有可能的。連下地都苦難的她。自然是不可能來的。而映月和昭雪兩人。卻也沒來。她們的理由是要去寺廟為這些受了災(zāi)的百姓們祈福。
對此。張凡是相當(dāng)?shù)膽岩傻摹Km然也能肯定。兩人必然是會去寺廟上香的。可是上香。給些香油錢。再聽老和尚神神叨叨幾句話。總么算也用不了一個時辰的時間。之后她們兩人會去哪里。張凡是用腳趾頭都能想得出來了。
而如今。張凡正在煩惱著。倒不是在煩惱映月和昭雪兩個人的事情。而是今天早朝上的事情。
話說這些難民是今天一大早。不。應(yīng)該說是黑夜當(dāng)中。寅時就到了。如今趙氏起的很早。比要上早朝的張凡都早。她一聽到這個消息。吩咐人帶上錢去買糧食之后。天海沒亮就出門了。
對此。張凡無奈之余。也沒有辦法。他畢竟還要去上朝。就命令梁超派人保護(hù)好他。
可是到了朝上。也不知道哪個人消息是如此靈通。竟然把這件事情都說了出來。走后。不論是葛守禮、張居正、馮寶。甚至是坐在皇位上。以往都是閉嘴不開口的朱翊鈞都說話了。連連贊揚趙氏。
這一下子。朝中幾個最有分量的。而且不論哪邊陣營的人都說話了。甚至連皇帝都開口了。下面的大臣們豈有不說話的道理。
于是。一個接著一個地站出來贊揚趙氏一番。這也是因為如今實在是沒什么事情。潘季馴哪邊。回音還沒有。朝廷里面早就做好了準(zhǔn)備了。但是現(xiàn)在也是沒事情做。山東那邊。雖然難民過來不少。但是實際上的災(zāi)情并不嚴(yán)重。朝廷也是早就準(zhǔn)備了人過去了。
于是。就是這么一副場面。
而張凡站在里面。動都不敢動。尷尬無比。雖然說說的是他娘。可是張凡感覺。似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看著自己一樣。
想著這些。張凡不由得感到頭疼。
“相公。”這時候。茹雪的聲音傳來。只見她指著官差那邊。問道。“那是怎么回事。”
那邊。還在有條不紊的派著糧食。雖然秩序是有了。但是速度也慢到了極點。很多走了一整天。餓著肚子的人等不及。都跑到旁邊的地方去了。
張凡看到那。又不知道該怎么說。最后只得說道:“那是朝中商量下來的結(jié)果。”
放屁。什么朝中。那是馮寶的打算。他上奏要求如此的。理由是以往的放量沒有規(guī)矩。人都亂成一團。容易出事。可笑的是。什么都不懂的朱翊鈞竟然同意了。而且下面也沒有人說什么。
本來情況更是不堪。馮寶要求一個個查驗。以防有人冒名多領(lǐng)。結(jié)果速度更慢。如今才這樣。也快了不少。但是還是慢的很。
結(jié)果。這邊一個時辰能讓好幾百人吃上飯。而官府那邊一個時辰能派完一百個來領(lǐng)糧食的人就不錯了。
對此。張凡也是沒有辦法。雖然說馮寶的這個想法很是混蛋。但是既然朝廷通過了。那就只能執(zhí)行了。
而茹雪。聽張凡這么一說。本來還想要反駁一句。卻是見到張凡的面上滿臉的無奈。知道另有隱情。也就不再過問了。
本來。張凡打算陪著母親一起。畢竟讓她一個人在這里。他不放心。上朝的時候。就一直在擔(dān)心。
但是當(dāng)他接到了一份密報之后。就只能夠離開了。